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合成生物柴油排放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合成生物柴油的组成,并将1#、2#合成生物柴油与0#柴油在5种不同的工况条件下.分别进行了污染物排放特性的对比试验。结果表明,与0#柴油相比,在相同的工况条件下,使用合成生物柴油排放的尾气中污染物平均降低程度为:CO14.33%.HC7%、NOx19.4%、PM37.6%。分析了使用合成生物柴油排放尾气中污染物下降的因素,并确认柴油-水-生物质能添加剂混合而成的合成生物柴油是今后柴油机代用燃料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2.
生物柴油的现状和发展方向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生物柴油是一种环境友好的可再生能源。在综述了生物柴油的发展历史以及国外对生物柴油的研究、生产现状及有关政策基础上,对我国生物柴油的生产原料及发展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3.
生物柴油的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生物柴油作为一种可再生能源,可以由动植物油脂通过转酯化反应来制备,它在燃料特性方面与矿物柴油有着十分相似的品质,因此使用生物柴油无须对现有的柴油发动机做任何改造,以生物柴油为燃料的机动车尾气中不含硫氧化物,排出的总颗粒物、总HC和CO的量分别是矿物柴油的30%、40%和50%。生物柴油的热效率比矿物柴油高5%~8%,而两者在发动机输出功率上并没有太大的差异。  相似文献   

4.
为了改善生物柴油的品质,文章将桐油生物柴油和地沟油生物柴油按体积比1:1混合,评价其对生物柴油品质的影响;研究了抗氧化剂TBHQ(特丁基对苯二酚)、BHT(二叔丁基对甲酚)和BHA(丁基羟基茴香醚)对混合生物柴油氧化安定性及其它性能的影响,并考察了混合生物柴油加速氧化后过氧化值和粘度的变化。结果表明:桐油生物柴油和地沟生物柴油混合可以调和两者之间的性能,降低桐油生物柴油的粘度,提高地沟油生物柴油的低温流动性能;TBHQ抗氧化效果明显优于BHT和BHA,TBHQ能够延长混合生物柴油的氧化诱导时间且对生物柴油其他性能影响较小,当桐油生物柴油与地沟油生物柴油以1:1混合,TBHQ添加量为1%时其各项指标基本符合生物柴油国家标准;生物柴油加速氧化后粘度和过氧化值增加,TBHQ的加入减轻了氧化前后粘度的变化。  相似文献   

5.
生物柴油是以生物质为原料,通过物理、化学和生物的方法转化为长链烃类或脂肪酸甲酯为主的液体燃料。与燃料乙醇不同,生物柴油能量密度高,不会腐蚀发动机,可以完全替代石油。根据原料来源和生产工艺的不同,生物柴油分为两大类:一是以生物油脂为原料经转酯反应生成的脂肪酸(C12-C18)甲酯,即传统的生物柴油。根据生物油脂的来源不同,传统的生物柴油又可以分为动、植物生物柴油(第一代生物柴油)和微生物生物柴油(第二代生物柴油)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生物柴油的特点和国内外的发展现状。对目前常用的几种生物柴油的制法和有关生物柴油节能减排方面的具体情况以及生物柴油市场前景、原料前景和生物柴油未来发展的可行性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7.
《环境》2004,(12):56
洞庭湖畔自生自灭着大量的野生豆类,这些野生豆将因为欧盟企业前来合作投资有望化作生物清洁能源——柴油,甚至替代零号柴油。在11月15日开幕的2004湖南一欧盟中小企业合作伙伴洽谈会上,英国利奥有限公司与湖南天源生物清洁能源有限公司签订了投资额达3000万欧元的20万吨生物柴油项目。  相似文献   

8.
《安全与环境工程》2005,12(3):73-73
据新华社电日本松下电器产业公司近日决定利用职工食堂废弃的食用油制成生物柴油,作为运输卡车的燃料使用。与普通柴油相比,生物柴油可以减少40%的二氧化碳排放,还可减少污染环境的垃圾,可谓一举两得。据《朝日新闻》近日报道,松下电器产业公司食堂每年废弃的食用油为7000升。他们今年10月就将开始在位于滋贺县草津市的工厂进行这一实验,制作方法是给食用油加上甲醇等制成生物柴油,  相似文献   

9.
本文介绍了微藻生物柴油的优势及技术进展,以及国内外培养微藻制备生物柴油的研究现状,探讨了微藻生物柴油生产关键技术环节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展望了微藻生物柴油的未来发展趋势和潜在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
《交通环保》2004,25(2):38-38
据报道,巴西用了2 0年时间研制和推广用豆油加工而成的生物柴油。在巴西拥有相当长的铁路线使用权的拉美物流公司近日计划削减1/ 4的汽油燃料,用生物柴油代替汽油。如果计划实施顺利,拉美物流公司每年将在5 80列火车上使用35 0 0万升生物柴油。该公司打算通过2 0 %的生物柴油和80 %的标准柴油相混合,得到一种与纯的石油衍生物性能相似的混合物,实验表明其使用效果良好。巴西南部城市库里提巴的许多公共汽车使用生物柴油,这种新燃料比传统柴油减少18%~33%的污染。生物柴油不含传统柴油中的致癌物质。巴西推广生物柴油…  相似文献   

11.
生物柴油的环境效益与社会经济效益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通过对生物柴油的环境效益和社会经济效益进行分析,得出使用生物柴油可以在降低CO2排放,降低发动机空气污染物的排放,减少对水体和土壤的污染,增加国土绿化面积方面,发挥其良好的环境效益,同时发展我国的生物柴油产业有着巨大的社会经济效益;缓解能源压力,增强国家石油安全;调整农业结构,刺激油料林业发展;转化餐饮废油,保障人民身体健康;增加农民收入,开辟乡镇企业财源;促进西部开发,增加更多就业机会。  相似文献   

