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针对应用NaClO_2作为氧化剂氧化吸收低温烟气中的NO_x,基于实际工业应用烟气排放的实测结果分析,探讨了脱硝烟气组分对NO_x和SO_2监测方法的影响,分析评估了烟气脱硝后NO_x的实际排放水平、净化效率及其影响因素,讨论了NaClO_2湿法氧化脱硝二次气态污染物的排放水平与特征,以期为制定科学合理的NO_x排放控制策略提供科学依据。研究选择北京市3家供热厂9台实际使用的NaClO_2湿法氧化脱硝燃煤供暖锅炉,根据相关文献烟气模拟试验的最佳试验条件,采用4种NO_x与SO_2监测方法,对其脱硝烟气中气态污染物的排放进行了实测。结果表明,锅炉烟气经MgO或NaOH湿法脱硫和NaClO_2湿法氧化脱硝后,SO_2基准氧含量排放浓度为2~7mg·m~(-3),低于北京市地方排放标准限值(10mg·m~(-3));而NO_x基准氧含量排放浓度为92~105mg·m~(-3),超过了现行北京市地方标准排放限值(80mg·m~(-3))。烟气净化装置SO_2净化效率高达99.1%~99.6%,NO_x净化效率为52.5%~74.3%,平均为65.1%。净化装置SO_2进口浓度与烟气氧含量不影响其净化效率,而NO_x的净化效率与净化装置NO_x进口浓度及烟气氧含量有一致的变化趋势。烟气氧含量可能对NaClO_2湿法氧化脱硝系统NO_x的净化效率有一定的制约作用,使净化后烟气中NO_x的基准氧含量排放浓度维持于某一特定排放水平。NaClO_2湿法氧化脱硝二次污染物Cl_2逸出严重,排放浓度为1.4~30mg·m~(-3),平均为12mg·m~(-3),超标率89.7%;而HCl排放浓度为0.22~11mg·m~(-3),平均为2.2mg·m~(-3),97.4%达标。NaClO_2湿法氧化脱硝后烟气组分复杂,应选择适宜的监测方法测定NaClO_2湿法氧化脱硝后烟气中NO_x和SO_2的排放。  相似文献   

2.
珠三角在全国主要城市群中率先在2015年实现PM2.5达标,但区域O_3上升的势头并没有得到遏制。为深化珠三角空气质量精细化管理,有效遏制区域O_3上升和促进空气质量改善,应用三维空气质量模型对珠三角秋季典型O_3污染进行了40种情景的模拟分析,定量研究了珠三角重污染季节O_3与前体物排放的关系。结果表明,秋季珠三角大部分点位O_3与前体物排放的关系表现出高度非线性的规律。对于江门、中山和珠海等下风向站点,NO_x的减排对O_3污染的控制有强烈的不利效应,若NO_x减排30%,则O_3浓度上升24%~41%,当NO_x削减量在60%以上时,O_3浓度随着NO_x削减而下降;区域VOCs的减排可以有效降低O_3浓度,若NO_x排放不变,VOCs减排30%,则O_3浓度可以下降20%~26%。对于惠州、深圳和东莞等上风向的站点,NO_x减排对O_3污染的不利效应较弱,当NO_x削减量在30%以上时,O_3浓度随着NO_x削减而下降。若NO_x减排比例为12%,VOCs减排比例为50%,珠三角西部O_3浓度下降幅度可达20%以上,其他地区O_3浓度普遍下降10%~16%。若NO_x减排比例为8%,VOCs减排比例为30%,中山、江门与珠海的O_3峰值浓度将下降15%左右,但其他地区的O_3污染改善不明显,广州、东莞、肇庆等地的O_3改善幅度在10%以内。在2017年广东省的臭氧专项行动中,实际的O_3前体物削减力度远未达到建议方案的程度,而且气象条件可能有利于O_3污染加剧,导致O_3控制效果不如预期。要缓解珠三角秋季的O_3污染,珠三角及其邻近地区应该加大VOCs的控制力度,减少NO_x的减排力度。  相似文献   

