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气候环境适应性是飞机的重要质量特性之一,实验室飞机气候环境实验是验证飞机气候环境适应性的重要手段。在飞机的试飞或取证进程中,需要考核发动机及其交联系统(如APU、气源系统、燃油系统等)之间的匹配性,验证飞机整机对复杂气候环境的适应性。构建动力系统与飞机其他系统间的交联矩阵,在气候环境实验室实现发动机运行状态下的飞机系统成功验证。以实验验证案例为基础,分析复杂气候环境下发动机启动中的飞机主要系统运行特性,为后续飞机的故障定位、诊断和分析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飞机电磁干扰特性测量是飞机研制中一项不可缺少的试验,本文从飞机环境电平测量,电源线感应电压、成束电缆感应电流测量等九个方面,介绍测量方法,并提出了主要技术指标和敏感度准则。  相似文献   

3.
某型航空直流接触器在使用中出现主触头输入端烧毁故障。通过故障树综合分析,采用模拟烧毁试验手段对送检的接触器开展故障原因分析。结果表明,主触头输入端被烧毁的原因主要是接触器接触片表面氧化、接触处有污物,导致接触片与外接导线的接线片之间的接触电阻过大。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应结合定期检查工作,对接触器的螺母紧固、接触片的表面状态是否存在氧化发黑等情况进行外观检查,视情更换接触器,避免主触头接触片发生烧毁故障。  相似文献   

4.
针对极端低温环境下航空发动机因滑油温度过低产生无法起动的故障,本文面向全状态飞机实验室环境试验,依据飞机运营的外场自然环境特征来分析实验室环境的有效性,开展实验室极端低温环境下飞机发动机滑油系统的响应参数研究,从发动机试车起动和停发两个阶段分析滑油温度的变化特征,通过分析发动机滑油温度的上升段特征函数和下降段特征函数,确定了实验室环境试验冷浸透时间和飞机维护程序时间。经研究表明:在外场自然环境温度和实验室环境温度的误差为0.03%条件下,发动机吊挂的内外场环境温度相差1.82%,即实验室低温条件下飞机发动机环境试验数据具有有效性。在此基础上,深入研究极端低温环境对发动机滑油温度的影响,基于发动机试车数据计算得到:低温环境下发动机滑油系统经24.26min由初始状态的最低温度-36.03℃上升为全状态运行的最高温度74.92℃,并且当-40℃低温环境下飞机停发且地面停放时间超过4.06h,发动机下次起动前需执行发动机预热维护程序;同时发动机试车停发后滑油温度由54.03℃经5.78h重新降至-36.03℃,可为整机环境试验制定冷浸透时间提供依据,最终形成了低温条件下飞机发动机滑油系统的环...  相似文献   

5.
高电平试验在飞机级试验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电磁环境的日益复杂和航空电子技术的发展使得机载电子电气系统更容易受到高强辐射场(HIRF)的影响。功能危险性评估为A级的电子电气系统在开展HIRF防护合格审定时,必须进行飞机级HIRF防护符合性验证,这也是民用航空器电磁环境效应研究的重要内容。针对A级系统的飞机级验证方法—飞机级高电平试验进行研究,概述了HIRF防护的合格审定程序,研究了飞机级高电平试验环境的构建及校准方式,归纳总结了不同测试阶段的测试程序。  相似文献   

6.
新闻资讯     
《环境技术》2017,35(3)
<正>国内首个通用飞机综合航空电子系统研制成功近日,由航空工业计算所自主研制的通用飞机综合航空电子系统完成成果验收,这标志着我国首个符合民机适航要求、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通用飞机综合航空电子系统研制成功。通用飞机综合航空电子系统包含显示控制、通信导航及监视、飞行参数采集和记录、数据显示及告警、飞行任务管理等40多种功能的16台设备,采用了基于安  相似文献   

7.
航空垃圾的特性研究及其处理处置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红磊  余恒 《四川环境》1998,17(4):29-31
本文通过大量的实测数据,对国内航空垃圾的物理特性和化学元素组成进行了分析,对其排放情况进行了研究,并以此为依据进行了航空的处理和处置的探讨。  相似文献   

8.
本文分析了航空电子设备大气中子单粒子效应防护技术的国际系列标准现状,首次提出了一套航空电子设备大气中子单粒子效应故障率预计方法,阐述了其计算原理、计算程序与计算案例。验证案例表明,地面模拟试验值与三个不同数据来源的预计值在一定的误差范围以内,可以为在飞机全寿命周期过程中及时发现中子单粒子效应故障对设备的危害影响提供一个必要的定量计算工具。  相似文献   

9.
飞机的雷击附着点是飞机防雷设计研究的基础,是飞机设计中的重要过程。本文以伊尔-76飞机模型为例,依据SAE-ARP5416和国内相关标准规定的雷击附着点试验方法,采用基于传输线矩阵法的数值仿真技术对飞机的雷击附着特性展开研究,分析了机载雷达天线对飞机雷击附着点的影响,为机载雷达天线的雷电防护设计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0.
航空产品可靠性试验的基本原则就是尽可能模拟产品在实际使用中所受的各种环境因素的影响,从而暴露产品的薄弱环节和缺陷,某飞机在使用中其机载电子设备要由飞机环控系统给它通风冷却以保证其正常工作,因此在可靠性试验时也应尽量保证工作条件,本文就可靠性试验中地面通风冷却装置的有关技术问题进行了探讨和分析,并提出了两种不同的实施方案及方案比较和可行性分析。  相似文献   

