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以陕西省某污水处理工程为例,介绍了循环式活性污泥法(CAST)污水处理工艺中基于PLC计算机控制系统的主要内容:包括使用目的、控制系统结构、并分述三个PLC子站各自功能及在整个系统中的地位作用,探讨典型CAST工艺中计算自动控制系统的一般设计方法,将生产过程的自动化与办公自动化相结合,从而为中小城市CAST工艺污水处理厂设计提供借鉴,推动该工艺在污水处理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2.
张琳  赖健 《环境》2012,(Z1):69-69
CAST工艺是一种先进的污水处理工艺,在城市污水处理中得到广泛应用。本文介绍了CAST工艺在普宁市某城镇污水处理厂应用的情况。详细说明了其原理及工艺特点。  相似文献   

3.
本文分析了CAST污水处理工艺故障诊断的特点和需求。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建立CAST工艺故障诊断系统的思路和方法,利用自动化监控系统实现在线故障监测和报警,利用故障树分析法构建故障诊断模型,结合运行参数趋势图,实现故障快速诊断。文章通过实例分析,介绍了该方法在污水处理厂的实际应用。  相似文献   

4.
本文概述了循环式活性污泥法(CAST)工艺的基本原理,介绍了广西象州县污水处理厂CAST处理工艺的设计,包括运行方式、基本设计参数、主要技术参数的确定及工艺特点等,并指出CAST处理工艺与传统污水处理方法相比具有工艺设计简单、占地面积少、运行成本低、出水水质有保障等优点,且对规模较小的城镇污水处理厂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将会有很大的发展潜力。  相似文献   

5.
我国北方某县城采用CAST工艺处理市政污水,由于工业废水、洗浴及供暖的地热水直接排放到市政管网,导致污水厂实际进水C/N在1.4左右,且水质波动较大,改造前污水厂CAST工艺中污泥浓度过低,出水碳氮磷等指标均不达标。中试研究将原来的CAST池进行了改造,改造后的CAST工艺通过优化填料加入量及位置、控制污泥龄、增加负荷等策略,在不添加化学药剂的情况下,可高效处理低温、低C/N比市政污水,且抗冲击负荷能力强,出水COD及氮、磷等指标可稳定优于一级A标准。  相似文献   

6.
以佳木斯某污水处理工程为背景,详细地总结采用CAST工艺处理市政污水的设计、调试和工程实际运行情况,系统地从工艺参数设计、设备选型、运行分析、节能降耗等多方面阐述CAST工艺在市政污水处理应用时应注意的问题和对策。  相似文献   

7.
通过正交试验,研究了容积比、运行周期、MLSS、进水CODer进水量等因素对循环式活性污泥法(CAST)处理生活污水效果的影响.并确定了主要影响因素及对运行条件进行优化,使CAST工艺高效、稳定运行.  相似文献   

8.
通过ICEAS工艺、CAST工艺和CASS三种SBR改进型污水处理工艺的特点、流程及优势和不足的探讨,为实际运用提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9.
溶解氧和pH值对CAST工艺脱氮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CAST工艺对硝化和反硝化反应要求不同的环境因素。本研究通过实验探讨了CAST工艺在主反应区内进行同步硝化反硝化时溶解氧浓度和pH值对脱氮效果的影响 ,得出结论 :CAST主反应区内SND最佳溶解氧为 0 5mg L ;脱氮的最佳pH值为 7 4~ 7 8。  相似文献   

10.
生物脱氮除磷工艺的选择,应根据实际情况经技术经济比较后确定.对A2/O工艺、OCO工艺、CAST工艺、UNITANK工艺及BICT工艺进行了技术经济比较分析,认为在当今污水处理要求愈加严格的情况下,应优先选用高效能、低能耗、低投资及占地少、操作管理方便的处理工艺.  相似文献   

