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以南京某化工园区10家企业的应急处置演练为例,根据应急处置的实际过程选取7个不同的评估指标,运用模糊聚类的方法分析了10家企业的应急处置能力情况。分析结果表明,模糊聚类分析得到的评估结果和原始数据的分析结果是一致的。模糊聚类分析可用于评估和分析整个化工园区企业的应急处置能力,增强园区应急管理部门对企业应急处置方面的管理。  相似文献   

2.
化工园区应急能力评估是城市预防突发灾害的重要部分,建立适应园区特征的评估体系可以有效提高应急管理部门及企业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综述了国内外应急能力评估研究进展,以江苏省常州市某化工园区为评估对象,建立了适应该园区的应急能力评估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AHP)和模糊综合评价法建立评估模型。结合专家打分的方法,计算出各级指标的隶属度及分级。评估结果表明:该园区综合应急能力评估等级为“一般”,当务之急是加强应急监测预警、应急救援处置等方面的能力建设。对化工园区应急能力进行评估,分析园区在突发事件时应急准备、应急处置及灾后重建能力,对化工园区安全监管、健康运行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为了提高化工园区应急管理水平,探索园区应急管理存在的问题,引进可拓理论 对化工园区应急能力进行评估。首先,建立化工园区应急管理能力评估指标体系,选取 预防与应急准备能力、监测与预警能力、应急处置与救援能力以及事后恢复与重建能力 为一级评估指标;管理建设能力、人员培训能力、应急保障能力等9项为二级评估指标 ;规章制度、机构体系、应急预案等31项为三级评估指标。然后,构建化工园区应急管 理能力可拓评估模型,对榆林市某化工园区进行实证评估研究,结果表明:该化工园区 应急管理能力级别变量特征值为2.03,评估级别为良好。  相似文献   

4.
基于应急管理阶段的应急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突发事件应急能力评估是加强应急能力建设的重要举措,是提高灾害应对水平的重要手段。应急能力评估指标的构建不能偏颇,应该反映应急能力建设的各个方面。以应急管理阶段为基础建立了突发事件应急能力的评估指标体系,包括突发事件应急准备、突发事件应对以及灾后重建3个一级指标系统和11个二级指标系统,该评估指标体系的建立将为应急能力评价和应急管理水平的提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个人应急响应能力评估是个体应急处置能力建设和提升的基础。为了有效测度矿工应急响应能力,提出了一种基于项目反应理论的矿工应急响应能力评估方法。首先,运用信息加工模型对人员应急响应能力形成机理进行分析;然后以煤矿机电作业人员为例,从危险情景判断和响应状态两个维度设计矿工应急反应状况测试题,获取某矿20名机电作业人员应急反应数据,并借助项目反应理论中两参数Logistic模型项目特征曲线对煤矿机电作业人员应急响应能力进行评估;研究结果表明,项目反应理论可用于测度矿工个人应急响应能力,可以为矿工应急响应能力提升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6.
简要地分析了应用层次分析法(AHP)和模糊评估法(Fuzzy)进行综合模糊评估的原理.对某成品油库着火爆炸突发事件应急演练进行分析,从应急演练筹备、演练准备、应急处置、应急保障、消防废液及处置等五个方面,建立成品油库应急演练评估指标体系,根据各指标重要程度的不同,运用层次分析法得到各级指标的权重,应用模糊评估方法对整个演练过程进行评估.实例证明,综合运用层次分析法及模糊综合评估法,能较好地保证评估结果的科学性和客观性.  相似文献   

