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5 毫秒
1.
近年来,战略环境评价(SEA)的有效性研究逐渐受到关注,但是当前国内外研究缺乏对SEA有效性评价指标和评价方法的探讨.针对SEA评价模式,初步构建了包括背景有效性、程序有效性、目标有效性和增量有效性等4项一级指标和11项二级指标的评价指标层次结构,提出采用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对SEA的有效性进行综合评价.在此基础上,尝试性地以天津滨海新区SEA为例,应用模糊评价法对其有效性进行定量分析,为进一步建立SEA有效性评价标准提供思路,为完善SEA有效性评价方法和模型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2.
以天津市医疗废物管理现状为研究对象,对处置方式进行深入探讨,分析目前分散处置和集中处置存在的缺陷,提出"区域集中处置"设想;并运用模糊决策模型理论,建立较完善的处置方式评价指标体系,应用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得出"区域集中处置"是最佳的医疗废物处置方式,同时提出了相应的区域集中处置策略.  相似文献   

3.
针对目前粉尘危害评价存在的不足,采用最优权法确定各评价指标的权系数,利用模糊识别技术对粉尘危害程度进行综合评价,初步建立了粉尘危害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分级标准.结合某矿山实例,对粉尘危害进行模糊综合评价.评价结果表明,模糊综合识别技术能够较好反应实际情况,是一种有效的评价方法,对粉尘防治工作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以天津市医疗废物管理现状为研究对象,对处置方式进行深入探讨,分析目前分散处置和集中处置存在的缺陷,提出“区域集中处置”设想;并运用模糊决策模型理论,建立较完善的处置方式评价指标体系,应用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得出“区域集中处置”是最佳的医疗废物处置方式,同时提出了相应的区域集中处置策略。  相似文献   

5.
基于模糊权物元理论的地下水水质评价模型构建及应用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在物元分析的基础上,结合模糊权重理论与层次分析方法,构建用于评价地下水水质的模糊权物元分析模型。应用此模型对徐州市的重要水源地——张集水源地的地下水水质进行了综合评价。选取数据较为完整的20个监测井的监测数据进行评价。结果表明,研究区的20个采样点水质为Ⅱ、Ⅲ级的占95%,绝大多数地下水水质较好,符合饮用水的要求。与投影寻踪法和模糊概率法的评价结果比较发现,得出的评价结果与以上2种评价结果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6.
不同模糊评价方法在水环境质量评价中的应用比较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近年来,运用模糊评价方法对水质和水体营养化程度进行评价逐渐受到重视。目前,对模糊评价方法的研究多集中在实测数据标准化、权重的确定和模糊模式识别模型研究几个方面。以滇池历年营养物质数据为实测数据,通过对几种实测数据标准化方法、权重确定方法和模糊模式识别方法的组合应用,获得水环境质量模糊评价最优组合方法。结果表明,在评价方法中,实测数据标准化方法采用线性内插法,权重的确定采用超标倍数法,模糊模式识别模型采用广义海明距离和加权海明距离法,即采用超标倍数法的广义海明距离和加权海明距离法能够更真实反映水环境质量的实际情况。  相似文献   

7.
综合权重的集对分析模型在污水处理厂改造决策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污水处理厂升级改造的多目标决策问题,运用集对分析理论,构建了污水处理厂运行效果综合评价模型。通过引入熵权法和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构造了一种新的计算指标综合权重的方法。应用该模型对上海市11座污水处理厂进行综合评价,与模糊综合法的评价结果做了比较。结果表明:基于综合权重的集对分析模型具有更高的准确性和合理性,为污水处理厂的升级改造决策提供了一种较为可靠的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8.
模糊综合评价在环境质量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环境评价也变得越来越重要,而评价方法的选择则是其石市为例,运用模糊综合评判法对其大气环境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该方法较好地反映了环境质量分级界限的模糊性,并且较好地解决了权值分配问题,是一种比较实用的环境质量综合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9.
水质评价作为合理开发和保护水资源的一项重要工作,越来越受到人们重视。传统的模糊综合水质评价方法因未考虑到水质指标权重的季节变化而可能影响评价结果,故对水质指标权重向量进行了改进,提出了时域权重矩阵的概念,并将实测权重向量与时域权重矩阵相结合,进行组合赋权,得到综合权重向量。应用改进的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对某引水明渠水质进行综合评价,结果相比于传统模糊综合水质评价法更符合实际。  相似文献   

10.
为了减轻城市噪声对人们日常生活带来的影响,提高城市噪声管理的水平及科学性,对城市声环境功能区中一、二类混合区域的划分进行了研究。针对"混合区"划分过程中存在的模糊性特点,运用模糊综合评价原理,选取适当的评价指标,引入"三标度法"确定了各指标的权重,并结合GIS技术的空间数据采集、储存、管理、查询和分析能力,建立GIS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实现了城市声功能"混合区"的批量划分及可视化,最后将模型应用于某市的声环境功能区划分中,使划分结果更科学、客观。  相似文献   

