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当我们为印度洋大海啸夺走了数万人的生 命而惋惜、而奉献、而反思的时候,今年第一期 的《环球》杂志竟然刊发了这样一篇文章《人 类无须敬畏大自然》。在这篇文章中,著名科学家 何祚庥说:"我要严厉批评一个口号,即所谓'人 要敬畏大自然'"。 这篇文章说,从历史来讲,在人类发展的早 期,人类对自然的抵御能力很有限,所以一些进  相似文献   

2.
2005年第1期《环球》杂志发表了中科院院士何祚庥的署名文章《人类无须敬畏大自然》,在这篇文章中,何祚庥说:"我 要严厉批评一个口号,即所谓'人要敬畏大自然'"。这一观点掀起了由院士、学者、环保人士、普通市民、中学生、记者等组 成的大辩论:人类在处理与自然的关系时,到底应该采取何种态度,我们该不该"敬畏大自然"?目前大辩论仍在进行之中。 《环境教育》杂志历来批判人类中心论,主张重新定位人与自然的关系,以2005年第1期"思考与探索"栏目为例, 本刊特别邀请了郑度院士、杨通进教授、王民教授、周艳萍编辑共同探讨"环境伦理"。为了便于读者了解此次大辩论的 来龙去脉,本期"思考与探索"栏目转载了一部分有代表性的辩论文章予以刊登,以飨读者。这场论战的价值,应该不 在于谁压倒了谁,而是把"人类与大自然的关系"这个问题,推到了理论研究的前沿,也推到了每一个普通人面前。人 类该不该"敬畏大自然"?相信读者诸君自有判断。  相似文献   

3.
最近出现的两件事让汪永晨烦恼不已。一是国家环保总局掀起的”环评风暴”。风暴出现后,汪永晨的名字经常和一些环保事件联系在一起,记者身份的汪永晨反而成为其他记者追逐的对象。无疑,在这些媒体看来,汪永晨不仅是一桩桩环保事件的见证者,更是参与者。频繁地应付采访,打乱了她的正常生活。让她烦恼的第二件事是一场关于“是否要敬畏自然”的争论。2005年第一期《环球》杂志上发表了著名科学家何祚庥院士的文章《人类无须敬畏自然》,文中称“我要严厉批评一个口号,即所谓‘人要敬畏大自然’”,文中同时强调“人定胜天”。对此持不同意见的…  相似文献   

4.
几天前读到一篇文章,是《环球》杂志刊载的中科院院士何祚庥先生的一篇访谈。我看到的文章标题是:“人类无须敬畏大自然”。何院士访谈的第一个小标题是“人与自然,以谁为本?”何院士在访谈中说:“在这里,我要尖锐地提出一个理论问题:我们在处理人和自然的关系时,奉行的应该是以人为本.还是以环境为  相似文献   

5.
《环球》杂志刊载的对何院士访谈的文章的第二个小标题是"驳'人要敬畏大 自然'"。 我的理解,"人要敬畏大自然"这个提法有两层含意:一.人类应当尊重大自 然;二.人类应当畏惧大自然。我想,人类的聪明才智发展到今天,没有人会把这 个命题理解为既然"敬畏",人类就只能匍匐在大自然脚下而无所作为。事实上,自 猿猴从树上下来变成人之后,就没有停止过对大自然的改造。中国古话所说的"沧 海变桑田"等,就是对这个过程的概括。  相似文献   

