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 毫秒
1.
工伤保险,涉及到千千万万个企业和职工的切身利益,工伤赔偿争议应如何仲裁和判决?应遵循什么精神呢?本文仅以两个真实的案例,剖析工伤赔偿争议中的问题,旨在昭示劳动和工伤保险的立法精神,探讨工伤赔偿风险责任的合理分担,并强调应加强工伤保险立法工作严密性的重...  相似文献   

2.
有问有答     
《中国劳动科学》2005,(1):44-45
问:邹某系某机械厂职工,因在工作中违章操作,造成了右手粉碎性骨折,经市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认定为因工负伤,并经劳动鉴定委员会鉴定为伤残六级。工伤职工依法向劳动争议仲裁委申诉享受工伤待遇。劳动争议仲裁委依法裁决机械厂承担邹某的工伤保险待遇。机械厂不服上诉到法院,法院审理后判决该机械厂承拒邹某的工伤待遇。机械厂服从了判决,接着按照企业制定的《企业职工奖惩办法实施细则》的规定,对邹某进行了处罚。邹某不服,认为既然对工伤职工实行“无过错责任原则”,企业就不可以对其进行处罚。那么用人单位能对工伤职工的违章操作行为进行处罚吗?  相似文献   

3.
第七讲企业的工伤保险责任实施工伤保险制度,落实工伤预防、工伤补偿和工伤康复三大任务,企业或用人单位负有首要责任,这是根据《劳动法》和相关法律法规及工伤保险的要求确定的。企业正确认识、认真履行应尽责任,是工伤保险制度得以贯彻落实的重要保证。一、企业责任具有法律强制性《劳动法》赋予劳动者的各项权利,也是用人单位相应的责任或义务。国家运用法律法规强制企业履行责任,才能有效保障劳动者的权益。在实施工伤保险过程中,企业或用人单位尤其要强化法律意识。首先是劳动安全卫生责任。企业在事故前要切实搞好劳动保护,不…  相似文献   

4.
现代工业社会,职业伤害和用工责任风险发生的频率和损失程度都有加大的趋势,给社会的和谐与稳定带来了潜在隐患。实践中,对职业伤害的保障关注较多,其中工伤保险发挥了主要作用。但工伤保险不能承担用工责任及部分职业伤害风险,需要商业责任保险补充。现行责任保险应当在险种名称、保险责任范围和期限设计等方面进一步创新及完善,与工伤保险共同构筑对职业伤害和用工责任风险的全面保障。  相似文献   

5.
在交通事故中负全责也能认定工伤在交通事故伤害中承担主要甚至是全部责任,仍然可以认定为工伤,肇事者自己造成的伤害却要由社保机构或者用人单位负责赔偿,这让不少人觉得不可思议。《工伤保险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恰恰作了这样的规定。《条例》一改1996年《企业职工工伤保险试行办法》“无本人责任或者非本人主要责任的道路交通机动车事故”才可能认定工伤的规定,明确职工“在上下班途中,受到机动车事故伤害的”应当认定为工伤。按照《条例》,无论受到伤害的职工在机动车事故中承担主要责任、次要责任,还是承担全部责任、根本不承担责…  相似文献   

6.
《企业职工工伤保险试行办法》(劳部发[1996]266号)第十一条规定,劳动行政部门接到企业的工伤报告或职工的工伤保险待遇申请后,应当组织工伤保险经办机构进行调查取证,在7日内作出是否认定为工伤的决定。由此可见,调查取证是工伤认定的关键环节。如何做好调查取证工作呢?作为从事工伤保险工作的实践者,笔者认为,在接到企  相似文献   

7.
梁昕 《劳动保护》2003,(12):60-62
供电企业聘用无电工证的人员充当电工。该电工在安装供用电设施工作中因接线错误,造成用户触电死亡。法院判决赔偿责任由电工个人承担,而供电企业却成为案外人——  相似文献   

8.
业主雇佣无资质的工人油漆房屋,施工过程中油漆工坠楼身亡,究竟谁该为此负责?日前,涟水县法院对一起类似的人身损害赔偿案依法作出判决:业主承担主要责任。  相似文献   

9.
热线咨询     
企业改制后职工工伤医疗费用由谁来承担?编辑同志:我于1995年5月在出公差途中发生车祸,由于输血不慎感染了丙肝。在2002年2月例行检查中才查出已转为慢性丙肝,一直在治疗,单位已医改,仍给予报销药费,现尚未痊愈。但目前企业面临改制,即由民营企业投入增量资金来控股,原有企业与职工解除劳动合同,发给经济补偿金,国有身份不再保留,然后与改制后的企业重新签订劳动合同那么,企业改制后,我今后的医疗费该由谁支付?覃立磊覃立磊先生:来函收悉。《工伤保险条例》第四十一条规定用人单位分立、合并、转让的,承继单位应当承担原用人单位的工伤保险…  相似文献   

10.
工伤保险知识讲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第八讲职工的工伤保险权利和义务工伤保险是职工的一种权利,在制度中也规定了职工应尽的义务。特别是与事故预防相结合的工伤保险制度,职工明确享受哪些权利和承担哪些义务,并认真加以落实,这和用人单位认真履行工伤保险责任一样,都是正确贯彻实施工伤保险制度的重要保证。一、正确认识劳动保护和工伤保险的权利与义务关系单位法人始终是劳动安全卫生的第一责任人,并负责职业伤害的赔偿,劳动法律法规总是侧重强化用人单位的责任,以保障职工的各项权利。有些职工对此有片面的理解,认为自己只管“干活挣钱”,“安全不安全是老板的事…  相似文献   

