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中国劳动科学》2010,(2):34-37
劳务派遣三方法律关系中,派遣单位与派遣劳动者之间,劳务派遣劳动关系构成了其余两类法律关系运行的基础,也是劳动法律规范的重点。本期圆桌谈话将继续上期对劳务派遣法律关系问题的讨论,通过分析有关劳务派遣劳动关系运行的法律规定,阐释劳务派遣劳动关系的运行规则,从而为企业正确适用劳务派遣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2.
随着我国劳务派遣的快速发展,因劳务派遣而发生的侵犯被派遣劳动者合法权益的纠纷也层出不穷。与传统的劳动法律关系只有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两方主体不同,劳务派遣中涉及派遣单位、要派单位和被派遣劳动者三方的权利和义务。由于我国立法和理论研究的相对滞后,如何确认劳务派遣中的雇主以及雇主责任就成为各地司法机构和仲裁机构处理劳务派遣纠纷的焦点和难点。为此,笔者想谈谈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3.
在全国人大常委会对《劳动合同法》的执法检查中,发现我国劳务派遣用工存在被部分单位滥用、被派遣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受损两大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在今后的立法修正中应对劳务派遣单位的设立实行行政许可,明确"三性"岗位认定标准和程序,建立身份转换制度等。此外,对劳务派遣用工比例、同工同酬、社会保险等问题,也应作出更严谨完善的规定。  相似文献   

4.
劳务派遣属于新兴的事物,还没有统一的称谓。在劳动法学界,日本、台湾等大陆法系的国家和地区一般称之为劳动派遣,而我国大陆称之为劳务派遣。劳动派遣涉及三方主体:派遣劳工、派遣机构和要派机构,分别对应大陆劳务派遣中的劳动者、劳务公司和实际用工单位。虽然称谓有所不同,但对劳动派遣或说劳务派遣的本质认识是一致的:派遣机构(劳务公司)与派遣劳工(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而后将劳动者派遣到要派机构(实际用工单位),在实际用工单位的指挥监督下从事劳动。  相似文献   

5.
在我国,劳务派遣的发展,既要看到存在的正当性,又要看到发展的负面性。目前,国家层面已经开展了相关的立法修订工作,部分地方已经出台了相关的劳务派遣管理办法。规范劳务派遣要综合考量和合理平衡,否则劳务派遣用工减少了,游离于劳动法律调整以外的其他某种用工行为又可能快速发展起来。规范劳务派遣的背后是我们抉择究竟想让劳动者走哪一扇门,想倡导哪一种就业形式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必须严格规制劳动者派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如何规范劳动者派遣,已经成为《劳动合同法》立法中争论最为激烈的问题。这种争论的实质,其实是劳方和资方及其他相关利益集团利益之争的反映。笔者与立法课题组在过去的一年中,对于劳动者派遣问题在全国各地进行了深入的调研和分析论证。我们的基本结论是:为坚持《劳动合同法》的立法原则,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促进劳动关系的和谐,必须对劳动者派遣加以严格的规制。  相似文献   

7.
《中国劳动科学》2010,(5):38-41
在劳务派遣运行过程中,被派遣劳动者的退回,很多情况下会导致劳务派遣劳动关系的解除,可以说,这是劳务派遣各种法律问题里核心而又复杂的问题。原因在于,这种退回不但涉及到劳务派遣中用工单位、派遣单位、被派遣劳动者三方主体,更涉及退回条件确定形式、被派遣劳动者权益保护等多项法律问题。  相似文献   

8.
劳动平等作为劳动法的一项基本原则,要求保障各个劳动者在劳动力市场上和劳动关系中都处于同等的法律地位,获得同等的劳动权益,反对和禁止歧视任何劳动者,并主张对妇女、未成年人、残疾人等特殊劳动者群体实行特殊保护,包括择业自由、职业安定、劳动条件、民主管理和法律救济等方面的平等。劳动者赖以实现劳动平等的权利相对人,即保障劳动平等实现的义务人,包括雇主、劳动服务主体、国家等。劳动派遣中的雇主有两个层次——派遣机构和要派企业。与此对应,劳动平等有两种考察视角:一是相对于同一个派遣机构的各个劳动者之间的平等,即同一个派遣机构派遣到不同要派企业的劳动者之间的平等;  相似文献   