6.
不管是在汉语还是在别的语言中,"敬畏"并 不是害怕的意思。当我们说敬畏大自然、敬畏生 命、敬畏传统,或敬畏某种超验的东西时,并不 是说我们害怕自然、害怕生命或害怕传统。而是 说,我们清醒地知道人的理性有局限性,因而,对 于自然、生命、传统等应秉持一种审慎的态度。 我们敬畏大自然,所以,在面对自然的时候, 我们应当审慎。不是说我们就不可利用自然或者 在一定程度上改变自然,以改进人类的处境。但 是,在这样做的时候,我们应当非常小心地权衡 其中可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几天前读到一篇文章,是《环球》杂志刊载的中科院院 士何祚庥先生的一篇访谈。我看到的文本的标题是:"人类无 须敬畏大自然"。 何院士访谈的第一个小标题是"人与自然,以谁为本?" 何院士在访谈中说:"在这里,我要尖锐地提出一个理论 问题:我们在处理人和自然的关系时,奉行的应该是以人为 本,还是以环境为本,以生态为本?这是个深刻的哲学问题。 我认为,应该以人为本。我绝不反对保护环境和保护生态,但 需要弄清楚一个观念,保护环境和生态的目的是为了人。有 的时候我们需要'破坏'一下环境,生态,改变一下环境和 生态,但也是为了人"。  相似文献   

8.
"敬畏大自然"就是反科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印度洋海啸带给人们的震撼超出了许多人的心理承受能 力,一些人又开始重弹"敬畏大自然"的老调。何祚庥院士针 锋相对地提出"人类无须敬畏大自然"的观点,这就触着了某 些人的痛处,激起了骂声。何院士长期以来反伪科学、批反科 学,干的是得罪人、冒犯人的事,在现在的中国环境下,不受 攻击才叫奇怪。北京环保学者汪永晨《"敬畏大自然"不是反 科学》(《新京报》1月11日),便试图讲出一些道理,并建议 大家对这个问题好好辨一辨。我就也来凑个热闹。  相似文献   

9.
珍爱绿叶     
古老的印第安人在一首歌谣中唱道:“只有当最后一棵树被刨/最后一条河中毒/最后一条鱼被捕/你们才发现/钱财不能吃。”面对当今世界日趋恶化的自然环境,这朴实的吟唱里,既有着椎心泣血的呐喊,也有着一语道破天机的哲思。在我们居住的这颗星球上,大自然的铁律确立了万物万有,均必须以某种规定了的方式存在和活动。人类在初始阶段,并没有想从那壮丽的、和谐的、严密的、完整的生命链环中解脱出来的企图,摆出一副“人定胜天”的狂妄架势。那时的人类,对大自然充满着神秘感和敬畏感,并将宇宙间的一些物种当作图腾来崇拜。即使到了农业文明社会,…  相似文献   

10.
如果把"敬畏大自然"理解为尊重 自然、顺应自然,无疑是一种正确的态 度,我完全赞成。但如果将"敬畏大自 然"与以往一些人出于蒙昧的自然崇拜 混为一谈,因此就认为人类在自然面前 应该一味顺从、无所作为,那就走到了 另一个极端,不仅非人类之福,就是持 这种观念者也难自圆其说。  相似文献   

11.
这是21世纪中国科学界与环保界最具影响力的争论;这是中国极具权威的科学巨匠与环保精英的对决;他们怀着对子孙负责的态度,展开了这场唇枪舌剑的论战。论战不存在私利,不存在诋毁,为的是让真理愈辩愈明,让子孙的生存环境越来越好……何祚庥,著名理论物理学家,哲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2005年初,他在接受《环球》杂志专访时提出了“人类无需敬畏大自然”的哲学思想,震撼了整个环保界。唐锡阳,《大自然》杂志前主编,环保作家和环保活动家, 国家环保总局特聘环境使者,中国环保界的权威人士。他在读到何先生《人类无需敬畏大自然》的文章后,大为吃惊,用缜密而犀利的言辞,引古论今,极具说服力地予以反驳。让我们一起关注系列报道《论战2005》  相似文献   

12.
黄波 《环境教育》2005,(3):25-25
印度洋的大海啸夺走了数万人的生命,造成了人类空前的灾难。这次灾 难逼使人们更深层次地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向来勇为人先的著名科学 家、中科院院士何祚庥先生这一次又走在了前头,日前,最新一期《环球》 杂志上刊布了何先生对这一问题的思考结果。不过,他的答案让人震惊。何 先生的观点可概括为两条,一是人类要对自己征服自然的能力有信心;二是 人类是大自然的主人,无须对其敬畏。  相似文献   

