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2 毫秒
1.
<正>概念由职业性接触致癌因素引起的肿瘤称为职业性肿瘤。目前国际癌症研究中心公布的有致癌性的化学品有:4,4'-二氨基联苯,可致膀胱癌;砷和砷化合物,可致肺癌、皮肤癌;石棉,可致肺癌;苯,可致白血病;联苯胺,可致膀胱癌;铍及铍化合物,可致肺癌;二氯甲醚和氯甲甲醚,可致肺癌;镉及镉化合物,可致肺癌;六价铬化合物,可致鼻癌和肺癌;煤焦油沥青,可致皮肤癌  相似文献   

2.
施倚 《劳动保护》2014,(10):118-118
主持人,你好:本人入职体检胸片正常,现已经在涂装线工作半年,感觉胸部不适,是否可申请职业病鉴定?广西柳州网友广西柳州网友,你好:《职业病分类和目录》(国卫疾控发[2013]48号),将职业病分为10大类132种,其中包括:4.氯甲醚、双氯甲醚所致肺癌;5.砷及其化合物所致肺癌、皮肤癌;7.焦炉逸散物所致肺癌;8.六价铬化合物所致肺癌。不管事实上是否属于以上范围,只要存在职业危害接触因素,且有合理怀疑已经产生职业伤害的原因,即可申请职业病诊断。这是一个程序性的权利。  相似文献   

3.
石棉所致 肺癌、间 皮瘤 我国盛产石棉,石棉矿开采和加工企业较多。接触石棉的作业主要有石棉加工和处理,其次是石棉矿的开采和选矿。在石棉的粉碎、切割、磨光、钻孔、剥离等作业中,会产生大量石棉粉尘,如缺少防护措施,就会造成危害。 石棉是一种致癌物,吸入石棉粉尘可引起石棉肺,并发肺部感染;接触石棉的工人,发生肺癌和间皮瘤等癌症的危险度也会增加。 肺癌是一种常见的肿癌。目前还没有组织学或其他方面的特征能确定某种肺癌是由石棉而引起,临床上更难确定石棉肺癌、吸烟肺癌或其它因素导致的肺癌。在大多数国家里,肺癌只有与石棉肺并存…  相似文献   

4.
二氯甲烷,又名甲叉二氯、二氯亚甲基,是甲烷分子中2个氢原子被氯取代而生成的化合物,分子式CH2Cl2。二氯甲烷是无色、透明、比水重、易挥发的液体,有类似醚的气味和甜味,不燃烧,但与高浓度氧混合后形成可爆炸的混合物。微溶于水,  相似文献   

5.
日本劳动省的一份调查报告表明,在接触联苯胺、石棉、砷等化学物质的工人中,每年发现50~70例职业癌。劳动省规定,联苯胺引起的尿路系统肿瘤、石棉引起的石棉癌、砷引起的肺癌等18种疾病为职业癌。在已认定的职业癌中,最多的是接触联苯胺、β苯胺的作业引起的尿路系统肿瘤,其次是铬酸盐、重铬酸盐制造过程中发生的肺癌、石棉引起的癌和砷引起的癌。这些致癌物质自1972年以后被禁示制造或限制使用。由于癌的潜伏期是15~20年,所以现在被认定的职业癌患者,多是高度经济发展期在恶劣生产条件下工作的人。日本每年发现50~70例职业癌@梁志刚…  相似文献   

6.
森林工业企业多处在山野,自然环境很好。但是,它也有着不能忽视的职业危害。就我们黑龙江省森工系统来说,在63个县团级企业(近百万名职工)中,就有尘毒作业点2894处,接触尘毒人数近5万,有400多人患职业病。因此,切实做好森林工业企业的尘毒治理,是一项重要的工作。笔者从实践中归纳出几方面的经验,介绍给同行们参考。 一、游离甲醛毒害的防治措施。 在人造板生产和使用过程中,主要的职业危害是胶粘剂中游离的甲醛气体。甲醛进入人体以后,可分解为甲醇,损害中枢神经系统、视网膜,一定量的吸入可引起麻醉,长期接触和大量摄入,会引起肝脏疾病:剧…  相似文献   

7.
五氯酚中毒     
酚五氯酚是白色针状结晶,工业用品为深灰色到棕色,微溶于水,可溶于乙醇和乙醚c它可用于预防微生物侵袭各种工业产品,如木材和其它纤维素制品、淀粉、粘合剂、蛋白质、皮革、油类、油漆、乳胶及橡皮等,也可用于制造除草剂。 五氯酚属中等毒性,人们可经呼吸道、皮肤和消化道吸收而发生中毒症状。眼和上呼吸道接触五氯酚的粉尘和雾,会因受刺激而引起疼痛;皮肤接触后,会出现发红、水疱等接触性皮炎。急性中毒的症状为食欲丧失、麻木、高热、出汗、呼吸困难,并很快发生昏迷。据报道,国内曾发生过人们使用五氯酚溶液浸泡木材时,因背负式喷雾器漏液…  相似文献   

