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山西省煤炭开采环境损失的经济核算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环境经济学的经济外部性理论为依据,识别采煤过程中生态环境的外部不经济因素,应用环境价值评价法,对这些不经济因素进行量化和货币化,初步建立了省域煤炭开采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经济损失核算体系.以2003年为基准年,核算了山西省煤炭开采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经济损失量.结果表明:2003年山西省煤炭开采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造成的损失约为286.746 8×108元,折合每t煤损失63.79元.其中环境污染年损失61.979 4×108元,折合每t煤损失13.78元;生态破坏损失224.767 4×108元,折合每t煤损失50.00元.依据该核算结果,1978─2003年山西省累计采煤约65×108 t,所造成的环境损失约为4 100×108元.   相似文献   

2.
山西煤炭开采对地面塌陷灾害的防治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慧  宋建民 《环境保护》2000,(10):26-27
本文针对目前山西省煤炭开采区地面塌陷现状,确定工采亿吨煤地面塌陷的系数为2335m^2,预测到2020年全省塌陷面积将达到2700km^2,对煤炭开采造成的生态破坏,地面塌陷等环境问题,提出了相应的综合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3.
山西省是矿产资源大省,特别是煤炭资源丰富、开采量大,然而,在矿产资源开采的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的生态环境问题.构建矿山生态环境生态补偿机制,有效推进矿山生态修复与治理是提升矿山生态环境的重要方式.研究在了解生态补偿理论基础上,提出了山西省矿山生态环境补偿体系,明确了补偿的主体、客体和主要形式,并提出治理责任机制、多渠道融资机制等保障机制,期望为环境管理部门推进矿山生态补偿工作奠定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4.
煤炭开采区生态损害补偿评估模型的构建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煤炭开采区的生态补偿包括对生态损害的补偿、对厂商与居民负担的外部成本补偿以及对新资源和替代能源的开发补偿三部分.将煤炭开采区的生态损害补偿过程分为生态修复、生态恢复和生态平衡3个阶段.通过确定煤炭开采区生态损害补偿3个阶段的生态补偿目标,构建各阶段土地、植被和水环境生态损害补偿的评估模型,分别测算了完成生态修复、生态恢复和生态平衡3个阶段补偿目标所需的生态损害补偿总量和每t煤所需提取的生态损害补偿金额.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伴随着东部地区煤炭资源的枯竭,我国煤炭开采的重心逐步由东部湿润地区转移到西部干旱半干旱地区。生态环境脆弱是干旱半干旱区自然本底特征,大规模的煤炭开采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当地的环境现状,带来了诸多环境问题。基于"井工"和"露天"两种不同煤炭开采方式,文章分析了干旱半干旱区煤炭开采造成的主要环境问题,并基于生态累积效应理论,分析了采煤活动的生态累积评估方法。最后,针对存在的主要环境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与策略。  相似文献   

6.
石嘴山市煤炭型工业城市发展中的环境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石嘴山市是我国重要的煤炭城市,40多年来,因煤炭资源开采、利用和外输,形成了该市畸重的工业结构,在煤炭资源日趋枯竭的同时,生态环境也遭到严重的污染和破坏.本文概述了石嘴山市煤炭资源储量及开发利用状况,分析了生态环境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提出了优化产业结构, 减少污染企业比例,实施煤炭开采沉陷区生态修复工程,推进工业废弃物的综合利用,限制高耗水、高污染项目的发展和建立补偿机制等对策及建议.  相似文献   

7.
煤炭开采的生态环境承载力评价——以山西省为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应用层次分析法,从生态弹性力、资源-环境承载力、煤炭开采压力三个方面,建立了煤炭开采环境影响综合评价模型,并以山西省为例,对主要煤矿区的生态环境承载力差异作出了评价,对科学制定煤炭资源开发战略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结合新疆煤炭资源开发利用的特点,通过分析煤炭资源大规模开发利用导致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提出健全生态环境恢复法律法规、严格执行环评和"三同时"制度、实行开采许可证制度、明确生态恢复经费来源、推广煤矿绿色开采技术和洁净煤技术、强化生态恢复科研力度等治理生态环境破坏的对策。  相似文献   

