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商洛市人居环境质量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对商洛市环境质量进行评价。采用层次分析法(AHP),构建了以居住环境、生态环境、经济状况、公共设施4方面作为评价准则的商洛市人居环境质量综合评价体系,对2007~2017年商洛市人居环境质量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从2007~2017年商洛市人居环境质量受生态环境质量影响最大,占40. 6%;其次为居住生活环境质量和经济状况,分别占28. 8%和20. 8%。商洛市的生态环境和公共设施的评价值均呈现波动趋势,且有下降前兆;经济状况评价值一直呈现稳定上升趋势。从总体趋势看商洛市人居环境质量综合评价值是逐渐上升的。显然,商洛市的社会发展在大力发展经济的同时,需要更加注重改善公共设施质量,保护生态环境质量,加强居住和生态环境建设,形成良好的人居环境,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
海南特区生态省建设的理论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上世纪末,作为我国第一个省域生态建设规划纲要──《海南生态省建设规划纲要》,在北京通过国家环保总局和海南省政府联合主持的专家评审并已颁布实施。《纲要》提出,海南将用30年左右的时间建成生态省。中心任务是创建优良生态环境和发达的生态型经济,包括保护环境、改善生态、发展生态产业、普及生态文化、改善人居环境,最终把海南建设成一个只有良好的热带海洋生态系统、发达的生态产业、天人合一的生态文化、一流生活环境的省份。建设生态省现已成为海南特区本世纪初期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当然也是我国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3.
城市人居环境的改善是经济持续发展的动力和保障,经济发展是人居环境改善的物质基础和载体.城市人居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以新疆沙湾县为研究对象,通过构建城镇人居环境与经济发展协调度指标评价体系,并运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和协调度模型,对1999-2008年沙湾县城镇人居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水平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10年来城镇人居环境与经济发展协调程度逐渐上升,可以划分1999-2004年缓步上升和2005-2008年波动上升2个发展阶段.目前,沙湾县城镇人居环境与经济发展已到达高度协调状态,处理好两者的关系,使之更近一步达到优质协调,从而实现沙湾县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的协调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4.
重庆市主要生态环境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颖  陈海堰  吴文娟 《四川环境》2004,23(1):28-30,41
本文以重庆市近几年生态环境现状为基础,对重庆市水土流失、土地退化、森林质量下降、水污染问题、自然灾害频繁、农村环境质量问题、库区淹没区环境质量等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逐一进行了剖析,同时从经济保障体系、政策保障体系和技术保障体系等方面提出了:强化管理、认真执法、实施重点工程、协调人口、资源、环境、发展区域经济等对策,以维护和建设重庆市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5.
<正>建设淇澳生态岛是珠海市建设生态文明的战略选择。淇澳生态岛建设是自然生态、人居生态、经济生态三位一体的全方位生态建设,在优化生态环境、实现生态价值、创建生态品牌、实现生态领先的同时,发展生态经济、低碳经济,创建生态社区,建设自然生态健康、人居生态和谐、产业生态高端的自然—经济—社会复合岛屿生态系统。  相似文献   

6.
综合运用熵权法、协调度研究了2010—2019年珠三角城市群人居环境高质量发展时空演化特征,并采用障碍度分析了该城市群影响人居环境高质量发展的障碍因子。结果表明:①珠三角城市群人居环境高质量水平呈上升的态势,空间分布呈“屋脊”式格局,区域差异明显。②在人居环境高质量五大准则层中,除生态环境外,其他四大准则层均表现为波动上升态势,协调度呈现高质量低协调和低质量高协调两种差异。③公共基础服务、社会经济和居住环境对珠三角城市群人居环境高质量发展障碍度较大。  相似文献   

7.
欠发达城市人居环境评价体系构建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参阅国内城市人居环境评价指标体系研究的基础上,选择安徽省六安市为样区,提出了欠发达城市人居环境评价的原则、指标构成以及评价模式和方法。其中,指标体系共分为目标层、准则层、分类层和指标层4个层次,从居住建设、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三大系统构建了39个单项指标,依据六安市2005年的调查统计资料,对其人居环境的建设水平和满意度两方面进行了对比评价,验证结果科学可行,可为同类地区人居环境质量评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为了综合客观地评定我国城市人居环境的品质,提供城市建设与管理的决策依据,促进城市的健康与可持续发展,基于我国城市现状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依据以人为本、系统完备、定量测度与便于操作、体现可持续发展潜能等4项城市人居环境品质评定指标体系原则,从经济水平、生活居住条件、市政和社会服务设施、生态环境质量、可持续发展潜能等方面,建立了涵盖5个一级指标、14个二级指标、48个三级指标的城市人居环境品质评定指标体系,构建了较实用的评定模型,提出了评判的分类标准,给出了我国城市人居环境品质评定示例。  相似文献   

9.
我国传统村落在转型过程中面临着一系列的人居危机,其人居环境脆弱性逐渐成为一项重要研究内容。利用层次分析法建立了传统村落人居环境脆弱性评价体系,对湖南省江永县上甘棠村人居环境脆弱性进行了定量评价。结果表明:①上甘棠村人居环境脆弱度为微脆弱,总体人居环境基本理想。②自然生态系统对上甘棠村人居环境脆弱性影响最小,其中气候适宜度是高脆弱度指标因子。③支撑设施系统对上甘棠村人居环境脆弱性影响最大,其中自来水覆盖率、公共服务设施完整度、未建设设施率是高脆弱度指标因子。④自然条件、经济变动、新村建设、旅游开发是影响上甘棠村人居环境脆弱性的最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0.
关于推进山海关生态区建设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山海关区社会、经济、环境现状进行分析,提出了生态区建设的优势以及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从实际出发,对生态区的建设提出要统筹规划,分步实施,特别是在生态产业(农业、工业、旅游业)、生态环境、生态人居和生态文化等方面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措施。  相似文献   

