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二(?)(?)类化合物的结构、来源、毒性等简要说明对其监测的必要性,且从仪器监测(包括气相色谱、气质联用、串联质谱等)和生物监测(包括利用指示生物、生物标志物等)概述了80年代以来国内外对二(?)(?)类物质尤其是几种极毒性化合物如多氯代二苯二(?)(?)(PCDDs)和多氯代二苯呋喃(PCDFs)等化合物的检测技术成果。  相似文献   

2.
二eying类化合物的毒性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金军  李灵军 《上海环境科学》1995,14(9):29-32,42
从多氯代二苯并恶英及多氯代二苯并呋南的结构与毒性关系,毒性效应及二恶英化合物对人体毒性及健康的影响等方面评述了二恶英化合物的毒性。最新研究结果表明,低剂量暴露可引起人体某些不利影响,强调了二恶英对人体的致癌性及其他健康影响。  相似文献   

3.
环境中二噁类物质的来源与降解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一些典型二口恶口英类化合物如多氯代二苯二口恶口英(PCDDs)和多氯代二苯呋喃(PCDFs)的结构、性质和来源等,并着重阐述了近年来国内外在二口恶口英类物质等化合物的检测和降解方面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4.
环境化学物质氯代芳香族含氧化合物中有一些比较特殊的种类,它们既不是自然界固有的化合物,也不具有工业技术用途和生产价值,其中比较知名的有两个系列的三环化合物:多氯二苯并—对一二恶英(简称PCDD_s)和多氯二苯并呋喃(PCDF_s),其化学结构如图。  相似文献   

5.
多氯二苯并二(口恶)(口英)(PCDD)及多氯二苯并呋喃(PCDF)是化学结构相象的二组剧毒化合物.1976年意大利的Seveso发生污染事件后,它们对人体的伤害及生态环境的影响受到了世界上环境学家和生态学家的广泛重视.PCDD和PCDF各有75个和135个异构体,其毒性差别可达1000—10000倍,其中的十个异构体(包括2,3,7,8-四氯二苯并二(口恶)(口英),TCDD)已被列入对动物具有最大毒性的一批天然和人为毒物之内,它们会引起肝损伤、氯痤疮、神经系统损伤及致突变、致畸、致癌.急性皮肤毒性的LD50值为1—100μg/kg,对猴子的LD50值,TCDD是30—70μg/kg,TCDF是1000μg/kg,Kara-sek建议人体(50kg体重)对TCDD和TCDF的允许暴露水平是2 pg/day(致癌性).这类化合物具有脂溶性,易被土壤吸附,在自然环境中代谢降解速度缓慢,从而增加了环境.  相似文献   

6.
从多氯代二苯并二噁■(PCDD_5)及多氯代二苯并呋喃(PCDF_s)的结构与毒性关系,毒性效应及二噁(口英)类化合物对人体毒性及健康的影响等方面评述了二噁(口英)类化合物的毒性。最新研究结果表明,低剂量暴露可引起人体某些不利影响,强调了二噁(口英)对人体的致癌性及其他健康影响。  相似文献   

7.
概述GC/MS联用在我国大气有机污染监测中的应用,介绍大气中有机污染物,如多环芳烃、硝基多环芳烃、多氯二苯并二恶英、多氯二苯并呋喃、碳氢化合物、苯系物、恶臭、有机硫化合物、多组分有机污染物的测定。  相似文献   

8.
多氯二苯并二(口恶)(口英)(PCDD)及多氯二苯并呋喃(PCDF)是化学结构相象的二组剧毒化合物.1976年意大利的Seveso发生污染事件后,它们对人体的伤害及生态环境的影响受到了世界上环境学家和生态学家的广泛重视.PCDD和PCDF各有75个和135个异构体,其毒性差别可达1000—10000倍,其中的十个异构体(包括2,3,7,8-四氯二苯并二(口恶)(口英),TCDD)已被列入对动物具有最大毒性的一批天然和人为毒物之内,它们会引起肝损伤、氯痤疮、神经系统损伤及致突变、致畸、致癌.急性皮肤毒性的LD_(50)值为1—100μg/kg,对猴子的LD_(50)值,TCDD是30—70μg/kg,TCDF是1000μg/kg,Kara-sek建议人体(50kg体重)对TCDD和TCDF的允许暴露水平是2 pg/day(致癌性).这类化合物具有脂溶性,易被土壤吸附,在自然环境中代谢降解速度缓慢,从而增加了环境  相似文献   

