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正雾霾笼罩下,火爆的不只是防霾口罩,食疗除霾的说法甚嚣,山药、白萝卜、木耳、猪血都成了抗霾神器。但经众多专家解释,食疗除霾有些不靠谱。"雾霾清肺茶""罗汉果20克、乌梅15克、百合10克、广金钱草10克、罗布麻10克,煎水代茶饮,每天数次。这就是中医世家配的‘雾霾清肺茶’。功效:能及时清肺、润肺,抗病毒,  相似文献   

2.
正近日有媒体报道,兰州市购置了高射远程风送式喷雾机,可将自来水雾化并喷出600米远,有媒体称其"可有效对抗雾霾、粉尘等"。而西安市新城区市容园林局近日也新购多功能具有抑尘作用的"雾炮车"投入使用。该车能喷洒120米远、70米高的水雾,有喷雾降尘作用,媒体将之称为"治霾神器"。有关专家表示,说这种车是"治霾神器"有点夸张了,其治霾作用微乎其微,但降尘还可以,洒水后一段时间对周围空气会有净化作用。不过这种抑尘作用也是短期的,到底能维持多长时间很难说。实际上,专家不说  相似文献   

3.
对于一年多来频繁造访的雾霾再次光临,媒体似乎已经习惯了,只是略作预报和简单描述而已。的确,对雾霾形成的主要原因再做过多解释显然是多余的,人们从之前铺天盖地的报道中早已做到耳熟能详。,而对于雾霾的治理,人们也清楚地知道根本之道是降低化石能源消费,减少大气污染物排放。这就意味着从根本上变革中国现有能源结构,完成以清洁能源为主的绿色变革。正是在此背景下,人们将目光瞄向太阳能、风能等清洁能源,同时,对“可燃冰”即天然气水合物寄予更多希望,期待我国蕴藏丰富的“能源之王”担当起绿色变革的重任.  相似文献   

4.
正态度决定行为,本文从心理学角度,详细阐述了雾霾治理的心理路径。近几年,雾霾成为一大环境问题,逐渐凸显出来并成为高频热点词汇。大面积的雾霾几乎席卷了大半个中国,而作为首都的北京,近年来雾霾天气的加剧让环境问题显得越来越严峻。在心理学上,危害认知是指人们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对面临的人身伤害、财产损失的自然灾害,突发意外事故以及其他不利事件的感受、认识和经验。研究表明,雾霾天气下危害认知对公众的应  相似文献   

5.
陈主编 《环境教育》2016,(Z1):76-77
正@陈主编我算明白了,在中国,雾霾一时半会儿是没法解决的,作为老百姓,既没有什么特殊护理的资格,又无法移居海外,也只能想点其他办法以求自保。中国人常以食物保健,那么,我们吃点什么才能清除雾霾的危害呢?听说木耳、银耳还有猪血都有清肺的功能,具体吃哪个好?读者:李先生  相似文献   

6.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灰霾天气已成为一种常见环境灾害污染事件,低能见度雾霾天气现象更加引起人们重视。本文通过对雾霾天气造成的影响,研究了灰霾天气形成原因、影响因素与存在危害。探讨了灰霆天气控制措施、监测方法与治理对策。  相似文献   

7.
正2013年已经过去,网络上出现了新闻搜索十大关键词,雾霾位列第一位。雾霾走了,还会回来吗?这是公众心中最大的谜团。新的一年,不想再吸雾霾成为公众迫切的祈愿。面对雾霾和公众的呼声,政府该做些什么?加强立法的震慑力"洛杉矶光化学烟雾、伦敦烟  相似文献   

8.
正新年伊始,一份新鲜出炉的"2013年十大热词"榜单在网上引发了网友强烈共鸣,毫无悬念的是"雾霾"与"中国梦""土豪"等一起入选。告别2013,走进2014,人们用盘点这种方式,记忆着雾霾之痛。资料表明,2013年我国平均雾霾日数为52年来最多,特别是入冬以来,举国上下出现"扫霾"  相似文献   

9.
针对京津冀地区公众,围绕雾霾污染的基本情况、影响状况、预防与治理措施三个方面,展开认知"摸底"调查。结果显示:多数居民对雾霾污染有一定了解,认为以煤炭为主的能源消费与汽车尾气是京津冀雾霾污染的主要成因;近70%的居民认为雾霾污染是对人体健康影响最大的因素;大多数居民在雾霾天气会选择防护措施,认为调整产业、能源结构应是治理京津冀雾霾污染的首要措施,34%的居民认为短距离出行尽量选用公交、自行车。通过准确了解京津冀地区公众对于雾霾污染的认知现状,从政府和公众两个方面提出京津冀雾霾污染治理的有效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10.
蓝天梦     
正最近不知怎么了,一连几天,北京都是雾霾天,天空灰蒙蒙的。电视上不停地播报雾霾污染指数,北京重度污染已经持续一个星期了,学校停止了一切室外活动。这对于我——一个爱跑爱闹,超级喜欢运动的孩子来说,简直是太难以忍受了。这不,在老妈的逼迫下,我戴上了防霾口罩。戴上这个"防毒面具",我是百般不乐意,但是又没有办法。一是大街上基本人人都戴,二是我也拧不过自己的老妈呀!  相似文献   

