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京津冀地区大气污染联防联控协同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解决京津冀地区的大气污染问题,需要改变属地各自为政的管理模式,探寻区域大气污染联防联控协同治理机制。本文论述了区域大气污染联防联控的机制与作用,分析区域大气污染现状与污染物排放总量情况,探讨区域大气污染防治府际间的合作博弈,研究大气污染联防联控机制的构建,应该从组建区域环境管理组织机构、加快建立联动执法机制、加快产业转移与结构调整等七个方面提出大气污染联防联控实施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随着我国大气区域性复合型污染特征日益明显,光化学烟雾、区域性大气灰霾频繁发生,区域整体环境质量恶化,严重威胁群众健康,影响环境安全。2010年环保部等九大部委联合出台的《关于推进大气污染联防联控工作改善区域空气质量的指导意见》中要求"到2015年,建立大气污染联防联控机制,形成区域大气环境管理的法规、标准和政策体系"。2012年制定实施的《重点区域大气污染防治"十二五"规划》中也明确提出"建立大气污染联防联控机制",这为我国大气污染防治环境监管模式的战略转型提出了重大机遇和挑战。  相似文献   

3.
大气污染联防联控的研究和实施主要集中在京津冀等污染严重地区,西部地区乃至小区域内部大气污染联防联控措施研究甚少。小区域内的大气污染治理与防控由于环境主管部门的单打独斗,部门间数据共享缺失,联防联控停留在文件制度上,缺乏可操作性。黔江区空气污染主要出现在冬季(12月—次年2月),本文结合黔江区大气污染特征,分析了污染成因,从整体性治理的角度,提出应建立完善市县级联动、政府各部门之间科学的联防联控机制,促进政府、公众、企业之间良性互动,转被动治污为有效防控污染等措施。  相似文献   

4.
<正>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大气污染防治协作小组第四次会议近日通过了《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大气污染联防联控2015年重点工作》(以下简称《重点工作》),明确表示京、津、冀、晋、鲁、内蒙古六省区市将在机动车污染治理、煤炭消费总量控制、秸秆综合利用和禁烧、化解过剩产能、挥发性有机物治理、港口及船舶污染治理六大重点领域协同开展工作.  相似文献   

5.
当前,我国大气环境形势十分严峻,区域性大气污染问题突出,直接影响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与人民群众身体健康。《重点区域大气污染防治"十二五"规划》以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13个城市群的大气污染防治工作为对象,以解决PM2.5污染问题为重点,要求严格控制主要污染物新增排放量,实施多污染物协同治理、强化多污染源综合管理,着力推进区域大气污染联防联控,切实改善环境空气质量,建设清新蓝天中国。  相似文献   

6.
美国南加州空气质量管理经验及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秋月  李冰 《环境保护》2013,(16):71-72
本文以美国南加州地区大气污染治理经验为借鉴,结合我国当前大气污染严重的实际情况及治理措施,提出了构建联防联控机制、打牢环境管理基础、建立大气污染防治最佳实用技术体系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苏皖鲁豫交界地区大气污染形势和问题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汪旭颖  严刚  雷宇  宁淼 《环境保护》2020,48(17):45-48
苏皖鲁豫交界地区是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和长三角地区两大大气污染防治重点区域的连接带。近年来,该地区空气质量改善进展相对较慢,大气污染问题逐渐凸显,已成为全国大气污染最严重的地区之一。本文从大气环境质量状况、区域传输特征、重点源污染特征以及污染治理存在的问题等方面对苏皖鲁豫交界地区大气污染防治形势进行分析,并提出该区域强化大气污染防治要从深化结构调整和污染治理、强化区域联防联控、提升大气环境现代化治理能力三方面进行重点突破。  相似文献   