8.
多氯联苯是一组由一些氯置换联苯分子中的氢原子组成的化合物。其中含有联苯的氯代物由一氯联苯至十氯联苯,工业上常用的是三氯联苯和五氯联苯。多氯联苯的化学性质很稳定,不易分解。在一百摄氏度时,六小时内挥发部分低于百分之零点二。经呼吸道和皮肤吸收,长期接触可引起肝脏损害和痤疮型皮炎。操作人员在高温条件下接触多氯联苯时,需使操作过程机械化、密闭化,并加强通风;如有热溶液溅出,操作人员应佩戴防毒面具;接触人员每日要更换及洗涤衬衣、工作服、并沐浴,对污染的皮肤和工作服,要用含松节油的肥皂洗净。多氯联苯的毒性及防护@朱宝铎…  相似文献   

9.
化工生产中的原料、中间体、成品大部分有腐蚀性与毒性;在接触与使用过程中对人体有所损害,在生产中如果认真的掌握化工药品腐蚀、中毒的客观规律,充分发挥人的积极因素,做好转化工作,可以使损害转化为无害和有利。腐蚀与中毒规律和化学药品的状态有关: 1.气态:气态药品主要是随呼吸侵入人体,经过呼吸系统被人体吸收而引起中毒,如二氧化硫气体吸入人体就会头晕、头痛以至窒息。 2.液态:液体药品主要是通过皮肤渗透吸入体内使人身中毒,或挥发为气体,吸入人体引起中毒。 3.固态:固体药品主要是接触皮肤或粉尘(包括升华)随呼吸进入人体,或随饮…  相似文献   

10.
化学物中毒性眼部病变化学性眼损害分两大部分,其一为工业使用的原料、制成品的化学品(包括药品)或剩余的废料直接接触眼部,引起化学性结膜角膜炎、眼灼伤;其二,有毒化学物质(或用药不当)通过被身体吸收引起急性或慢性中毒而发生的中毒性眼病。一、接触机会1.工业化学物铅、四乙基铅、汞、锰、铬、砷、磷(包括有机磷农药)、铊、磷化锌以及氢氰酸和氰化物等。2.药物(1)主要对视网膜产生损害的药物甲硫哒嗪、氯丙嗪、氯哌酚噻嗪(NP207)、氯喹、羟基氯奎/奎宁、抗疟素、阿的平、奥普托欣、优库平、喹啉、硝氯酚、口服避孕药、皮质类固醇、氯苯…  相似文献   

11.
氯丁二烯为无色有刺鼻气味的易挥发液体,沸点59.4℃,稍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如苯、甲苯、甲醇、汽油等。 氯丁二烯属中等毒性,可经呼吸道、消化道和皮肤吸收。氯丁二烯经呼吸道吸入后,仅有2%从呼吸道和尿排出,大部分在体内与谷胱甘肽赵作用,将氯脱去而成氯化氢。当氯丁二烯使动物中毒时.体内还原型谷腕甘肽的量明显减少。因此,测定血液中谷腕甘肽量可作为毒作用的指标。筑丁二烯有致突变性,在接触氯丁二烯的工人中,淋巴细胞染色体畸变率明显增多。 氯丁二烯可引起急性中毒,一般由事故引起。主要症状有眼、鼻及上呼吸道粘膜亦撇、轻咳、胸痫…  相似文献   

12.
矿工吸入氡子体引起辐射危害早在16世纪就有报导。当时德国斯尼伯格矿和捷克亚希莫夫矿流行着一种使矿工过早夭折的“矿山病”,直至1924年才查清,这种病是由于矿工吸入了高浓度的氡(实际上是氡子体)引起的。随后,美国的铀矿和加拿大的萤石矿出现了肺癌高发病率。近年来我国个别矿山也出现了肺癌高发病率。1974年我国规  相似文献   

13.
正尘肺(pneumoconiosis)是在生产过程中长期吸入粉尘发生的以肺组织纤维化为主的疾病。它是一个古老的疾病,我国在公元10世纪即北宋时代就有粉尘致病的记载。矽肺是尘肺中最多见的一种,是由于长期吸入游离二氧化硅含量较高粉尘引起的,是尘肺中危害最严重的一种。矽肺发病一般比较缓慢,接触较低浓度矽尘多在15?20年后发病。但发病后即使脱离粉尘作业,病变仍可继续发展。少数人由于持续吸入高浓度、高游离二氧化硅含量的粉尘,经1?2年后即可发病,  相似文献   

14.
工业生产中常见的刺激性气体有 :氨、氯、氮氧化物、光气、氟化氢、二氧化硫及三氧化硫等。刺激性有毒气体对人体的危害主要是侵害眼睛和呼吸道 ,常以局部损害为主 ,仅在刺激作用过强时才能引起全身反应。另外 ,由于它们的水溶性不同 ,其作用的部位亦不同。如水溶性大的氨、氯、氯化氢、二氧化硫、三氧化硫等 ,主要以刺激上呼吸道粘膜为主 ,可引起喉痉挛、喉水肿、支气管炎。而水溶性小的气体氮氧化物、光气等 ,与水作用缓慢 ,在呼吸道不易吸收 ,吸入后往往不被发觉 ,进入呼吸道深部后 ,对肺产生刺激和腐蚀作用 ,可引起肺水肿。因此 ,防止刺…  相似文献   

