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6 毫秒
1.
资源环境综合绩效评估是建设节约型社会的一项基础工作.在传统的资源环境综合绩效指数中,各种资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绩效的权重相等,导致综合评价结果的合理性受到影响.针对该问题,通过构建投影指标函数和采用遗传算法对投影方向进行优化,提出了基于投影寻踪的资源环境综合绩效评估方法,并应用于2007年中国各省、直辖市和自治区的资源环境绩效评估.研究结果表明,中国资源环境绩效水平空间差异明显,呈现东部高西部低的特征,因此必须合理调整西部地区的经济结构,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加强环境保护,实现可持续发展.该方法的权重取值较为客观和科学,评估结果合理,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文章对造成环境污染的外部不经济性原因进行了分析,指出只有通过政府干预,加强立法,明确环境资源产权,征收环境污染税收,开放排污权交易市场,才能利用市场机制优化环境资源的配置,合理的分配环境资源,从而实现整个社会最有效率地控制污染.  相似文献   

3.
环境循环经济是对资源合理利用的最好方式,可以有效的加强环境资源保护,合理开发和利用环境资源,提高其利用率,保护环境.  相似文献   

4.
浅谈环境资源的商品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环境资源主要包括大气、水、土地、矿产、水产、森林、草原、海洋、生物等。随着人口的增长、工业的发展和对自然生态环境造成的破坏,人们对资源认识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认识到环境资源是有限的,需要适度开发、合理利用、加强保护。随着人们环境意识的提高,环境就是资...  相似文献   

5.
生态危机,环境恶化使人们认识到环境伦理意识的重要性.同时人们也清醒地认识到环境和生态问题的解决必须诉诸环境伦理信念.有着悠久历史文明的中国,在古代蕴涵了丰富的生态哲学,其中有许多与现代环境伦理思想相通之处.对世界观的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合理利用资源等,值得学习和借鉴.  相似文献   

6.
我国中西部地区持续发展中的环境问题及其对策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探讨了中西部地区环境问题的严峻性,并提出了一些环境立法、资源合理利用、结构优化、环境带动等可持续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7.
基于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的土地利用功能分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资源环境承载力是可持续发展度量和管理的重要参量和依据,是土地利用功能分区的前提和基础.从资源环境约束系统和保障系统两个维度,应用GIS空间分析和多因素综合评价法,探讨基于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的土地利用功能分区研究,并以重庆市渝北区为例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论以期为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和生态文明建设提供科学数据、规划思路和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8.
商业资源中环境资源是重要的组成部分,但近年来缺少合理利用导致大量资源浪费,从社会心理学角度研究了环境资源商业合理利用的有效手段,分析了从众心理在其中的应用。建立从众心理——环境资源理论模型,模型中自变量为不同时期投资者对环境资源的投资力度,因变量为环境资源的利用率。实证研究表明:在对其他一系列自变量进行控制后,投资者的投资力度对环境资源的利用率有很大影响,投资人越多、投资力度越大,环境资源利用率越高。  相似文献   

9.
环境也是资源,这已逐渐被人们所认识。绝大多数环境问题,可以说是资源、能源的浪费。许多排放到环境中的有毒有害物质,如汞、镉、铬、镍、铅、硫化物、石油类等,都是由于在生产过程中没有得到充分合理的利用,因而成了污染物。所谓“用之为宝,弃之是害”就是这个道理。环境保护的任务之一就是要变废为宝,化害为利,使资源、能源合理充分地得到利用,为人类提供尽可能多的物质基  相似文献   

10.
县域人口和产业的发展是国民社会经济发展的基本单元,科学规划其人口和产业的合理发展非常重要。资源与环境是县域人口和产业发展的物质基础,资源环境承载力不超载是其和谐发展的重大前提。基于此,本文提出一种基于资源环境承载力约束的县域人口和产业发展调控的普适方法。首先基于基准和规划模式下的人口和产业发展状况,分别建立以县域用水量控制线、污染物环境容量、耕地保有量、建设用地控制线等为约束的线性规划模型,以相关生态县创建标准及数据等为依据,确立县域合理的资源环境利用效率系数水平范围。然后基于确立的资源环境利用效率水平,建立以县域用水量控制线、污染物环境容量、耕地保有量、建设用地控制线等为约束双目标区间线性规划模型,确立县域适宜的人口和经济发展规模。决策得到的资源环境利用效率系数及适宜的人口和经济发展规模共同构成了县域社会经济发展的优化模式。基于以上理论,以云南省隆阳区为例,证实了该方法的可靠性。最终得出2020年隆阳区可承载的人口为110. 26~122. 29万人,GDP为341. 80~390. 63万元。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从探讨玉龙喀什河的历史和源流入手,试图从地理和生态上构勒出玉龙喀什河(以下简称玉河)与和田绿洲唇齿相依的共生关系.并从环境角度,针对近年来愈演愈烈的籽玉疯采现象,分析了所谓"玉石经济"产生的背景状况.描述了不当开采对资源的影响、对玉河的损害、对绿洲生态的破坏.提示人们脆弱生态需要呵护,以牺牲长远利益换取眼前利益的做法,后患无穷.呼吁人们珍惜资源,合理开发、保护环境.  相似文献   

