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基于AHP-模糊评价的化工园区综合应急能力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适应化工园区的迅速发展,提高化工园区综合应急能力,减少事故造成的各种损失,构建了化工园区综合应急能力的3级评价指标体系,其中一级评价指标有3个,分别为事前管理与监测能力、事中应急与处置能力、事后善后与总结能力;二级评级指标有8个,分别为日常安全管理与培训、应急资源保障能力、监控与预警能力、通信交流能力、现场指挥协调能力、现场救援能力、善后处理能力和总结分析能力;另外选取了安全管理法律法规、应急机构与预案、专业培训与演练等31个三级评价指标。然后根据层次分析法的原理确定了各指标的权重,最后利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建立了化工园区综合应急能力评价模型。利用该模型评价了某化工园区的综合应急能力,结果为"良好",分析了该化工园区综合应急能力的不足之处,并提出了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2.
化工园区应急能力评估是城市预防突发灾害的重要部分,建立适应园区特征的评估体系可以有效提高应急管理部门及企业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综述了国内外应急能力评估研究进展,以江苏省常州市某化工园区为评估对象,建立了适应该园区的应急能力评估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AHP)和模糊综合评价法建立评估模型。结合专家打分的方法,计算出各级指标的隶属度及分级。评估结果表明:该园区综合应急能力评估等级为“一般”,当务之急是加强应急监测预警、应急救援处置等方面的能力建设。对化工园区应急能力进行评估,分析园区在突发事件时应急准备、应急处置及灾后重建能力,对化工园区安全监管、健康运行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煤矿企业应急能力的建设是煤矿企业安全管理的关键内容,为了提高煤矿企业应急能力水平,选取并设计了煤矿企业应急能力的评价指标体系,基于多级模糊综合评价法提出了煤矿企业应急能力的评价方法。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煤炭企业应急能力评价指标的权重,利用模糊数学方法对煤矿企业应急能力进行多级模糊综合评价。应用构建的煤矿企业应急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对淮南市某煤矿企业进行综合评价,确定该企业的应急能力等级。研究结果对提升煤矿企业应急能力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
层次分析法在化工园区安全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本文采用层次分析法对化工园区域的安全水平评价进行了综合分析研究,得到了化工园区安全评价指标的选取、安全指标权重的确定的技术方法.结果表明,为了构建较为全面的化工园区安全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可从区域企业安全生产状况、区域规划状况、区域应急资源利用能力、区域社会经济状况四个方面共25个安全评价指标组成评价体系,进而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了各指标的权重,计算结果不仅能够反映园区风险的分布状况,而且对整个园区的规划和布局具有较好的决策支持作用.总而言之,将层次分析法用于化学工业园的安全评价是一种新的尝试,对此进行全面的介绍有着一定的工程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基于改进层次分析法的化工园区应急能力评估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采用诱导矩阵的方法对层次分析法进行改进,并将整个计算过程计算机程序化。再利用改进的层次分析法计算出化工园区应急能力各因素的权重。最后根据各因素权重以及各因素的打分情况得到园区的应急能力等级。结果表明:对改进的层次分析法程序化会提高分析速度和精度,并且通过各因素权重分析,对园区的应急能力的改善提出针对性建议。  相似文献   

6.
为了有效地降低在城市突发性燃气短缺应急能力评估过程中应急能力影响因素的不确定性和模糊性对评估结果的影响,提出基于模糊Petri网的城市突发性燃气短缺应急能力评估方法。通过分析城市突发性燃气短缺应急事前-事中-事后过程的影响因素,根据评估准则构建出1个包括5个二级指标和26个三级指标的应急能力评估指标体系;针对评估指标体系复杂且变迁的权重值缺乏客观性等问题,引入模糊推理算子与层次分析法,采取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对评估体系进行应急能力评估。实例仿真结果表明,与传统的评估方法相比,利用模糊Petri网对应急能力评估的结果更加准确和科学。  相似文献   

7.
应用模糊数学理论,把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具体应用到化学工业园区安全综合评价研究中,结合化工园区的实际情况,建立了化工园区的安全现状综合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层次分析法计算评价因素的权重,运用模糊综合评判理论,提出安全现状二级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实现对化工园区安全等级的综合评判。应用该方法对某化工园区的安全现状进行了综合评价,得出其安全等级为"一般"。实例表明: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可操作性强、效果较好,可在化工园区的安全综合评价中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8.
化工园区应急能力评估是化工园区风险评估及应急管理的重要内容,化工园区建立应急能力评估体系一方面可以提高园区企业及管理部门的应急响应能力,另一方面可以增强政府各部门对事故的应急管理能力。在对某化工园区现场调研的基础上,结合国内外研究成果,确定了化工园区应急能力的多级指标,并运用AHP-模糊方法对该园区进行了应急能力评估。  相似文献   