11.
航空设备的电磁环境条件,如同其它气侯和机械环境条件一样,可分为客观自然界存在的和诱发产生的两种。产品的设计、生产、运输、贮存、使用各个阶段都应考虑电磁环境的影响。本文探讨飞机电磁干扰效应、飞机用电磁频谱以及电磁兼容性设计方法等问题。  相似文献   

12.
为了增强接触器在高原环境条件下的适应性能,提高接触器在高原特殊环境条件下的可靠性水平,特此提出对接触器应通过的环境适应性试验提出了考核评价。  相似文献   

13.
飞机作为航空产品,使用维护成本在全寿命周期费用中占据了相当大的比例。将使用维护成本折算为备件的采购和维修成本,在设计阶段通过基于备件的分析,分类计算在不同飞行强度下各种备件的采购和维修费用,从而确定飞机在满足用户需求的前提下所能执行的最经济的飞行强度。以某型飞机为例,提出了一种最经济飞行强度的计算方法,有助于在设计阶段规划飞机的使用和维护保障。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飞机除冰废水对机场周围环境的危害,分析了国内外除冰废水收集、储运、处理的现状,指出机场除冰废水治理难点。提出引入绿色航空管理理念,积极开展飞机除冰废水治理政策和方案研究,为促进机场除冰、防冰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5.
航空环境与机载设备环境试验规范的制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简要介绍了航空环境中对流层、平流层、电离层、外大气层的基本环境及民用飞机机型的基本情况,对机载设备环境试验标准的选用及标准中提供的机载设备环境试验项目和应力等级的剪裁,归纳整理出了应考虑的因素:飞机舱内、舱外,飞机类型、飞机性能,并对每个试验项目的目的做了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16.
文章先说明了电气设备中电源插头LN插脚之间剩余电压和剩余能量的测量是考虑“差模干扰”的影响。而L(N)插脚与保护地之间的剩余电压和剩余能量的测量考虑“共模干扰”的影响。接着介绍了安全电压和安全能量的限值是如何确定的。然后重点分析常见电源电路中的X电容和放电电阻位置对电源插头的剩余电压和剩余能量的影响。并通过具体案例说明插头剩余电压和剩余电量是如何测量的。最后详细对电源插头达到安全电压所需时间的进行了不确定度分析和计算。  相似文献   

17.
采用电磁仿真软件FEKO对大型运输机的主要舱室及内部线缆进行了HIRF(高强度辐射场)耦合的数值仿真。通过矩量法、多层快速多极子法、物理光学法、几何光学法等算法,仿真计算了100MHz~18GHz频段HIRF辐照下,舱室内的电磁场分布,以及10kHz~400MHz的HIRF辐照下,飞机内部的电缆终端的感应电压和电流;分析了飞机舱室的屏蔽效能及不同线型的线缆的耦合规律。得出了一些有价值的结论,为飞机中电子设备的HIRF防护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电是当今社会不可或缺的能源,电能质量也随之被人们熟知。但各类电子设备的广泛应用,使谐波问题。它可以对电力系统、供配电系统造成一系列安全隐患,它的非线性、随机性、影响因素的复杂性可形成不可预知的潜在威胁。本文就三次谐波这一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9.
实验将介质阻挡放电与电晕放电组合在一个反应器内,以靛蓝二磺酸钠溶液为实验废水,将高压电极上通入50Hz交流高压电,在常压空气中形成介质阻挡放电-电晕放电系统,放电产生的低温等离子体及其活性基团作用于染料分子。考察了电源电压、电极间距、处理时间对染料溶液脱色率和能量效率水平的影响,确定反应器工作状态为介质阻挡放电系统电极间距30mm、电晕放电系统电极间距25mm、电源电压20kV。  相似文献   

20.
以硅橡胶为主的复合绝缘材料广泛应用于高电压外绝缘领域,因其憎水性和憎水迁移性能有效提高线路绝缘子污闪电压。但是,运行多年后硅橡胶材料会发生局部老化,表面憎水性不均匀下降,这种情况下线路绝缘子的防污效果有着重要的研究意义。针对复合绝缘子沿串憎水性以及RTV涂料绝缘子上、下表面憎水性的不均匀分布特点,应用人工污闪试验和饱和受潮试验表现其防污性能。试验结果表明:复合绝缘子高压端憎水性下降对绝缘子整体防污性能影响较大;而悬垂绝缘子上下表面的饱和受潮时间和污秽流失情况决定了整体受潮状态,其中下表面的憎水性状态对其防污效果至关重要。根据上述试验结果,在运行状态评价中,复合绝缘子高压端以及悬垂绝缘子下表面的憎水性应给予重点关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