11.
<正>主持人,你好!我单位职工纪某2008年3月因企业车间着火导致面部和双手重度烧伤,之后转入北京整形研究所治疗,伤残等级鉴定为三级。2012年,"老工伤"纳入工伤保险统筹,2012年9月纪某正式退休。纪某享受护理费,现标准为每月1 946.00元,纪某至今仍在北京整形研究所做美容修复治疗。请问:1.工伤保险基金未核销的部分费用是否应由企业承担?  相似文献   

12.
《劳动保护》2011,(9):I0005-I0006
为了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以下简称社会保险法),制定本规定。 第三章 关于工伤保险 第九条职工(包括非全日制从业人员)在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用人单位同时就业的,各用人单位应当分别为职工缴纳工伤保险费。职工发生工伤,由职工受到伤害时工作的单位依法承担工伤保险责任。第十条社会保险法第三十七条第二项中的醉酒标准,按照《车辆驾驶人员血液、呼气酒精含量阈值与检验》(GBl9522—2004)执行。  相似文献   

13.
不同的判决同时获得工伤赔付与民事侵权赔偿2000年10月16日,上海宝钢冶金建设公司(以下简称宝冶公司)职工杨文伟,在工作过程中,因上海宝钢二十冶企业开发公司(以下简称宝二十冶公司)职工违规作业,从高处抛掷钢管,被砸伤头部,导致重度颅脑外伤、外伤性尿崩症等。2003年1月14日,经上海市宝山区职工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鉴定,杨文伟因工致残程度为四级。其后杨文伟与宝冶公司发生工伤保险赔偿纠纷,经仲裁和法院判决,宝冶公司已就杨文伟的工伤事故承担了一定的费用。  相似文献   

14.
德国是世界上第一个建立工伤保险制度的国家。1884年7月6日,德国颁布工伤保险法,其基于与民法不同的原则,即“不以追究事故责任者确定赔付的原则”。其含义为,在工伤赔付上,无需再追究是雇主还是雇员方面的过错,而是以是否发生在就业过程中为确定工伤赔付范围的划定标准。工伤保险法律将过去由工人方面承担事故后果,转移向由雇主方面承担。但雇主的责任不是以企业主个人承担  相似文献   

15.
<正>缴纳工伤保险是对劳动者切身利益的呵护。按照法律规定,用工方都应该为职工购买工伤保险,但现实中,很多企业并没有做到这一点。有的企业在员工发生工伤致死或致伤后,想通过补缴工伤保险转嫁风险,到底可不可行呢?员工工伤死亡公司补缴工伤险小任是广州某公司员工,公司为其缴纳入职期间的工伤保险费。后来,小任离职。离职后,小任又重新入职,公司与其签订了新的《劳动合同》,但未再缴纳社保。  相似文献   

16.
陈斐慧 《劳动保护》2021,(11):94-95
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的规定,职工在上下班途中受到非本人主要责任的交通事故伤害的,属于认定工伤的情形.那么,职工前往单位加班途中,是否属于"上下班途中"呢?本文以河南省高级人民法院的一篇再审行政判决书为研究案例,和大家一起讨论关于加班的权益保护和安全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17.
摘要:《社会保险法》第四十二条规定:“由于第三人的原因造成工伤,第三人不支付工伤医疗费用或者无法确定第三人的,由工伤保险基金先行支付。工伤保险基金先行支付后,有权向第三人追偿。”该规定设置“第三人不支付或者无法确定第三人”为先行支付的条件,将先行支付与追偿的范围限制为“医疗费用”,对于其他待遇支付与追偿没有提及。建议立法统—工伤保险基金支付范围,明确不同情形下工伤保险与民事赔偿责任的承担。  相似文献   

18.
《现代职业安全》2001,(10):39-39
工伤保险适用于哪些企业、人群? 解答:《企业职工工伤保险试行办法》第二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企业及其职工必须遵照本办法的规定执行”。根据这一规定,工伤保险的适用范围应当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所有企业,即:国有企业、集体企业、外商投资企业、股份合作制企业、私营企业等,都要参加保险,实行工伤保险社会统筹,设立工伤保险基金,对工伤职工提供经济补偿和实行社会化管理服务。同时各类企业要按照国家和当地人民政  相似文献   

19.
施倚 《劳动保护》2022,(5):91-91
主持人,你好!我公司将某广场项目工程分包给不具备用工主体资格的个人王某,王某招用工人李某在广场项目工地进行屋顶石膏板拆除时受伤,请问伤者的受伤责任由谁承担?易安网友易安网友,你好!首先,《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四条第一项规定,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的.  相似文献   

20.
正根据《安全生产法》《职业病防治法》的规定,工伤职工除依法享有工伤保险外,依照有关民事法律,尚有获得赔偿的权利的,有权向用人单位提出赔偿要求。向用人单位提出哪些赔偿?与工伤保险赔偿可否竞合?都需要从法律上加以明确。一直以来,工伤保险待遇赔偿与民事侵权赔偿是否可以同时享有,是我国工伤保险领域争议较大且尚未解决的问题。尤其是在上下班途中,职工遭遇非本人主要责任的交通事故之时,这一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