12.
近日,我国与意大利合作的项目——武汉城市废弃油再生转化生物柴油新能源产业化技术示范项目,获得有关部门的批准。该项目将对我国生物柴油开发和推广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3.
阐述了餐饮废油(WCO)制备生物柴油的均相催化方法,介绍了餐饮废油生物柴油的特性和排放性能,并展望了生物柴油生产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4.
车用柴油机燃用棕榈生物柴油的颗粒物排放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满足国Ⅳ排放法规的车用柴油机上研究了燃用不同掺混体积比例的棕榈油生物柴油的颗粒物排放特性.试验中棕榈油生物柴油的掺混比例分别为0%、10%、20%、50%和100%,采用DMS500型快速颗粒光谱仪测试分析了发动机在外特性和负荷特性时的颗粒物数量浓度、质量浓度及粒径分布.研究结果表明:随生物柴油掺混比例的增加,颗粒物质量浓度降低.燃用生物柴油后颗粒物的数量浓度在大负荷明显降低,中小负荷呈升高趋势.生物柴油的排气颗粒物呈核态和凝聚态的双峰分布特征,核态数量浓度所占比例高于柴油,凝聚态的质量浓度所占比例略低于柴油.生物柴油颗粒物的几何平均直径小于柴油.  相似文献   

15.
为深入研究生物柴油对柴油机颗粒排放的影响,在总结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的基础上,通过研究生物柴油的化学组成和物理特性,讨论了生物柴油产生颗粒的特殊性及其对环境的影响.在此基础上,从PAHs(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s,多环芳烃)的形成途径角度简要分析了生物柴油颗粒形成的机理,并从生物柴油的3个关键性质入手,分析了其对颗粒排放的规律和影响.最后,以实际柴油机运行时的5项参数为基础,讨论柴油机实际使用生物柴油对颗粒排放的影响.结果表明:①不同材料和产地生物柴油的理化特性和对颗粒排放的影响有很大不同,但总体有利于减少对人体和环境的有害排放.②生物柴油将改变颗粒形成过程中半挥发性物质在微晶核表面的吸附,富氧作用也使燃烧热解后生成的颗粒尺寸更小,减少40%~50%;同时,纳米结构上的变化增加了生物柴油颗粒的反应活性,形成了更多30 nm以内的核态模式颗粒,更容易被人体吸收.③脂肪酸链的长度、不饱和度和含氧量对生物柴油颗粒排放量的减少发挥了重要作用,而柴油机参数的不同也对生物柴油的颗粒排放十分重要.④生物柴油对颗粒生成机理的关键在于复杂的含碳前驱物的生成路径.使用生物柴油总体上可减少前驱物的排放量,其主要成分为四元环和五元环,占总排放量的58.70%以上,但苯并蒽和?分别上升了44%和340%.研究显示,柴油机燃用生物柴油对颗粒排放有积极的一面,但在超细颗粒和某些特定前驱物控制上仍需引起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6.
生物柴油制备工艺影响因素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生物柴油制备的基本工艺,着重阐述了催化剂、反应温度、反应时间、醇油比、水分以及游离脂肪酸含量对生物柴油制备的影响,并提出了生物柴油制备工艺今后的研究方向和开发前景。  相似文献   

17.
废食用油生物柴油的制备及其掺烧时的动力与排放特性   总被引:21,自引:4,他引:17  
为了查明生物柴油对环境的影响以及废食用油制备的生物柴油对发动机性能和排放特性的影响,研究了生物柴油环境生命周期评价及其对环境的影响以及废食用油生物柴油的生产工艺流程,即甲醇与废食用油在催化剂作用下发生酯交换反应生产出生物柴油.所制备的生物柴油和柴油,按20%和50%掺混后在2台车用增压直喷式柴油机上进行了台架动力和排放特性的测试.试验结果表明,与柴油相比,掺混燃料的动力性和油耗率分别约有3%的下降和8%的上升,烟度、HC、CO和PM排放降低幅度最大分别达65%、11%、33%和13%,而NOx排放有不同程度的上升.本研究表明,发动机燃用低比例的生物柴油掺混燃料,在发动机不作任何改动和调整时,可以在经济性、动力性和排放等方面取得令人满意的综合结果.  相似文献   

18.
生物柴油是一种可再生、更洁净的新能源,是一种对环境友好可再生燃料,是河南省发展低碳经济,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防止环境恶化的科学选择。本文介绍了生物柴油的优势和发展生物柴油带来的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非均相催化剂在酯化和转酯化催化制备生物柴油中备受关注。综述了固体碱、固体酸、固定化酶等非均相高效催化剂在生物柴油制备中的研究进展,并展望了新型非均相催化剂在餐厨废油转化制备生物柴油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0.
使用便携式车载排放测试系统测试了2辆国VI公交车和2辆国III公交车燃用不同燃料的实际道路排放特性和经济性.结果表明,相比于燃用京VI车用柴油,国VI公交车燃用B5生物柴油(柴油中掺混5%生物柴油)的CO比排放降低了33.1%,NO_x比排放增加了15.6%,颗粒物数量(PN)比排放降低了13.1%.4辆公交车燃用B5生物柴油的CO排放因子较京VI车用柴油平均降低了29.5%,NO_x排放因子增加了12.7%,PN排放因子降低了9.1%.通过对CO_2的分析发现,燃用B5生物柴油的排放因子较燃用京VI车用柴油增加了11.3%,运用碳平衡计算方法计算油耗,并考虑燃油密度的影响,结果发现,燃用B5生物柴油的百公里油耗较燃用京VI车用柴油增加了11.51%,相差较大,后续需深入研究油品热值等其他理化指标对燃油经济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