3.
喷氨同时脱除NO和N_2O过程的化学动力学模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采用化学动力学模拟的方法,对广泛应用于燃煤锅炉的喷氨脱硝技术进行了研究,首次发现在燃煤锅炉的烟气中喷入氨气不仅可以降低NO_x的排放量.而且可以同时降低N_2O的排放量.文中还就喷氨初期的烟气温度、烟气中的含氧量和水份、NO和N_2O的初始浓度、烟气中的CO含量以及喷氨量对喷氨同时脱除NO和N_2O效果的影响进行了计算分析,确定了喷氨同时脱除NO和N_2O的最佳条件.对喷氨过程的化学反应机理进行的分析表明,该过程之所以能同时脱除NO和N_2O,是因为在NH_3的分解和NO的还原过程中产生了一定浓度的H和OH离子,从而加速了N_2O的热分解过程.  相似文献   

4.
用因子分析方法识别燕山地区大气污染源,对总悬浮颗粒物(TSP),苯溶物(BS)以及12种无机元素、6种气体污染物在大气中的浓度进行分析,结果表明:TSP和BS浓度的年平均值比北京市内偏低,人为来源比天然来源对TSP的贡献大,BS的污染较轻。蒸山地区的大气污染应重点控制形成二次污染物的NO_x、SO_2和活性碳氢化合物的排放。  相似文献   

5.
匈牙利复杂的水资源问题涉及严重污染的地表水和危险性不断增加的地下水。因此在匈牙利及其邻国,有效的节水和污染控制方法至关重要。为节水和污染控制服务的活动最有效的是工业管理,包括厂内管理。在过去二十年中,这一活动已得到了发展。 由于认识到工业水管理的重要性,国家水主管部门已建立了一个覆盖法律和经济方面以及技术法规的体制框架,并引入了教育和培训课程。环境和水管理部的设立,以及此前不协调的水管理和环境保护职能的一体化,将为水资源管理、污染控制、工业水管理、废物管理和空气污染控制领域之间的合作提供新的机会。  相似文献   

6.
煤炭、石油等矿物燃料燃烧产生的烟气,除含有SO_x外,还含有NO_x.一般的排烟脱硫及脱氮技术,通常是分别净化SO_x和NO_x,在经济及技术上往往不尽合理.假如在净化烟气的SO_2过程中,一同将No_x除去,那是极为理想的.  相似文献   

7.
高压脉冲放电协同催化剂技术是目前最具有前景的去除NO_x的方法之一,本文以氮氧化物为处理对象,通过脉冲放电协同LaMn_(1-x)Fe_xO_3钙钛矿型催化剂去除NO_x.采用柠檬酸-EDTA溶胶凝胶法制备LaMnO_3钙钛矿催化剂,对该催化剂掺杂Fe元素,改变催化剂制备时的焙烧温度,探究催化剂协同脉冲放电在不同反应温度、催化剂投加量等因素下对NO转化、NO_2生成和NO_x的去除效果的影响,从而达到提高氮氧化物的去除率、降低能耗等目的.同时结合XRD、SEM、BET等表征手段对催化剂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在催化剂LaMn_(1-x)Fe_xO_3中,随着Fe掺杂比的增加,NO转化率出现先增大后逐渐减小的趋势;随着催化剂的焙烧温度增加,NO转化率出现逐渐减小的趋势;随着催化剂投加量的增加,NO_x去除率不断增大后趋于稳定.在放电频率为30 Hz、脉冲电压为30 kV、Fe的掺杂比为0.3、焙烧温度为700℃、投加量为1.6 g、反应温度为300℃的条件下,NO_x的去除率为62.15%.  相似文献   