9.
《中国劳动科学》2014,(3):61-63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规范劳务派遣,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促进劳动关系和谐稳定,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以下简称劳动合同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以下简称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等法律、行政法规,制定本规定。  相似文献   

10.
从目前实践来看,《劳动合同法》修正案的颁布并未真正解决劳务派遣适用范围界定缺乏可操作性等问题。借鉴域外劳务派遣适用范围的法律规制,可以通过转变法律规制重心,改变界定适用范围方式,明确不符合规定的派遣员工的相关出路和完善配套制度等,完善劳务派遣适用范围的法律规制。  相似文献   

11.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事物本身的价值决定着它的社会地位。劳动保护工作也同其他事物一样,在生产经营活动中的地位由其本身的价值决定劳动保护工作到底有多大价值?目前尚无理论根据。由于没有价值指标,在以经济效益为中心的生产经营活动中,它的地位就时而重要时而不重要。出事故的时候就重要,不出事故时就不重要。一些企业或基层领导人重生产轻劳动保护,他们认为:生产效益不好,劳动保护再好也没用;劳动保护本身没有效益,效益是间接的;劳动安全是个负效益,只是发生事故造成损失,才能看出“安全效益”。  相似文献   

12.
中国“入世”后 ,其劳动标准问题与其他经济和社会领域中的问题一样 ,不可避免地越来越带有国际化的色彩。究竟我国的劳动标准处于何种水平 ?是低 ,是高 ?这需要针对劳动标准的各方面内容进行一系列的比较研究。我国女职工劳动保护标准作为劳动标准体系中的一个组成部分 ,一直是国际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通过比较 ,可以认为 :就水平而言 ,我国法定的女工保护标准或者与国际标准类似 ,或者高于国际标准 ;就结构而言 ,二者的框架也大体相同。但鉴于国际劳工标准的发展趋势 ,我国女工保护标准也应考虑增加某些注重促进女工社会平等方面的内容 ,如家庭责任问题等。  相似文献   

13.
《林业劳动安全》2005,18(3):12-15
《劳动保障监察条例》已经2004年10月26日国务院第68次常务会议通过,2004年11月1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签署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423号予以公布,自2004年12月1日起施行。  相似文献   

14.
实践中存在着大量的事实劳动关系,而法律又未对事实劳动关系的概念、范围等问题作出明确界定。因此,有些事实劳动关系在审理实践中难以认定,为保护劳动者的正当权益,我们应当理清关于事实劳动关系的一些基本问题,并继续完善与之相关的法律制度。  相似文献   

15.
从心里层面的角度分析了人们紧张心里产生的原因及其所导致的后果对工作和生活的影响以及克服的办法。  相似文献   

16.
劳动争议发生后,需要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的,究竟应向哪一级、哪一个劳动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各级争议仲裁委员会、同级仲裁委员会处理劳动争议案件的分工和权限如何确定,这就涉及到劳动争议仲裁管辖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上诉人(一审原告):赵某,原北京某物业公司工人 被上诉人(一审被告):北京某物业公司 赵某系北京某实用气体公司职工,并于1998年12月18日与该公司签订长期待岗协议书,协议期限自1998年12月18日始至赵某劳动合同终止.  相似文献   

18.
2003年10月19日~10月30日,我国首次就劳动防护用品专题进行了出国考察。本次考察是应日本日中技能者交流中心邀请,由我国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国际交流服务中心派遣的。考察团由政府官员、研究单位、生产企业以及护品应用企业代表共5人组成。考察团在日期间,先后访问了日本厚生劳动省、劳动政策研究机构、社会经济生产性本部、保安用品协会;参观考察了株式会社谷泽制作所、绿安全集团公司总部、藤井电工株式会社和川重防灾工业株式会社四家日本有代表性的劳防用品生产企业;参观了日本产业安全技术馆和2003年·绿十字(劳动防护用品)展览会,并同有…  相似文献   

19.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