13.
人和自然的关系是随着历史而变化的,在原始社会,人们敬畏自然,出现了对太阳、对月亮、对火的崇拜;在农业社会,人们顺应自然,基本上是靠天吃饭;在工业社会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开始认为可以去征服自然。实际上恩格斯在1886年的时候就指出"我们不应过分陶醉于我们对大自然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大自然都报复了我们"。应该说他是很  相似文献   

14.
人与自然,以谁为本? 印度洋大型地震海啸给人类最大的教训,就是折射出我们在对人和自然的关系上,认识需要深化。这几年来,“天人合一”的说法甚为盛行,有人把“天人合一”解释为人和自然相处和谐。对这样与词语原意不甚相符的解释我并不反对,但是我认为,人类要看到天与人之间不完全是和谐的一面, 还有不和谐的一面。如果我们在人天关系上没有一个冷静的估计,就会放松警惕,导致灾难性的后果。这个问题从哲学角度来看更加值得反思。从历史来讲,在人类发展的早期,人类对自然的抵御能力很有限,所以一些进步思想家强调人定胜天,鼓舞人类与自然界作斗争。但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这些年来人类的能力越来越强了,好像自然界的许多问题人类都能够解决,所以目前有些人生怕人类对自然界破坏得太过分,以至于反而对人类不利,所以强调要和谐。  相似文献   

15.
柯南 《环境教育》2005,(3):26-26
我不赞成汪永晨"旗帜鲜明地"号召"敬畏 大自然"的观点。 "敬畏大自然"的倡导者经常发出激动人心 的声音,但在激情之下,我却很难看到"敬畏大 自然"的可操作性及其效果。如何"敬"?如何 "畏"?我从未得到过一个满意的答案。如果说 "敬"不过是发表激情演讲的话,那还真有一些关 于"畏"的可怕事例,其中一个就是战国时代魏 国的"河伯娶妇"。另一个例子来自中美洲的玛雅  相似文献   

16.
说来奇怪,人类的文明从一开始就带有反叛自然的特点,好像人类不是大自然的子民,"人定胜天"就是其最直观的体现。可从目前来看,情况似乎不容乐观,一场大雪  相似文献   

17.
新岁寄语     
历史就是把人类锤炼得如此; 曾几何时,人们执意相信人定胜天,而去肆虐自然;如今,人类终于明白了需要尊重自然规律,保护生存环境。我们都不能否认,这两种行为的初衷都是一个——为了生活得美好。  相似文献   

18.
想必不用我说大家也都知道,人类只有一个地球,生命的延续,人类的生存,一刻也离不开地球.我们生活在大自然的怀抱里,自然的慷慨让我们.丰衣足食",但我们非但不对大自然感恩戴德,反而还去破坏她,伤害她.  相似文献   

19.
<正>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儿童的智慧在他的手指尖上"。这句话告诉我们,除了要保持幼儿的好奇心外,培养幼儿勤动手、多体验、常探索的习惯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大自然是神奇而美丽的,同时又是复杂而多变的,幼儿对自然现象和自然规律充满了无限的好奇。特别是3~6岁的孩子,他们更有着天生和自然亲近的本能,能够和大自然亲密对话,聆听大自然的声音。《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让  相似文献   

20.
自然悟语     
大自然的伟大和神奇,不仅仅在于它创造了丰富的物质财富,还在于它以无私和广博的胸襟孕育了人类丰富的精神生活。“名家走笔”刊登的《自然悟语》,提出了这个曾经被我们忽视的问题。无论是中国的古典名作《诗经》,还是音乐大师贝多芬的交响乐和莫扎特的小夜曲,艺术家的创作灵感,都感悟于自然的造化,是朴实无华、宽广神奇的大自然给人们以灵魂深处的震撼,使之创作出永存于世的不朽之作。大自然给人类以生命,给艺术以源泉,我们应当加倍地珍惜这一切,珍惜给予我们太多太多的地球家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