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浅谈我国水生生物监测技术规范的修订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根据全国实现生物监测基本任务以及有效服务于环境管理的需要,剖析了我国水生生物监测技术规范的局限性,提出调整和完善监测项目及指标,调整监测频率,改进监测方法等若干修订意见建议对一份样品或一个试验,同时测定包括分子、细胞、器官、个体、种群乃至生态系统水平的多项指标,特别应注意增加分子生态毒理学方面指标,以突出生物监测的早期预报作用。  相似文献   

2.
中国流域水环境生物监测体系构成和发展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分析了国外水环境生物监测体系的构成和特点;总结了中国生物监测的发展历程、基础、存在问题和发展需求;提出了体系发展的总体发展目标,即以流域为单元,以各级支流为监测区段,发展以实现流域水环境生态完整性评价为目的的综合监测体系;同时,着重介绍了重点发展内容:建立以市级站为核心的监测网络;建立包含4个板块的核心业务监测能力;开展生物监测业务标准化建设;进一步完善水环境质量评价报告。对全国监测系统生物监测体系的构成和发展提出建议:在总体发展目标指导下,完成构建水环境生物监测技术体系、构建全国水环境生物监测网络体系、建立数据管理与评价平台及建立运行保障体系4个分目标,实现中国环境管理以"污染防治"为重点到以"生态健康"为目的的转折。  相似文献   

3.
丹麦大气环境质量监测山丹麦国家环保局领导下的丹麦大气污染实验室承担.该实验室建于七十年代.多年来在大气污染研究中,积累了广泛的经验,集中了一批致力于大气污染理论研究及监测应用技术研究的专业技术人员.大气环境质量监测为该实验室的主要任务之一,它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4.
大型蚤在线生物监测系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近年来,世界范围内突发性废水泄漏事件频发,在引起人们对水质问题恐慌的同时,也促进了饮用水在线监测与早期污染预警系统的发展。生物监测可以对污染环境下多污染物的联合毒性进行有效评估,具有传统化学监测所不具备的优点,已成为判定水质是否对水生生物存在影响、是否符合人类安全饮用的有效依据和手段。介绍了大型蚤在线生物监测系统的多通道流通生物测试室和生物传感器系统,并对世界范围内的研究与应用情况做了研究综述。目前,采用大型蚤作为指示生物的在线监测系统已在饮用水水质监测方面成功实现,但其在工业废水接管过程中毒性评估和早期预警的研究和应用上尚有不足,有待更加深入地探讨与研究。  相似文献   

5.
国家环保局开发监督司于1992年11月17日至21日在杭州召开全国生物监测技术会议,研究制定八五后三年和1993年全国生物监测工作计划,拟定“环境质量报告书”中生物监测部分的编写大纲和技术规定.与会专家一致认为:为了更好地为环境管理服务,要尽快开展污染源生物监测工作,尽早研究制定我国生物监测评价方法.会  相似文献   

6.
主动生物监测技术在水环境风险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生物监测技术综合分析污染物的环境行为和污染诱导的生物学效应,用于评估和预测水环境中化学品的生态风险,对保护有限的水资源和维持生态系统健康具有重要意义。介绍了主动生物监测的概念、操作流程,以及相对传统的被动生物监测所具有的优势,综述了主动生物监测技术在海洋和淡水环境质量监测中常用的指示生物,以及能对不同污染物作出响应的各种生物标志物,讨论了该领域国内外的最新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7.
生物监测在跨界河流中的应用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综合分析了生物监测在跨界河流流经国家间的协调管理、生物类群的选择以及监测技术的选择方面所面临的问题;选择欧洲多瑙河、亚洲湄公河以及非洲尼日尔河等跨界河流作为典型案例,对比分析使用不同生物类群(例如底栖动物、浮游藻类以及鱼类)进行跨界河流生物监测的技术方法,阐述了跨界生物监测项目中的资金来源、管理办法和运行机制等;并对未来的跨界河流生物监测提出建议,以期为中国的跨界河流生物监测提供实践依据。  相似文献   

8.
生物监测可以系统反映污染物对生物生长的影响及其在生物体内的转化和迁移,在水环境监测与生态健康管理中的重要性日益突出.伴随着工业化的快速发展,中国水环境污染问题依然严峻,工业废水治理和排放问题仍旧突出.为进一步保障工业废水出水及受纳水体水质安全,迫切需要在工业废水监测中引入生物监测技术.对传统微生物群落监测法、水生生物毒...  相似文献   

9.
浮游生物监测技术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浮游生物监测技术的探讨俞杭(南通市环境监测中心站226006)浮游生物监测是水环境生物监测的方法之一,已广泛应用于水环境监测研究,但其技术尚需深入研究和完善。根据多年实践,就有关问题作初步探讨。1《环境监测技术规范》采样分析中存在的问题按《环境监测技...  相似文献   

10.
生物监测若干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生物监测若干问题的探讨王国祥(南京市环境监测中心站210013)环境监测中,物理一化学监测能准确地反映环境污染物及其浓度,为环境管理提供大量数据,但必须承认这样的事实:任何先进的分析仪器,尚不能同时显示出污染物(或其浓度)对生物及人体是否有害。生物监...  相似文献   

