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城市环境污染的植物修复   总被引:15,自引:5,他引:10  
植物修复是环境科学研究的热点之一,内容设计基础与应用两个层面.作为技术对于解决城市土壤、空气、水体和噪声污染问题有着良好的应用前景。以国内外文献为依据,在介绍植物修复概念与特征的基础上,论述了利用植物修复技术防治城市水体、土壤、大气、噪声等污染的方法与途径,分析了实施城市环境污染植物修复中存在的问题和未来应努力的方向。  相似文献   

2.
超积累植物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殷捷  周竹渝 《重庆环境科学》2003,25(11):150-152
土壤重金属污染的植物修复是污染整治的重要手段之一,是目前世界范围内的研究热点,亦是目前仅见的土壤污染治理的环境友好技术,而超积累植物是这一技术的关键。本文就超积累植物的特征、生理机制、国内外开发现状及其修复潜力作了详细的介绍,并对这一技术存在的问题及今后的研究方向作了简单的探讨。  相似文献   

3.
我国农业土壤重金属污染十分严重,在所有的重金属污染中,Cd以其移动性大、毒性高成为最受关注的重金属污染之一。修复Cd污染的土壤,已成为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亟待解决的问题。与传统环境修复技术相比,植物修复技术治理成本低廉,土壤破坏力小,安全性高,是目前发展最快的环境友好、经济、高效的治理技术。介绍了Cd污染现状、超积累植物的概念和特征、土壤重金属污染植物修复国内外研究进展,并对其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4.
重金属污染土壤的植物修复及超积累植物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植物修复技术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主要用于清除土壤重金属污染的生态技术.重金属超积累植物及植物修复技术是当前国内外学术界研究的热点领域之一.植物修复重金属污染的机制主要是植物对污染物的吸收、累积和转化,具有成本低、不破坏土壤和河流生态环境、不引起二次污染等优点.综述了近十几年来国内外植物修复重金属污染的现状及超积累植物机理,探讨植物修复技术目前尚存在的某些不足及今后努力的方向.  相似文献   

5.
土壤重金属污染的植物修复技术   总被引:28,自引:0,他引:28  
土壤重金属污染的植物修复技术是土壤重金属污染治理的重要方法.分析了土壤重金属污染植物修复的必要性、土壤重金属污染的植物修复技术(植物萃取技术、根际过滤技术、植物固化技术、植物挥发技术)、重金属超累积植物的筛选与植物修复技术的应用,以及云南省开展土壤重金属污染的植物修复工作的前景.  相似文献   

6.
锰超富集植物种质资源及耐性机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工矿业引起的土壤和水体锰污染问题正引起人们的重视,利用超富集植物清除土壤和水体环境中的重金属和类金属污染的植物修复技术因其潜在的高效、廉价及环境友好性获得政府和企业的广泛关注.超富集植物是植物修复的基础.文章对国内外文献报道的重金属和类金属超富集植物种质资源进行了分类整理,迄今发现超富集植物492种,但绝大多数属于镍超...  相似文献   

7.
提高植物修复效率的技术途径与强化措施   总被引:41,自引:2,他引:41  
通过物理、化学或生物学手段,从土壤、植物及其生境3个方面着手来提高植物去除土壤重金属能力是植物修复技术应用研究的重要方向.对国内外植物修复过程中所应用的强化手段与辅助措施进行了一定的研究,分别阐述了施肥、水分管理、耕作栽培、修复剂、生物技术等方法的作用机制及应用效果.今后,植物修复技术需针对有应用前景的超富集植物进行生境特征的系统研究,并着重开发高效、低风险的土壤修复剂,注重植物修复成套技术的工程应用研究.  相似文献   

8.
李秀婷 《环境》2013,(7):54-57
镉大米背后,是被重金属污染的土地。这些土地如何修复?植物修复技术脱颖而出,其中植物提取是目前最有效的方法:利用超富集植物的根系从土壤中吸取重金属,并将其转移、贮存到植物的地上部分,然后收割地上部分,连续种植超积累植物即可将土壤中的重金属降到可接受水平。但最重要的,是在源头控制住污染。  相似文献   

