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城市工程渣土是城市建筑行业发展过程中产生的大宗垃圾之一,尤其是近年来随着我国针对新城区的扩建、旧城区的改造以及拆除等工程的大规模发展,渣土垃圾的数量逐年攀升,其中绝大多数的建筑渣土垃圾为固体形态,只有少数呈现出可塑的软状质地。而在国家提出资源再利用以及绿色可持续发展的号召之后,建筑行业为响应国家发展目标,开始逐步针对城市建筑垃圾中的渣土进行深度地分类处理,并通过环保再利用的方式使建筑垃圾变废为宝,保障建筑垃圾成为持续可再生资源。  相似文献   

2.
建筑工程垃圾减量化概况及评价标准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随着"无废城市"建设试点的确立,建筑垃圾的减量化和资源化利用成为工作重心。建筑垃圾可分为工程渣土、工程泥浆、工程垃圾、拆除垃圾和装修垃圾。重点介绍了国内建筑工程垃圾的组成与规模以及减量化策略与技术,并在建筑工程从设计到施工的建设全周期角度上,根据相关类似的评价标准创新性地提出了建筑工程垃圾的减量化评价标准。该评价标准可为未来行业标准的确立提供建议,助推"无废城市"试点建设。  相似文献   

3.
工程渣土的资源化处理处置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我国工程渣土产生量大、综合利用率低,成为城市发展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重要环境问题,对其资源化利用是未来的发展趋势。文章提出了工程渣土资源化处理处置模式,为其资源化处理提供系统的可行方向。结合城市建设进程和不同的盾构施工技术,选取长沙市地铁施工产生的渣土为研究对象,通过取样及污染分析,确定了工程渣土污染成分并对盾构渣土的资源化提出基本方向。另外,提出了建筑垃圾再生砂石骨料的生产流程;分析了盾构泥饼中各元素含量,探究了渣土烧制陶粒的可行性及需要的条件;提出了泥饼制砖的两种方法、泥饼再利用为种植土的方法。同时,以长沙市地铁建设产生的工程渣土为背景,预测砂石的产生量及经济价值分析,盾构泥饼资源化利用后产生的经济价值。  相似文献   

4.
根据2006-2015年上海市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信息资料,分析了上海市工业固体废物(含危险废物)、城市生活垃圾和建筑垃圾等主要固体废物的产生情况及处理处置现状。分析指出,近年来上海市固体废物产生量大,其中工业固体废物年产量约2 200万t,生活垃圾年产量约700万t,建筑垃圾(渣土)申报量已高达1.0亿t/a以上。从处理现状看,工业固体废物在各类固废中的综合利用率最高,高达95%以上;生活垃圾处置方式以卫生填埋和焚烧为主,无害化处理率100%,但其处置设施基本处于满负荷运行状态;建筑垃圾总体以回填和填埋为主,利用率较低。展望了未来城市固体废物处理前景,指出:为进一步提高上海市固体废物的处置能力和利用水平,宜加强危险废物的安全处置与全过程管理,加快生活垃圾的分类回收利用和处置设施能力建设,以及加大建筑垃圾的资源化利用力度。  相似文献   

5.
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国内外比较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目前国内外城市生活垃圾现状,通过对生活垃圾"三化"模式分析,并从分类收集、收费制度、资源利用、无害处置等几方面,全面比较了国内外垃圾处理状况。在分析发达国家成功之处和中国目前存在问题及原因的基础上,提出了应采取的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6.
随着城市化建设程度的加快,逐渐涌现出更多的建筑,同时也产生更多的建筑垃圾,建筑、资源与环保三者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建筑建设不但需要大量的资源,同时在建设过程中也会形成大量的建筑垃圾,影响了城市环境质量。怎样对建筑垃圾进行处理并且在利用,逐渐成为城市化建设亟需解决的问题。本文以贵州省为例阐述了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管理现状,并提出相应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7.
对城市生活垃圾进行资源化处理,不仅有利于解决城市生活垃圾所带来的城市生态环境问题,而且能够获取部分城市发展所需的资源,是发展循环经济的重要环节之一。从武汉市城市生活垃圾资源化处理的现状入手,对武汉市城市生活垃圾在回收再利用、焚烧发电、堆肥等方面的资源化处理措施予以分析,指出武汉市应优先开展回收再利用,适度发展焚烧发电和堆肥的规模,并在此基础上借鉴日本、美国和德国等国城市生活垃圾资源化处理的先进经验,提出要提高城市生活垃圾回收的比率和效率,推进城市生活垃圾资源化处理的产业化发展,以促进武汉市城市生活垃圾的资源化处理进程。  相似文献   