9.
为更好地解决海上船舶溢油应急管理能力评估过程中的不确定性问题,提出1种基于区间二型模糊层次分析法的云模型综合评估方法。针对评估体系的局部性,借鉴PPRR应急管理过程理论,对影响船舶溢油应急管理能力的因素进行分级和分类,构建全局评估指标体系;分别运用区间二型模糊层次分析法和逆向云发生器确定各指标权重和云模型参数;通过浮动云和综合云算法获得最终评估结果。结果表明:将5个评估等级和评估结果进行仿真得出评估云的“云滴”图可显示出评估结果的能力等级以及评估结果的可信度和稳定性。计算某海区船舶溢油应急管理能力的评估等级为“较好”,即管辖该海区的海事管理部门能较好地解决海上船舶溢油突发事故,验证了所提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0.
影响矿井通风系统设计方案合理性的因素主要分三个方面,共12项评价指标。应用专家评议法、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群体决策法,对同一矿井通风系统设计方案的评价指标体系进行权重分析,得出不同的评价指标权值。根据计算结果进行比较分析,可知当同组专家对同一矿井通风系统设计方案评价指标进行权重分析时,虽然选用专家评议法和模糊群体决策法这两种不同方法,得出的评价指标权重大小及排序基本一致;而当不同专家或分析者对同一评价指标体系进行权重分析时,由于他们对各评价指标的重要性偏好不同,不同方法计算出的评价指标权重大小及排序不一致。  相似文献   

11.
为了提高化工园区应急管理水平,探索园区应急管理存在的问题,引进可拓理论 对化工园区应急能力进行评估。首先,建立化工园区应急管理能力评估指标体系,选取 预防与应急准备能力、监测与预警能力、应急处置与救援能力以及事后恢复与重建能力 为一级评估指标;管理建设能力、人员培训能力、应急保障能力等9项为二级评估指标 ;规章制度、机构体系、应急预案等31项为三级评估指标。然后,构建化工园区应急管 理能力可拓评估模型,对榆林市某化工园区进行实证评估研究,结果表明:该化工园区 应急管理能力级别变量特征值为2.03,评估级别为良好。  相似文献   

12.
针对湖北省化工园区特点,综合考虑园区内应急能力的各影响因素,建立了化工园区应急能力评估指标体系。运用多层次模糊综合评价法,构建了化工园区应急能力三级评估指标模型。通过对隶属度的定量化分析,最终得出综合应急能力评价等级,为园区应急能力评估的进一步优化提供参考和指导。  相似文献   

13.
提出化工园区的危险量并探讨其含义。选择基础危险量计算模型及安全评估指标,建立化工园区企业基础危险量计算模型。通过对影响化工园区企业安全的因素进行筛选,建立企业危险量影响因素体系。在此基础上,运用改进G1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确定各因素的权重和隶属度,对化工园区企业基础危险量模型进行改进,提出化工园区企业危险量和园区总体危险量的计算模型。实现了化工园区危险程度的量化,进而辅助化工园区的安全管理和安全规划。  相似文献   

14.
首先构建了应急物资对外采购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然后针对我国应急物资对外采购能力评价是一个单方案、多层、多指标且指标间具有相关性的主观评价问题,提出了利用Choquet模糊积分和模糊测度构建我国应急物资对外采购能力二级综合评价模型。利用专家打分法确定单指标的模糊密度;用Choquet模糊积分算子融合指标的评语值;给出了详细的评价方法,并运用该方法对我国的应急物资对外采购能力进行评价,根据评价结果提出了存在的问题和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15.
基于灰色层次分析法的突发事件应急管理能力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突发事件的频发,使得对应急能力的评价备受关注。首先按照应急管理能力评价指标的选取原则,构建了突发事件应急管理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然后利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评价指标的权重系数,采用专家打分法建立评价指标集,运用灰色系统理论计算评分,进而建立了适用于突发事件应急管理能力的灰色层次分析评价模型。最后对某区域的突发事件应急管理能力进行实例分析,在定量计算的基础上,对其应急能力进行缺陷诊断,并提出措施建议,为完善应急能力提供科学有效的依据。  相似文献   

16.
化工园区安全容量计算模型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本文探讨了化工园区安全容量的含义。选择了适当的基础安全容量计算模型及事故统计指标,建立了安全容量影响因素体系,在此基础上,运用改进G1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确定各因素的权重和隶属度,进而提出化工园区安全容量的计算模型。  相似文献   

17.
江新    孙正熙    徐平    刘潋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16,12(11):142-147
为有效评估水电工程施工阶段应急管理系统应急能力并发现系统中的薄弱环节,提出一种应急管理系统脆弱性评价方法。首先,引入脆弱性理论,将应急管理系统的脆弱性分为暴露性、适应性和恢复性3部分;然后,根据水电工程施工阶段应急管理系统的特点构建了进攻性和防御性指标体系,并运用ANP(网络层次分析法)计算各指标权重,结合灰色聚类分析得到各防御性指标和系统整体的脆弱性系数,从而判断水电工程施工阶段应急管理系统脆弱性等级;最后,运用该模型对国内某水电站工程应急管理系统进行评价,在定量计算的基础上得到该应急系统的脆弱性等级,结果表明该系统脆弱性等级处于中等状态,并发现其薄弱环节,为完善水电工程施工阶段应急管理系统的建设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