8.
区域大气污染联防联控的理论与方法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区域性、复合型大气污染是中国目前以及今后一段时期内所面临的主要大气污染问题,但我国现行"属地"特征的环境管理制度无法满足区域性、复合型大气污染所需要的合作解决问题的要求,因此亟需建立区域大气污染联防联控机制。本文探讨了区域大气污染联防联控的理论基础,并着重讨论了我国实施区域联防联控的技术与方法,包括联防联控区域划分方法、区域大气环境问题控制技术、区域总量控制目标确定与分配方法及区域大气污染联防联控保障体系等。  相似文献   

9.
正一、Vo Cs治理与大气污染防治中国政府在"十二五"期间逐渐形成了治理挥发性有机物(VOCs)的政策基础,2010年5月,国务院转发九部委《关于推进大气污染联防联控工作改善区域空气质量的指导意见》,是中国首次从国家层面提出VOCs污染控制。2012年10月环保部出台《重点区域大气污染防治"十二五"规划》,提出了油气回收、石化化工等重点行业VOCs综合治理工作思路。2013年9月,国务院发布的《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其  相似文献   

10.
南粤绿讯     
《环境》2014,(8)
正珠三角大气污染联防联控技术示范区建设成效显著7月4日,省环境保护厅召开珠三角大气污染联防联控技术示范区媒体通报会,通报并演示了863计划"重点城市群大气复合污染综合防治技术与集成示范"重大项目的多项成果。省环境保护厅总工程师陈铣成指出,实施863计划"重点城市群大气复合污染综合防治技术与集成示范"重  相似文献   

11.
<正>随着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大气污染已成为各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面临的最大挑战之一。大气污染严重危害人体健康,并给生态环境、气候变化等造成不利影响。我国政府高度重视大气污染问题,自20世纪70年代开始推进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历经消烟除尘、工业点源治理、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排放总量控制、扬尘和机动车污染控制、区域联防联控、重污染应急等一系列重要过程,从无到有开启了我国大气环境保护的历史并取得显著的阶段性成效。  相似文献   

12.
沈鹏  李保艳  武皓阳  赵慈  王琛 《环境保护》2020,48(15):64-67
"2+26"城市作为京津冀大气污染传输通道城市,是京津冀大气污染的重污染源排放区,也是我国大气污染治理的重要区域。鹤壁市作为"2+26"城市之一,通过基于污染特征所确定的大气污染防治政策措施的施行,2016年以来大气环境质量得到了明显改善。本文基于鹤壁市大气污染物的行业特征,对大气污染防治的具体对策和治理效果进行了分析,并针对现状问题提出应通过进一步控制本地工业排放和区域联防联控相结合的方法,降低PM_(2.5)、PM_(10)的排放,同时,针对臭氧排放逐年增加的趋势,建议将重点控制臭氧前体物排放作为其治理工作重点。  相似文献   

13.
关于我国落实区域大气联防联控机制的深度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在总结国内外区域大气污染联防联控行动及管理机制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分析包括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和广州亚运会等典型联防联控及管理机制运行效果和存在的问题。研究表明,现阶段我国大气污染区域联防联控机制存在基础研究不足、缺乏实际行动、缺少相应的政策法律支撑以及部门之间协调不足的问题。为此在对联防联控行动和管理机制深度思考基础上,探讨提出相应的解决思路和办法,促使其能够在我国大气污染防治领域发挥更好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如何统筹运用“科技创新”和“协同治理”来有效支撑精准治污、科学治污和依法治污是我国大气污染防治面临的挑战。本文梳理了协同创新助力大气污染防治的重要意义,指出当前我国大气污染协同治理在区域部门间权责利不匹配、科技支撑协同创新不足等方面仍然面临着深层次的问题和瓶颈。以大气重污染成因与治理攻关项目为例,系统分析了该项目在改善大气污染协同治理方面进行的有益探索,提出深入推进大气污染协同治理要充分应用大气污染防治协同治理的政策工具、开展多尺度多目标的协同控制、构建生态环境领域集中攻关新型举国体制、正确处理“一市一策”和区域联防联控的协同关系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大气污染影响范围广泛,日益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关键性因素。并且大气污染具有极强的流动性,往往同时影响多个行政区域,因此有必要通过联防联控机制进行治理。我国在区域性大气污染联防联控机制方面已有相关立法,但是存在立法体系不完善、管理制度不健全、环保部门责重权轻、科学基础理论不成熟等缺点。结合美国和欧盟的成功经验,建议完善法律体系、建立全国联防联控委员会、进行联防联控区域划分、构建联防联控各项制度并大力推进技术进步。  相似文献   