9.
采煤生态环境影响及其恢复的国内外经验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煤炭开采对矿区的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是十分严重的,本文通过综述山西煤炭开采造成的生态环境破坏状况以及国内外采矿环境管理和矿区生态恢复的成功经验,旨在为矿山环境管理及生态恢复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10.
煤炭矿区生态风险评价方法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区域生态风险评价理论为基础,对煤炭矿区生态风险评价方法进行了研究,针对煤炭矿区生态环境特点以及煤炭开采可能对生态系统造成的危害,分析了矿区的风险源、风险受体以及生态终点,确定了煤炭矿区生态风险评价的指标体系和指标的赋值方法,建立了矿区生态风险估算模型及随时间变化的累积模型,通过计算风险累积速率进而求得矿区煤炭开采的风险累积值,为典型的煤炭矿区开采生态风险提供了一种新的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11.
生态健康、生态风险、生态安全概念辨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人类活动影响下,生态系统退化的速度越来越快,作为衡量生态系统存在状态的生态健康、生态风险、生态安全评价日益受到重视。然而,目前对于3个概念的界定不够明晰,在评价过程中指标体系混淆混用,致使理论研究也固步不前,影响了对实践的指导意义。生态健康、生态风险、生态安全的联系体现在评价主体的一致性和生态安全评价需要以生态健康评价、生态风险评价为基础;而三者的区别体现在内涵、评价对象以及评价的指标体系3个方面。  相似文献   

12.
生态补偿的融资——生态融资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围绕生态补偿中融资的三个基本要素,即;用什么资本融资,以什么方式融资,如何高效融资进行系列, 为生态融资活动提供理论指导和行动策略。  相似文献   

13.
现代城市日益成为“水泥森林”和PM2.5的“生产车间”,城市中的绿化植被不过是庞大的“水泥森林”中的零星点缀和PM2.5笼罩下的脆弱生机,只是划出一点空间给有限的自然生物一个及其有限的生存喘息,这种划出一块生态区域与真正的生态化城市相比具有相当大的距离.要将这种“划生态”转变为生态化,需要从生态美学思维的高度考虑城市园林与生态城市的关系.使城市掩映在自然生态之中,这才是对“水泥森林”、PM2.5和现代“城市病”的有效救治.  相似文献   

14.
农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生态环境、农业生产和产业开发三者之间的关系出发,论述了农业生态化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选择,生态产业化是巩固、扩大、转化农业生态化成果和优化产业结构的战略措施,并提出了促进农业生态化和生态产业化进程的几点措施.  相似文献   

15.
生态补偿机制的生态伦理学基础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生态补偿遵循“谁破坏,谁受益,谁补偿”的原则,是符合生态伦理学原则的。发达国家对当今世界生态危机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应为发展中国家提供无偿援助。国内富裕地区对贫困地区的生存权和发展权负有责任和义务,国家应从宏观调控上建立生态补偿机制,给贫困地区居民以更多的补偿。  相似文献   

16.
建设生态省要以生态文明为指导。生态文明的产生是一个不断解放思想的过程,是中华文化与马克思主义的当代汇合,它在产生背景与理论针对性、具体内容、指导思想等方面超越了以往的生态观。在生态文明背景下创建生态省,需要具有世界意识、全局意识、发展意识和前瞻意识。  相似文献   

17.
结合西安市浐灞生态区的建设特色,系统地阐述了城市新区规划建设的理念和目标,提出了一套适合城市生态型新区建设的、操作性强的指标体系,重点论述了生态区建设的主要领域和重点任务。  相似文献   

18.
生态融资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本文从融资资格、融资主体、融资对象、融资场所、融资期限、融资资本等融资各环节和生态建设特殊性、复杂性 ,指明传统融资在生态建设中的重大局限性 :为生态融资提供策略、组织方式等融资指南  相似文献   

19.
段立杰 《云南环境科学》2004,23(2):39-40,44
介绍了德宏州旅游资源及发展生态旅游的条件,分析了旅游发展中存在的环境问题,阐述了开展生态旅游的必要性,并提出了对策。  相似文献   

20.
风景优美、生态资源保护完好的浩饶山镇,自开展创建国家级生态乡镇工作以来,以坚持政府组织、部门配合、全镇上下通力合作的工作态势,促使创建工作有序进行。本文主要对浩绕山镇的自然状况、社会经济、生态环境等方面的现状做了详细的调查与评价,通过对浩扰山镇创建工作的深度剖析,更好的开展国家级生态乡镇创建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