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烟尘监测中应注意滤筒的质量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烟尘监测中,采用玻璃纤维滤筒收集烟尘,实验室进行滤筒称量时,受实验室环境湿度、冷却时间、烘干时间等因素的影响,对监测结果有显著的影响,且呈现正误差。引入标准空白滤筒的恒重控制分析称量过程,可以消除这些因素引起的误差,提高烟尘监测分析质量。  相似文献   

2.
称样量对氟离子选择性电极测定结果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探讨了用浸提——氟电极法测定植物样品时,样品的称量对测定结果的影响,对“环境监测杆准分析方法” 中有关这个问题的看法提出异议,认为产生这种影响的原因主要是离子活度和干扰离子影响二个方面。  相似文献   

3.
水中悬浮物的测定要点李凤莲(航天总公司067基地环境监测站,西安710000)经实验表明,①样品称量所用时间相同(7min),而冷却时间不同(分别为40、30min),则两次称量最小误差07mg,最大误差23mg,5次称量无一样品达到恒重。②冷却...  相似文献   

4.
对总悬浮颗粒物的测定 ,常采用重量法。采样滤膜应放置在一定温度和湿度的平衡室内 2 4h ,并在此平衡室内进行称量。但目前有许多三、四级环境监测站并不具备如此的称量条件 ,往往在温度、湿度不恒定的条件下称量 ,导致滤膜称量的结果误差较大。为减少称量环境对称重的影响 ,通过多次实践 ,应用空白滤膜修正法 ,较好地解决了这一问题。1 称量操作采样前 ,先将滤膜编号 ,在天平室自然环境中平衡 2 4h ,再将各张滤膜称量并记录 ,抽取其中 1张作为对照空白滤膜。采样后取回的样品滤膜 ,需在天平室和对照空白滤膜再同时平衡 2 4h后称量。若…  相似文献   

5.
利用环境中散落的放射性核素示踪研究土壤侵蚀是近几十年来应用比较广泛的方法之一。介绍了^137Cs测量的原理、过程和仪器对核素计数效率的计算,影响核素测量分析精度的主要因素是样品质量、计数时间和样品的核素比活度的大小,并分析了这3个因素各自对分析精度的影响程度,对尽量减少测量中的人为误差、提高结果的精度所应注意的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6.
影响悬浮物测定的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悬浮物样品监测的全过程进行分析,找出了可能影响悬浮样品分析准确度的诸多因素,并提出了减少悬浮物测定误差的相关措施。  相似文献   

7.
影响悬浮物测定结果的因素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对水中悬浮物的测定条件、取样量以及样品采集等方面的因素分析 ,找出了悬浮物监测结果产生误差的原因 ,提出了解决的方法和如何进行悬浮物测定的质量控制 ,进而提高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精密性  相似文献   

8.
1.前言 根据《大气污染防止法》,在对由燃烧所排放的气体中的灰尘、氮氧化物以及氯化氢的浓度进行测定时,同时要进行残存氧浓度的测定;标准氧浓度的换算,以及氧浓度的测定,都应采用奥氏气体分析法或者等效的方法。 关于奥氏法,1985年日本环境协会曾经主持实施过协同实验。其中,虽然指出了“吸收液使用次数的影响”是分析误差的主要因素之一,但也只是说“吸收液的使用次数在10次以上时,误差将会增大,所以,当同一吸收液长时间重复使用时,必须加以注意”等等。  相似文献   

9.
环境大气监测中,使用合成纤维滤膜收集大气中总悬浮物微粒样品(尘粒样品)。在称量时由于静电场作用,对样品结果的准确性产生极大影响。笔者对静电场力的消除作了多次实验,得到满意效果。 一、实验部分  相似文献   

10.
环境空气PM_(2.5)和PM_(10)监测分析质量保证及其评价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保证四城市PM25和PM10的监测数据准确,具有可比性,本研究规定了滤膜的选择、称量操作步骤的要求和滤膜称量的质控指标。研究结果表明,粗细颗粒物样品的采集和称量操作可行,监测数据准确、可靠,具有可比性。  相似文献   

11.
固体废物由于其自身特殊的理化特性和在产生、排放以及存贮过程中存在着的随机和非随机不均匀性,使得欲采集有“代表性”的样品要比采集大气、水质样品困难得多,如果采样误差大,无论怎样降低采样误差,也很难对污染物有一个正确评价.由此可见,降低采样误差至关重要.1.采样方法带来的采样误差在污染源的固体废物采样过程中,要根据污染物的不同的产生排放形式和采样目的选择  相似文献   

12.
在亚硝酸盐氮的测定中,文献[1]要求,配制亚硝酸盐氮标准贮备液,需经标定后才能使用。此标定过程既繁琐、费时费力,又浪费药品试剂,不利于样品的及时分析。针对这种情况,我们经过长期的实验,采用精确称量亚硝酸钠配制高浓度贮备液,省略标定过程的方法(以下简称“本法”)进行探讨,并用于绘制校准曲线和样品的测定,实践证明方法是可行的,完全能满足环境监测分析要求。1 实验方法1.1 试剂及仪器0.5g/L高浓度亚硝酸钠标准贮备液:精确称量1.232g亚硝酸钠(NaNO2),溶于水,移入500ml容量瓶中,用水…  相似文献   

