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环境硒及其复合因子与大骨节病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通过对大骨节病病区低硒环境和病区发样品的重复采样和多元素含量的测定及其与大骨节病病情的相关分析,探讨了大骨节病的致病因素。研究表明,环境低硒是大骨节病发生的重要因素之一。人发硒与大骨节病检出率密切相关,且由永寿大骨节病考察队流行病学组和生态环境组调查数据得到了相同的结论。本文还探讨了除低硒外,其它与硒有关、可能与之结合致病的因素。  相似文献   

2.
研究表明,在自然状态下,儿童大骨节病病情的变化是以人体硒营养变化为基础的骨质病变或修复的变化。早期病变的自然修复与人体发硒含量的升高同步发生,从而为用发硒含量定量地监测和预报病情提供了客观的指标。  相似文献   

3.
气相色谱法分析生物样品中的微量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微量元素与人体健康有密切联系,因此人体化学逐渐引起人们的兴趣。 继1961年Schwarz提出蛋白质不良症与动物体内缺硒有关后,硒被证明为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受到人们的关注,1981年我国公布克山病、地方性大骨节病系缺硒所致。深入研究表明,微量元素过多或缺少都会导致疾病。因此研究体内微量元素适宜的临界含量十分重要。 血硒是体内摄入硒量的反映,是暂时的直接指标;尿硒表示体内的排硒量;发硒则代表身体在一段时期的积蓄情况。人们往往以这三种样本进行人体微量元素分析的研究。  相似文献   

4.
正相液体色谱法测定ppt量级的硒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硒作为生命必需的微量元素,其有关研究报告日见增多。在我国,已经报道了由区域环境低硒引起的大骨节病、克山病、以及区域性癌症。相关研究工作包括我国低硒带的成因、硒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地方病病因的探讨。由于中国低硒带内环境样品硒含量低,其中饮水中硒的总量一般低于0.1ppb,形态分析中的组成部分含量甚至低于0.01ppb,因  相似文献   

5.
对陕西渭北高塬的调查研究证明,大骨节病发病率不同的相邻村庄内,居民发中的9种重要生命元素,唯硒的含量与各村居民患病率呈极显著的负相关。同时,该病流行地点的人发中各元素含量唯硒低于国内外健康人的发硒水平.通过对病区内不同地貌环境的土壤及饮水类型分布等项研究,阐明了重、中、轻病村交错分布的人体硒低的原因,这对大骨节病的产生与环境通过食物链导致人体硒低有关又再次提出一些新的依据。  相似文献   

6.
中国“硒与健康”数据库应用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由“硒与健康”数据库数据研究表明,中国26个省市人发含量量均值与长寿水平间存在着大致线性关系,相关系数达到0.71。135种常用食品含硒量与品种有关,鱼肉禽蛋>油料>豆类>粮食>蔬菜>水果。对克山病、大骨节病病区与非病区环境硒样品数据模式识别处理表明。环境硒水平不足是患病的根本原因之一,而主食大米与否不是本质原因。  相似文献   

7.
陕西省环境中的硒与大骨节病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35,自引:2,他引:35  
本文作者为研究环境中的硒与大骨节病的关系,于1978—1981年在陕西省不同自然类型区的130余个大骨节病点和非病点,采集了饮水、土壤、粮食与儿童发样进行硒的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病点均处于硒很低的环境,其中95%以上的病点饮水含硒量在0.2ppb以下,粮食含硒量(小麦、玉米平均值)在10ppb以下,反映人体硒水平的发硒含量,478名儿童中有92%在110ppb以下。但是,没有大骨节病的地区则处于较低硒、中硒和高硒环境。同时,经估算每日由水、粮供给人体(儿童)的硒量,看出5.4μg左右是非病点每日由水、粮供给硒量的最低值。从所有地点的分析结果看出,大部分地点的粮食供硒量占水、粮供硒总量的90%以上,说明粮食是这些地区人体摄入硒的主要来源。但是在粮食硒含量低的地点,无论是非病区或病区范围内,只要水硒含量高,就无大骨节病。 作者还介绍了在病区对患病儿童采取补充硒的措施,可以提高发硒含量达到非病区儿童的发硒水平,同时对预防大骨节病有明显效果,这就进一步证明了大骨节病的产生很可能与环境中的硒低有关。  相似文献   

8.
为了解大庆龙凤湿地土壤硒的含量、形态,应用连续浸提的方法研究了大庆龙凤湿地保护区4个样区20个样点4个不同层次的土壤中硒的含量、形态、剖面分布,并对土壤中影响硒元素沉积量的相关理化性质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大庆龙凤湿地土壤全硒含量在垂直分布上没有明显的规律,变幅在121~150μg/kg之间,属于少硒土壤,在各种结合态硒中,水溶性硒仅占土壤全硒含量的1.5%~3.3%,交换态硒占3.6%~7.4%,有机态硒占24.0%~43.9%,酸溶态硒、硫化态硒和残余态硒3种无效态硒共占50%以上。土壤有机质、pH值及土壤粘粒是影响土壤硒含量的主要因素,并且由于土壤有效硒含量低、无效硒比例高导致硒的利用率低,这可能是本地区人与生物缺硒的主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9.
油菜硒的富集特征及其与土壤硒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系统研究油菜对硒的富集特征及其与土壤硒形态间的关系,采用人工添加外源硒(0、0.5、5.0 mg·kg~(-1)土壤)的方式,构建了土壤含不同浓度硒的大田实验系统.测定了成熟期油菜不同部位硒总量、籽粒中有机小分子硒化合物及根际土壤中各形态硒的含量.明确了硒在油菜体内的富集特征;分析了籽粒中硒含量同其他组织部位及土壤硒含量间的关系;深入解析了土壤各形态硒对油菜硒的贡献.结果表明,随土壤硒浓度的增加,由根部向地上部转移的硒的比例增大;土壤高浓度(5.0 mg·kg~(-1))硒处理下,更大比例的硒富集于角果壳和籽粒中;硒代蛋氨酸、硒代半胱氨酸是籽粒中主要形态的有机小分子硒化合物;各浓度硒处理土壤中,均以铁锰氧化物结合态为主,占土壤总硒的87.24%~97.40%;籽粒硒含量与其他组织部位硒及土壤硒含量呈显著相关;茎干中硒与根系中硒含量呈正相关,而茎干中硒又是角果壳硒的主要贡献因子,茎干和角果壳硒对籽粒硒具有同等贡献.研究结果明确了油菜对硒的富集特征及其与土壤硒形态间的关系,有助于通过土壤中硒形态和植物营养器官中硒含量来评估籽粒中硒含量.  相似文献   

