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旭升  陈鑫  石朝锋 《资源开发与保护》2013,(12):1254-1256,1283
以进化博弈理论为基础,构建了开发商群体在生态建筑项目开发决策中的动态博弈模型,打破了经典博弈理论中参与人完全理性的不合理假定.模型充分讨论了政府激励措施对开发商行为的影响,其结果较好地解释了因信息不对称造成的我国生态建筑项目“市场失灵”现象,为合理引导开发商进行生态建筑项目建设提供了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全球生态环境危机和我国西部小城镇的特征上分析了生态建筑应用的重要性与发展前景,并且从生态建筑设计的手法、布局等方面阐述了其在我国西部小城镇规划中应用的方法,提出了小城镇规划以人为核心,以构建可持续发展的和谐人居环境为其重要目的的观点。  相似文献   

3.
邵楠 《青海环境》2005,15(4):176-178
随着生态建筑的发展,作为其分支之一的生物气候学建筑因其对自然条件的关注而变得更加重要。本文综述了对于生物气候学建筑的理解,阐述了这一理论在实践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4.
随着人们环境意识的提高,城市绿化日益发展。近年来,一些居室设计人员和环境保护专家提出了一种引人注目的新构想:未来城市里的房屋建筑应该逐步向生态化的方向发展,成为“生态建筑”。所谓“生态建筑”,指的是按照生态平衡的原理,使植物与居栖环境空间融为一体,互相依存,建筑多层次的新型建筑。可以这样说,它是古老的建筑学和年轻的生态学有机结合的产物,具有很强的吸引力。目前.越来越多的国家、城市和建筑部门正在朝着这个方向努力,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为了使居栖空间实现植物生态化,新加坡进行了20余年的不懈努力。从1971年以来,每年都要举行声势浩大的  相似文献   

5.
生态混凝土是近年来日益受到关注的新型混凝土材料.它是一种既不破坏环境,又能保护环境,对实现人类与自然环境的协调具有积极作用的特种混凝土.本文介绍了生态混凝土的概念及分类,阐述了生态混凝土的应用现状,指出生态混凝土是一种新型的生态建筑材料,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
今年,秦皇岛市汤河公园“红飘带”入选国际知名旅游杂志《康德纳特斯旅行家》4月号评出的“世界建筑新七大奇迹”,成为和英国温布利大球场等著名生态建筑齐名的国际景观。该项目还曾荣获了“2007年度美国景观设计师协会专业综合设计荣誉奖”,并被选为美国2008年第1期《景观设计学》杂志封面。  相似文献   

7.
高校建筑规划与生态文明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规划和建筑设计中,实施生态文明,促进人与自然的协调和谐发展,正成为全球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动向。加强高校校园环境保护,促进校园生态建筑文明,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理念,为师生员工提供一个优美、舒适、安静的工作和学习环境,使师生员享受到生态文明的乐趣。  相似文献   

8.
正绿色建筑起源于西方,是源于人类对工业革命以来出现的生态危机和资源问题的深刻认识和自我反省。绿色建筑,又可称为可持续发展建筑、生态建筑、回归大自然建筑、节能环保建筑等,归纳起来,绿色建筑设计应当遵循和谐原则、适地原则、节约原则、舒适原则、经济原则。我国作为建筑业大国,被国际建筑界称之为"世界上最大的建筑工地"。  相似文献   

9.
王亚京 《环境教育》2009,(10):64-66
绿色建筑是指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所谓“绿色建筑”的“绿色”,并不是指一般意义的立体绿化、屋顶花园,而是代表_种概念或象征,指建筑对环境无害,能充分利用环境自然资源,并且在不破坏环境基本生态平衡条件下建造的一种建筑,又可称为可持续发展建筑、生态建筑、回归大自然建筑、节能环保建筑等。绿色建筑设计理念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0.
随着人们环保意识不断加强和摆脱传统建筑对人危害的呼声日渐高涨,一种完全以天然资源-木材、粘土和砖等为原料的“生态建筑”正应运而生。这种将古代建筑技术和现代应用技术相结合,采用“生态设计”和新型建材建成的房屋将起到减少污染、节省能源、降低造价和居住费用的目的。联合国科学考察团最近对我国窑洞建筑进行了综合考察,认为窑洞十分适合人类居住。它温湿度适当.外界气候及大气中的放射物质对人的影响较小·可减少气喘病、风湿病、皮肤病等疾病;降低北方寒冷天气必须的采暖能源消耗。随着全球工业化发展·能源紧缺将是一个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