12.
环境综合分区是城市环境总体规划的主要任务和落实资源合理利用与生态环境保护空间约束的重要手段.基于资源环境禀赋和压力的环境综合分区理论与方法,在生态功能分区和大气环境、水环境、水资源、土地资源分区基础上,提出城市环境综合分区二级区划方案,以大连市为例进行实证研究.根据综合分区方案,针对资源环境问题和发展现状,细化生态保护红线及产业空间准入线,引导城市资源利用与环境保护,更好地指导城市建设与产业发展.  相似文献   

13.
环境保护简称环保.环境保护方式包括:采取多种方式,合理地利用自然资源,防止环境的污染和破坏,以求自然环境同人文环境、经济环境共同平衡可持续发展.当前环境污染问题严重,保护环境,合理利用该资源是每一个公民应尽的义务和责任.  相似文献   

14.
本次研究在综合评价包头市区域生态环境现状特征、生态服务功能重要性与生态系统脆弱性空间规律的基础上,根据不同区域的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现有开发密度和发展潜力,将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划分为优化提升区、重点开发区、适度发展区和生态保护区四类环境功能区,并通过确定区域功能定位,明确管理方向,优化空间结构,实现有限集约开发,协调人地关系,构建人口、经济、资源环境相协调的空间合理开发格局。  相似文献   

15.
随着我国工业生产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和生产中对媒体的需求越来越多。煤炭作为常见的能源之一,我国工业生产提高可靠的石化能源保障。煤炭属于不可再生资源,随着逐年开采量的攀升,煤炭资源呈现能源供需紧张的态势。国家相继对煤炭的产业结构、提升煤炭产量及质量等多项管控措施。其目的是合理优化煤炭这种不可再生资源的节约利用。近年来,随着节能技术的发展及应用为煤炭行业可持续发展起到关键作用,同时实现环境保护及生态资源合理优化的重要意义。本文围绕浅析变频节能技术概述、变频节能技术在我国煤炭机械设备中的应用和煤矿机电设备中变频节能技术的应用探讨,三个维度展开详细论述。  相似文献   

16.
对于工业发展规划环评,其重要内容之一在于分别论述规划的产业结构、规模、布局的环境合理性,从而筛选出最优规划方案或对规划方案提出合理的调整建议。资源/环境效率分析是对区域资源承载力、环境容量及经济发展指标的有效结合。本文介绍了该方法的概念、工作程序、应用实例、应用注意事项及局限性。该方法能够评价规划产业结构在既定经济目标前提下的环境可行性,同时,对于环境不可行的规划产业结构,该方法能提出合理的调整建议。  相似文献   

17.
中国湖泊污染状况的基本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湖泊是重要的地表水资源,它们与湖泊周围人群的生活密切相关.由于受到人类生产和生活的影响,湖泊所受的污染越来越严重,盐化(重金属化)、富营养化和酸化正在使水质日益恶化,使人的生存环境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如何正确评价中国湖泊的污染状况,合理利用湖泊资源,保护生态环境,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大课题.笔者试图通过对中国湖泊污染状况的基本分析,唤起人们对湖泊环境的重视,并提出因地制宜的整治措施.  相似文献   

18.
《环境保护》1992,(8):12-12,34
一、矿产资源开发与地质环境、自然生态环境问题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飞跃发展,合理开发利用资源、保护好资源、维护生态平衡已成为目前迫切的任务.矿产资源作为资源中的大类,它的开发与利用引起的地质环境及自然生态环境问题,已越来越引起人们的注意.矿产资源开发一般包括固体矿床的开发和地下水的开发.而固体矿床的开发,大致可分为露天开采和地下开采两种.在露天开采中,一般要经过爆破,装卸、运输、碎矿,堆放几个过程,而爆破、碎矿过程将产生大量粉尘.堆放过程有时产生自燃,放出有害气体,对周围大气产生污染,同时,还破坏耕地,诱  相似文献   

19.
规划环评是指将环境因素置于重大宏观经济决策链的前端,通过对环境资源承载能力的分析,对各类重大开发、生产力布局、资源配置等提出更为合理的战略安排,从而达到在开发建设活动源头预防环境问题的目的。有效的实施规划环评,对于推进产业合理布局和城市规划的优化,预防资源过度开发和生态破坏,发挥了不可替代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20.
建筑行业为人们提供舒适的生存和工作环境,是中国当前的重要经济支柱产业。随着建筑行业的蓬勃发展,建筑施工过程中缺少对环境的有效管理和合理规划导致资源消耗量过大、造成严重环境破坏等问题也逐渐得到人们的重视。通过调研对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影响环境的因素进行了探究和评价,分析了建筑施工中环境污染因素的来源,并根据调研结果建立建筑工程施工阶段环境影响因素评价指标体系,并通过仿真实验验证该体系的可行性,探讨合理的建筑管理工作对控制环境污染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