8.
北京采暖期空气污染较非采暖期严重得多,但目前针对采暖期北京城市上风向、下风向、中心区和主干道路等典型人类活动区域的主要污染物浓度特征及其受气象条件变化影响的研究还比较缺乏,为了摸清北京市采暖期不同典型区域大气污染特征,更有针对性地制定环境空气污染防治对策,利用2014年采暖期首月(11月15日—12月14日)北京市北郊(八达岭)、南郊(永乐店)、城市中心区(天坛)、城市交通干道(永定门内大街)等典型区域的PM_(2.5)、SO_2、NO_x、O_3质量浓度监测数据和气象数据,分析4类代表性区域的环境空气污染特征和时空变化情况。结果表明,PM_(2.5)是各区域冬季主要污染物,日均质量浓度在61.75~143.81μg?m-3,总体空间分布状况为南郊最严重、城市交通干道和城市中心区次之、北郊的PM_(2.5)污染最轻,除北郊外其余监测点ρ(PM_(2.5))均超过二级标准限值。各区域的主要污染物略有不同,其中北郊ρ(SO_2)较其他区域高,白天12:00时最低(29.09μg?m-3),夜晚18:00—次日01:00持续居高(58.8~63.19μg?m-3),这与燃煤采暖等人类活动规律一致;南郊以PM_(2.5)、NO_x混合型污染为主;城市交通干道附近ρ(NO_x)和ρ(O_3)较高,表明局地光化学反应NO_x-O_3生消机制作用明显,污染物浓度变化与人类出行时间一致。气象条件对不同污染物浓度的影响存在差异,微风无持续风向、大气扩散条件较差时,PM_(2.5)呈现不断累积状态,SO_2、NO_x和O_3累积效应不明显,但其单日质量浓度峰值显著增加;北风和微风反复交替、大气扩散条件总体较好时,各监测点的SO_2、NO_x受地区性污染源排放影响波动不大,随扩散条件转差南郊ρ(PM_(2.5))会迅速增加。城市交通干道机动车排放典型污染物ρ(NO_x)及其二次污染物ρ(O_3)随着气象条件变化其峰值在日内变化显著。  相似文献   

9.
大气污染指示植物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自50年代以来.为寻找一种经济、实用和灵敏的方法来监测环境变化,开展了大量大气污染指示植物的研究.这些工作包括用植物叶片典型症状、树皮、草本植物、附生植物指示气体污染(O_3、PANs、NO_x、SO_2、HF、乙烯等)、粉尘以及重金属污染.进入80年代以后,有关研究集中到利用植物富集的污染物含量结合计算机等先进技术指示和监测大气环境变化及进行大气质量评价.本文对国内外开展的大气污染指示植物研究的历史及其主要方法作了简要介绍,并就利用植物指示和监测大气污染的若干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0.
水域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是对给定水域,按特定污染指标的最高允许负荷总量向各有关的污染源合理分摊污染负荷量,伴随着相应的技术措施,分期地削减允许排放量,直至达到环境容量为止的控制方法。也就是控制和调整各污染源排出的污染物总量不超过环境容量(或接近环境容量的环境目标值)的方法。总量控制的目的就是要达到环境是  相似文献   

11.
为了解燃煤电厂烟气中汞的排放特征,选择江苏省5个地区的7家燃煤电厂,基于美国EPA 30B方法进行现场采样,分析煤中汞含量、机组容量和不同处理设施等对烟气中汞排放的影响。结果表明,煤中汞含量与电厂烟气中汞排放浓度的相关性不强,不起决定性作用;机组容量与烟气中汞排放浓度呈极显著负指数关系(P0.01)。采用循环流化床锅炉燃烧方式且配置静电除尘器的电厂烟气中汞的脱除效率(98.9%)明显高于煤粉炉配置静电除尘器和石灰石-石膏湿法脱硫装置的脱除效率(67.5%~81.6%)。循环流化床并配置静电除尘器装置对电厂烟气中汞的脱除更有利。  相似文献   

