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综合交通枢纽运营安全集成管理机制的构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提高综合交通枢纽(ITH)运营安全管理的效率和效果,从脆弱性的角度,分析综合交通枢纽运营安全事故的机理和运营安全管理的特性,构建综合交通枢纽运营安全集成管理机制。该机制以安全信息、安全组织和安全资源的协调、集成和优化为核心,包含干扰监测、威胁预警、漏洞修复、事故控制、鲁棒性提升和应急与恢复等实施机制。建立包含管理措施和技术手段的支撑体系。研究表明:脆弱性是综合交通枢纽运营安全事故发生的根源;该机制以脆弱性为突破口,通过若干管理措施和技术手段,能够实现综合交通枢纽运营安全的全要素、全过程和全资源的集成管理。  相似文献   

2.
随着近几年我国在应急准备与应急预案体系建设方面需求的不断增长,围绕突发事件风险评估、应急准备框架、应急预案系统和预案运行基础等核心问题取得了大量科研成果,但由于在技术层面缺少相应的集成系统支撑,导致相应成果在实际应用中达不到标准化、工具化、系统化的要求,进一步影响相应成果在政府、企业等应急管理主体中的推广与应用。针对此类问题,提出1套高度集成的突发事件应急准备与应急预案系统平台的设计与实现思路,从集成业务分析、集成功能框架、集成系统架构与数据结构、集成系统实现关键技术等4个方面进行针对性讨论,研究结果表明:提出的集成系统不但能够从业务功能角度涵盖应急准备与应急预案体系统建设方面的需求,而且从系统模块与数据融合角度能够实现较好的集成与共享,可为相应应急准备与应急预案体系的建设与工程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阐述了适用于长输油气管线安全生产事故应急救援全过程的事故监测预警平台的整体结构和实现要点,主要从长输油气管线的工作运行和事故特点出发,结合安全生产事故应急救援过程中各环节的业务需求,提出监测预警平台的建设目标和适用范围,对平台的需求进行分析,并进一步对平台的构建思路进行讨论。其中重点从应急预防、应急准备、应急响应和应急恢复四个阶段的应急任务和需求入手,提炼出长输油气管线安全生产事故监测预警平台在"后端应急指挥中心"、"现场应急指挥中心"及"移动指挥所"等多个位置和场景下的建设目标和功能框架,并对平台设计与实现过程中可能涉及到的平台总体结构设计、平台软硬件及网络支撑环境、平台数据采集传输与共享模式等方面进行了简要描述。  相似文献   

4.
陈安 《安全》2019,40(6):1-14,88
现代应急管理是研究突发事件的现象及其发展规律的学科,集成多个学科的前沿理论、方法和技术,是当代中国应急管理发展需依托的知识体系及方法论。本文从现代应急管理的概念和理论出发,阐述了应急管理的功能体制与组织架构、风险分析策略与应急评价方法创新、新兴风险防范与应急管理机制设计、应急管理技术支撑与系统平台等核心问题。同时,从应急资源、应急产业、协作模式、应急文化4个方面对现代应急管理的应用与实践提出一些建议。研究表明:现代应急管理能够全面提高国家综合防灾减灾救灾能力。  相似文献   

5.
正为促进我国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与应急管理领域的学术研究,推动关键问题探讨,展示最新研究进展,共享前沿学术成果,重大危险源与化工园区系统安全应急管理部重点实验室(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危险化学品安全技术研究所)联合《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编辑部,组织开展2021年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与应急管理领域专题征稿,并以增刊形式在《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上正式发表。一、征稿范围围绕危险化学品安全的主题,有关危险化学品安全理论创新、技术研发与应用、应急管理等方面的原创性研究成果。二、论文要求1.优先接收具有原创性且为未公开发表过的学术研究论文,不宜为管理总结和议论类论文。  相似文献   

