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正>自2014年10月1日起,强制性国家职业卫生标准GBZ188-2014《职业健康监护技术规范》实施,为指导企业做好接触锰及其化合物作业人员的职业健康监护,规定了相应的技术性、规范性意见。锰矿开采、爆破、粉碎、筛选、运输等过程会接触锰矿粉尘;锰合金特别是锰铁合金生产是工人接触锰的重要途径;在干电池制造过程中,工人会接触二氧化锰;电焊条制造和使用,特别是电焊工在长期作业过程中会接触过量的锰;高锰酸钾的制造和使用,以及纺织业,玻璃、油漆、燃料和陶瓷制造均可使用锰或其无机化合物。生产过程  相似文献   

2.
刘喜房 《劳动保护》2014,(12):88-90
<正>自2014年10月1日起,强制性国家职业卫生标准GBZ188-2014《职业健康监护技术规范》实施,为指导企业如何做好接触矽尘、煤尘、石棉尘作业人员的职业健康监护工作,规定了相应的技术性、规范性意见。有些粉尘作业可引发尘肺病,如矽尘可引发矽肺、煤尘可引发煤工尘肺、石棉尘可引发石棉肺等,而通过职业健康监护可发现粉尘作业的职业禁忌证和肺部损害程度。自2014年10月1日起实施的GBZ188-2014《职业健康监护技术规范》,为指导企业做好接触矽尘、煤尘、石棉尘作业人员职业健康监护工作,规定了相应的技术性、规  相似文献   

3.
<正>高温和手传振动作业人员如不加强劳动保护与职业健康监护,就会引发相应的职业病。GBZ188-2014《职业健康监护技术规范》对高温和手传振动作业人员的职业健康监护工作,制定了相应的技术性、规范性意见。高温作业人员职业健康监护常见的高温作业有三类:一是高温、强辐射作业,如冶金工业的炼焦、炼铁、轧钢等车间;机械制造业的铸造、锻造、热处理等车间;  相似文献   

4.
<正>自2014年10月1日起,强制性国家职业卫生标准GBZ188-2014《职业健康监护技术规范》实施,为指导企业做好接触微波与紫外线作业人员的职业健康监护工作,规定了相应的技术性、规范性意见。微波与紫外线都属于电磁辐射,是一种电磁能量,这种能量作用于人体产生伤害,一般引起类神经样症状,对一些敏感器官产生特异作用,如微波可引起白内障,紫外线可引起电光性眼炎。从事接触微波  相似文献   

5.
正自2014年10月1日起,强制性国家职业卫生标准GBZ188-2014《职业健康监护技术规范》实施,为指导企业做好接触三硝基甲苯作业人员的职业健康监护,规定了相应的技术性、规范性意见。三硝基甲苯(TNT),为白色或淡黄色针状结晶,俗称黄色炸药,无臭、有吸湿性;熔点80.35~81.1℃、达沸点240℃时爆炸;难溶于水,易溶于氯仿、苯、甲苯、丙酮,突然受热也能引起爆炸。三硝基甲苯作为炸药广泛用于采矿爆破、隧道开凿、建筑拆毁、染料制造,  相似文献   

6.
正自2014年10月1日起,强制性国家职业卫生标准GBZ188-2014《职业健康监护技术规范》实施,为指导企业做好接触砷作业人员的职业健康监护,规定了相应的技术性、规范性意见。砷俗称砒,毒性很小,但其化合物均有毒性。砷中毒主要由砷化合物引起,主要经呼吸道吸收,经皮肤吸收缓慢。砷对人体的危害急性砷中毒多为误服或自杀吞服可溶性砷化合物引起,口服后10 min至5 h出现以下症状:急性胃肠炎表现。咽喉、食管烧灼感,恶心、呕吐,腹痛、腹泻  相似文献   