10.
大骨节病病情下降与环境因素的定位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1987年4月-1989年9月对内蒙三个大骨节病村进行了随诊观察,结果表明,大骨节病病情逐年下降,人体硒营养水平相应提高,病情与硒营养水平之间呈显负相关,每日由外源性食物中摄取的硒与病情呈显负相关,而由当地产粮,菜中摄取的硒与情呈显正相关。由肉蛋类食物中摄取与病情呈显负相关,生态环境中的硒基本无变化,增加外源性高硒食物输入病区和改变病区食物构成是控制硒反应性疾病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11.
作者于1979—1983年,选择陕西省渭北高原两个典型微域环境,研究其硒分布与其中相邻村庄居住的人群患大骨节病病情程度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微域环境内相邻村庄的居民,其大骨节病的病情程度与微地貌变化影响到土壤硒含量的高低,以及水文地质或地理因素影响到水硒含量的高低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2.
永寿大骨节病区硒的氧化还原电位及腐殖酸等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大骨节病病区土壤溶液环境为背景,研究了土壤溶液中E_H[Se(Ⅵ)/Se(Ⅳ)]—pH关系及天然环境中主要的氧化还原剂腐殖酸、MnO_2、Fe~(2+)等对硒氧化还原性质的影响。腐殖酸和Fe~(2+)可提高Se(Ⅵ)/Se(Ⅳ)体系的还原能力,MnO_2对Se(Ⅳ)有一定的氧化作用,而腐殖酸和Fe~(2+)只有在低pH条件下才对Se(Ⅵ)有弱的还原作用。几种含硫化合物还原Se(Ⅵ)的能力依次为:硫代乙醇酸>L-半胱氨酸>硫化物。  相似文献   

13.
中国几种土壤中的有机态硒及其分布特征   总被引:26,自引:2,他引:26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0.1mol/L NaOH-0.1mol/L Na_4P_2O_7浸提,活性碳分离技术研究了中国湿润半湿润地区几种土壤中有机态硒的化学特征.供试土壤有机态硒占全硒含量的百分数变幅为3.46%—59.86%,平均28.42%.影响有机硒含量的主要因素有全硒含量(r=0.8033)、有机碳含量(r=0.6618)、土壤交换性酸(r=0.6136)和pH(r=-0.5248)。土壤有机质的C/Se为0.58×10~6-42.93×10~6,平均为6.38×10~6.低硒环境土壤有机质的C/Se显著高于正常硒含量土壤.以平均计,胡敏酸结合态硒约占有机态硒的34%,富啡酸结合态硒占66%.缺硒土壤有机态硒中,胡敏酸结合态硒的比例一般都较高.  相似文献   

14.
硒对镰刀菌毒素毒性抑制作用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动物试验确定硒(Ⅳ)对镰刀菌中一种尖孢镰刀菌(Fusarium oxysporum)毒素的毒性有抑制作用。用人胚软骨细胞实验也初步观察到相似的结果,对该菌属代谢物之一镰刀菌酸与硒的化学作用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5.
The relation between EH [Se(VI)/Se(IV)] and pH of soil aqueous extract in Kaschin-Beck disease region and the effects of natural redox agents, namely humic substances, MnO2 and Fe2+, on the redox property of the system were studied.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both humic acid and Fe2+ could enhance the reducibility of Se(VI) and MnO2, a limited oxidizability for Se(IV). Fe2+ showed a weak reducibility only at low pH value. The reducibilities of three sulfur-containing compounds for Se(VI) were in following order:thioglycollic acid > L-cysteine > sulfide  相似文献   

16.
硒镉联合作用对大、小鼠精子畸形率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对小鼠腹腔注射硒、镉化合物和大鼠经口摄入低硒加镉粮,来观察高剂量镉,高、低剂量硒单独和联合作用的遗传学效应。结果表明,不仅氯化镉和亚硒酸钠能引起精子畸形率的明显升高,长期摄入低硒粮也能引起精子畸形率的明显升高。当高硒高镉联合作用时,亚硒酸钠可明显对抗氯化镉的遗传毒性,而低硒高镉联合作用时,则加重了氯化镉和亚硒酸钠的遗传毒性。  相似文献   

17.
The relation between EH [Se(VI)/Se(IV)] and pH of soil aqueous extract in Kaschin-Beck disease region and the effects of natural redox agents, namely humic substances, MnO2 and Fe2+, on the redox property of the system were studied.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both humic acid and Fe2+ could enhance the reducibility of Se(VI) and MnO2, a limited oxidizability for Se(IV). Fe2+ showed a weak reducibility only at low pH value. The reducibilities of three sulfur-containing compounds for Se(VI) were in following order:thioglycollic acid > L-cysteine > sulfid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