11.
由于航空工业的特殊性,航空企业节能减排相对滞后,节能减排工作迫在眉睫.为使航空工业节能减排的方案全面、科学、客观,基于现代风险评价方法,根据中国航空企业系统的客观实际,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建立了航空企业节能减排的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并确定了该评价指标体系中各指标的权重,进而得到各指标隶属度、模糊矩阵.同时,进行了实例...  相似文献   

12.
为了解武烈河的水环境健康状况,基于US EPA健康风险评价方法,将正态模糊数和随机模拟方法进行耦合,建立基于正态随机模拟的环境健康风险综合评价模型,对武烈河干支流主要断面进行环境健康风险评价。评价结果表明:所有监测断面的成人健康风险值和儿童健康风险值均小于最大风险可接受水平(5.0×10~(-5)a~(-1)),处于可接受范围内,说明武烈河流域水环境健康风险状况良好;在已有研究工作的基础上,将三角模糊数改进为正态模糊数,考虑小概率事件发生的情况、选择99%概率所对应的风险值进行评价,使监测值模拟概率分布更加合理、预测结果概率分布更符合实际情况。  相似文献   

13.
以天津港水域为主要研究对象,建立了基于层次分析法的多级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对天津海域船舶化学品事故发生风险进行评估。同时,选取了天津港附近海域环境风险影响评价指标,采用了基于危害后果指数法,推导出事故发生对区域海洋环境造成的危害程度。为海事主管部门摸清天津海域船舶化学品事故的风险特征,建立可靠的防范应急机制提供了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4.
M-AHP-熵权组合赋权法在垃圾渗滤液处理技术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通过分析目前综合评价赋权方法存在的弊端,提出了主客观相结合对指标进行赋权的方法,即采用基于MATLAB优化工具箱的层次分析法(M-AHP)建立主观权重,采用熵权法建立客观权重,将主客观权重加以综合来确定评价指标的权重。最后将该方法应用于重庆市卫生填埋场的处理技术的评价指标,然后按照模糊积分评价模型得出综合评价值,从3种备选方案中得出了MBR(膜生物反应器)+NF(纳滤)工艺为最佳方案。  相似文献   

15.
模糊决策与大气环境质量评价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应用模糊决策方法进行大气环境质量评价,通过实例验证及与灰色聚类,模糊综合评判法相比较,表明这种方法简单明确,对处理复杂问题有独到之处,可作为模糊综合评判法的一种补充方法。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我国城镇污水处理厂的修建得到很大发展,但其在运行管理方面存在一些问题,为了促进污水处理厂的稳定运行与升级改造,需要建立一套综合绩效评价体系对其进行科学的评价与管理。在对城镇污水处理厂的调查研究基础上,提出将DPSIR原理融入到城镇污水处理厂综合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造中,形成了一个3层19个指标的综合绩效评价指标体系,通过层次分析法(AHP)和模糊综合评价法相结合,创建了城镇污水处理厂综合绩效的AHP-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并选取成都市两座(A和B)城镇污水处理厂展开实例应用研究。结果表明:A污水处理厂综合绩效评价结果有26.3%隶属于"较好"等级,B污水处理厂综合绩效评价结果有28.1%隶属于"一般"等级。根据最大隶属度原则,A和B污水处理厂综合绩效评价等级分别属于"较好"和"一般"。  相似文献   

17.
为了解阜新市2008—2012年的大气质量,就主要指标总悬浮颗粒物、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浓度并结合国家相关标准对这5年的大气数据进行了分析。分析方法为改进属性识别模型,该模型结合属性识别理论模型,同时运用变异系数法计算权重,从而对属性识别的评价模型进行改进。使用该模型分析了这5年大气质量的变化情况,并与综合污染指数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进行了结果比较,阐述了该方法与这两种方法的优点。结果表明,按污染程度从轻到重排序为2012年2011年2009年2008年2010年,阜新市大气质量趋于好转。  相似文献   

18.
提出基于支持向量机(SVM)机器学习算法的地下水质量评价模型。首先给出了训练样本生成和数据规范化处理的具体方法,然后采用支持向量机的多分类算法构建模型,并使用k折交叉核实方法对参数进行验证优化。最后通过实证分析,并与单因子指数法、模糊综合评价法和BP神经网络法的评价结果对比分析可知,该方法简便易行,评价结果客观且准确度较高,具有很强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19.
M(Λ.V)型模糊综合评价法容易造成误判.现从数学上探讨误判的根本原因.认为此法不能客观、真实地反映环境质量状况,不宜用于环境质量评价.  相似文献   

20.
基于模糊评价原理,选取氨氮、总磷、高锰酸盐指数、溶解氧、五日生化需氧量和总氮等6项评价指标构造综合评判数学模型,通过改进模糊评价结果分析方法,运用加权平均原则对模糊评价结果向量进行计算,综合分析和评价太湖20个监测点位2011—2013三年的水质情况。最后运用Arc GIS的空间分析功能,选取合理的插值方法,对评价结果进行空间分析,与传统的模糊评价分析方法相比,所得评价结果更能直观反映湖体真实的水质状况。结果表明,时间上,太湖水质2012年比2011年有所好转,而2013年水质又有所下降;空间上,太湖呈现出从西到东水质状况逐渐变好的趋势;总体来说,水质评价结果不容乐观,仍需进一步控制污染物的浓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