9.
铅锌矿区的植物修复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铅锌矿在给人们带来财富的同时,也给环境带来了严重的污染,对人们的健康造成危害,本文从铅锌矿区存在的问题着手,综述了前人对植物毒害机理、富集植物筛选及工程应用的进展,发现中外没有统一的重金属超富集植物和富集植物的资源库,容易进行重复试验,浪费资源,且植物修复的研究大多数局限于盆栽和水培试验,大规模的铅锌矿区试验和工程应用较少,未将试验成果及时运用于实践,使得铅锌矿区修复进程缓慢,建议将植物-土壤-动物进行组合修复铅锌矿区。  相似文献   

10.
超积累植物龙葵及其对镉的富集特征   总被引:88,自引:4,他引:84  
魏树和  周启星  王新 《环境科学》2005,26(3):167-171
超积累植物筛选是重金属污染土壤植物提取修复的基础和核心问题,同时也是污染环境植物修复的难点及前沿.杂草具有抗逆境能力强、生长迅速、繁殖能力强以及在环境条件适宜情况下生物量能够急剧提高等特点,可以弥补现有超积累植物的某些缺点和不足,是较理想的超积累植物资源.本文通过室外盆栽模拟试验及重金属污染区采样分析试验,首次发现并证实杂草龙葵(Solanumnigrum L .)是一种Cd超积累植物.其中,盆栽试验表明,在Cd污染水平为25mg/kg条件下,龙葵茎及叶的Cd含量分别超过了100mg/kg这一公认Cd超积累植物应达到的临界含量标准,其地上部Cd含量大于其根部Cd含量,且地上部Cd富集系数大于1 ,同时,与对照相比,植物的生长未受到抑制.污染区采样分析试验进一步表明,龙葵对Cd的富集符合Cd超积累植物的基本特征.这一通过未污染区对超积累植物进行筛选的方法,可以为Cd污染土壤的植物修复获得更多具有实用价值的新材料.  相似文献   

11.
“甜甜圈”理论是行星边界可持续发展评估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原有的15个社会经济系统评估维度的基础上,针对不同研究样本概括了每个维度对应的具体指标,并总结了指标阈值设定的方法,包括惯例的延续、经验的借鉴以及典型样本的参考等。在此基础上,利用统计年鉴和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数据,创新性地将“十二五”规划文件中相关指标的预期值设定为阈值,揭示了中国在收入水平和工作机会方面已达到最优状态,贫困问题得到了一定程度的解决,但水资源和能耗方面表现不佳;中国南部地区“自西向东”可持续发展程度越来越高,中国北部则是“自北往南”。社会经济系统需要在内容的丰富、理论的深化和阈值的客观设定等方面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12.
研究表明,经济发展与环境退化之间经常呈现倒“U”型曲线关系,许多学者将其定义为环境库兹涅茨曲线(Environmental Kuznets Curves,EKC),并将其运用到对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先污染,后治理”的发展模式的解释之中,但是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假说本身并不完善。利用现有数据建立了针对CO2和水污染物COD排放量的中国的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同时对其未来走势进行预测,得出结论:近期内CO2排放量会随着经济的发展持续增加;而COD的排放量已经趋于稳定,只会有略微增加。  相似文献   

13.
我国几种白羽乌鸡品种资源的血型分析及其开发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前言 生物资源是自然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但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也在自然界良性生态循环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地方品种资源则是人们在自然和经济条件制约下长期劳动的结晶,是庞大的种质基因库。长期以来,我国对品种资源的研究还比较落后,手段较少,新技术应用不多,本实验室利用遗传标记性状(红细胞抗原)对我国的地方鸡种  相似文献   

