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安泽 《安全》2023,(12):1-6
为有效管控建筑施工工程的安全风险,提高施工安全生产水平,运用行为风险干预原理、生命周期理论,基于安全生产责任将建筑施工工程周期划分为施工前准备阶段(包括规划和设计)和施工阶段,并细化各阶段主要安全风险,明确各类安全风险的责任主体,从而构建建筑施工工程行为安全风险干预框架。该框架明确了施工前准备阶段和施工阶段中主要人员行为风险的干预管控流程和具体干预手段,为建筑施工工程的安全顺利进行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2.
为解决庞大数量的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的除险加固先后次序,提出了以风险指数为评判核心的群坝风险排序方法。从大坝安全管理系统的三大缺陷(大坝缺陷、基础设施缺陷、OMS缺陷)入手,先给出水库大坝实际缺陷和潜在缺陷的相关特征参数;再通过各缺陷特征参数脆弱度的计算确立坝体脆弱指数;并由溃坝后生命损失、经济损失及社会与环境影响,将溃坝后果划分为4个级别并赋值相应后果系数;然后依据脆弱指数与后果系数,深入研究水库大坝风险指数的计算方法与计算流程,获得了基于大坝缺陷的群坝风险排序方法;最后,以江西省夏园、井冈冲、前进、凤岭和殷山共5座水库为工程案例进行实例分析,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客观比较各水库大坝的风险情况,便于使用。  相似文献   

3.
针对含瓦斯地层隧道施工难度大、安全风险高等特点,提出采用熵值法和模糊理论相结合的方法进行铁路瓦斯隧道施工安全风险评估.为评估铁路瓦斯隧道施工安全风险,结合兴泉铁路某隧道工程,详细分析了隧道施工安全的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构建了铁路瓦斯隧道施工安全风险评价体系,采用熵权理论确定了各层次风险影响因子权重,进而基于模糊数学理论构建了铁路瓦斯隧道施工安全风险评估模型,并对各影响因素逐层进行计算,得出铁路瓦斯隧道施工的事故可能性等级为3级,即可能出现风险.评估结果可靠,符合工程实际,可供类似工程参考.  相似文献   

4.
为了科学评价瓦斯隧道穿越构造煤层施工的风险程度,从而为瓦斯隧道的施工安全与成本控制提供决策判据,以某在建公路瓦斯隧道为工程依托开展了风险评价研究。首先,根据隧道的地质特征与施工情况进行了风险因素辨识,构建了瓦斯隧道穿越构造煤层施工的安全评价体系;其次,采用层次分析法构造判断矩阵并通过专家打分的方法对安全评价体系中的各级指标进行权重赋值;最后,采用三级模糊综合评价法进行了风险定量计算。结果表明:瓦斯隧道穿越构造煤层施工过程中潜在9种固有风险因素和11种施工风险因素;施工因素对瓦斯隧道施工风险的影响权重为0.763 2,而固有因素的影响权重为0.236 8;三级模糊综合评价的计算结果显示该依托工程进行揭煤施工时发生事故的风险概率为61,对应为一般风险。评价结果成功应用于依托工程安全快速穿越构造煤层施工,表明所构建的安全评价体系与风险评价方法具有可靠性,可为同类型的瓦斯隧道施工风险评价提供佐证。  相似文献   

5.
从安全风险识别角度,基于建筑信息模型(BIM)构建了一个隧道施工安全风险辨识模型。模型的构建包括3部分,分别为隧道施工安全风险知识库的构建、工程信息与安全风险知识库的关联分析以及隧道施工安全风险智能辨识机制的构建。对比传统安全风险辨识方式进行分析讨论。  相似文献   

6.
以北京某地铁工程为背景,将层次分析法应用到双连拱区间隧道施工安全风险评价中.在风险评价过程中,结合双连拱隧道施工特点,识别双连拱隧道施工过程中所存在的风险,运用层次分析法进行风险评估,得出影响双连拱区间隧道施工安全的风险因素权重排序,运用Expert Choice软件对施工过程风险因素进行灵敏性分析.结果表明,在双连拱区间隧道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技术水平不高、安全风险意识淡薄风险最大.根据安全风险评价结果,进行了施工风险控制研究,采取相应的风险控制措施,达到减小风险发生概率和最大程度降低损失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针对我国地下综合管廊施工安全事故频发的现象,提出一种基于CM和信息熵的综合管廊施工安全风险耦合评价方法。通过分析综合管廊施工事故的原因,从事故致因角度探究综合管廊施工安全风险耦合机理,建立了综合管廊施工安全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信息熵量化各指标权重。考虑风险因素间的相互耦合作用,基于耦合度模型(CM)构建了综合管廊施工风险耦合模型,并以耦合度值对综合管廊施工安全风险状态进行定量评价。最后以实际案例对模型进行验证,发现该评价方法能充分考虑施工安全风险因素之间的耦合效应,更加贴近工程实际,能够为地下综合管廊安全施工风险管理提供新的依据。  相似文献   