8.
据报道,中国有约三分之二的城市陷入垃圾的包围,“城市垃圾”每年都在成上升趋势,如何改变这种状况,这就需要环保工作人员。正视的对待城市垃圾。垃圾不仅仅造成公害,还是一种资源的巨大浪费,据统计,每年被丢弃的垃圾中有1.5亿吨。在这中间可再利用的资源高达260亿元,这样巨额的资源浪费,迫使人们重视对垃圾的在利用和分类处理。笔者就此问题阐述一下自己观点。  相似文献   

9.
随着广州市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建筑垃圾的排出量也在快速增长,如何应对和处理建筑垃圾所带来的"垃圾围城"困境,已经成为人们不得不面对的重要问题,推进建筑垃圾资源化是开展建筑垃圾综合治理的有效途径。论述了建筑垃圾资源化再生利用的必要性、紧迫性,指出了广州市建筑垃圾资源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为推进广州市建筑垃圾综合处理实践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0.
杭州城市正在进入垂直发展阶段,大量产生的建筑渣土需要得到合理处置。通过实际调研建筑渣土产生、运输和消纳的三个环节,进行相关部门和从业人员的访谈,发现建筑渣土管理体制难以适应实际需要。建筑渣土产生的社会成本尚未进行合理分担,运输市场秩序尚未得到整体改观,消纳场地供应尚未进行统筹规划,利用效率水平尚未得到有效提升,监管体制机制尚未得到有效健全,成为杭州建筑渣土管理的主要问题。为此,提出五条改进对策:强化建筑渣土源头控制,规范建筑渣土的运输市场,规划建筑渣土的消纳场地,提升建筑渣土的利用效率,整合建筑渣土管理部门的力量,切实提升建筑渣土管理的水平。  相似文献   

11.
刘欣  杨涛  武慧君  袁增伟 《环境科学》2021,42(8):4061-4070
造纸业是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关系密切并具有可持续发展特点的重要基础原材料产业.为了解中国造纸业资源消耗及环境污染变化趋势,基于经济系统造纸业物质流分析(EW-MFA)方法原理,建立了中国造纸业物质代谢分析模型,定量分析2005~2017年中国造纸业物质输入/输出、代谢强度和循环利用率等演化特征.结果表明,2005~2017年中国造纸业的物质输入与输出总体呈下降趋势,水的贡献占比高达90%以上.近年来,随着造纸业原料结构的不断优化,非木材制浆的比例从42%下降至13%,主要被废纸制浆为主,木材制浆为辅的方式所取代,单位纸产品的资源消耗量得以大幅降低.2017年吨纸及纸板直接物质输入为26 t,较2005年的79 t下降了67%,其中新鲜水消耗量下降了约69%.水资源循环利用率大幅上升,2017年水循环率高达77%.目前,纸及纸板的生产越来越依赖于国内废纸和进口木材的投入,两者占比分别由2005年的21%和9%上升至2017年的60%和31%.然而,国内废纸回收率仍处于较低水平,需通过加强回收体系建设、提高居民回收意识等措施以缓解限制废纸进口造成的原料供应紧缺.  相似文献   

12.
段珍华  黄冬丽  肖建庄  崇丹  王星 《环境工程》2021,39(10):171-177
目前,翻新、改装、重装家居屋舍俨然已成为一种"时尚"和"潮流",建筑装修垃圾排放量与日俱增,似有"围城"之势,但却鲜有人研究其资源化途径。通过大量文献综述和多次实地调研,较全面地剖析了我国建筑装修垃圾的管理现状,并对其产生来源、分类与特点进行了概括和解读,发现建筑装修垃圾成分极其复杂、波动性大,不应沿照一般建筑垃圾处置模式进行资源化加工和利用,前端分拣管控迫在眉睫,通过进一步对比生活垃圾的成分特点与资源化途径,指出建筑装修垃圾前端分拣的可行性,并对其资源化处置办法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3.
使用物质流分析方法和情景分析法探讨了1949~2050年玻璃的物质流动和初级资源可持续性.结果表明,废日用玻璃和废玻璃纤维是资源损失的关键节点;在不同需求增长率下,初级资源需求会在2030~2050年某个时期超过当前资源储量.2045年前,期望将废平板玻璃回收利用率提高到70%、废日用玻璃回收利用率提高到60%,使玻璃硅质资源可以满足低增长需求.为了达到循环目标,政府应持续推进垃圾分类,鼓励企业从设计端延长玻璃产品寿命,提高回收利用技术,建立完善的回收再利用体系.  相似文献   

14.
随着LED照明技术的快速发展与LED在照明领域的广泛应用,未来必将有数量庞大的废弃LED待处理,由此产生的资源与环境问题及其回收处理与处置技术值得关注。系统介绍了废LED的材料组成及其环境风险、其潜在资源化价值与回收可行性,并综述了当前废LED中有价金属回收技术研究进展与国内外废LED的回收管理现状。  相似文献   