14.
分析了加入WTO后,中国企业面临的"绿色壁垒",阐述了企业"绿色革命"的内容和措施,说明了"绿色革命"对提升企业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放射性污染植物修复中超富集植物的数值评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前超富集植物在放射性污染植物修复评价体系中还没有明确的核素富集量限定值,借鉴辐射环境评价方式,明确放射性污染低剂量概念,推算达干预水准时的植物富集系数,结合放射性废物管理规定,计算富集系数应达到的水平,提出了重要核素的超富集植物评价的新的量值概念;建立修复年限模式,讨论了一定生物量和生物富集系数对修复年限的影响。结果表明,根据上述因素导出的各重要核素的超富集植物最低富集系数略有不同,分别是Cs-137:0.70、Sr-90:0.86、Co-60:2.89、Pu-239:0.26、Am-241:0.21、Cm-244:0.12、U-235:0.18、U-238:0.052。良好的超富集植物,其富集系数应再提高一个数量级。  相似文献   

16.
利用重金属超富集植物的吸收,积累环境中的污染物,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可清除土壤重金属污粢的植物修复技术。本文主要综述砷、镉、镍等几种具有代表性的重金属超富集植物,探讨了超富集植物的富集机理和特征,重点讨论了近年来重金属超富集植物的发展现状和今后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7.
东南景天与不同植物混作对土壤重金属吸收的影响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将超富集东南景天(Sedum alfredii)与具有不同根系特征的玉米、黑麦草、大豆混作在受Zn、Cd、Pb污染的土壤中,研究不同组别的混作对重金属吸收的效果.结果表明,在本试验条件下,与玉米和大豆的混作显著地提高了东南景天地上部分对Zn的吸收,由单种的15345mg/kg分别增至18673,17266mg/kg;与黑麦草的混作没有显著影响东南景天对3种重金属的吸收.混作后显著地降低了玉米和黑麦草对Cd和Zn的吸收.结合生物量的增加,与玉米和大豆混作处理中东南景天地上部3种重金属的吸收总量(按半盆计)分别约为单种的1.68~1.87倍,说明通过混作可提高超富集植物对重金属的吸收.  相似文献   

18.
中国“硒与健康”数据库应用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由“硒与健康”数据库数据研究表明,中国26个省市人发含量量均值与长寿水平间存在着大致线性关系,相关系数达到0.71。135种常用食品含硒量与品种有关,鱼肉禽蛋>油料>豆类>粮食>蔬菜>水果。对克山病、大骨节病病区与非病区环境硒样品数据模式识别处理表明。环境硒水平不足是患病的根本原因之一,而主食大米与否不是本质原因。  相似文献   

19.
分配影响区过程及在水环境规划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配影响区"概念是对传统混合区概念和使用的一次重要补充和修正,它更强调水环境规划中.综合考虑、统筹安排"的重要性,是水环境保护的一个有力工具.但在我国尚未有相关研究和使用的介绍.在研究相关文献的基础上,详细讨论了分配影响区和所涉及的"环境价值"、"保护水平"等一些重要概念的意义和使用.并通过分配计算实例说明其在水环境规划中的应用.由于此方法是对水体进行综合化和定量化管理的一个有效手段,建议我国尽快开展相关方面的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20.
“猪-沼-果”生态农业模式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猪-沼-果”生态农业模式是一种循环经济模式,论文分析了这一模式的系统结构和运作机制,总结了科学实验的结果。“猪-沼-果”模式以沼气池为核心,聚集了一系列复杂的生化反应,优化传统种养模式的组织结构,使物质充分利用,能量有效转换,具有显著的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效益。江西建设了103.87×104个农户家用沼气池和250个大、中型沼气工程,每年可以节省木材600×104余m 3,相当于75×104hm2林地的活立木蓄积量;农作物施用沼肥,节省化肥农药,比传统模式提高肥效20%左右。“猪-沼-果”模式在流域综合治理、减少农村面源污染、发展绿色食品和控制血吸虫病等方面都有广泛的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