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准确测量碱式硫酸铝溶液中Al3+质量浓度,以PAN为指示剂,用CuSO4标准溶液反滴定EDTA,分析得到4个干扰因素的优化测量条件.结果表明,碱式硫酸铝溶液中Ca2+对Al3+质量浓度测量无干扰,最佳稀释倍数应以待测液稀释后Al3+质量浓度在0.141 ~0.423 g/L为目标确定,EDTA最佳过量程度为50% ~ 150%,Al3+与EDTA最佳配位应控制pH=3.42~3.91、煮沸3~5 min.误差分析表明,试验平均方法回收率为98.86%,Al3+质量浓度实测值较理论值相对误差范围为-0.47% ~-0.33%,标准偏差为0.002 g/L,相对标准偏差(RSD)小于1%,试验结果准确可靠、数据稳定.以XO作指示剂、锌盐溶液为标准溶液返滴定对比试验表明,由于受到Al3对指示剂的封闭作用,滴定终点难以判断,实测值较理论值相对误差范围为-2.62% ~ 3.42%,测量结果平均准确度降低2.156%.  相似文献   

2.
对工业循环冷却水水垢中锌含量的测定方法进行了系统优化,主要考察了样品酸度、缓冲溶液添加量、试剂时效性、样品中铁离子量、掩蔽剂量和滴定剂浓度对锌含量检测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样品酸度控制在pH=4.9~5.1范围内,乙酸-乙酸钠缓冲溶液添加量为30 m L时,锌含量检出值最大,指示剂灵敏度最佳;试剂乙酸-乙酸钠在20 d内使用、二甲酚橙指示剂即配即用对滴定终点的判断效果较好;锌含量测定前应先检测样品中铁离子含量,若铁离子≥40%则应先沉淀过滤后方可进行测定;锌含量检出值随掩蔽剂添加量呈先升后降的趋势,并在3.2 g时滴定效果最佳;滴定剂浓度为0.010 mol/L时锌含量检出值最高;优化实验测定结果接近真实值,方法准确可靠。  相似文献   

3.
为解决实验室高耗时操作无人值守问题,提出一种复杂背景透明玻璃仪器内分液过程监测及终点识别算法。利用摄像头采集实验室分液操作画面,采用Canny算子进行边缘检测,获取分液操作的容器区域;为避免分液过程中红绿蓝(RGB)色彩空间多通道特征混合影响,将目标区域画面实时转化为灰度图像;通过全局灰度图像熵随时间变化趋势监测分液进程,并利用图像熵变化曲线最大值判断分液终点。结果表明:基于掩膜裁剪区域一维灰度图像熵终点识别方法与科学家肉眼判断时间平均绝对误差为0.80 s,判断过程更具备稳定性;与基于全画面算法对比,掩膜算法终点判别平均绝对误差降低19.50 s,相对误差降低90.96%,说明复杂背景对终点识别干扰显著;与基于RGB色彩空间图像熵相比,终点判别平均绝对误差降低7.10 s,相对误差降低89.87%,说明纹理信息在终点判别过程中起主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正>CI-是锅炉水质处理重要的监测指标之一。通过测定CI-的含量,可以间接地测算出锅水中溶解固形物的含量,可以用于监控固定床软化水设备清洗过程的终点。关于CI-的测定方法,GB/T 1576《工业锅炉水质》附录G已介绍非常清楚。在此阐明的CI-的测定方法与GB/T 1576附录G所不同的是AgNO3标准溶液的浓度表示不是滴定度,而是摩尔浓度,测定时所使用的指示剂是K_2CrO_4而不是铁铵矾指示剂,也不用硫氢酸铵标准溶液滴定。操作简单易行、易懂,特别适用使用固定床软化水设备的用户。  相似文献   

5.
本文依据GB/T7702.7-2008,对活性炭碘值测量过程中的不确定度分量进行了分析和评定,定量表征了测量结果的可信程度。测量不确定度主要来源于碘标准滴定溶液、滴定过程、重复性引入的不确定度,从而对此测量方法的准确性进行了科学的判断。  相似文献   

6.
在水质分析中,锅水的碱度、氯根是工业锅炉水质标准中重要的两项指标。根据常规分析方法,碱度与氯根均要单独测定。测定锅水氯根时,常需用酸中和溶液在中性条件下再进行滴定。依据酸碱滴定和沉淀滴定的原理,条件的不同,选用使其互不干扰的指示剂,从而得出一种酚酞碱度、全碱度、氯根的连续测定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针对加权统计中影响因素多及加权系数难以确定的问题,提出在加权统计中用方差分析来判断和选择加权系数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针对加权统计中影响因素多及加权系数难以确定的问题,提出在加权统计中用方差分析来判断和造反加权系数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概述在地下采矿作业中,利用声学原理进行安全检查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检查松石的“敲帮问顶”法,即利用手锤或钢钎敲击岩石,根据所发出的音响来判断是否松石;一种是根据岩体内部发出的声响来判断岩体  相似文献   