7.
《劳动保护》2014,(6):I0012-I0012
<正>安监总厅管三[2014]40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甲醇是一种有毒危险化学品,易经胃肠道、呼吸道和皮肤吸收,对人体产生健康危害,可致视神经损害,引起失明,急性中毒表现为头痛、眩晕、乏力、嗜睡和轻度意识障碍等,重者出现昏迷和癫痫样抽搐,甚至死亡。近年来,部分烟花爆竹生产企业用甲醇代替乙醇进行亮珠制造、点尾药调湿等生产作业,由于职业卫生条件不达标、防护措施不到位,导致一些作业人员中毒甚至个别人员失明。为防止类似事件再次发生,切实保护烟花爆竹生产作业人员健康,各地区要充分认识甲醉的毒性危害,高度重视职业健康保护工作,组  相似文献   

8.
了解某铁路辖区噪声危害作业点和作业人员双耳高频平均听阈情况,为职业性噪声聋的防控和保护接触噪声作业人员的身心健康提出建议。通过体检管理系统收集2021年某铁路辖区接触噪声作业人员职业健康检查资料,采用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2021年的职业健康体检中,5671名接触噪声作业人员中检出双耳高频平均听阈异常550人,异常率为9.70%;随着年龄增加,听力损失也随之增加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08.31,P<0.001)。进而提出应加强该铁路辖区接触噪声作业人员高年龄、长工龄职工的个体防护和健康宣教,需要通过相关单位的共同努力,进一步提升职业健康监护水平。  相似文献   

9.
正企业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把职业健康放在首位,切实加强安全培训,提高劳动保护力度,改善作业环境及工艺技术,使用监测监控系统,从而确保作业人员的健康。图为某企业一线作业现场。(图片由湖北省大冶市武钢金山店铁矿提供)随着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的广泛投入和使用,在企业日常安全生产工作中,生产一线作业人员面临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日益复杂多样。为了切实保障生产一线作业人员的职业健康,企业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把职业健康放在首位,切实加强安全培训,提高劳动保护力度,改善作业环境及工艺技术,使用监测监控系统,  相似文献   

10.
<正>人体习惯于其居住的大气环境,如在高气压环境工作结束时减压过速,会导致减压病的发生。减压病是我国法定的职业病之一,高气压作业只限于男性,对于健康有严格要求。所以做好高气压作业的职业健康监护工作非常重要。高气压作业职业危害常见的高气压作业有:潜水作业,如水下作业的海水养殖、打捞、施工等,作业人员在水下承受压力等于大气压与附加压之和;潜函作业,如在水下或隧道工程中用潜函(沉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掌握西安市某企业职业健康监护人群健康状况。方法收集整理2009—2013年该企业职业健康监护人群健康体检资料,分析主要职业危害因素及禁忌证、疑似职业病检出情况。结果 2009—2013年该企业职业健康监护共计10 564人,5年共检出职业禁忌证29人,检出率0.27%,无疑似职业病患者。结论西安市某企业职业健康监护人群健康状况良好,应加强接害人员的职业健康监护和健康指导。  相似文献   

12.
郑君 《劳动保护》2014,(7):35-37
<正>2014年5月20日,中华全国总工会在河南省郑州市组织召开全国工会推进职业健康监护管理工作交流会,探讨工会如何进一步促进职业健康监护工作的开展。"根据《职业病防治法》对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在‘前期预防、现场管理、健康监护和治疗保障’等环节的要求,我们相继成立了检测评价、职业健康监护、肺灌洗康复和职业病临床治疗4个业务  相似文献   

13.
职业健康与个体防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职业健康与工作环境的职业危害密切相关,职业健康风险正比于作业时间与暴露程度.个体防护就是为了降低职业健康风险、减少人们职业健康危害程度而采取的技术措施.任何作业环境““安全与健康““的状况都是相对而言的,只要作业人员暴露于作业环境中,就有接触职业健康危害的可能,就必须进行个体防护.通常,人们将““个体防护““视为安全生产的最后一道防线,但对于职业健康而言,个体防护是常设的防线.  相似文献   