7.
为准确评估社区应急能力,解决现有指标体系不统一、构成要素不明确及单一评估方法存在模糊性和随机性的问题,引入霍尔三维模型构建社区应急能力指标体系,并选用组合赋权-云模型方法进行评估应用。首先,结合前人文献和法律法规初步确定备选评估指标集,再综合20位专家意见及10个社区调研结果,优化并确定社区应急能力指标体系;其次,基于熵权法和G1法主客观相结合计算指标权重,并构建社区应急能力评估云模型;最后,应用该模型对云南省3个社区应急能力进行评估并与其他评估模型进行比较。结果表明:该指标体系能全面反映社区应急能力现状,其中,应急管理能力、应急处置能力和应急保障能力等是重要构成要素;所构建的评估模型能准确评估社区应急能力,可进一步进行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8.
指挥人员的应急能力是决定应急工作效率的重要因素,按照生理、心理性指标度量的指挥人员的应急能力,是选择指挥人员的重要依据之一。首先,分析指挥人员应急能力与情绪、生理性应激的关系。然后,利用E-prime软件,通过情绪Stroop效应范式诱发情绪,用生物反馈仪测量生理性应激状态下生理指标变化,研究高应急能力指挥人员应具备的能力条件。试验结果表明,高应急能力组人员应激前后皮电、心率、β波以及反应时间等指标变化率显著低于低应急能力组人员。试验结果与人的应急能力分类指标相符,能力较强的指挥人员的生理指标变化率较低,适合从事应急指挥方面的工作。  相似文献   

9.
查国清  徐亚妮 《安全》2018,39(5):11-14,17
针对当前高校突发事件频发,而又存在应急响应能力较差的问题。提出了高校突发事件生命周期理论,并基于该理论优化了高校突发事件应急响应流程,从全面防范风险、完善应急准备,强化应急值守、分级先期处置,客观调查取证、公正舆论引导,后期有序处置、总结评估反馈等四个方面提出完善应急响应机制的措施。  相似文献   

10.
高校应急管理全过程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高校应急管理全过程能力是高校公共安全的重要保障,建立科学合理的高校应急管理全过程能力评价体系是所有高校安全管理的重要课题。本文借鉴了国内外有关高校突发事件应急管理能力的研究成果,基于全过程理念,将高校应急管理过程分为事前预防与准备、事中处置和事后恢复三个阶段,因此高校应急管理能力应包括预防与准备能力、处置能力和恢复能力,从而构建出高校应急管理全过程能力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体系包括3个一级指标,10个二级指标和33个三级指标,以期为提升高校应急管理水平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1.
基于Delphi法和最小判别的应急能力逐级评价模式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针对目前应急能力评价模式中没有充分考虑最差的关键性指标,而该指标往往又决定着应急工作的成败这一问题,设计基于Delphi法和最小判别的应急能力逐级评价模式。以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周期为基础,建立应急能力评价的三级指标体系,首先通过Delphi法确定第三级指标的评判以及相应的权重;然后以第三级指标为基础计算第二级评价指标的评价结果;最后,应急能力的最终评判和第一级指标的评判分别由下级指标通过最小判别法确定。实证表明,该模式具有系统性、科学性和可操作性,它充分考虑了关键指标中的最差指标对应急能力的影响,既有利于应急部门充分重视应急管理的薄弱环节,又有利于逐级查找影响应急能力的具体因素。  相似文献   

12.
关于构建高校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机制的思考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建立健全高校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机制,增强高校的应急管理能力,是积极预防和妥善处置高校突发事件的必然要求。本文界定了高校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机制的内涵,指出高校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机制具有协调、发展、稳定与规范等功能,阐述当前高校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机制建设中主要存在应急管理理念滞后、应急管理制度缺乏、应急预案可操作性不强、应急管理模式落后、心理干预薄弱等问题的基础上,认为高校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机制至少应包含五个核心要素,即由应急管理理念创新机制、危机教育机制、心理危机干预机制、师生利益诉求反映机制组成的应急预防机制、由预案制定机制、应急保障机制组成的应急准备机制、监测预警机制、由救援处理机制、综合协调机制、信息披露机制组成的应急处置机制、由恢复重建机制、调查评价机制、心理恢复机制组成的善后处理机制。  相似文献   

13.
大工业的发展导致各类职业中毒事件的发生日益严重,除人员伤亡等影响外,也会对于社会公众安全带来影响。应急预案编制中强调应急准备的重要性和针对性。职业危害事故识别和分类分级处理以及对于社会公共安全影响的危机处理能力是应急工作中应该关注的重要内容。应急响应中强调第一目击者的处理能力的培养、现场的实时监测、事故报告与事态演变的持续预警、有效应急资源应对危机处理的能力。  相似文献   

