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徽州文化遗产是皖南旅游区依托的重要旅游资源.立足于文化生态学理论,引进西方先进的文化遗产保护理念,提出旅游发展背景下的徽州文化遗产保护模式.认为建立徽州文化生态保护区是打造皖南综合型旅游目的地的必然要求,是实现旅游发展与徽州文化遗产保护一体化的最佳途径和模式,并提出了相应的保护目标和保护方式.该模式可为中国旅游导向型区域文化遗产的保护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
文章梳理了四川省饮用水水源保护现状及问题,认为建立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生态补偿机制是解决饮用水水源保护存在问题的长效机制.文章在总结各地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生态补偿相关实践的基础上,构建了四川省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生态补偿机制的整体框架,对四川省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生态补偿机制的总体目标、基本原则、权利义务主体、补偿标准、补偿方式、补偿实施及考核机制进行了整体设计.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雾灵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调查,研究保护区的生态沿革,分析保护区的生态功能、生态作用等生态效应,针对当前所存在的草甸严重退化、动物种群密度降低、水量减少等生态问题,提出对保护区的生态环境应尽快制定环境保护规范化,建立生物多样性保护权威机构,实行社区共管,开展科学生态旅游等措施。  相似文献   

4.
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国自然保护地体系逐步完善。在生态系统与重要自然资源保护方面,形成了由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地质公园、自然文化遗产、湿地公园、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海洋特别保护区、特别保护海岛等组成的保护地体系。在生态空间保护方面,率先在国际上提出和实施生态保护红线,构建了以重要生态功能区、生态脆弱区和生物多样性保护区为主体的生态保护红线技术体系,成为我国新世纪一项重大生态保护工程,并开展了生态功能区划、主体功能区划。在保护机制上,于2015年启动了国家公园体制,并开展试点示范。本文从以上三个方面概要分析了我国自然保护地的发展历程和发展成效。  相似文献   

5.
新疆夏尔希里自然保护区生态质量评价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疆夏尔希里自然保护区是以寒温带原始状态的山地森林生态系统及特有、珍稀物种为主要保护对象的自然保护区.由于地理位置和自然条件独特,保护区聚集了不少形态上原始、分类上孤立的古老孑遗的珍稀物种,是中国为数极少的边界保护区之一.选取自然性、多样性、稀有性、代表性、面积适宜性、人类干扰、稳定性等指标,应用层次分析法和综合评价法.对夏尔希里自然保护区生态质量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该保护区生态质量为很好,具有较高的保护和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6.
2007年我国第一个生态文化保护实验区——闽南生态文化保护实验区的设立,标志着我国对传统文化生态的整体性保护进入实践探索阶段。目前我国已有十多个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文化生态的整体保护已经走过了五、六年历程,各个保护实验区都在探索在这新的保护模式下非遗传承发展之路,创建保护机制,那么效果如何呢?  相似文献   

7.
黄龙光 《绿叶》2013,(8):65-70
西部少数民族传统生态文化由作为意识形态的深层生态思想,观念,与作为行为实践的理性生态技能、经验,以及作为社群内部的生态管理组织共同构成。少数民族传统生态文化及其实践,具备了自然生态、文化生态及社会生态三重价值。当前轰轰烈烈的生态文明建设运动中,仅凭科学主义至上的所谓先进的技术手段,难以全面实现建设"美丽中国生态家园"的梦想。当今的生态文明,理应属于一种兼容并蓄、多元和合的生态文化体系。  相似文献   

8.
湖北丹江口库区湿地自然保护区是"内陆湿地和水域生态系统类型"自然保护区,但受人为活动的影响,水文情势改变,保护区的湿地生态系统受到一定的威胁。基于丹江口库区湿地自然保护区现状,从合理调整保护区范围、全面加强湿地生态建设、加强环境污染防治、建立有效的湿地保护管理协调机制、加强湿地保护知识的宣传等方面,构建和谐生态,实现人与自然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9.
当前学术界对于GEP的概念内涵和核算方法仍在探索之中,而地方实践已然走在理论研究之前。GEP核算是生态服务价值的货币化评价,主要是为了科学认识生态系统服务的潜在价值,不等同于生态服务价值的市场显现;核算的出发点是为了更好保护自然资本,而非生态产品价值转化。GEP核算通过货币化评价生态服务价值,将自然资本保护更好地纳入经济社会发展决策,为完善生态补偿机制、进行生态文明绩效考核、引导人造资本和人力资本进入生态产业化提供重要参考依据。GEP和GDP都是流量,将GEP直接转化为GDP在逻辑上不成立。如何使GEP核算更好地服务于生态产品价值实现,需要在理论上厘清逻辑关联,在实践中明晰政策边界。  相似文献   