11.
七十年代,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建立了全球环境监测系统(GEMS),世界卫生组织(WHO)主持了与健康有关的监测活动(HEALTH RELATED MONITORING),开展了全球大气、水质、食品、生物(人血中铅、镉;人乳中有机氯)以及呼吸气个体接触量监测.八十年代初,我国参加全部上述监测的合作规化,江苏省的无锡以及南京、常州等城市,分别参加了全球水质及生物监测点的工作.  相似文献   

12.
《干旱环境监测》,投稿及联系邮箱:ghjc7080@126.com;电话:0991-3838614;国内统一刊号:CN65-1117/X;国际标准刊号:ISSN1007-1504。《干旱环境监测》是由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生态环境厅主管、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生态环境监测总站主办的学术类季刊,刊物坚持为环境监测技术研究提供园地,力求反映环境监测的研究成果、应用技术、新理论、新方法,活跃学术气氛,促进学术交流。《干旱环境监测》设置有监测方法研究、研究与调查报告、质控与标准、生物生态监测、治理技术、专论与综述、评价与预测、经验交流等栏目。  相似文献   

13.
有机化合物在水体中生物富集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物体从周围环境中蓄积某种无素或难分解的化合物,使该物质在体内的浓度超过环境中的浓度,这种现象叫生物富集.在水环境中某些有机污染物在水生生物体内的浓度比水体中的浓度可以高几个数量级,从而造成了这种化合物对于那些以水生生物为食的哺乳动物(包括人类)的高的暴露浓度因此,生物富集过程是进行暴露分析的一个不容忽视的方面,对化合物的生物富集的细致研究也就成为化学品危险性评价的一个必不可少的部分.  相似文献   

14.
正《干旱环境监测》,投稿及联系邮箱:ghjc7080@126. com;电话:0991-3838614;国内统一刊号:CN65-1117/X;国际标准刊号:ISSN1007-1504。《干旱环境监测》是由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生态环境厅主管、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环境监测总站主办的学术类季刊,刊物坚持为环境监测技术研究提供园地,力求反映环境监测的研究成果、应用技术、新理论、新方法,活跃学术气氛,促进学术交流。《干旱环境监测》设置有监测方法研究、研究与调查报告、质控与标准、生物生态监测、治理技术、专论与综述、评价与预测、经验交流等栏目。  相似文献   

15.
化学品的危险性(Hazard)或风险(Risk)是指环境中实际浓度或预测浓度的化学物质引起有害生物学影响的可能程度.它是针对生态系统中所有生物成员(包括人类)的安全、以及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完整性而言.化学品的危险性评价或风险评价是化学品的生态毒理学评价和健康影响评价.它是进行有效的化学品管理和控制环境污染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6.
农村生态环境监测是县级环境监测部门的主要职责.目前.由于县级环境管理和监测部门的人员编制、技术力量、仪器设备等方面的严重不足,因而对广大农村的环境管理与监测,仅仅局限于城镇工业的污染防治、排污收费、事故仲裁以及城镇环境质量的管理和监测,无力开展农村生态环境的管理和监测.《环境保护法》赋予各级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的职责及对生活环境、生态环境、城镇环境、农村环境实施统一监督管理.因此,县级环境行政主管部门责无旁贷地依法管理农业环境.而农业部门也应依照环保法第7条对农业资源的保护实施监督管理.县级环保行政主管部门和监测站在做好城镇工业污染监测、环境质量监测的同时,要加强对农业生态环境监测的研究,如生态环境监测指标体系、项目、方法、生态环境质量评价等等.县级环保行政主管部门及监测站必须认识到开展农业生态环境管理和监测的重要性;同时,要在人员编制、仪器装备上加以充实和完善,结合当地的建设积极探索环境的管理和监测.海安县在生态农业建设上积累了多年经验.县环保局和监测站在为生态农业建设服务方面作了有益的探索.我们刊载本文的目的一是希望大家重视生态农业的环境监测;二是不断探索、交流生态农业监测的技术和经验;三是希望县级站能在生态农业监测方面  相似文献   

17.
剖析了重点工业污染源监督监测管理在报表法律效力、重点源筛选、监测手段、信息采集和审核、利用等方面存在的若干问题,并就这些问题提出了一些对策。  相似文献   

18.
剖析了重点工业污染源监督监测管理在报表法律效力、重点源筛选、监测手段、信息采集和审核、利用等方面存在的若干问题、并就这些问题提出了一些对策。  相似文献   

19.
关于环境监测的法律地位,存在若干似已被公认而实则缺乏法律依据的问题,主要是①环境监测作为检验有关法规执行情况的基本手段,是否有法律保证;②执行上述定义的环境监测部门是否具有在法律保护下的唯一性或确定性;③在上述问题未解决的情况下.政府环保部门的直属监测机构该怎么办.作者对此进行了深入研究,并提出了明确的观点.通过这类理论探索、提高认识,理顺关系,有利事业,这正是本刊的热忱追求和希望.  相似文献   

20.
我国环境应急监测车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国家对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处置的要求,结合我国环境应急监测车的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对环境应急监测车在环境事件应急指挥系统、应急监测仪器和设备、污染物扩散模拟系统、危险化学品应急处置专家库、现场视频无线传输和通讯系统、气象系统、监测车辅助系统、个体防护器材等方面的配置和研发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