12.
河流底泥污染及其控制与修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水体底泥污染是世界范围内的一个环境问题。污染物通过大气沉降、废水排放、雨水淋溶与冲刷进入水体,最后沉积到底泥中并逐渐富集,使底泥受到严重污染。在河流环境中,河床沉积底泥以推移和悬浮形式输送,很大程度上导致了上覆水和沉积底泥的相互物理作用。河流有强有力的自然环境,在河流系统中趋向有利于沉积底泥的解吸作用,从而将会影响上覆水的水质。因此,在水质管理计划中,应该将已污染的沉积底泥作为一个污染源予以考虑,沉积底泥是河流污染的一个重要方面。文章根据近年来国内外对河流底泥污染的控制、处理、修复及利用的文献资料,分析了河流底泥的污染现状及主要类型,包括重金属、NP营养物质、难降解有机物和持久性有毒污染物等,指出了目前在底泥污染修复中存在的问题。针对河流底泥污染控制与修复技术,介绍了除控制外源污染物外的物理修复、化学修复和生物修复等几种主要的修复方法和技术,分析了各种方法的利弊以及适用情况。在阐述了堆肥、建材利用、低温热解、湿地及栖息地建设、修复废弃地和建设填方等利用方式后,提出具体的控制和修复应因地制宜,综合各种恢复技术及利用方式,以达到控制及修复污染的河流底泥,恢复河流生态系统之目的。  相似文献   

13.
用排放情景分析系统研究北京市机动车污染问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针对北京市动车污染非常严重,机动车排放控制涉及的方面较多,解决起来比较复杂的特点,开发了城市机动车排放情况分析系统,以国内外的先进理论和技术为基础,采用系统化的方法研究这个问题,对北京市未来车污染控制的几种情况进行了分析和比较,证明了北京市目前实施新排放标准,采用车辆定期报废制度对控制污染的巨大作用,提出进一步强化I/M制度,完善在用车监测维修体系等控制机动车污染的具体方法。  相似文献   

14.
上流式厌氧污泥床反应器处理造纸黑液的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造纸工业废水是国内外主要的水环境污染源之一,其中蒸煮黑液的污染占制浆造纸厂有机污染负荷的90%以上.目前解决蒸煮黑液污染的最有效的方法是进行碱回收,即采用将黑液中的有机物烧掉的方法来消除有机污染,并达到回收热量和化学品的目的.在国内,木浆厂的碱回收技术已经过关,在降低生产成本、减少污染排放负荷方面有明显的效益.对于万吨以上的草浆厂碱回收工  相似文献   

15.
总量控制在环境管理中应用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实施大气污染总量控制是法律的要求和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指出容量总量控制是环境质量管理的必然趋势,总量控制研究的核心内容是确定区域允许排放量和制订区域污染综合治理方案,论述了实施总量控制的技术方法和原则,讨论了实施总量控制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机动车污染已成为大气污染的重要来源,对机动车污染排放控制策略的研究已经成为中国空气污染防治最重要的工作之一。选取长三角城市群为研究区域,研究未来长三角城市群机动车污染排放控制措施的减排效果。应用COPERT Ⅳ模型构建1999—2015年长三角城市群机动车污染物CO、NMVOC、NO_x、PM_(2.5)、PM_(10)、CO_2、CH_4、N_2O、NH_3和SO_2排放清单,以2015年为基准年,设置8种减排情景评估2025年各情景下的机动车污染物减排效果,并对新能源车推广情景采用GREET模型从生命周期的角度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长三角城市群1999—2015年间不同机动车污染物排放趋势存在差异,除污染物CO_2和NH_3排放增长趋势显著外,其余污染物排放近年来均呈现下降趋势;与基准情景相比,不同情景设置下的机动车污染物减排效果不同,淘汰高排放车辆情景对污染物NO_x、PM_(2.5)和CH_4削减效果较为显著,削减率分别为14.41%、16.65%和12.49%;实施激进新能源车推广情景对污染物CO、NMVOC、PM_(10)、CO_2、N_2O和NH_3减排效果较为明显,削减率分别为13.66%、20.03%、15.48%、20.56%、18.31%和21.46%;提升燃油品质情景对污染物SO_2减排效果最为明显,削减率为93.64%;激进综合情景综合所有削减控制措施并对污染物CO、NMVOC、NO_x、PM_(2.5)、PM_(10)、CO_2、N_2O和NH_3达到最大的削减效果,表明长三角城市群未来控制机动车污染物排放需结合多种污染减排措施,以达到最佳减排效果。  相似文献   