10.
正湖北省石首市麋鹿保护区(以下简称"保护区")地处长江中下游天鹅洲湿地,洲滩纵横,林草丰茂。自保护区1991年成立以来,麋鹿守护者充分利用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传播麋鹿文化。保护区内麋鹿博物馆面积约1800平方米,共有动植物标本300余件,图片100余幅以及电子解说触摸屏、投影、音响等电教设备,还配备可容纳100人的多媒体演示厅,是中南地区唯一专门展示生态保护的博物馆。麋鹿心结科普广场一次可容纳游客  相似文献   

11.
十七大提出建设生态文明的奋斗目标,具有极其重大的意义.生态保护在建设生态文明中具有保护生存条件、保障生态安全、保护自然资源及生产力、保障可持续发展、促进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等重要作用.因此,生态保护是建设生态文明的物质基础、实现生态现代化的前提、建设生态道德的重要载体.  相似文献   

12.
构建生态云南的基本要素有:明确的责任;心理准备充分;资金充裕;社会动员、组织动员高效便捷;打环境官司容易;完善的约束——激励机制;履行生态伦理的能力。生态补偿能创造和积累构建生态云南所需要素和条件。本文将云南生态补偿划分为伦理型生态补偿和法制型生态补偿,探讨各类生态补偿的发展策略、步骤、方式和手段。  相似文献   

13.
生态保护的基础是生态监测与生态调查,生态保护的关键则是生态系统健康评价,生态系统健康评价因素有组织、结构、活力、恢复力、系统对相邻系统的影响、投入、对人类健康的影响等,其类型有健康、较健康、亚健康、不健康、患病五级;其相应的生态恢复为生态预防、自然恢复、生态修复、生态重建;其相应的生态工程有建立自然保护区、封育、补播与放流、人工林、人工草场、人工湿地等。  相似文献   

14.
根据生态足迹模型,对济南市2003年的生态足迹、生态承载力和生态赤字进行了实证计算和分析.结果表明:济南处于不可持续发展中.造成生态赤字大的原因是能源结构、对自然资源开发过度和人口密度大.因此,提高土地生产力、严格控制人口数量、建立资源节约型生产和消费体系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5.
我国新时期生态保护修复总体战略与重大任务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生态保护修复是美丽中国建设的重大任务,是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优先行动,是推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重要基础。近年来,我国生态保护修复取得显著进展,但生态系统本底脆弱、保护修复基础薄弱、管理机制不协调等问题依然突出。在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新的历史时期,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国生态保护修复工作所面临的形势更加严峻,与实现国家生态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要求依然存在较大差距,尚难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质生态产品需要。本文在总结近年来我国生态保护修复主要进展基础上,分析了未来一段时期生态保护修复面临的问题与挑战,提出新时期生态保护修复应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统领,以提升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协同改善生态环境质量、维护国家生态安全为核心,探索构建生态保护修复与污染防治统筹推进机制,强化监管制度设计、示范样板引领、体制机制创新,加快实现山水林田湖草整体保护、系统修复、综合治理,筑牢美丽中国生态根基。  相似文献   

16.
生态素质作为以生态世界观和生态方法论为核心、以生态价值观和生态伦理观为观照、以生态思维方式和生态行为规范为主要内容的人的内化物,它必然体现当今乃至未来人类素质的主体内容和发展的主导趋势。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生态哲学的研究应全面强化在有效提升人的生态素质方面的独特功能。  相似文献   

17.
葫芦岛市生态承载力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用生态足迹的理论和计算方法和生态足迹指标对葫芦岛市生态承载力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2000年~2003年人均生态足迹达2.376 4 hm2,全市生态足迹达642.252 9×104hm2,人均生态承载力0.595 6 hm2,全市生态承载力160.914 7×104hm2,人均生态赤字1.780 8 hm2,全市生态足迹赤字高达481.338 2×104hm2。葫芦岛市生态系统处于人类过度开发利用和压力下,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处于不可持续状态。生态足迹模型为研究生态环境的承载力提供了一种廉价而快速的计算框架,作为确定葫芦岛市生态承载力的方法与模式,简单、综合而且实用。  相似文献   

18.
污染防治与生态环境保护并重是我国环境保护的一项基本原则,为了促进我国的生态建设与生态保护工作,应该尽快建立生态补偿制度。本文对实施生态补偿的必要性、生态补偿的基本原则、中国的生态补偿政策等问题进行了较为深入的论述。  相似文献   

19.
利用生态足迹的计算模型和分析方法,对山西省太原市2010年的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进行了研究和分析.结果表明,太原市人均生态足迹需求为6.0139hm2,人均生态承载力为0.394hm2,出现了5.619hm2的人均生态赤字,表明太原市面临的生态压力较大.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缓减太原市生态压力的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20.
对秦皇岛生态市建设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生态市建设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要载体。本文对生态市的内涵进行了比较深入的分析,在此基础上,还分析了秦皇岛建设生态市的意义、基础条件、重点任务、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