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选择杭州市建国路和庆春路进行一般沥青路面和疏水性低噪声沥青路面降噪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在试验条件下采用疏水性低噪声路面在晴天气象条件的降噪效果Leq.可达3.8~9.3 dB,雨天气象条件的降噪效果Leq.可达7.2~8.7 dB,疏水性低噪声沥青路面降噪效果明显,并且在城市道路中控制适当的车速有利于减轻交通噪声.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路面结构降噪物理特性,利用废旧橡胶沥青SMA混合料作为路面结构降噪材料,探索其隔声性能的现场监测方法。选取南京绕城公路一段作为监测路段,对采用普通沥青路面和采用SMA材料的结构降噪路面进行比对监测,结果显示采用SMA材料的结构降噪路面声级值降低1~1.8dB。分析认为交通噪声主要声源为驱动噪声,而驱动噪声中主要噪声部分为排气噪声,所以对于路面行驶噪声的降噪对于交通噪声整体声级的改善作用有限。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现行国内外城市道路交通噪声污染控制先进技术,包括声屏障降噪技术、临街建筑防护技术、低噪声路面噪声控制、凹槽路面降噪技术、机动车辆噪声控制及绿化降噪措施。分析各种控制技术的效果、特点、适用范围及优劣。城市道路交通噪声污染控制是一项综合性、政策性、技术性强的系统工程。各城市需在掌握本地道路交通噪声污染及其受声敏感点现状特征与发展趋势的基础上,结合国内外道路交通噪声防治先进经验,找出适宜的道路交通噪声污染防治措施,并统一实施规划、管理。  相似文献   

4.
对杭州市疏水性沥青路面改造前后的5条道路交通噪声进行了监测,并对临路居民交通噪声烦恼度进行了社会调查.结果表明,5条道路疏水性沥青路面改造后比改造前各固定监测点Leq降低了0.2~8.7 dB,各条道路平均等效声级值降低了2.4~6.0 dB,客观上疏水性沥青路面降噪效果明显;改造后临路居民对交通噪声的烦恼度社会调查中"烦恼和非常烦恼"的比例在各种情形下较改造前均有较大降低,主观上临路居民对噪声的烦恼感受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5.
蔡铭  罗鹏  王海波  马侠霖 《环境工程》2014,32(2):128-130
对广州市59条不同类型道路和16栋不同功能区噪声敏感建筑物设置监测点进行噪声监测,综合评估广州市道路交通噪声的污染情况。经过分析可知,白天道路噪声均值为72.0 dB,晚上均值为71.0 dB,其中快速路和主干路噪声值较高,次干路和支路较低。对于16栋噪声敏感建筑物,其昼夜环境噪声均值分别为68.4 dB和67.4 dB,夜间最大突发噪声均值也高达82.3 dB。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杭州市中心城区主干道体育场路、凤起路和庆春路的交通噪声监测表明,96%的监测点监测值超过昼间70dB限值要求,其中等效声级Leq在70.0dB~75.0dB的路段长度占监测道路总长度的89.8%:三条交通干线交通噪声的平均等效声级值-↑Leq在71.6dB~73.2dB,按交通噪声污染分级,体育场路和凤起路属于中度交通噪声污染水平,庆春路属于轻度交通噪声污染水平。解决交通噪声污染最可行的措施为对道路进行拓宽,采用疏水沥青低噪声路面,优化车道,调整交通信号,加快车辆行驶速度以及加强交通管理等。  相似文献   

7.
李楠  冯涛  李贤徽  刘磊  吴瑞 《中国环境科学》2013,33(6):1081-1090
交通噪声地图是环境噪声管理的重要工具,为了减小大范围噪声地图绘制时产生的预测误差,提出了一种基于监测数据的声源特性反演算法,给出了噪声地图修正计算的详细方法和步骤.该算法利用原始噪声地图的计算结果参与计算来提升修正求解效率,避免对预测模型参数进行直接修改,保证修正区域的计算结果符合预测模型中的声传播规律.在自主研发的噪声地图绘制软件中实现该反演修正算法,并对北京某示范区噪声地图的求解和修正计算来验证算法有效性.6组实验结果分析得出,该算法在监测点位置处的修正误差小于1.1dB,而在非监测点位置处也均对原始预测值进行了不同程度的修正改善,其误差程度与监测点主要声源对监测点的贡献率及监测点的影响范围有关,在监测点控制范围内的预测值误差在2.5dB以下.实验证明该算法能够有效的对交通噪声地图进行修正更新计算,并在保证满足预测模型声传播规律不变的情况下改善噪声地图求解质量.  相似文献   

8.
绿化林带对交通噪声的衰减效果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郭小平  彭海燕  王亮 《环境科学学报》2009,29(12):2567-2571
为了研究公路绿化林带的降噪效果,对路侧林带降低实时交通噪声的效果进行定位测量,并将交通噪声人工编辑为不同频率的噪声,在远离交通噪音的林带中进行模拟试验,测定林带对不同频率噪声的衰减效果.结果表明:林带对交通噪声衰减有一定作用,其作用随能见度增大而降低;林带降噪效果随林带宽度增大而增大,可决系数为0.990,但在30m宽度内随林带宽度的增加,噪声的降低速率有所下降;不同林带类型的降噪效果有所不同,所选30m宽林带类型中,国槐纯林的降噪效果最佳可达15.38dB,而杨树、柳树纯林降噪效果较弱,分别为7.25、11.02dB;林带对中低频率噪声的平均衰减作用高于高频率噪声.  相似文献   

