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5 毫秒
1.
《环境》2021,(2)
正"十三五"期间,广州市白云区在河湖治理工作上真抓实干、勇于创新,探索出了一系列具有借鉴推广意义的有益经验,逐步形成了河湖治理的"白云模式",河湖面貌焕然一新。2020年,白云区因全面推行河长制湖长制工作,入选全国10个先进县(区),获得国务院督察激励。这些成绩并非一蹴而就。  相似文献   

2.
分析了河长制落实中关于实施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河湖水源岸线管理保护、水污染防治和水环境治理等六个方面的重点难点问题,并就如何破解河湖治理沉疴,从准确定位、明晰责任、加强法治、夯实措施、社会共治等方面提出解决路径.  相似文献   

3.
河长制是我国在河湖管理和污染治理工作上提出的一种创新制度。本文追根溯源,阐述了历史上"河长"的发展及职能;通过分析现阶段水环境问题和河长功能的变化,强调了河长制出现的必然性;对比古代与当今、全国与江苏河长的任务和职能,分析了在河长制实施过程中河长功能的丰富与强化;最后对河长制实施现状和存在问题进行总结,提出了未来河长功能实现的多渠道保障,以期为我国河长制的推行及水环境的长效治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在长江大保护战略的实施中,河长制作为流域综合治理的核心制度具有重要作用。但目前河长制的制度设计偏重于党政领导对流域治理的责任制度,较为欠缺社会参与、民众治水的理念和机制。"共抓大保护"的新形势需要发展和完善河长制,使之同公众参与充分融合,形成良性互动,以共同发挥作用。具体路径包括:以现行四级河长制为制度依托,将发动公众参与增设为各级河长的基本职责,明确河长在集聚民心、吸纳民智、动员民力、引入民资等方面的工作内容,并实行工作绩效的目标责任考核。通过加强河长制中的公众参与机制,达成"全社会共同关心和保护河湖"的目标。  相似文献   

5.
丁媚英  赵雪峰 《环境》2020,(4):43-45
正素有"岭南水乡"美誉的广州,历来高度重视治水工作。而作为广州主城区中面积最大的市辖区,白云区企业集聚、城乡二元并存,实际管理服务人口超500万,新老治水问题交错交织,治水难度和复杂程度不仅在广州市和广东省极具标本性,在全国范围内也不多见。近年来,白云区迎难而上、精准施策,面向粤港澳大湾区重塑云山珠水新活力,探路特大城市治水之道。在河湖治理工作上真抓实干、勇于创新,河湖面貌焕然一新,为解决老城市水环境污染问题树立了成功典范,探索出一系列具有借鉴推广意义的有益经验,逐步形成河湖治理的"白云模式",今年被列入水利部河长制湖长制全国10个先进县(区)予以表彰激励。  相似文献   

6.
广东省推行河长制以来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在河长制实施方案制定、配套制度建设中有一些创新设想.推进人大常委会监督河长制实施的地方立法、鼓励和保障村级河长和民间河长参与河长制的实施、规划河长制实施的考核督查机制、确立河湖统一的整体性生态保护理念在河长制实施中的指导地位,是广东省落实河长制的主要特色,具有创新法律制度、助力法律实施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当前全国各地按照《全面推行河长制湖长制总结评估工作方案》的通知要求,积极开展全面推行河长制和湖长制情况总结评估工作。在评估过程中一些地方充分运用第三方参与河湖巡查管理评估工作模式,并成为进一步全面推动河湖长制取得实效的重要举措。本文以济南市运用第三方参与河湖巡查管理评估为例,探讨了第三方参与河湖巡查管理评估的工作思路和途径,以期为第三方参与河湖巡查管理评估实际工作上升为具有实践意义的评估工作制度提供参考,为指导地方运用第三方参与开展河湖巡查管理评估工作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8.
河长制为推进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的实施提供了制度保障,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为河长制的推进和实施提供了具体路径.河长制和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目标相同,各有侧重,是改善流域水环境质量的重要抓手.本文提出在河长制背景下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要尊重治水的客观规律,强调流域的系统性;落实《水十条》的水质改善目标要求,通过工程措施、优化调度等管理措施将污染物排放尽可能做小,将河湖生态流量(水位)尽可能做大;针对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识别的优先控制单元,各地应逐一编制单元达标方案;客观认以和把握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的相互关系,发挥河长制协调性好、执行力强的特点,加速推进流域水环境治理的全面改善.  相似文献   

9.
地方传真     
《环境工作通讯》2009,(7):70-71
江苏全面推行流域治理“双河长制” 江苏省积极探索流域水污染治理的新思路、新举措.率先在太湖流域建立地方政府主要负责人担任河长的“河长制”,将地方政府对环境质量负责的职责落到实处。2008年,为推进太湖水污染防治,江苏省决定在太湖流域推广无锡首创的“河长制”,15条主要入湖河流已全面实行“双河长制”。  相似文献   