14.
为解决不同灾情下多目标多周期灾后救援问题,减少受灾损失,对灾后应急资源配置进行研究。从物流成本和系统损失2个方面最小化救灾行动的成本和最大化有限救灾资源的分配,建立基于路况的多目标应急资源配置模型,将帕累托前沿和超体积作为元胞遗传算法的求解性能指标,开展元胞遗传算法与遗传算法对模型的求解对比实验。结果表明:元胞遗传算法能较好地求解多目标多周期应急资源配置模型,且求解性能比遗传算法更好;通过对模型的求解,可为决策者基于不同灾情下的应急决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铁路应急预案评价属不确定环境下的多目标多属性评价问题。基于已有的铁路应急预案评价指标,从重要性和独立性两方面对指标进行筛选和优化,得到11个关键性指标,建立铁路应急预案评价指标体系。提出一种基于Vague集的熵值法与基于Vague集的层次分析法(VAHP)相结合的主客观综合赋权法确定指标权重。采用TOPSIS方法,通过计算预案与理想方案之间的相似度量及相对贴近度,对各预案的优劣进行排序。实例分析表明,提出的评价方法对不确定环境下的评价问题具有较强的适用性和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16.
为解决掘进巷道停风导致的瓦斯浓度超限问题,提出1种利用瓦斯抽采管路进行局部抽出式通风的应急处置技术措施,并采用理论分析与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对比分析掘进巷道停风期间采取应急处置技术前后的掘进巷道瓦斯浓度分布规律和防治效果。结果表明:对掘进巷道内现有的瓦斯抽采管路进行改造,在掘进巷道停风情况下利用瓦斯抽采管路中的负压对掘进巷道进行临时抽出式通风是1种有效的瓦斯超限应急处置技术;负压通风量的大小应依据生产现场的实际状况进行决定,掘进巷道若能在37 s内恢复正常通风,则可选取较小的负压通风量(5 m3/min)进行临时通风;若超过37 s仍不能恢复正常通风,则应选取较大的负压通风量(>5 m3/min)进行临时通风。  相似文献   

17.
大型活动生物恐怖应急处置研究与系统开发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非传统安全威胁的现状及其应急处置中的主要问题,以典型的非传统安全事件-大型活动举办过程中生物恐怖事件为背景,通过比较分析,给出了生物恐怖的定义;从大型活动生物恐怖应急指挥与处置的角度,通过应急处置业务流程分析,提出了大型活动生物恐怖事件应急处置的系统框架;根据系统框架和处置功能分析,基于三维GIS和AJAX技术开发了大型活动生物恐怖应急处置原型系统,对复杂的应急处置体系进行了分层模块化和可视化,可为应急救援部门制定更为详细的救援方案和应急决策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8.
为解决我国近些年应急管理体制改革背景下出现的现行统计指标与现行应急管理职责职能不匹配、业务需求不协调的问题,更好地适应我国应急管理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在梳理北京市应急管理综合统计指标体系演化脉络的基础上,从应急管理业务职能入手,构建包含3个层级、11大类、523项统计指标的应急管理综合统计指标体系及相关工作机制,且经过北京多年的实践应用和持续改进表明,该综合统计指标体系具有较好的科学性和适用性,对其他同类应急管理主体单位的综合统计指标体系建立具有一定的启示和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9.
为提高应急预案评估的科学性,提出基于云模型和TODIM法的应急预案评估新方法,利用云模型表征语言评估信息,通过得分函数处理云值,提出基于云值的主客观权重计算方法,以弥补单一赋权法求解评估指标权重的不足;基于云模型和TODIM法对候选应急预案进行优劣排序,并验证本文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研究结果表明:基于云模型和TODIM法的应急预案评估新方法计算出的数值结果合理、准确,研究结果可为相关部门提高应急管理能力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