9.
高架道路交通噪声动态模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研究高架道路噪声的分布规律,结合微观交通仿真、车辆噪声排放和传播原理,对高架道路交通噪声进行动态模拟.该方法能得到逐秒变化的实时声压级.能反映交通噪声随时间的动态变化,且方便应用多项指标评估.研究表明:等效声级和累计声级的误差达到±2 dB;高架道路两端的防撞护栏在离道路边缘32m的垂直面上的声压衰减影响到10m左右...  相似文献   

10.
为了研究城市环境噪声污染的数学模型,通过对厦门市环境噪声的实际情况的分析并结合指数平滑预测模型,提出了符合当前环境噪声的分段三次指数平滑模型。计算了不同平滑系数时数学模型的精度,同时应用建立的数学模型对福州市10年内的噪声污染进行了预测。预测发现,噪声污染呈逐年减小的趋势,到2020年区域环境噪声和交通噪声污染分别达55.09 dB(A)和67.19 dB(A)。指数平滑法的应用效果与平滑系数的选取关系密切,应用时要根据预测的精度要求和预测期限的长短,适当选取平滑系数,并对预测的精度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基于该方法预测未来中期环境噪声准确率满足使用需求,并为其他环境噪声预测提供一种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本文对杭州市庆春路整治前后各点位的交通噪声进行了监测。结果表明,整治后各点位的交通噪声等效声级比整治前降低了0.9—8.3dB。长度加权等效声级计算结果表明,整治前长度加权等效声级为71.6dB,属于交通噪声轻度污染水平;而整治后长度加权等效声级为68.6dB,比整治前降低了2.9dB,属于交通噪声较好水平,说明采用疏水沥青路面整治后明显降低了交通噪声。  相似文献   

12.
余世清  吴灵鹞  夏阳 《环境科学与管理》2010,35(12):155-157,164
近年来杭州交通噪声投诉点主要分布在高架道路、立交桥和绕城高速附近的高层住户。对其中9个交通噪声投诉点的监测表明,昼间超4 a类标准的有4个,超标范围为0.1~7.6 dB;夜间9个点全部超4 a标准,超标范围为5.4~17.4 dB,夜间噪声超标特别严重。采用低噪声路面,设置隔声屏障,对敏感点安装通风隔声窗以及加强交通噪声管理等对策,可减轻交通噪声对敏感点的影响,从而减少交通噪声的投诉。  相似文献   

13.
道路交通噪声不同预测模型之比较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前,我国在进行道路交通噪声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中主要使用的预测模型有2009声导则模型、2006规范模型,此外,也有部分噪声评价工作采用了德国的CadnaA软件。因各种模型在使用条件和参数选取等方面存在不同,导致预测结果存在差异。如何选取合适的预测模型,一直是国内学者不断研究想解决的问题。本文对已有道路交通噪声进行现场实测,通过设计不同的预测模式进行模型验证,将预测结果与实测值进行比较,结果表明这五种噪声预测模式中,模式一、模式四、CadnaA软件的噪声预测值与实际情况最相符,模式一绝对预测误差昼间在3.3-6.0 dB(A)之间,夜间在-3.4-0.2 dB(A)之间。使用2009声导则模型、2006规范模型相结合的预测模式更为准确。  相似文献   

14.
行人过街信号控制路口交通噪声动态模拟与特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实验方法测定了3种不同车型单辆车在参考距离处的噪声排放量及加减速噪声修正值.然后利用微观交通仿真软件为交通噪声的模拟提供实时的交通流数据,并结合车辆噪声排放量和传播衰减模型对行人过街信号控制路口交通噪声进行了动态模拟.最后将模拟结果与实测数据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等效声级Leq的预测误差小于2dB,统计声级L10...  相似文献   

15.
以摩托车为主的道路交通噪声预测模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将摩托车流单独处理,通过理论推导和实测数据回归建立摩托车为主的道路交通噪声预测模型.模型对居住区的交通噪声(Leq)预测精度在 2.5dBA 以内,道路两侧 Leq预测精度更高,大部分测点误差在 1dBA 以内.  相似文献   

16.
城市噪声管理信息系统中道路交通噪声预测评价的实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牛彦涛  马民涛  柳至和  任杰 《交通环保》2004,25(4):11-13,23
介绍了城市噪声管理信息系统的目标、结构及其功能,详细阐述了采用城市交通干线噪声平均值公式、FHWA模型与GIS集成的方法进行城市道路交通噪声预测评价。该方法可实现城市交通干线噪声平均值及任一噪声预测点噪声值的计算,并能以等声级形式表示道路噪声分布情况。其作为城市噪声管理信息系统的一项重要应用功能,为道路交通噪声预测评价提供了方便有效的工具。对城市噪声管理信息系统的进一步完善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