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1篇
安全科学   11篇
综合类   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2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为探究我国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特征,选取2005-2019年国内852起重特大事故作为研究对象,基于Python编程语言针对重特大事故发生的年份、季度、月份、工作日与非工作日、地域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2005-2019年,国内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均在不断下降;第四季度发生重特大事故最多,而第三季度平均每起事故造成的死亡人数最多;重特大事故数量和死亡人数随月份显示出反复波动的趋势,均呈现3个"^",形;工作日期间发生的重特大事故数量最多,非工作日平均事故率最大;国庆节是重特大事故发生最多的节假日;贵州、湖南、山西、云南、河南等省份"十四五"期间需要重点加强安全和应急管理.  相似文献   
2.
为深化安全文化内涵,拓展MMEM系统理论边界,先从人-机-环-管-安全价值观5个维度构建新安全文化理论框架——MMEM-SV理论模型;然后通过文献和实地调研,在新安全文化理论模型的基础上构建包含43个指标的海工企业安全文化评价指标体系;最后运用李克特5等级量表对某典型海工企业安全文化进行问卷调研获取数据,采用项目分析、信效度检验和因子分析方法分析初始评估指标的关联性,并建立可合理测评该海工企业安全文化的评价指标集,实现海工企业安全文化合理有效的定量测评。结果表明:数据分析后共剔除14个不合理指标,留用29个指标重构安全文化评价模型,分析结果验证了该模型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3.
为实现我国较大及以上生产安全事故(MWSA)数据的有效管理,减少事故发生及降低事故严重程度,基于2010—2022年国务院安委会挂牌督办的278起MWSA,建立通用的MWSA数据库,从事故发生时间、空间、行业、类型维度探究事故特征分布,并依据事故严重程度的综合量化指标,构建分位数回归模型全面识别事故严重程度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在时空分布上,6—9月的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处于高峰,日照充足的白天(7:00—18:00)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占比多达2/3,经济发达省/直辖市(京津江浙沪闽)事故较少;爆炸和车辆伤害为主要事故类型。在0.05的显著性水平下,事故类型、发生日期、季节、日照条件、天气、平均温度、企业员工规模、企业成立时长等8个因素分别在不同分位点处与事故严重程度显著相关。其中,天气、平均温度是低严重度事故中影响事故后果的重要因素,100人以下的企业员工规模因素增大了极端严重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4.
为研究火源空间位置对双开口单室内火灾行为的影响,搭建缩尺寸试验平台开展了一系列单室内不同空间位置火源火灾试验.结果表明,火源空间位置对双开口单室内温度分布有一定影响,整个燃烧阶段可分为发展、稳定燃烧、衰减、熄灭4个阶段.与横纵方向相比,火源在竖直方向上的变化对温度分布影响更大.火源升高后,低温区随之增厚而过渡区和高温区相应减薄,同时带来了更高的顶棚温度和更长的火焰扩展长度.火源在同一高度横纵方向移动时,不同位置温度与火源相对距离相关,越接近火源其温度越高,火源位置靠近壁面时,还受火焰贴附效应影响.  相似文献   
5.
火灾环境下高温对结构钢材的力学性能具有显著的不利影响.通常钢材在200~400℃的温度下力学性能开始下降,在800℃以上几乎丧失所有的强度.火灾环境下的钢结构力学响应行为是钢结构抗火设计的前提.为了展示火灾环境下钢结构的力学响应研究的清晰脉络,首先综述了火灾环境工况加载、钢结构升温规律的研究文献,然后从钢的耐火性能分析开始,评述了钢结构形式对耐火性能的影响和热作用下的结构变形研究.研究表明:若采用ISO 834标准升温曲线作为热加载方式,钢结构的升温规律和力学响应行为与真实火灾场景下相比差异显著,在标准火下钢的抗火时间更长;钢结构在火灾环境下的热应变随温度升高而增大,最终导致屈曲和过度挠度;当温度超过400℃时,高温蠕变会加速结构的失效;试验和数值模拟方法能很好地预测钢结构在真实火灾环境下的温升规律;较为真实地表征钢结构的不均匀力学响应行为,首先需要加载真实的火灾工况,同时要充分考虑钢结构形式,并耦合运用工程热物理、力学相关工具和方法;钢附着可燃材料燃烧的热反馈及相应的力学响应行为是钢结构抗火研究的新问题,针对该问题需要建立科学的热-力耦合工程定量测试方法.  相似文献   
6.
电力防恐是电力安全运营的重要保证。通过风险指数评价方法构建高压输电杆塔遭受恐怖袭击评价的基本层级,以技术接受模型确定防恐风险指标选取原则和特点,结合高压输电杆塔的实际参数,设定单个指标的判断方法并建立高压输电杆塔防恐风险值的算法。实例验证表明,该算法能准确辨识高风险袭击对象,能有效提升高压输电线路防恐能力。  相似文献   
7.
船舶感烟探测器探测时间与布置间距近似计算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计算船舶感烟探测器的探测时间和布置间距,在现有感烟探测器迟滞现象研究成果基础上,根据临界速度法,建立感烟探测器探测时间计算模型,提出探测器布置间距的近似计算方法.计算结果表明,对于平整顶棚,感烟探测器探测时间随着布置间距的增大呈线性增大,而对于走廊(或下有横梁的顶棚),当探测间距大于走廊宽度时,在规范规定的最大间距范...  相似文献   
8.
刘龙  邵社刚  焦宇 《交通环保》2003,24(6):18-20
以青海地区的公路建设为例,阐述在西北高寒地区公路建设对生念环境的影响。公路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1)对土地利用方式的影响;(2)对公路沿线植被的影响;(3)对野生动物的影响。由于高寒地区降雨量少,蒸发量大,生态系统非常脆弱,一旦遭受破坏难以及时恢复,因此在公路建设时必须考虑这些特殊环境,以植被恢复为重点,减轻或消除公路建设带来的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9.
为更好地解决海上船舶溢油应急管理能力评估过程中的不确定性问题,提出1种基于区间二型模糊层次分析法的云模型综合评估方法。针对评估体系的局部性,借鉴PPRR应急管理过程理论,对影响船舶溢油应急管理能力的因素进行分级和分类,构建全局评估指标体系;分别运用区间二型模糊层次分析法和逆向云发生器确定各指标权重和云模型参数;通过浮动云和综合云算法获得最终评估结果。结果表明:将5个评估等级和评估结果进行仿真得出评估云的“云滴”图可显示出评估结果的能力等级以及评估结果的可信度和稳定性。计算某海区船舶溢油应急管理能力的评估等级为“较好”,即管辖该海区的海事管理部门能较好地解决海上船舶溢油突发事故,验证了所提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0.
为分析参数不确定性对隧道火灾人员安全时间的影响,根据烟气失能指数建立人员安全时间预测模型。并将所建立的模型与Monte Carlo抽样方法相结合,用概率密度函数描述火灾增长系数、最大热释放速率等参数的不确定性,提出考虑参数不确定性的隧道火灾人员安全时间分析方法。计算分析结果表明:应用该方法可得到隧道火灾人员安全时间的上下限、均值、标准差等;就10 MW以下中小型客车火灾而言,火灾增长系数的不确定性对人员安全时间影响不大;随着热释放速率的增大,人员安全时间的均值逐渐减小,标准差逐渐增大,分布区间逐渐变宽;当热释放速率超过120 MW时,人员安全时间的分布区间、均值、标准差基本趋于稳定。在热释放速率给定条件下,随着通风风速的增加,人员安全时间上下限有所提高且分布区间增宽,同时均值和标准差均有所增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