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郭伟 《环境》2002,(5):34-34
在有关环境教育渗透的各个学科里,地理与环境教育的关系可以说是最为密切的。地理教育中强调的“人-地”关系与环境教育中所倡导的“理解和鉴别人类、文化和生物地理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是基本一致的。因而,1992年的《地理教育国际宪章》明确指出:地理教育可以为环境教育作出贡献。一、开展问题讨论,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环境问题的存在往往受多种因素的  相似文献   

2.
日前,丹阳市环境保护局、丹阳市教育局联合决定,在全市中小学全面实施“绿色德育”工程。这是该市总结近几年以大泊中心小学为代表的全市农村中小学“绿色德育”的成功经验,以期在实施素质教育中真正体现生态教育的功能,让青少年在受教育、学知识、长身体的同时,培养对环境负责的精神,成长为一代具有善待环境的道德观,符合可持续发展价值观的未来之才。  相似文献   

3.
日前,丹阳市环境保护局、丹阳市教育局联合决定,在全市中小学全面实施“绿色德育”工程。这是该市总结近几年以大泊中心小学为代表的全市农村中小学“绿色德育”的成功经验,以期在实施素质教育中真正体现生态教育的功能,让青少年在受教育、学知识、长身体的同时,培养对环境负责的精神,成长为一代具有善待环境的道德观,符合可持续发展价值观的未来之才。  相似文献   

4.
孙平 《山东环境》2000,(7):213-214
邓小平同志讲:“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21世纪是环境时代,人类面临着环境与发展的严峻挑战。“环境保护,教育为本。”环境教育关系到可持续发展的面向21世纪的教育大计,儿童是环境教育的前沿阵地。  相似文献   

5.
邓小平同志讲 :“教育要面向现代化 ,面向世界 ,面向未来。”21世纪是环境时代 ,人类面临着环境与发展的严峻挑战。“环境保护 ,教育为本。”环境教育关系到可持续发展的面向21世纪的教育大计 ,儿童是环境教育的前沿阵地。1小学开展环境教育的立意及目的1.1严峻的环境形势 ,要求强化环境教育人类是地球孕育出来的具有高度智慧的生物群种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 ,生产力的发展人类展示出了改造自然和从自然获取资源、财富的高超能力 ,但同时也破坏了自然界的平衡 ,给人类带来了严重的损失与灾难 ,地球已向破坏它的人类亮出了“黄牌” ,…  相似文献   

6.
阎明德 《环境导报》2003,(14):40-40
创建“绿色学校”是当前学校环境教育的重要举措。作为学校,不管是在创建过程中,还是挂牌之后,都应该把环境教育列入学校的重要议事日程,常抓不懈,让绿色永驻师生心中。网络: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环境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到学校、家庭、社会的方方面面。要搞好这个综合工程,必须建立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的教育网络。实施环境教育的过程中,学校是主阵地,这是众所周知的。学校要有目的、有意识地组织一些环境教育活动,让师生能在活动中接受环境知识,增强环境保护的意识及责任感。学生在学校和家庭的时间大约各占一半,也就是说与家长…  相似文献   

7.
居室是人们休息、睡眠和学习的场所,又是家庭团聚、儿童成长发育、老人健康长寿的地方。人在一生中至少有一半时间在住宅中度过。环境医学工作者的研究结果表明,居室环境条件的好坏,特别是居室空气污染情况,与居民健康水平,某些疾病的患病率、死亡率和儿童生长发育均有密切关系。因此,重视室外环境污染防治工作的同时,注意保护和改善居室环境,对于促进人体健康有重要意义。人类在生活和生产活动中产生的各种环境污染物,不仅污染水源、空气、土壤等外环境,造成所谓“公害”,而且也污染居室环境。  相似文献   

8.
郭伟 《沿海环境》2002,(11):14-15
在有关环境教育渗透的各个学科里,地理与环境教育的关系可以说是最为密切的。地理教育中强调的“人-地” 关系与环境教育中所倡导的“理解和鉴别人类、文化和生物地理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是基本一致的。因而,1992 年的《地理教育国际宪章》明确指出:地理教育可以为环境教育作出贡献。  相似文献   

9.
环境保护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是以宣传教育起家的。只有加强环境宣传,才能从根本上提高我国环保的整体水平。环保宣传可以通过以下通径进行: 一、在中小学设立环保课,在师范设立环保课。中小学环保课可做为一门独立课程,也可把环保的主题“渗透”在各门课程之中;在师范中设立环保课,目的是提高教师的环境素质。环境素质象“五讲四美”一样,是一种道德规范,而不是一门“技艺”;教师的环境素质的提高则有利于搞好环境教育。  相似文献   

10.
创建“绿色学校”是对儿童及中小学生进行环境教育的有力措施。广州市在创建“绿色学校”中取得了良好的成绩。领导重视、教师和学生积极参与,是广州市创建“绿色学校”的主要经验。  相似文献   

11.
陈舜田 《环境》1998,(9):26-26
1973年,美国炸毁了一幢早期建造的高层住宅,并以此宣告“现代建筑”的死亡。美国和西欧是发展高层住宅最早的地区,但在60年代末、70代年初,城市居民纷纷弃楼外迁——冲出冷漠、枯燥的樊笼,回到大自然中去。致使城市中心区域许多高层住宅人去楼空。究其原因。概由住宅区规划和住宅设计忽视了社会心理学这门科学。由于每个人都是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成长的,都生活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一个人的各种态度与他生活的社会环境有极大的关系。温·邱吉尔的名言:“人造住宅,住宅造人”,说明不同的建筑空间和环境,会给人带来不同  相似文献   