11.
<正>重霾压境胜京都提起雾霾,人们对2013年年初我国大范围的雾霾,特别是北京等大城市弥漫着的铺天盖地的雾霾还记忆犹新。当时的北京雾霾被调侃为"十面霾伏",并在网上流传《沁园春·霾》:"北京风光,千里朦胧,万里尘飘。……鸟巢上下,阴霾滔滔!车舞长蛇,烟锁跑  相似文献   

12.
冲出霾伏圈     
正同样的剧情,同样的约会,这个冬季,雾霾又再次如约而至,多省份集体性进入霾伏圈,有网友调侃:今后冬季除了大雪,雾霾将成为另一种对应天气。类似的境遇在一年年地重复,人们在不安中等待,在雾霾中与"十二五"挥手告别,面对崭新的"十三五",人们也有了更多的期许,期待早日冲出霾伏圈。新的一年新希望,2016,是"十三五"开局之年,是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实施的元年,我们期待,这一年,呼吸不再沉重。  相似文献   

13.
环保宣传部门通过积极的宣传引导,使公众不仅认识到雾霾污染的危害,更认识到优美环境的塑造,不仅靠政府做工作,更需要整个社会的参与,引导公众积极配合政府,共同参与环境治理,将思想认识落实到具体的行动中。  相似文献   

14.
《环境教育》2014,(8):18-19
正近日,环境保护部发布了《"同呼吸共奋斗"公民行为准则》(以下简称《准则》)。针对公众对这一《准则》的初衷、作用和目的诸多不解,环境保护部宣传教育司有关负责人随后做了一番解读。为什么要出台《准则》?近些年,我国许多地区多次出现大范围雾霾天气,以可吸入颗粒物(PM10)、细颗粒物(PM2.5)为特征污染物的区域性大气环境问题突出,引起人们  相似文献   

15.
正现在,茶余饭后人们都在谈论一些关于雾霾、温室效应、环境污染等的话题。保护环境、保护地球,已成了人们关心的问题。《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指出,"教育行政部门、学校应当将环境保护知识纳入学校教育内容,培养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要求学校必须对学生进行环境保护教育。对小学生进行环境保护教育,就是要让他们知道爱护地球,珍惜资源,保护环境,从小培养环保意识,学习、宣传环保知识,自觉保持环境卫生,不做污染环境的事,  相似文献   

16.
系统梳理了我国雾霾防治技术创新体系存在的问题——财政投入不足、人才激励力度不够、市场化程度不高、法律法规不完善、协同机制欠缺。整理归纳出美国雾霾防治技术创新政策的五大经验,分别为财政资金的大力支持、健全的人才激励机制、完善的大气污染防治技术创新市场、完备的技术创新法律体系,并形成了"官、产、学、军"联动机制。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提出了优化我国雾霾防治技术创新政策的五点启示,即:加大雾霾防治公共财政资金的投入,建立雾霾防治技术创新人才激励的长效机制,加快雾霾防治技术研发的市场化建设,完善雾霾防治技术创新法律体系,构建"官、产、学、军"四位一体的联动机制。  相似文献   

17.
《环境教育》2016,(Z1):1
正2016年伊始又是连续不断的雾霾。灰蒙蒙的天气反反复复地破坏着人们迎接新年的心情,让官方所有的2015年业绩炫耀都黯然失色。人们见面都是一样的对话:没出去玩儿?去哪?都是雾霾!入冬以来,全国大面积雾霾来袭。东北、华北、华南等地许多城市都发布了不同程度的雾霾警报,其中北京不得不发布两次红色警报、一次橙色警报和两次黄色警报。这期间,冷空气曾努力地欲吹出  相似文献   

18.
雾霾何时休?     
正气候变化,让雾霾问题变得更加复杂,但治理雾霾没有"速效药"。今年的国庆假期因为雾霾很扫兴,9月30日夜间至10月1日,京津冀部分城市出现的重度雾霾天气再次引发了社会的关注。政府不断加大治理雾霾的力度,但雾霾何时可以休矣?气候变化让雾霾问题更加复杂10月2日凌晨,环境保护部部长陈吉宁连夜主  相似文献   

19.
治霾在路上     
今年秋冬季节,雾霾再次登场。"十一"黄金周刚结束,京津冀地区便遭遇到了新一波雾霾,北京等地连续5日重度霾。10月8日,北京市发布今秋首个雾霾黄色预警,隔日升级为橙色预警。专家们对比发现,今年的雾霾比去年提前报到了。雾霾飘在天空,根子却在地上。在经历了多年的迷茫挣扎之后,人们彻底醒悟,去年9月,国家出台了《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雾霾应急、区域联防联控、治霾法制化纷纷登场亮相。  相似文献   

20.
基于DPSIR模型构建雾霾治理绩效综合评价体系,分析京津冀城市群2004—2016年间雾霾治理的时空演化特征。研究发现:2004—2016年间,北京市和天津市的雾霾治理效果显著,其余11个城市的雾霾治理水平仍有进一步上升的空间;2004—2016年间,京津冀城市群雾霾治理指数总体呈现"N"型上升趋势;在2004年和2016年对京津冀城市群雾霾治理绩效产生较大作用的主要是状态维度、压力维度和响应维度;在2004—2016年间样本城市各维度雾霾治理指数总体呈现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