16.
南粤绿讯     
《环境》2014,(3):42-43
正"要进一步提升大气监测能力,继续在监测科技水平上占领高地,开展环保与气象、国土等跨学科的高层次合作,加强监测数据的分析研究和管理应用,做好数据信息和应用成果的共享。要完善区域大气监测体系,巩固大气污染防治联防联控成果,以监测数据为依据推进大气污染防治精细化管理,采取更有效的行政措施强化联防联控,加强环保、发改、经信等多部门联合行动。要探索监测社会化途径,抓好试点,总结经验,规范管理,促进环境监测社会化工作的良性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7.
回顾了我国京津冀地区大气污染联防联控机制发展历程,从目标效果、制度框架、措施手段等视角系统地阐述了京津冀地区大气污染联防联控机制的实施效果.结果表明:①京津冀地区大气污染联防联控的预期目标(2017年)基本实现,并且随着控制目标逐渐严格,已由年尺度细化至日尺度.②京津冀地区大气污染联防联控顶层制度框架逐渐成熟,运行机制逐渐健全统一,重污染应急管控预案趋向于成本有效性减排策略.③当前大气污染联防联控手段基本为命令控制型,在源头控制上主要采用新源环境准入、老旧源落后产能淘汰、燃煤控制与小规模炉窑综合整治等产业结构优化和能源消耗结构调整策略;在末端控制上,逐步规范和强化大气固定源排污许可证管理制度,实施精细化的移动源、面源排放管理模式.④建议加快建立京津冀地区空气质量管理常设机构,实现大气污染联防联控的长效化;建议实施区域性大气固定源排污许可证制度,在此基础上引入经济刺激型手段,建立基于京津冀地区空气质量改善目标的大气固定源排污权交易制度,让市场机制促使污染源进一步减排和污染控制技术水平的不断提升.   相似文献   

18.
钟流举 《环境》2012,(2):13-15
"PM2.5监测并不难,难在治理."如何在新标准指引下,积极探寻空气污染治理解决之道,逐渐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作为国内三大经济圈之一和联防联控重点区域之一,珠江三角洲近年来以"观测研究"、"成因诊断"、"技术集成"、"政策措施"、"治理行动"、"评估验证"为主线,以污染减排、粤港合作、国家重大科研项目、亚运会及大运会实践检验为契机,在区域大气污染联防联控中取得了初步成效,为未来持续改善区域空气质量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9.
事件     
《环境》2016,(11)
正粤桂琼共建联防联控体系广东、广西、海南三省区环保部门及环北部湾地市环保部门召开了北部湾区域大气污染防治联防联控工作协调会。协调会上,华南环保督查中心主任提出,要进一步加大区域大气污染防治力度,环北部湾3省区要将区域内石化、火电、建材等行业的大气污染防治作为环境保护工作重点。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从区域大气污染联防联控的概念与内涵出发,在总结分析欧盟、美国与中国区域大气污染联防联控管理模式基础上,研究认为区域联防联控的管理模式分为两大类:第一,纵向机构的管理模式,即设定自上而下的机构层级通过行政手段实现区域合作;第二,横向机构的协作模式,即自发行动签订减排协议通过利益协商实现区域合作。长期来说,纵向机构的管理模式,有利于区域空气质量管理机制和环保工作的长效化、制度化。设立跨行政区的管理机构虽然是一个比较有效的方法,但是在短期内难以建立。短期内以最小制度成本取得最优治理效果的方式是行政区之间的合作、协同努力解决跨界污染。区域环境协商是现阶段适用于我国区域空气质量管理的最佳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