12.
主体性教育是我国教育研究与改革的重要思想。当前儿童主体性教育实践存在几个主要问题:重视儿童整体主体性而忽视儿童个体主体性,忽视儿童非智力因素对主体性发展的影响,忽视儿童独立的学习和自主的活动。儿童主体性教育必须克服这几个问题,采取多种多样的方法激发儿童学习和工作的主动性,使之愉快地参与到各种生活环节和活动中。  相似文献   

13.
吴飞飞 《环境导报》2003,(14):34-34
许多幼儿园对环境教育高度重视,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不少幼儿园在实施环境教育的过程中仍有许多遗漏的问题。主要可归结为以下几个方面。一、重视幼儿的环境教育,忽视教育者自身的环保素质镜头:平时,某老师总是叮嘱孩子们要时刻注意节约用水,但自身却缺乏环境意识,生活中没有及时关好水龙头。试想,孩子们听到了哗啦啦的水流声,他们会怎么想?二、某些游戏活动对环境教育存在负面影响镜头:在游戏中,教师穿插了这样一段游戏情节:“不好,小动物们,大灰狼来了,怎么办?”“打死他!”于是孩子们有的用“枪”、有的用“刀”、有的用“棍子”兴奋地…  相似文献   

14.
实验证明,胎儿、婴幼儿和儿童对环境中不良因素最敏感。因而在进行环境污染对人体健康影响的流行病学调查时,通常把儿童列为最敏感的人群。儿童时期为什么对环境中不良因素特别敏感?这是由于儿童的生理情况决定的。儿童生理发育尚未成熟,正处在长身体阶段。身长、体重迅速增加,各个器官逐渐分化,生理机能逐渐地成熟。儿童对外界的刺激,反应性强,适应能力差,抵抗力弱。儿童的中枢神经系统,容易兴奋,也容易疲劳而抑制。儿童的乳  相似文献   

15.
1 要从战略高度认识搞好计划生育和环境保护工作在我省“二次创业”中的重大意义 人口、环境问题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我们省第八次党代会把“实施科教兴省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创知识经济之业”作为“二次创业”的重要任务提了出来,而人口、环境与经济可持续发展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环境问题则直接关系到人民健康、生活质量,关系到农业、工业和其它各业的长远发展。因此,在“二次创业”这个长期的历史过程中,必须始终把计划生育和环境保护放在极其重要的战略地位来抓。  相似文献   

16.
曾岱仪 《环境》2007,(2):92-93
我校是一所有四十多年办学历史的省一级学校。在新的世纪里,我校在“快乐学习、快乐童年、快乐成长”办学理念的指引下,重视环境教育,通过环境教育让学生健康、快乐、幸福的成长。  相似文献   

17.
顾一华 《环境导报》2003,(16):31-31
心理学家皮亚杰说:儿童是在周围环境的影响下,通过主体与环境的交互作用而获得发展的。随着幼教改革的深入,环境的教育作用显示出它越来越独特的魅力。因为环境能激发幼儿思考,引导幼儿的行为与活动,改变幼儿的认识与理解。幼儿最喜爱游戏,他们与游戏环境最容易沟通和协调,因此,创设良好的游戏环境,充分挖掘游戏环境的教育价值,可以使幼儿的身心素质得以迅速发展。师生共同努力托起一片蓝天,开启幼儿的心灵之门,让孩子们在游戏中健康快乐地成长。引发幼儿主动参与和探索走进我们的活动室,你会发现房间里的挂饰是孩子们自己动手用绉纸、可乐…  相似文献   

18.
1前言由国家环保总局、中央宣传部、国家教委联合推出的《全国环境宣传教育行动纲要》(1996—2010)中明确提出要在全国逐步开展创建“绿色学校”活动。“绿色学校”的推出,是为了贯彻《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和落实《国务院关于环境保护若干问题的决定》所采取的重大举措,是落实“搞好环境保护的宣传教育,增强全民环境意识”的实际行动。然而,如何开展这项工作,需要各方面的努力和配合。2加强环境教育,创建“绿色学校”需注意的问题2.1提高认识是环境教育发展的前提。首先,要认真…  相似文献   

19.
杨绍球 《环境导报》2003,(14):45-45
重视环境教育中的自主构建一是让学生构建自己的学习方式。儿童的天性是好动的,他们在实践中能运用自己的感觉器官去认识客观世界,并通过各种实践活动来检验对事物的感知是否符合事实。教育实践中,我们强调教师要充分挖掘教育过程的实践环节,实实在在让学生去“动手”实践。二是让学生构建自己的学习精神。让学生主体从形式上的参加变为实质上的参与,从中不断地“设计”、“反思”、“获得”,从螺旋上升的自我生成中提升自己,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重视环境教育中的整合学习学校环境教育涵盖着诸多学科的思想、知识,因而,环境教育…  相似文献   

20.
自从1948年托马斯·普瑞查首次使用“环境教育”一词以来,经过1972年和1992年两次人类环境会议,“环境教育”作为环境科学、生态科学、教育科学等学科的交叉学科便迅速成长和发展起来,逐渐成为基于环境系统的一种特殊教育,并越来越成为人们普遍关注的热门话题。在罗马俱乐部的最新报告中,环境问题被列为21世纪世界两大热点问题之首。环境教育也被认为是21世纪世界三大教育主题之一。中国的环境教育事业萌发于1972年第一次人类环境会议以后。经过30多年的努力和发展,环境教育尽管被环境科学界、教育界、政府、社会团体以及公众所热切关注,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