8.
为探究大坝浇筑交叉作业时空暴露风险,首先,剖析大坝浇筑交叉作业危险暴露致灾情景,分解大坝浇筑施工工序;然后,界定危险源工序影响空间和承灾体工序工作空间,探究交叉作业时间分布特征,建立基于实时位置信息的时空暴露风险量化模型;最后,以我国西南某水电站为例,仿真模拟大坝浇筑仓面施工过程,确定时空暴露持续时间,并计算时空暴露频率。研究结果表明:仓面施工时空暴露持续时间共计1 905 s,时空暴露频率为16. 85%,时空暴露风险主要集中于缆机重载减速水平运输、重载竖直下降、空载竖直提升以及空载加速水平运输这4个危险源工序。  相似文献   

9.
拆除施工是危险性较大的施工作业,拱形及桁架结构由于其构造的特殊性,安全风险更大。而且,这类结构见诸于各类工程,其风险不因规模大小而有所不同。预防这类工程拆除事故需要摸清其结构型式,严格落实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与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本文按照这一思路,以拱形及桁架结构拆除为例,从双重预防机制及安全生产标准化的角度分析了这类拆除施工事故的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10.
桥梁工程规划设计阶段施工安全风险评估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表明,有相当大比例的工程事故原因可以追溯到规划设计的不当。将工程的规划设计纳入施工安全管理全过程,就是将事故防控的"关口前移"和"源头管理"的创新思路。本研究以桥梁工程领域为例,探讨了我国在规划设计阶段进行施工安全风险评估的发展思路,包括:完善基础理论、将工程实践和立法推动相结合、从在建工程的施工安全现状反推其规划设计等,为提升我国工程建设施工安全提供借鉴。崇启大桥及泰州大桥工程实践表明,安全是可"构建"的,通过施工风险评估,能够改善规划设计,降低施工安全的风险,从而减少施工过程人员的伤亡或健康危害。  相似文献   

11.
通过评估川藏铁路工程建设的施工风险等级,为高质量推进川藏铁路工程建设提供理论支撑。剖析了国内外学者关于风险评估研究的理论与方法,针对川藏铁路施工建设中的5座特大桥梁工程和9座超长隧道工程,分析了桥梁隧道建设工程的特征,构建了川藏铁路桥梁工程的17个安全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和隧道工程的20个安全风险评价指标体系,通过建立基于模糊综合评价法的风险评估模型完成了对川藏铁路重点桥梁和隧道工程的风险评价,最后构造BP神经网络模型对风险评估结果进行验证,以川藏铁路部分重点桥梁工程评分数据和部分重点隧道工程评分数据为训练数据,以剩余评分结果为验证数据,预测桥梁和隧道工程的风险等级。结果表明:采用BP神经网络预测桥梁隧道工程安全风险等级的准确率高达98. 82%,BP神经网络对于该工程施工安全风险评价具有适用性;川藏铁路重点桥隧工程项目有50%处于较危险以上,只有20%的工程处于安全级别。  相似文献   

12.
为识别小直径深层排水隧道盾构施工安全风险,准确评价施工安全风险等级,提出基于危险与可操作性分析(HAZOP)的风险识别方法和基于粗糙集和云模型的风险评价方法。基于HAZOP方法全面识别施工安全风险,并根据粗糙集属性约简理论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将粗糙集与云模型结合,构建小直径深层排水隧道盾构施工安全风险评价模型;以东湖深隧工程为例,验证该模型的有效性。结果表明:该模型评价结果与实际情况基本吻合;掘进参数未及时调整、培训及考核不到位、注浆管堵塞、吊装下井设备及其零部件坠落、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情况调查不详细是小直径深层排水隧道盾构施工安全风险等级较高的因素,应重点关注并规避。  相似文献   

