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8 毫秒
1.
根据国务院关于节能减排统计监测及考核实施方案和办法的有关规定,环境保护部会同发展改革委、统计局、监察部,完成了2007年度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五大电力集团公司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情况的考核工作。浙江省发布了《2007年度各设区市和省能源集团公司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考核结果公报》。  相似文献   

2.
<正>环境保护部新闻发言人陶德田近日向媒体通报,环境保护部完成了2011年度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八家中央企业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核查核算工作。结果表明,全国化学需氧量、氨氮和二氧化硫排放量实现同比下降,氮氧化物排放量同比上升。  相似文献   

3.
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十一五期间,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和国务院有关部门层层落实减排任务,强化目标责任考核,加大工程减排、结构减排、管理减排工作力度。在经济增速和能源消费总量均超过规划预期的情况下,2010年全国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排放总量分别比2005  相似文献   

4.
文中所说“总量控制”,全称是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制度。当污染物超出环境容量,总量控制一般以削减现有总量的方式出现,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减排”。结构减排在减排中占据主导的核心地位。实践表明,“节能必减排,减排促节能”。节能减排相结合是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调整经济结构、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实现环境与发展“双赢”的一种有效途径,也是科学发展的必然要求。节能减排与应对气候变化密不可分,是应对气候变化的主要支撑面。控制温室气体(以CO2为代表)排放强度,是对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制度的深化与发展。  相似文献   

5.
“十三五”总氮、总磷总量控制政策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几年,总量减排作为环境保护的重要抓手,以COD和氨氮等主要水污染物为控制指标,不断推进,取得了显著的成效。截至2013年,中国COD和氨氮较2010年分别下降了7.81%和7.11%,水环境质量明显改善。随着总量减排工作的持续推进,COD和氨氮的排放总量基本得到有效控制,相应的环境污染问题也得到明显缓解,但总氮、总磷等新的环境污染问题开始凸显。重点分析了中国总氮、总磷总量控制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并提出相应的总量控制政策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基于水污染物总量控制思路,以陕北能源化工基地某工业园区为研究对象,分析工业园区主要水环境问题及原因,分别对园区企业和集中污水处理厂提出排水水量、水质控制要求,从工程技术措施和管理手段上提出了明确的解决方案和要求。结果表明,各项减排措施实施后,COD、氨氮、石油类物质分别削减49.4%、71.0%、72.6%,园区排水总量控制在1.18万t/d,最终保证园区水污染物总量控制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7.
随着各项环保措施的深入实施,北京市大气环境质量进一步改善的难度逐渐加大。对北京市"十二五"时期的大气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工作进行了经验总结,并分析了"十三五"时期大气污染物的排放形势和减排压力。在此基础上,从6个方面提出了北京市"十三五"期间大气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8.
大气污染物总量控制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污染物总量控制是目前我国广泛应用的一种控制区域环境质量标准的方法,在总量控制中,环境容量分配的科学化、合理化和各点浓度的合理值计算是至关重要的。本文就此做些研究,以确保实现从局部到区域的环境质量达标。  相似文献   

9.
定量评估"十一五"期间总量减排的水质改善效益,科学真实反映减排成效,是重点流域总量减排工作持续进行的关键。以松花江流域为例,核算不实施总量减排情景下松花江流域的COD排放量,基于流域一维水质模型、SPARROW模型、GBNP模型等建立松花江流域COD排放总量与水质的对应关系,模拟预测不减排情景下各断面的COD浓度。研究结果表明,流域一维水质模型的模拟结果相对合理,根据模型预测,若不实施减排,2010年松花江流域总体COD将增幅20.5%,其中干流COD浓度增幅4.2%,支流COD浓度增幅36.0%。  相似文献   

10.
正3月8日,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在北京举行记者会,邀请了环境保护部副部长吴晓青、污染防治司司长赵英民、环境监测司司长罗毅、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司司长刘炳江就"加强环境保护,建设美丽中国"的相关问题回答中外记者的提问。记者:今年京津冀雾霾的成因究竟是什么?接下来环境保护部又将采取怎样更有力的措施,让老百姓尽早地感受到治霾的成果。吴晓青:2月20日至26日,我国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发生了大面积的空气污染,而且空气重污染的范围不断扩大。针对出现的重污染天气,我们联合有关省市紧急启动了一些  相似文献   