6.
分析油罐区危险特性和事故模式,将三维GIS系统、日常管理、监控预警、应急指挥与辅助决策等功能进行集成,建立基于三维GIS的油罐区一体化应急管理平台。该平台利用数据融合技术,将液位、可燃气体、温度等多参数进行了融合,提高了报警可靠性。同时构建了DEA-BP应急资源配置模型,结合罐区事故类型,实现了罐区重大事故应急资源的优化配置。平台还提供数字化预案和三维应急演练,为油罐区员工提高应急安全技能提供了培训环境。  相似文献   

7.
为解决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安全管理信息分散、时效性差、参建单位协同工作能力弱以及安全预警数据支持差等问题,将信息化技术引入轨道交通工程建设中,建立了“广州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安全、质量与信访管理平台”,并开发集成“广州地铁视频监控系统”与“广州地铁门禁管控系统”,以求实现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安全管理工作的信息化、精细化管理。在广州市轨道交通六号线、七号线、九号线工程的应用表明,安全管理信息化技术能够实现建设单位、监理单位、施工单位、设计单位、监测单位等参建单位的信息共享、协同工作、预警预报,并可提高参建人员的安全管理意识与安全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8.
集输管线安全管理与应急系统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安全管理与应急已成为当前社会的一个重要研究热点,为了使集输管线的安全管理与应急更直观更高效,通过研究地理信息系统(GIS)空间分析技术、事故演化动态过程模拟等技术,基于应急过程驱动,开发建立了集输管线安全管理与应急系统。该系统主要研究集输管线的安全管理以及泄漏事故应急处置流程的数字化,包括公众安全防护、快速预测预警、后果模拟、应急通知及人员疏散等功能,研究表明,该系统能为集输管线安全管理和应急决策提供重要的手段。  相似文献   

9.
基于GIS的多模式重大危险源监控系统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8,他引:4  
重大危险源的动态监控是安全保障和环境保护的重要技术环节,地理信息科学与技术的发展为实现重大危险源动态监控奠定了基础。笔者分析GIS在重大危险源现场环境浓度监测与预警、现场应急救援管理、重大危险源信息管理和事故趋势预测等子系统中应用的技术可行性;在扩展重大危险源管理信息系统基本功能的基础上增加监视和控制功能;为青岛市某化肥厂成功开发了具有监视监测、预报预警、应急辅助决策和处置工艺等一系列模块,涵盖安全保障的预防、预警、应急和处置的各个环节的多模式重大危险源监控系统。实现了多参数实时监控、自动预警和应急辅助决策。  相似文献   

10.
刘兴德  贾水库  满园春 《安全》2015,36(6):68-71
高等学校应急管理是社会应急管理工作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分析了高等学校应急管理机构、队伍建设、物资储备、预案编制及应急管理运行机制等工作现状。针对当前高等学校应急管理工作在组织体系、预案编制、预警和风险评价、运行机制、保障体系、信息发布、培训演练等方面存在问题,从完善校园应急管理组织体系、细化预案、整合资源、队伍建设、校园危机意识培养、信息发布与舆论引导、规范财政预算支出等方面提出了科学管理,建立高效运转的校园应急管理机制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基于临水区域化工园区的整体安全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临水区域化工园区的生产特点及在整体安全方面存在的普遍问题,提出在临水区域化工园区内要进行合理布局,做到功能分区明确;同时需建立园区安全生产管理、监测预警及应急处置系统,主要是由固定危险源和移动危险源动态安全管理子系统、安全生产监测预警系统、突发事故应急处置平台等所组成;坚持安全监控信息化与标准化,对化工园区的整体安全性的提高将发挥巨大的作用,为建设"平安园区"打下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2.
跨城域突发事故灾害应急管理体系及关键问题探讨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限定性地给出城域和跨城域突发事故灾害的内涵和类型,紧密结合城域的特点及当前城域和跨城域应急管理工作所面临的问题,提出并构建由应急准备体系、监控预警体系、应急救援体系、恢复处置体系组成的跨城域突发事故灾害应急管理体系框架。探讨建立健全该体系所面临的跨城域应急救援预案、信息共享、协调合作及应急统一指挥与责权归属4方面关键问题,提出简要的应对措施。笔者研讨的成果,为跨城域突发事故灾害应急管理工作的开展提供了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13.
曹志强 《安全》2020,(3):66-70
为探究小微企业组织内部安全知识共享机制,提高小微企业的安全氛围。本文运用演化博弈理论分析员工群体之间的安全知识共享博弈关系,选取系统动力学软件Vensim构建安全知识共享模型,对不同的影响因素进行了模拟分析。模拟结果表明:员工关系融洽系数、领导的重视程度对演化结果呈正相关关系;安全知识的分享成本则与演化结果呈负相关关系。并为促进安全知识共享提出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4.
非常规突发事件现场应急指挥平台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研究非常规突发事件以及现场救援指挥的特点和规律,分析应急救援现场指挥业务需求,运用基于XML的Web Service模型,实现跨地区、跨平台信息共享;综合运用卫星通信、3G网络、WebGIS等技术实现突发事件现场与外界远程通信;运用松散耦合、多层设计、分布式等设计理念,集成软件系统和硬件设备,形成便携式指挥平台。该平台可实现图文信息和视频信息远程传输、现场信息快速记录、指挥命令远程传输、跨平台地理信息搜索与显示、气象信息显示、预案查询和知识库查询等7种功能。  相似文献   