10.
疲劳驾驶是导致交通事故的重大诱因,而降低交通事故发生概率是交通系统的重要研究方向之一,结合当下的车辆驾驶实际情况,提出了针对特定司机的疲劳检测方法。该检测方法首先存储该车司机正常状态下的面部信息,然后利用多任务卷积神经网络(Multi-Task 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 MTCNN)检测摄像头所读取画面中的人脸,返回人脸的位置信息,其次通过全梯度下降树算法根据人脸位置信息得到驾驶人面部特征点,利用特征点中存储的信息判断眼部与嘴部的状态,最终与被检测司机的正常状态对比,根据设定的条件阈值来判断其是否疲劳。与其他检测方法相比,该方法只针对车辆的常驻司机,符合大部分车辆极少更换驾驶人的情况,并且成功消除了个体差异,提高了准确率。  相似文献   

11.
无领导小组讨论(leaderless group discussion,以下简称LGD)是指运用松散型群体讨论的形式.快速诱发人的特定行为.并通过对这些行为的定性描述、定量分析以及人际比较.来判断被评价者个性特征的人事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12.
所谓安全评价,是以实现系统安全为目的,运用安全系统工程原理和方法,对系统中存在的危险因素进行辩识与分析,判断系统发生事故和职业危害的可能性及其严重程度,从而为制定防范措施和管理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3.
为探讨矿井通风过程中巷壁与风流的热湿交换规律,更好地保证井下员工生命安全,运用Fluent求解器对热湿交换过程进行数值模拟。以正交试验设计为方法,选定影响巷壁与空气的热湿交换规律的10个因素进行正交试验。采用极差分析法和相关性分析法分析试验所得结果,探讨各因素对终点温度和终点相对湿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对终点温度影响较大的3个因素依次为巷道壁温、巷道长度、进风温度,且都表现出正相关性。巷道壁面湿度对终点湿度影响最明显,成正相关,剩余各因素影响较小。最后对正交试验所得数据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得出拟合方程,将此用于风温和空气湿度预测。  相似文献   

14.
引言 某企业6.5万吨/年氢氧化钾(纯KOH,包含固碱和液碱)项目由盐水精制工段、盐水电解工段、及固碱工段等部分组成,本次节能技术革新与安全设施改造主要是针对固碱工段的固碱工艺方法。改造的目的一是利用导热油炉给流程图见图1。  相似文献   

15.
对一个系统进行安全评价,以判断系统的安全(或危险)程度,是安全系统工程的主要任务之一。在安全系统工程现有的各种定性和定量的安全评价方法中,如评分法、风险率计算法、危险指数评价法等,都尽可能将系统的安全性或危险性用量的概念来评  相似文献   

16.
正一、视频质量诊断技术概述视频质量诊断技术是采用先进的视频图像分析算法,通过对前端设备传回的视频流进行质量评估,对视频图像中存在的质量问题进行智能分析、判断和预警的技术。视频质量诊断技术采用视频图像智能分析的方法来检测监控系统中存在的各种视频常见的故障。从概念上来看,视频质量诊断是将采集到的图像进行智能分析,抽取出"对象"、"事件"、"条件",来判断目标形态的变化,并通过设置一定的条件和规则来判断画面是否异常,完成监控系统从目标解  相似文献   

17.
结合典型实例介绍了在锅炉运行中判断给水泵、风机等转动机械故障及基本分析方法和处理方法,亦即根据运行中转动机械的故障特征,通过听、看、摸、闻,去检查寻找运行故障中的表面现象,来确定故障部位、原因并处理。  相似文献   

18.
为了解决普通数学模型难以准确描述瓦斯抽采管道内流体的流动状态问题,提出了以元胞自动机模型为基础的瓦斯抽采管道漏点定位模型。根据元胞自动机在空间和时间上离散化的特性来演化管道流体在时空上的连续变化,将管径变化、管壁粗糙度、管构异件种类和数量以及温度等参数沿管道进行离散化,利用元胞自动机理论以及管道两端的信号对管道沿线压力和流量等参数变化进行预测,以判断泄漏的发生和漏点定位。通过实验验证,该方法能提高漏点定位精度。  相似文献   

19.
开展企业安全评价势在必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安全评价是以实现工程、系统安全为目的。应用安全系统工程原理和方法,对危险和有害因素进行辨识与分析,判断发生事故和职业危害的可能性及其严重程度,从而为制定防范措施和管理决策提供科学依据。本文从六个方面阐述了企业开展安全评价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20.
于秀秀 《环境与发展》2020,(1):132-132,134
影响高锰酸盐指数测定准确性的主要因素是酸度、水浴加热时间、高锰酸钾浓度和滴定时间等。本文通过对环境标准样品的测定,考察酸度、高锰酸钾标准溶液的浓度、水浴加热时间、滴定时间几个主要因素对高锰酸盐指数测定准确性的影响程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