10.
正最新修订的《水污染防治法》已于2018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新法增设一条规定由各级党政负责人组织领导相应的水污染防治与治理工作,其中第五条对"河长制"的管理模式进行了明确,"省、市、县、乡建立河长制,分级分段组织领导本行政区域内江河、湖泊的水资源保护、水域岸线管理、水污染防治、水环境治理等工  相似文献   

11.
江镕 《环境》2020,(6):38-41
正5月8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对2019年落实有关重大政策措施真抓实干成效明显地方予以督查激励的通报》,对2019年落实国务院重大政策措施真抓实干、取得明显成效的213个地方予以督查激励。其中广东省江门市因"河长制湖长制工作推进力度大,河湖管理保护成效明显"获得国务院督查激励4000万元,江门市也成为广东省首个且唯一一个获得此项激励的地级市。  相似文献   

12.
正同饮一江水,共护一江清。4月10日下午,韩江流域首次河长制湖长制工作联席会议在汕头召开,省水利厅、住建厅相关领导,韩江流域汕头、梅州、河源、潮州四市河长办相关负责人,以及省韩江流域管理局负责人齐聚一堂,不仅剖析韩江流域水环境现状,提出针对性的解决办法,还签订了《共建"最美家乡河"韩江合作框架协议》,探讨建立韩江流域河湖管理区域联动机制,协调推动韩江流域河湖管理保护工作。韩江是广东省仅次于珠江的第  相似文献   

13.
要闻     
正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组长习近平10月11日下午主持召开的深改组第28次会议通过了《关于全面推行河长制的意见》,并指出"河长制"的目的是贯彻新发展理念。A何为"河长制"?"河长制"是由江苏省无锡市首创的。它是在太湖蓝藻暴发后,无锡市委、市政府自加压力的举措,即由各级党政主要负责人担任"河长",负责辖区内河流的污染治理。  相似文献   

14.
河长制是以各级党政主要领导担任辖区某条河流河长,履行治理与保护责任的一种行政管理形式,这项制度的建立为推动辖区河流环境综合管理及水质改善工作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文章分析总结了河长制制度建立10年来的实践经验,指出该项制度还存在流域治理统筹协调性较弱、资金投入不足等问题。如何深化河长制制度,将河长"制"付诸于河长"治",文章认为应重视系统决策,增强河长制工作决策的科学性、合理性、可操作性;一河一策,增强河流治理的针对性、有效性;完善体制机制,为精准施策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15.
<正>作为生态文明建设体制机制创新的一个典型代表,"河长制"为中国水环境治理提供了新思路和新对策。"河长制"起源于地方针对突发性水污染事件而进行的"应急式"的制度创新。2007年夏季,太湖爆发了大面积的蓝藻事件,引起了江苏省无锡市的水危机。为了应对这一危机,同时为了从根本上解决水环境污染问题,无锡市在2007年8月率先推行了"河长制",由各级党政负责人分别担任64条河道的河长,加强污染物源头治  相似文献   

16.
正优美清澈的河流湖泊是群众对良好生态环境的重要期盼。水生态环境治理千头万绪,问题纷繁复杂,河湖是其中最为关键的节点。从空间角度来说,上下游、左右岸污染都将汇聚于河湖中;从因果角度来说,河湖是水污染排放和水生态破坏的直接承载者,基础设施不足、超标排污、生态破坏等所有问题最终都体现于河湖上。抓住河湖,也就抓住了  相似文献   

17.
"河长制"作为目前较为有效的河流治理制度,通过明确地方行政首长责任的方式,提高了区域河流水质治理的效果,但"河长制"对于河流治理的积极效果恰好反映出了我国政府环境责任的缺失,本文拟通过对现行"河长制"的考察,反思我国政府环境责任的缺失,并对我国政府环境责任制度构建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8.
河湖长制是我国水治理领域的重大制度性创新,并取得了显著成效。本文首先阐述了河湖长制的责任机制,然后从河湖乱象治理、水资源管控、水生态环境改善等方面描述了实施成效,但从各地实践情况和需求方面发现,河湖长制工作仍需要进一步完善。本文从法律保障、责任体系等方面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河湖生态疏浚新技术、新工艺、新机具的不断推广应用,江苏水利现代化对河湖生态环保疏浚工程管理的新思路、新目标、新要求不断提出,而目前国内在河湖生态疏浚方面尚没有统一的施工技术规程,为推进生态疏浚在河湖底泥污染治理项目中的广泛应用,提高江苏省生态疏浚工作水平和治理效果,规范生态疏浚工程施工行为,开始了《江苏省河湖生态疏浚工程施工规程》(以下简称《规程》)的编制工作。本文借由《规程》内容对江苏省河湖生态疏浚工程技术的研究及其应用做相关阐述,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环境》2017,(9)
正自2016年12月国家提出全面推行河长制后,广东快速响应,积极研究在国家体系下建立符合广东实际的河长制,绘制实施水污染防治新蓝图。在系统总结前几年广东部分地区试行河长制经验基础上,广东省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印发了《广东省全面推行河长制工作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方案》明确提出到2017年年底,广东省境内江河湖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