11.
提出总量目标控制是企业环境管理的核心,为企业在发展生产的同时控制和削减污染物的总量,指出可行的实施意见。  相似文献   

12.
据国家发改委有关负责人介绍,2009年是实现“十一五”节能减排约束性目标的关键年,各部门在保增长扩内需的同时,将采取一系列措施坚持节能减排不动摇。同时,加快完善节能减排统计、监测及考核体系,开展2008年省级政府及重点企业节能减排目标责任现场评价考核,考核结果向社会公告,并落实奖惩措施。  相似文献   

13.
浅述天津"十一五"、"十二五"期间主要污染物总量控制的工作历程,总结实践经验并对现有问题进行反思,梳理未来几年减排工作方法和管理策略。在此基础,提出采用提升排放标准和差别化征收排污费等手段确保总量控制制度的有效实施。  相似文献   

14.
污染物总量减排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十一五”全国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10%,已成为约束性指标。面对严峻的形势,尽管社会各界空前重视,但各地减排工作进展不平衡,仍存在着经济增长方式粗放、政策措施落实不到位等问题。针对存在问题,提出了以加大对产业结构调整力度、加大污染防治资金投入、实施严格的环境准入制度等政策措施;以完善减排体系、适时修改国家污染减排核算细则等技术措施;以加大对环境执法和环境监管的力度、对减排宣传的力度等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15.
首次指出了物元分析隶属函数及运算模型在区域污染物总量控制动态化管理中的应用.研究成果是对扬州市的10年污染物总量控制系统性、宏观性的展开,丰富了区域污染物总量控制的理论体系,且进一步表明:该成果不仅为污染物总量控制进行动态化、规范化管理提供了科学的技术支撑,也为促进区域经济结构调整和增长方式的转变,实施循环经济的决策提供了保障.  相似文献   

16.
“十一五”中后期中国污染减排的形势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污染减排是"十一五"时期中国最重要的环境保护政策.针对当前中国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面临的环境危机,制定了COD和二氧化硫两项主要污染物排放的总量控制目标,经过"十一五"初期两年的努力,目前COD和二氧化硫排放总量比2005年已分别下降了2.2%和3.2%,但距离2010年要分别减少10%的目标仍有相当差距.通过预测未来3年GDP保持10.0%~11.0%或8.0%~9.0%的年均增长速度,分析"十一五"中后期中国污染减排可能面临的严峻形势.  相似文献   

17.
利用2000—2007年大气污染物排放量数据和同期环境空气质量监测数据,分析了江苏省主要大气污染物减排与环境空气质量变化的相关性。结果表明,近年来江苏省SO2排放量与环境空气中SO2浓度存在正相关,而烟尘和粉尘排放总量与空气中可吸入颗粒物的浓度呈现出弱的负相关关系。对江苏省经济发展和环境关系的进一步分析揭示,江苏省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呈现出倒U型关系,表明江苏省已经进入经济环境双赢区间,但近年来政策对经济环境关系的影响突出。该研究对中国十二五环境管理政策的制定有着重要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8.
基于常熟河网原型调水实验和水功能区划,建立了感潮地区河网水量水质模型,对常熟河道水质降解系数及水环境容量进行了计算,并按照点源和面源对区域内污染源进行统计,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常熟河网水污染物总量控制值和现状削减量的计算,为该地区的水污染防控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9.
区域污染物总量控制动态化管理技术应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对近十年江苏省扬州市社会经济环境方面几十个指标上万个数据进行科学分析的基础上,揭示出区域污染物总量控制与社会、经济、环境建设和发展相关联性,总量控制具有宏观性.区域污染物总量可纳入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行政首长政绩考核中.首次建立区域污染物总量控制考核指标体系水平等级的评定模式和动态管理的应用技术.该成果不仅为城乡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也为区域实现污染物总量控制动态化、规范化管理提供技术支撑和启示.  相似文献   

20.
分析了广州南沙小虎岛和沙仔岛地区的自然环境、社会经济特征及环境质量和污染现状 ,通过对简便易行且富有实效的总量控制方案的开发研究和具体实施 ,提出了适合该区域总量控制地块划分的原则、依据和方法 ,最终确定区域总量控制污染控制地块划分和水污染物总量控制的具体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