13.
理化检验中,经常要准确称量试剂和吸取溶液。称量和吸液的准确程度直接影响着测定结果。称量所用的砝码,其名义值与真实值之间存在着一定误差,在精密分析中可以使用砝码校正值来校正。但,在一般分析工作中通常不进行校正,用减量法称量时就需要注意这样的问题,即质量越大的砝码,其允差也越大。一般分析天平所配的二等或三等砝码,在称量中如要更换较大克组的砝码,而所称试  相似文献   

14.
环境样品分析中,特别是污染源样品分析经常遇到样品浓度高于方法的检出范围。为此,根据不同分析项目的分析方法和质量控制的要求,研究和探讨了样品稀释可采用原始样品、中间样品和分析后样品进行稀释。稀释倍数可根据日常积累的基础资料推算、肉眼观察和简单试验的方法确定。探讨了稀释误差的来源及降低稀释误差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恒湿法测定空气中总悬浮微粒(TSP)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前言 颗粒物是大气环境中主要污染物之一。我国已将TSP监测规定为大气环境监测的必测项目。测定TSP的方法为滤膜采样——重量法。该法是以微孔玻璃纤维滤膜为捕集TSP的介质,由于滤膜和颗粒物具有不同程度的吸湿性,在样品采集、存放和称量过程中,其重量不可避免地随环境相对湿度的变化而改变,这种变化在空白滤膜与样品膜重量差不是很大时尤为显著。因环境相对湿度的变化所引起的称量误差是普通实验室难以克服的。所以本文提出了采用恒湿法测定TSP。即:选用43%(V/V)的硫酸溶液作为调湿剂,置于密封的调湿恒湿箱中,将空白滤膜及样品膜在采样前后分别在相对湿度为50±2%的恒湿箱中平衡24  相似文献   

16.
分析并评估了异辛烷中7种指示性多氯联苯(PCBs)混合标准样品的量值不确定度。通过分析PCBs纯品中结构相似物、水分、无机物等杂质的含量,采用质量平衡法对PCBs纯品的纯度进行了定值。结果显示,7种指示性PCBs纯品的纯度为98.24%~99.92%,纯度不确定度为0.08%~1.28%。采用称量-容量法制备了各组分浓度均为50.0 μg/mL的异辛烷中7种指示性PCBs混合标准样品,全面分析了各组分的量值不确定度来源,主要包括样品配制、均匀性和长期稳定性等引入的不确定度。结果表明,该标准样品中,7种指示性PCBs组分的合成扩展不确定度为0.7~1.7 μg/mL。该标准样品量值准确且具有计量溯源性,可为我国PCBs相关国际履约监测和新污染物监测提供有效支撑。  相似文献   

17.
大气颗粒物手工比对监测体系滤膜称量质控技术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健全大气颗粒物手工比对监测体系是"十三五"环境空气自动监测质量管理的一项重点任务,其中颗粒物滤膜的称量直接影响手工监测数据质量。研究调研了国内各级环保部门所属环境监测机构颗粒物滤膜称量工作情况,结合国内外方法标准、技术规范等,重点探讨了称量实验室环境、称量设备、称量影响因素等滤膜称量质控要点,并针对环境管理与监测需求对大气颗粒物手工比对监测滤膜称量质控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8.
在《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第三版一书中,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的标定方法存在方法的不够完善可能引起的误差.譬如吸取10.00ml0.02500mol/l重铬酸钾标准溶液.此溶液中重铬酸钾含量计算值已有3次可能引起的误差,第一次是配制标准重铬酸钾溶液由天平称量所致的称量误差;第二次是定容标准溶液时容量瓶所致的误差;第三次是吸取标准溶液的吸管所致的误差.而改进后的方法只须一次称量,这样就减少了后二次可能引起的误差,对  相似文献   

19.
对称量制备甲烷气体标准样品的制备方法进行了详细研究 ,对可能引起甲烷量值不确定度的各种误差来源进行了分析。文中提出的甲烷气体标准样品制备方法具有很好的重现性 ,所制备的甲烷气体标准样品具有良好的压力稳定性并已能在三种气瓶中稳定保存 1 8个月 ,其量值准确、可比 ,并已在全国环境监测网试用。  相似文献   

20.
在悬浮物的测定过程中,用恒重样品来保证分析质量是一项繁琐、细致的工作。笔者采用控制烘干时间与“标准样品”跟踪监视相结合的方法,容易发现分析过程中出现的系统误差,有效地控制分析质量。该法适用于大批量悬浮物的测定,尤其是周期性的地表水监测,比常用的恒重法减少了工作量。 一、对空白滤纸烘至恒重的时间试验:选用10个规格为35×60mm的称量瓶,把直径为125mm的中速定量滤纸折成扇型后放入称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