14.
石油化工生产中,各类装置在进行化学反应过程中,会产生不同的对人体健康有害的化学物质,以及噪声等物理危害因素,影响现场作业人员的职业健康。为了加强石油石化企业职业健康管理,保障员工职业健康,企业安全管理人员和作业人员需要更多地了解各种装置的反应原理,各类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形成原因,预防职业危害的方法,以及应采取的管理措施。本刊编辑部特约请中国石化集团公司职业病防治中心专业人员,在"职业健康"栏目陆续介绍化工装置在生产过程中的危害因素及防护知识。  相似文献   

15.
<正>机加工行业冷镦作业产生大量油烟,威胁着作业人员的职业健康。东风汽车紧固件有限公司通过综合性工程改造,大大降低了作业现场油烟浓度,有效改善了作业环境。东风汽车紧固件有限公司生产各类汽车用螺栓、螺母、管接件、异形件等共计1万余种,产品覆盖重、  相似文献   

16.
为了解汽油对加油站从业人员心理与神经系统的影响,对北京市中石化所属19家加油站的345名作业人员和管理人员进行职业健康体检,结合心理测试量表,对人员的睡眠及情绪情况进行调查。结果显示19家加油站工作场所空气中汽油的浓度均符合国家卫生标准。加油作业人员中有神经衰弱症状的占738%,管理人员中有神经衰弱症状的占366%。加油作业人员中,有652%的人存在状态焦虑,有640%存在特质焦虑。管理人员中,有350%存在状态焦虑,有350%存在特质焦虑。加油作业人员中,存在睡眠障碍或睡眠质量下降的占635%;管理人员中,存在睡眠质量下降的占312%。提示加油站作业环境可能会影响作业人员的心理状态和睡眠状况,应加强对加油作业人员的职业健康监护工作。  相似文献   

17.
某稀贵金属综合开发利用项目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为氨、铅及其无机化合物、砷及其无机化合物,通过职业卫生调查法、现场检验检测法,对该项目进行职业病危害因素控制效果评价,在调查分析、抽样检测的基础上综合评定该项目职业病危害风险等级,并对生产过程中产生的职业病危害防控措施提出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18.
职业健康监护既是《职业病防治法》赋予用人单位应尽的法定义务和劳动者依法享有的权利,又是减少职业病危害因素对劳动者身体造成职业健康损害、预防发生职业病的重要措施。《职业病防治法》和《用人单位职业健康监护监督管理办法》(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49号)等职业病防治法律法规的实施,使职业健康监护工作纳入了法制化、规范化管理的轨道。但是,职业健康监护在实践中,特别是在基层还存在诸多问题,与法律法规要求还有较大的差距。笔者根据多年从事职业健康监护工作的经验和体会,就职业健康监护的目的、具体内容、工作流程和当前用人单位职业健康监护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原因及对策进行分析探讨,并提出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19.
正GB 30871—2014《化学品生产单位特殊作业安全规范》正式实施后,安全监护已成为化工企业特殊作业过程中重要的安全管理手段,其对于减少、杜绝因违章行为引发的特殊作业事故起到了积极作用。本文介绍中国石油广西石化公司(简称广西石化公司)在特殊作业监护上的一些具体实践和管理心得,希望能给化工企业以借鉴。相关要求特殊作业及安全监护特殊作业是指在化学品生产、储运、销售等企业进行受限空间作  相似文献   

20.
2020年3月,英国职业安全健康局(HSE)发布了名为《保护独自工作人员——如何管理独自工作人员的风险》的职业安全健康防护指南。一般来说,独自工作人员是指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工作人员的周围无直接或间接的职业安全健康监督管理人员,如便利店、仓库和休闲中心等作业场所的工作人员,以及独自开展工作的人员,如清洁工、安保人员、维修工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