9.
环境中二噁英类物质的来源与降解途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一些典型二噁英类化合物如多氯代二苯二噁英(PCDDs)和多氧代二苯呋喃(PCDFs)的结构、性质和来源等,并着重阐述了近年来国内外在二噁英类物质等化合物的检测和降解方面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0.
二恶英的微生物降解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二恶英是多氯代二苯二恶英(PCDDs)和多氯代二苯呋喃(PCDFs)的总称,为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其毒性强,降解难。二恶英的微生物降解主要有细菌好气降解,厌气细菌的还原脱氯,白腐真菌降解等。其中,白腐真菌对二恶英降解能力较强,它具有菌体外的非特异性的降解体系,能降解超微量的二恶英,对所催化底物无特异要求,有催化各种化合物氧化的功能,它以木材一类低氮源的有机物为营养源而生长,对不能利用木材等的土壤微生物具有竞争优势,且二次污染较少。  相似文献   

11.
二噁英是系列多氯代二苯并二噁英和多氯代二苯并呋喃的总称,是广泛存在于几乎整个生态系统如空气、土壤、底质、生物体中的一组剧毒致癌物质.它们通过各种燃烧过程、化学制造、工业生产等途径进入环境,并在环境中长期滞留和生物体内富集,给人类带来一系列毒副作用:如生殖、生长毒性、内分泌毒性、免疫抑制作用以及致癌性.本文首先对二噁英进行概述,并对其污染状况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阐述了二噁英分析方法的研究进展,最后论述了中国二噁英检测的进程.中国二噁英研究任重而道远,仍为今后研究重点和热点.  相似文献   

12.
世界卫生组织(WHO)在1997年把二恶英(dioxin)列为人类一级致癌物。二恶英类化合物是在自然和工业过程中产生的经过氯化的具有芳香味的化合物,化学构造基本相似(见图1)。有400多个同族体,其中75个多氯代二苯并二恶英(PCDFs)、135 个多氯代二苯并呋喃(PCDDs)和209个多氯代联苯(PCBs)。 二恶英在常温下为固体,容易生成的温度是180~400℃,熔点高,一般在700℃以上才能分解。在酸碱环境中稳定,在环境中可存在数十年或更长时间才发生降解。难溶于水,易溶于脂肪。土壤吸着性高…  相似文献   

13.
垃圾焚烧飞灰中二噁英削减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郭辉东 《环境科学与技术》2011,(Z2):152-154,195
二噁英(PCDD/Fs)是多氯代二苯并二噁英和多氯代二苯并呋喃的总称,因具有生物蓄积性、高毒性、难降解等特点而备受关注。垃圾焚烧是二噁英的重要来源,而其中超过50%的二噁英以飞灰形式排出。文章综述了热分解法、光降解法、机械化学法、生物降解法等飞灰二噁英毒性削减技术的国内外研究进展,并在此基础上对飞灰二噁英削减技术研究和管理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4.
为了解城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周边表层土壤中二噁英、重金属来源及分布特征,选取成都地区3座典型生活垃圾焚烧厂作为研究对象,开展了周边土壤中17种多氯二苯并对二噁英/呋喃(PCDD/Fs)及11种重金属含量监测.结果显示,土壤样品中的PCDD/Fs和重金属的浓度范围分别为0.25~7.5ng I-TEQ/kg和0.23~580.57mg/kg;3座垃圾焚烧厂周边土壤中多氯二苯并呋喃(PCDFs)的毒性当量浓度贡献率要高于多氯二苯并二噁英(PCDDs),PCDFs毒性当量浓度平均贡献率达到55%;土壤样品中Cd、Hg、Pb、Cu、Zn之间具有良好的相关性,Hg、Pb、Zn与部分PCDFs具有良好的相关性,相关系数r分别为0.792、0.760、0.788,所对应的p值分别为0.034、0.047、0.035,并被归类为同一聚类,可将这部分重金属元素作为重金属示踪剂来表征PCDFs的来源.  相似文献   