11.
对比研究了国内外基于技术的排污许可限值确定现状,分析了我国确定现状的不足之处.并借鉴美国基于技术的排污许可限值确定体系,结合我国实际情况,突破传统的简单以行业排放标准、环评报告、国家分配的目标总量等为依据的排污许可限值核定方式,提出了基于技术的排污许可限值确定流程.同时,设计出企业递交申请材料-数据初步审核-调查取样和实验分析-数据汇总和限值计算的排污许可限值确定技术流程,详细分析了污染物指标和两种限值——浓度限值及总量限值的确定方法.最后,以铁岭市企业为例,进行基于技术的排污许可限值计算的示范,并参照《水污染排放总量监测技术规范》和《肉类加工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选取悬浮物、COD、动植物油、氨氮作为排污许可证监管项目.研究发现,参照美国国家污染物排放削减体系以COD为例进行最大浓度限值、年总量限值、日最大总量限值的计算,计算结果分别为50 mg·L-1、6.1 t、33.4 kg.结果表明,在此基础上形成了完整的技术方案,可为本行业和其他行业基于技术的排污许可限值的确定提供依据,并为排污许可证制度的实施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2.
用催化氧化法处理循环水排污水,探索了催化氧化反应的规律,得到了较佳的反应条件。实验结果表明,采用催化氧化法处理循环水排污水可大幅降低废水的COD,使处理后污水的COD<60 mg/L,满足达标排放的水质要求。  相似文献   

13.
电流体直流放电降解水中硝基苯的研究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李劲  叶齐政  郭香会  齐军 《环境科学》2001,22(5):99-101
电流体(Electrohydrodynamic)直流放电降解水中硝基苯,电压为40kV,一次降解率在50%左右,二次总降解率为80%.生成物中含丙酮,说明苯环已经开环.实验研究了降解率与电压极性、溶液流量、溶液浓度的关系,结果表明存在相应的最优值.为高压放电降解有机废水提供了一条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4.
水污染源总量控制方法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济南市的水污染源为基础,从排污量、废水组成、产污环节、污染物种类等方面对水污染源进行调查与分析,建立了水污染源各要素的多级递阶结构评价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基础上的模糊评判法筛选出22家代表性企业,并对其连续等比例加密监测,研究浓度-时间、排水量-时间和排污负荷-时间之间的变化关系,得出水污染源排放的浓度主导型、水量主导型、混合型、生活污水型4种排污规律,为水污染源实行浓度控制和总量控制双轨制管理、实施污染物总量监测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5.
燃煤电厂灰场排水除氟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研究了采用天然斜发沸石—硫酸铝钾体系对燃煤电厂灰场排水中氟的吸附效果及影响因素,并对吸附与再生过程的机理进行了探讨。研究结果表明,天然斜发沸石—硫酸铝钾体系除氟效果良好,运行成本也比较低。  相似文献   

16.
为提高区域总量控制管理系统的效率,提供我国实施排污许可证有偿转让政策的理论依据,设计给出了两种水污染控制指标转让的交易市场模型并讨论其工作原理。  相似文献   

17.
中国水排污许可证制度的定位及改革建议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从点源控制的基本目标出发,按照命令控制型政策的特点和要求,对排污许可证制度重新进行了定位;采用环境政策分析的一般方法,借鉴美国和中国台湾地区的相关经验,分析了我国排污许可证制度存在的问题.研究指出,排污许可证制度是点源排放控制的最基本、最核心的手段,同时也是其他政策手段的“载体”;我国现有的水污染排放许可证制度尚不符合命令控制型政策的要求;存在相关政策间缺乏协调、政府和企业环境管理能力不足、缺乏专业人才等问题,因此,无法保障点源的连续达标排放.需要尽快改革我国的水污染物排放许可证制度,尽快出台实施该制度的专门条例、建立排污许可证制度的分级管理体制、制订实施技术规范、进行基于排污许可证制度的政策整合、培养管理相关人才及建立排污许可证制度的评估、更新和完善机制.   相似文献   

18.
通过采用SBR改良工艺处理城乡结合部生活污水的试验,根据城乡结合部污水的特点,采用SBR改良工艺,研究工艺的处理效果、水量波动和排水位置对处理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SBR改良工艺对城乡结合部污水有良好的处理效果;SBR改良工艺耐冲击负荷能力大,在连续2倍进水量的情况下,仍有良好的处理效果;降低排水位置对出水SS有一定的影响,但SBR工艺的污泥沉降效果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