11.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2015 年12 月27 日,《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2015-2020 年)》对外发布。这是党中央、国务院首次就法治政府建设联合发文。纲要对法治政府建设作出了总体设计和全面规划,确定了法治政府建设的总蓝图和路线图、施工图。纲要围绕“到2020 年基本建成法治政府”这一目标,不仅提出了主要任务和具体措施,还提出了衡量标准、组织保障和落实机制等。纲要提出的衡量标准是:政府职能依法全面履行,依法行政制度体系完备,行政决策科学民主合法,宪法法律严格公正实施,行政权力规范透明运行,人民权益切实有效保障,依法行政能力普遍提高。其中,完善依法行政制度体系建设中要求,加强重点领域政府立法,建设保护生态环境的政府立法就在重点领域政府立法范围内。  相似文献   

12.
京山县通过大力推广实用绿色生态农业优化模式"猪-沼-鱼"模式,综合利用农业资源,既实现了养猪、养鱼增收,又利用沼气节能,还大量减少了养殖用化学投入品用量,保护和改善养殖生态环境,取得了良好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13.
广州市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阶段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过去的发展中,广州市实现了经济跨越式发展,但也给生态环境带来了巨大压力.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广州市加大了环境整治力度,试图改善本区域的生态环境质量.在2001年和2002年,广州市分别获得"中国人居环境示范奖"和联合国"改善人居环境最佳示范奖"称号,许多学者认为这是广州城市经济建设和环境保护进入协调发展新阶段的标志.为了验证该结论,分析了2000年以来广州市生态环境的变化情况和现状,研究了1990年以来广州市逐年环境生态指标与社会经济指标之间的关系,最后引入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研究广州城市环境质量状况以及工业排污情况等随经济发展的变化情况,并对未来变化趋势做出预测.研究表明,2000年以来广州生态环境质量有所改善,但目前环境问题仍较突出,未来广州市环境质量变化情况还处在急剧的变化之中,很难确认广州市环境保护工作与城市经济建设已经进入了协调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14.
根据兰州市城市人居环境与经济方面的实证资料,构建兰州市人居环境和经济系统的评价指标体系,采用SPSS软件、主成分分析方法和协调度、协调发展度模型分别求出1999-2010年城市人居环境与经济系统的协调发展度值,定量分析了兰州城市人居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程度.结果显示,1999-2010年兰州市城市人居环境与经济发展的协调度由中度失调发展向良好协调发展阶段转变,两系统之间的协调度呈持续稳步上升趋势,进而提出促进兰州市人居环境与经济协调性发展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5.
7月24日,新华社全文播发了今年年初国务院颁布的《中国21世纪初可持续发展行纲要》。《纲要》明确提出了21世纪初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指导思想、总体目标、基本原则、重点领域及保障措施。其中对生态保护和建设、环境保护和污染防治等可持续发展问题作了明确规定。《纲要》提出,通过国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完成从“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益”向“低消耗、低污染、高效益”的转变;对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提高土地和水资源利用率,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和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加快发展特色经济,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污染物排放;减…  相似文献   

16.
魏菲菲  李铁松  张斌  薛娜 《四川环境》2008,27(1):107-111
城市人居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是实现南充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文章利用主成分分析法,求出1997—2006年南充市城市建成区人居环境与经济系统的综合发展指标,分析近10年城市人居环境与经济协调程度。  相似文献   

17.
陈伯  冯杰 《环境教育》2012,(10):73-75
自1996年国家颁布《全国环境宣传教育行动纲要》以来,福建省一直积极开展绿色学校的创建工作,并取得了良好的成效。但是,由于受到各方面因素影响,此项工作还存在着一些问题。近些年来,伴随着福建经济的发展,环境问题凸显,已成为制约福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加强环境教育势在必行,从意识和理念上端正人们对环境与资源的认识,使人与环境和谐发展。环境友好型学校的建设由此提上日程。建设环境友好型学校正是从环境教育的基础教育人手,通过提高大、中、小学生和幼儿的环境意识来推动整体环境保护观念的养成。一、福建环境友好型学校的发展沿革福建"环境友好型学校"建设是从"绿色学校"的创建开始并逐步发展起来的,"环境友好型学校"的建设是  相似文献   

18.
本文在对现有住区人居环境评估体系、现代住宅小区人居环境适宜性的含义和特点做出具体分析的前提下,将自然生态、人文生态分为三个层次共计二十六项指标建立了住宅小区人居环境适宜性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权重计算方法对实例进行了分析说明,为住宅小区人居环境适宜性问题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19.
艾比湖流域生态环境综合治理措施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艾比湖流域生态环境存在的问题,从生态功能区建设、流域污染综合治理、环境监控体系建设及环境保护宣传教育4个方面提出艾比湖流域综合治理的对策以遏制艾比湖流域生态环境恶化趋势,使区域经济和生态环境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20.
以延安市为例,构建以生态环境、社会经济、生态治理和产业发展组成的延安苹果生产效率驱动体系,通过通径分析,研究1994—2015年苹果生产效率及其驱动因素、各子系统特征及其交互影响。结果表明:①延安苹果生产效率整体呈上升趋势,4个子系统增幅为:产业发展生态治理社会经济生态环境。②产业发展与社会经济相关性最大,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无显著相关,各子系统与苹果生产效率相关性为:社会经济产业发展生态治理生态环境。③苹果生产效率的直接驱动因素为社会经济,产业发展、生态环境和生态治理主要呈现为间接作用。通过加强生态治理投入、农民培训、品种改良建立自主性合作社及新型产业化模式,促进苹果产业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