15.
氯代苯化合物的毒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对氯代苯化合物的性质作了系统的论述,并对其毒性进行了研究。通过对氯代苯化合物辛醇——水分配系数的估算分析了氯代苯化合物的毒性与取代基数目的关系,利用二氯代苯对冬小麦、油菜的致死浓度和半致死浓度分析了其毒性与取代基位置的关系。结果表明,氯代苯的毒性随苯环上氢原子被氯原子取代个数的增加而加大。在苯环上氢原子被取代的个数相同时,毒性与氢原子被取代的位置有关,邻位最大,间位次之,对位最小。最后就氯代苯化合物对水生生物、高等动物以及人体的毒性进行了重点分析。  相似文献   

16.
垃圾焚烧与二■■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下载免费PDF全文
多氯二苯并-对-二■■(PCDDs)和多氯二苯并呋喃(PCDFs)是毒性极强的环境污染物质,垃圾焚烧又是大城市中引起二■■污染的主要来源。文中介绍了如何加强垃圾焚烧厂的运行管理,严格控制二■■的产生和排放等问题。   相似文献   

17.
多氯二苯并-对-二噁(口英)和多氯二苯并呋喃(PolyChlorinated dibenzo-P-dio-xins-and dibenzofurans,简称PCDDs/PCDFs)是二类人工合成的长效有机氯化合物的副产物或天然化合物在一定条件下的转化,它们结构相象,属卤代烃类。主要来源于1):化学药品的制造;2)城市有毒废弃物焚化处理;3)造纸业的木浆漂白;4)石油精炼;5)天然来源等。2,3,7,8—PCDD/PCDF等十多种异构体是致癌物,其毒性比666、DDT、PCB大得多。十多年前国际上开始注意到它对环境的危害,特别是那些受污染较重的局部区域。国产的PCP中已鉴定出3×10~(-6)TCDF。本文就它们的性质,来源及环境危害进行初步讨论,并提出研究,监测和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8.
垃圾焚烧过程中二恶英的生成与减量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二恶英(包括多氯代二苯并二恶英,简称PCDDs,和多氯代二苯并呋喃,简称PCDFs)是垃圾焚烧过程中产生的对人体健康具有较强毒害作用的一类有机污染物,因此,二恶英的生成与减量化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垃圾焚烧过程中二恶英的生成机理和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介绍了垃圾焚烧过程中二恶英的各种减量化方法和措施.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上海市某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飞灰中二噁类化合物的长期监测,分析了它们的含量分布和毒性当量浓度贡献率,以探讨飞灰中二噁类化合物的污染特征.结果表明,飞灰中多氯代二苯并呋喃(PCDFs)中1,2,3,4,6,7,8-HpCDF和1,2,3,7,8-PeCDF百分含量之和为36%~39%,2,3,4,7,8-PeCDF对PCDFs毒性当量浓度贡献率最大(>50%);多氯代二苯并-对-二噁(PCDDs)中OCDD百分含量为46%~ 58%,1,2,3,4,6,7,8-HpCDD百分含量为28%~32%,而对PCDDs毒性当量浓度贡献最大的是1,2,3,7,8-PeCDD(55%~61%);多氯联苯(PCBs)中以3,3’,4,4’-TeCB和3,3’,4,4’,5-PeCB百分含量较高,而且3,3’,4,4’,5-PeCB对毒性当量浓度贡献率占PCBs的94%以上.尽管不同取样时间的飞灰中二噁毒性当量浓度变化较大,但二噁类化合物却具有相似的分布规律,对毒性当量浓度贡献率最大的是2,3,4,7,8-PeCDF (29%~33%),其次是1,2,3,7,8-PeCDD(21%~26%).  相似文献   

20.
环境中的多氯二苯并二(口恶)(口英)(PCDD_s)和多氯二苯并呋喃(PCDF_s)是当今最受重视的污染物之一,其中PCDD_s有75个异构体而PCDF_s有135个异构体,它们的毒性大小显著地依赖于氯原子的取代数和取代位置,由于这类污染物的低溶解度和高的辛醇/水分配系数,主要分布在土壤(85%)和沉积物(14%)中,只有1%进入空气、水和生物体.在自然环境中这类污染物代谢降解速度缓慢,从而增加了环境污染的复杂性.而鉴别这类污染物就成为一个主要研究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