15.
Environmental problems have been considered to be serious in the construction industry. Waste management pressures are pressing very hard with alarming industrial warming signals. Among the different types of construction and demolition wastes, concrete is about 81 percent of the volume of construction and demolition waste in Australia. To minimize the concrete waste generated from construction activities, recycling of concrete waste is one of the best methods to improve the environment. However, situations of concrete recycling in different countries vary considerably. Japan is a leading country in recycling concrete waste, with 100 percent recycling of the wastes that are used for new structural applications. This paper investigates the current concrete recycling situations in Australian and Japanese construction industries. A questionnaire survey and structured interviews were conducted. In comparing the current concrete recycling situations between Australia and Japan, it should be noted that major difficulties found from Australian and Japanese construction industries are on different phases of the transition to recycling of construction wastes. Therefore, it is suggested that the Australian construction industry should be: i) developing a unified policy in concrete recycling; ii) providing financial governmental support; iii) developing clear 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or standards on the use of recycled aggregate for structural applications.  相似文献   

16.
周建华  陈锋 《环境工程》2020,38(8):47-51
我国餐厨垃圾产量已占城市固体废物的50%以上,推进餐厨垃圾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某市餐厨垃圾综合处理试项目,由预处理系统、厌氧发酵系统、沼气净化储存系统、沼渣沼液处理系统及除臭系统5部分组成,占地面积19000 m2,总投资9978万元,处理规模200 t/d,平均沼气产量7740 m3/d,其中,甲烷含量在60%以上。该餐厨垃圾项目较好地实现了垃圾减量化、资源化,可为其他城市餐厨垃圾处置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我国铜资源物质流分析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铜是我国应用最为广泛的有色金属,研究铜资源利用和循环状态对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论文从铜的生产、加工制造、使用和废铜处理4个阶段详细阐述了铜循环的"STAF"物质流分析模型,并以此模型分析了2004年我国铜的流动状况和社会存量变化,得出结论: 1998~2004年,我国铜工业的PZ、PS、MZ和MS平均值分别为49.08%、25.98%、57.14%和21.45%,远低于欧洲发达国家水平。对比1994年与2004年我国铜物质流图可知,10年来我国铜循环的各阶段中所有流入量和流出量都有较大提高,废铜再资源化程度虽有提高,但较之快速增长的铜需求量仍显不足。因此在资源危机面前,加强政策引导与科研力度,大力提高一次铜的资源生产率和二次铜的再资源化效率是我国铜工业可持续发展的工作重点。  相似文献   

18.
氟化工是化工行业中发展最快、最具高新技术和最有前景的行业之一。如何使该行业持续健康发展,走循环经济是其根本出路。文章中论述了氟化工企业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氟化工企业实施循环经济的基本途径,并以青海某氟化工企业为实例,论述了该氟化工企业从延长产业链、采用清洁生产工艺、能源回收利用、水资源利用、固废资源综合利用、工艺尾气资源利用等方面构建循环经济模式,为同类型氟化工企业循环经济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宋晓聪  杜帅  谢明辉  邓陈宁  郭静  沈鹏  赵慈  陈忱 《环境科学》2024,45(6):3459-3467
公路运输是我国交通运输领域主要温室气体排放源,新能源汽车行业作为实现交通运输领域“双碳”目标的重要抓手,未来面临大批动力电池报废情况,为量化评估废旧锂电池回收利用行业产生的碳减排效益,从生命周期角度构建废旧三元锂电池回收利用碳足迹核算模型,通过优化电力结构和运输结构,对废旧锂电池回收利用的碳减排潜力作预测评估,此外,使用误差传播方程进行不确定性分析保证碳足迹结果的可靠有效.结果表明,当前中国企业使用湿法技术回收1 kg废旧三元锂电池的碳足迹为-2760.90 g(定向循环工艺)和-3752.78 g(循环再造工艺),碳足迹的不确定性分别为16 %(定向循环工艺)和15 %(循环再造工艺).从碳排放贡献率分析,再生产品阶段是废旧三元锂电池湿法回收利用减碳首要贡献来源,电池获取、拆解和末端处置阶段是增碳主要来源.相比于优化运输结构,通过优化电力结构,可有效实现更大的碳减排潜力,协同优化情景下,相比于优化前可实现14 %~19 %的碳减排,与原生产品相比定向循环工艺和循环再造工艺分别可实现9 %和11 %的减排潜力.  相似文献   

20.
城市烂尾楼拆除有助于提升城市总体形象,但拆除后的建筑废弃物又会对城市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为此提出一种针对烂尾楼建筑废弃物有效处理及二次利用的方法研究.基于循环经济理论及废弃物破损理论,设计了一种建筑废弃物再生利用工艺方法,利用建筑废弃物再生设备将废弃物破碎后再进行筛分处理,详尽分析了影响废弃物再生的各项工艺因素,提高废弃物再生骨料的性能,实现对烂尾楼建筑废弃物的二次有效利用.结果表明,提出的方法研究性能稳定、可靠、可以降低烂尾楼拆除成本,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