17.
中国污染控制政策的评估及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文对近10年来中国污染控制政策的演变历程和发展特点进行了分析,指出污染控制政策总体上呈现出由单环节末端治理向全过程污染控制演变,由单纯强调工业"三废"控制向工业、城市和农业全方位污染综合防治演变,由单一指令控制手段向行政、经济与技术综合手段演变等3个显著特点;运用影响因素评价矩阵,对当前的主要污染控制政策进行了系统评估,指出目前我国污染控制政策总体执行效果不显著;最后提出了未来中国污染控制政策的基本走向,一是完善污染控制的法律法规体系,二是建立和完善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环境目标责任制度和排污许可证制度等三项重点环境管理制度,三是加强环境税收、排污权交易、环境公共财政、生态补偿、绿色资本市场等七项环境经济政策的改革与创新.  相似文献   

18.
厌氧膜生物反应器(Anaerobic membrane bioreactor,AnMBR)是一种将厌氧生物处理与膜分离技术相结合的新型处理技术,在提升出水水质的同时同步强化生物能回收.因此,AnMBR对于生物质废物处理和缓解能源危机具有重要意义.尽管目前在作用原理、操作优化和污染机制探索方面有了重大进展,但膜污染问题仍然是制约该技术进一步发展和应用的重要原因.本文介绍了厌氧膜生物反应器膜污染形成的基本机理与影响因素,并对膜污染控制技术进行了相关介绍,以期为AnMBR膜污染控制方面提供理论和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9.
畜禽粪便恶臭控制研究及应用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我国养殖业迅速发展,畜禽粪便污染日益凸显,其中恶臭已成为目前畜禽养殖场主要环境污染之一.因此,畜禽粪便恶臭污染控制和管理,对实现规模化养殖场可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重点介绍了恶臭产生的微生物过程、成分以及恶臭气体污染治理技术的研究与应用进展,讨论了恶臭异位控制和原位控制去除技术的优缺点;从安全、经济和可持续发展出发,认为恶臭原位控制技术中的微生物除臭、植物除臭和酶法除臭是今后研究的热点,并指出针对恶臭成分的复杂性,在提高单一方法除臭效率的同时可以利用多种方法组合使用,以达到更好的除臭效果.  相似文献   

20.
土壤有机污染物生物修复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现代农业的发展改变了自然界的原有状况,为追求高产而大量使用的化肥、农药导致土壤有机物污染日趋严重。此外,工业生产、石油开采、交通运输、畜禽养殖及居民生活等也产生了大量有机污染物,使土壤有机物污染进一步加剧,土壤有机物污染的修复日益迫切。土壤污染修复是指通过物理的、化学的和生物的方法,吸收、降解、转移和转化土壤中的污染物,使污染物浓度降低到可以接受的水平,或将有毒有害的污染物转化为无害物质的过程。包括污染土壤的物理修复技术、化学修复技术以及生物修复技术3种方式。在污染土壤修复技术中,生物修复技术因其安全、无二次污染及修复成本低等优点而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因污染物修复主体的不同,有机污染物污染土壤生物修复技术可分为植物修复技术、动物修复技术、微生物修复技术及其联合修复技术。污染土壤微生物修复技术是土壤污染生物修复的重要技术之一,是最具应用和发展前景的生物修复环保技术。文章重点阐述了国内外有机污染物污染土壤的生物修复技术及其原理、取得的研究进展及存在的优缺点,并对污染土壤的动物修复技术研究进行了初步展望,可为土壤有机污染物的生物修复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