15.
矿山企业安全管理预警是针对可能发生的事故进行事先预测和防范.介绍了企业安全管理预 警系统的模型、预警系统各模块的功能及基于J2EE模式体系的设计与实现.  相似文献   

16.
《组织行为杂志》2017,38(6):813-832
Creativity is an increasingly important domain of performance largely based on knowledge held and exchanged among employees. Despite the necessity of knowledge exchange, individual employees tend to experience mixed motivation caused by the inherent social dilemma of knowledge sharing. To pragmatically explain how individuals deal with this motivational dilemma, we propose an expanded framework of knowledge management behavior (KMB) that includes knowledge sharing, hiding, and manipulation. Individual choices among these KMBs may be driven by dispositional goal orientations. We also propose that the effects of KMB on creativity of employees vary depending on their social status in a work group. Our analyses based on 214 employees from 37 teams reveal that (i) learning goal orientation increases knowledge sharing and decreases knowledge manipulation; (ii) avoiding goal orientation increases knowledge sharing and manipulation; and (iii) proving goal orientation increases knowledge hiding and manipulation. Knowledge hiding is negatively related to employee creativity, particularly for employees with high social status. Knowledge manipulation is positively related to creativity, particularly for those with high social status. This study develops and validates a theoretical framework explaining the formative process and distinct outcomes of the multifaceted and strategic approaches to KMB at the individual level. Copyright © 2016 John Wiley & Sons, Ltd.  相似文献   

17.
现有的企业安全管理主要依靠管理人员监督管理,对员工行为的规范化管理效果有限。针对常见的员工不安全行为,提出建立员工行为安全管理系统促使员工行为规范化,并将其分为4个部分:违规提示系统,危险警报系统,辅助提示系统,紧急制动系统,辅以"自我观察法"作为配套管理措施,将员工意识由"要我安全"向"我要安全"转变,以期能够减少由不安全行为引发的事故,促进企业安全文化的逐步形成。  相似文献   

18.
城市商业综合体是人群聚集场所,一旦发生拥挤踩踏事故, 可能造成大量人员伤亡和恶劣的社会影响,是目前城市商业综合体管理的重要问题之一。通过对人群聚集踩踏风险影响因素及监测预警原理分析,考虑室内商业综合体和开放型公共场所监测预警系统构建的差异性,建立客流预警与应急指挥系统模型;以西单大悦城为实例进行应用和验证,研究结果表明:建立的客流预警与应急指挥系统能够提升商业综合体的监测预警和应急决策效率,进一步加强重点区域或场所的精细化管理,对预防城市商业综合体人群聚集踩踏事故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