13.
<正>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发展,超高层建筑越来越多。如何在施工中做好安全风险控制,成为了超高层建筑施工的重中之重。本文以安徽国际金贸中心工程B塔楼为例,从核心筒整体式液压爬模施工风险控制、超高层垂直运输施工机械作业风险控制、钢结构工程施工风险控制以及消防等方面,探讨如何做好超高层建筑施工安全风险控制,以供读者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14.
针对山岭地区隧道工程规模越来越大,地质条件日益复杂、技术要求越来越高、施工难度也越来越大等特点,以新建贵阳至广州铁路客运专线金宝顶隧道为工程背景,采用“层次分析法”对隧道施工安全进行风险评估.通过建立风险源的层次树状图,有针对性采取隧道施工安全风险管理控制技术,为降低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和控制风险事故后果损失提供了技术指导.结合金宝顶隧道风险管理的实例,对基于层次分析法的施工安全风险评估的实际运用进行总结,提出了主要的危险源和应该采取的风险控制措施,以其为同类工程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15.
油气管道跨越工程项目开工数量不断增加,随之而来的安全、环保事故也大量发生。油气管道跨越工程进行风险评价对项目的安全、环保实施具有重要意义。利用节点分析方法对油气管道跨越工程进行风险识别,针对风险识别结果利用模糊综合评价法进行评价,得到油气管道跨越工程各施工单元的安全级数,评价结论为工程的安全、环保管理提供科学的依据。评价方法具有一定的应用和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6.
公路桥梁施工包含大规模的高支架现浇箱梁施工、挂篮悬浇施工,高处作业量大,安全风险点和隐患多,易发生生产安全事故。本文总结了苏州市西环高架南延工程桥梁施工安全风险总体评估的过程及控制对策,供读者参考。  相似文献   

17.
北京西单立体交通工程施工安全风险模糊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随着我国大规模城市地下空间的开发 ,需要分析和研究城市地下空间施工的安全风险。笔者结合北京西单立体交通工程 ,采用层次分析理论 ,探讨和分析施工过程的安全风险 ,定义施工中涉及的六大类主要安全风险 ;运用数学集合理论 ,建立风险因素集合论域U和分析评判集合论域V ,采用模糊数学理论 ,将风险因素集合论域U和分析评判集合论域V建立模糊映射关系和模糊关系 ,从而确定数学模型 ;根据西单立体交通工程施工安全风险调查采样分析 ,统计计算风险权重和建立模糊矩阵 ,定性、定量地比较了 3种施工方法的安全风险 ,经过归一化处理 ,给出施工方法的安全风险量 ,明确了适合西单地区的施工方法。  相似文献   

18.
为了对矿山法地铁隧道施工全过程的安全风险进行动态演化分析,构建了矿山法地铁隧道施工安全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在结构方程模型建模与分析的基础上引入模糊认知图方法。首先,以扎根理论为指标筛选框架,识别出矿山法地铁隧道施工安全风险。然后,通过结构方程模型分析矿山法地铁隧道施工全过程的安全风险因素的因果关系及其路径系数。最后,通过模糊认知图进行动态预测与诊断推理。以武汉市某矿山法地铁隧道工程为例进行实证分析,综合风险预测分析与推理诊断两方面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矿山法地铁隧道施工过程各阶段的风险从大到小依次为隧道开挖、超前支护、结构防水、辅助措施、初期支护和二次衬砌,施工过程中应重点关注隧道超挖、欠挖,开挖循环进尺、步序确定不合理,隧道开挖方法选择不合理等关键风险,研究结果与武汉市某矿山法地铁隧道工程基本相符,验证了该模型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9.
为降低大跨度钢结构施工安全事故发生率,提出基于改进人为因素分析及分类系统(IHFACS)与贝叶斯网络(BN)的大跨度钢结构施工安全风险评价模型。首先,引入HFACS方法,结合工程实际改进HFACS法;然后,基于IHFACS全面识别施工安全风险,采用粗糙集(RS)方法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其次,构建BN模型,并根据现场数据结合模糊集方法确定BN各根节点的先验概率及节点间的条件概率分布,通过GeNIe软件计算系统失效概率,分析关键风险因素;最后,以昆明机场扩建工程为例,验证该模型的有效性。结果表明:模型计算结果与实际情况基本符合,此工程总体安全风险概率为57.62%;焊缝错边、气孔、夹渣与支撑胎架拆除不当的敏感度均超过20%,是大跨度钢结构施工应重点管控的关键风险因素。  相似文献   

20.
<正>中广核工程大厦项目自2018年6月28日开工至今,做到了工程零违规、质量零缺陷、安全零伤害,作为施工方的中建八局第一建设有限公司通过强化施工风险保障机制,创新安全管理模式,有效保障了施工安全,提升公司安全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