15.
尘肺(pneumoconiosis)是在生产过程中长期吸入粉尘发生的以肺组织纤维化为主的疾病。它是一个古老的疾病,我国在公元10世纪即北宋时代就有粉尘致病的记载。矽肺是尘肺中最多见的一种,是由于长期吸入游离二氧化硅含量较高粉尘引起的,是尘肺中危害最严重的一种。
  矽肺发病一般比较缓慢,接触较低浓度矽尘多在15?20年后发病。但发病后即使脱离粉尘作业,病变仍可继续发展。少数人由于持续吸入高浓度、高游离二氧化硅含量的粉尘,经1?2年后即可发病,被称为“速发型矽肺”。也有个别接触较高浓度矽尘的工人在脱离粉尘作业时X线胸片未发现明显异常,但若干年后被诊断为矽肺,称为“晚发型矽肺”。  相似文献   

16.
如何应对液氯运输发生的泄漏事故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汪彤  赵明  李静 《安全》2005,26(2):15-16,21
1引言 氯被人们在生活、生产中广泛使用.多用于自来水消毒、纸浆漂白、制溴、橡胶、油墨、颜料和农药等.然而氯的危险性更值得我们注意,如氯能与许多化学品如乙炔、乙醚、氢气等猛烈反应发生爆炸或生成爆炸性物质;人体吸入氯气会中毒,吸入极高浓度的氯气,可引起死亡;氯挥发性极强,空气中的水蒸汽即可与之反应生成盐酸雾及次氯酸,所到之处腐蚀物品、危害人体和动植物.由于目前相关防范措施还不完善,人们的安全意识还不够强等原因,时常有液氯泄漏事故发生,随之酿成人员中毒、爆炸等灾害性事故.因此如何利用现有的科学技术手段,及时准确采取应对液氯泄漏事故安全措施显得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7.
粉尘可以说无处不在.既污染环境又严重危害人的身体健康.也是企业员工必须随时防备的可怕“杀手”。人体吸入生产性粉尘后,可刺激呼吸道,引起鼻炎、咽炎、支气管炎等上呼吸道炎症,严重的可发展成为尘肺病。一些化学物可附载于粉尘.随呼吸进入人体成为肺癌的致病因子。许多重金属如铁、铍、铝等的化合物附着在颗粒表面上,也可对人体造成危害。  相似文献   

18.
1980年国际肿瘤研究机构公布了21种化合物、化学基团和工艺过程对人体有致癌作用,其中包括黄曲霉素、铬、镍等。西德、意大利、法国规定了职业癌的种类。如西德规定为:多环烃类引起的皮肤癌,石棉尘引起的肺癌和胸膜、腹膜间皮瘤,苯引起的适血系统瘤,芳香族胺引起的膀胱癌,砷引起的皮肤癌和肺癌,氯乙烯引起的肝癌,铬酸盐引起的肺癌。 当前,职业癌患者日益增多。据美国化学会的统计,到1969年由于润滑油、石腊油等有机油类引起的皮肤癌有2,000人,职业性膀胱癌近3,000人,煤焦油引起的职业性皮肤癌和肺癌已达3,254人。 许多国家的政府加强了对致…  相似文献   

19.
为评价卤代海因的危险特性,通过克南实验、时间压力实验以及固体氧化性实验分别对二氯海因、溴氯海因以及二溴海因的爆炸性和氧化性进行了测试,通过家兔皮肤刺激性/腐蚀性实验对三种卤代海因的刺激性进行了研究,并分别对三种卤代海因的危险性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二氯海因、溴氯海因以及二溴海因都具有氧化性、对家兔皮肤具有严重刺激性、在正常商业包件中可能达到的压力下点火会导致具有爆炸猛烈性的爆燃;溴氯海因以及二溴海因克南实验极限直径均小于1.0mm,在封闭条件下加热不显示效应,二氯海因的克南实验极限直径为2.0mm,在封闭空间加热显示某种效应。三种卤代海因的氧化性和对家兔皮肤的刺激性没有显著区别,但二氯海因较溴氯海因以及二溴海因在封闭空间加热显示的效应更强。  相似文献   

20.
No.1新型冠状病毒目前的证据发现,冠状病毒的自然宿主是禽类、哺乳动物等野生脊椎动物,而不是人类,但可能会在特定环境、特定时期通过人与动物接触传播给人类,并引起人和人之间的传播。卫生防疫专家指出,可以确定的新冠肺炎传播途径主要为直接传播、气溶胶传播和接触传播。直接传播指患者打喷嚏、咳嗽、说话的飞沫和呼出的气体近距离直接被他人吸入导致的感染。气溶胶传播指飞沫混合在空气中,形成气溶胶,人吸入后导致感染。接触传播指飞沫沉积在物品表面,通过接触污染手后,再接触到口腔、鼻腔、眼睛等黏膜,导致感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