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低碳经济是在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中国及世界各国发展的必然选择.低碳经济理论的提出不仅是为了达到哥本哈根会议上各国所承诺的减排指标,更为了使世界各国的经济向着可持续发展的方向迈进,而环境材料对节能减排、实现低碳经济的目标有着很重要的作用.综述在阐述低碳经济内涵的基础上,分析环境材料与发展低碳经济的关系,重点介绍环境材料在建筑业、汽车业及日常生活中的具体应用,旨在为实现我国的可持续发展目标提供技术保障.  相似文献   

2.
《环境》2010,(12):52-53
<正>中央政府于2009年订立国家减排目标,到2020年把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使用的能源所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比2005年降低40%~45%。香港中华电力有限公司(中电)作为香港最大的电力公司,一向为推动环保事业不遗余力,配合国家减排方向的同时,也始终积极支持政府发展低碳经济的方针。中电于2007及2009年分别发布《气候愿景  相似文献   

3.
本研究以碳减排为切入点,结合区间线性规划(ILP)和模糊线性规划(FLP)方法,构建了基于IFLP方法的碳减排优化模型,从经济产出-能源消费-二氧化碳排放以及排放成本模拟分析。优化结果:2020年实现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下降40%-45%的目标,经济走势向资源优化配置、清洁能源经济的经济模式发展。单一的低碳经济政策减排效果欠佳,国家应该将减排配套政策联合成一体,构造对现实生产活动需要的低碳经济政策体系。  相似文献   

4.
基于发电行业节能减排技术的现有应用规划,预测3种不同的GDP增长情景,即减速发展,基准情景和高速发展情景下,若能实现我国现有关于发电行业节能减排技术的规划目标,2020年发电行业的CO2排放量将达到35.32,39.15,43.20亿t.同时基于中国2020年碳强度减排承诺,计算得国家2020年CO2排放目标在不同发展情景下将达到97.30~127.96亿t不等.结合上述结果讨论,发电行业规划目标相符要求2020年的CO2排放比例为33.27%~36.82%.结果表明,若能实现我国现有关于发电行业节能减排技术的规划目标,则对应于不同的GDP增长速度,发电行业总碳排放量能够完成国家承诺碳强度减排的分解目标.  相似文献   

5.
淮南属国家6大煤电基地之一,2020年燃煤发电机组总装机容量将达到20 000 MW;采用组合GM模型,探讨在不同约束条件下能源城市中长期碳排放情景,以及实现低碳情景的节能减排技术与发展低碳经济途径.  相似文献   

6.
党的“十一五”规划提出以节能减排、低碳经济为目标的绿色经济,2010年3月吴邦国委员长在全国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中讲到“中国立法机关将加强绿色经济、低碳经济领域立法”,由此可见绿色经济已得到了政府部门的高度重视。发展绿色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是21世纪全球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7.
2009年11月26日,中国政府向全世界宣布到2020年单位GDP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将比2005年下降40%~45%。温家宝总理在2009年年底的哥本哈根气候变化大会上进一步表示,中国将坚定不移地为实现甚至超越这个目标而努力。要实现甚至超越这个目标,转变发展方式、转型低碳经济势在必行。那么,低碳转型下经济调整的重点在哪里?可相应选择哪些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8.
为评价实现我国2020年碳排放强度和非化石能源发展目标的经济和环境影响,论文应用基于动态CGE模型的中国能源-环境-经济模型,模拟了不同减排政策下的减排效果及经济影响。模拟结果显示,征收40元/t CO2碳税,将碳税作为政府收入、 居民收入、 削减影响较大行业的生产税、 以及用于非化石能源投资,2020年所能实现的减排量分别相当于CO2排放强度在2005年的基础上下降35.87%、 35.80%、 35.07%和40.13%,非化石能源的消费量将占到总消费量的10.99%、 11.00%、 10.75%和15.82%。政策情景下对经济的影响并不是十分显著,GDP的损失不超过0.2%。综合考虑到减排效益和经济影响,将碳税收入用作对非化石能源的投资,不仅有利于促进我国实现2020年碳排放强度目标,而且对于实现非化石能源发展目标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低碳发展势不可挡 低碳发展已经成为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内容.“十二五”规划首次明确提出了CO2减排目标,之后各个行业、各种政策和行动迅速展开.尽管中国处于经济快速发展阶段,通过多种政策措施,中国有可能实现低碳发展,实现2030年达到CO2,排放的峰值,同时峰值时的排放量也要控制不能过高.如果要实现在哥本哈根气候变化大会上选成的到2100年将全球平均升温和1850年相比控制在2摄氏度的目标,则我国需要在2025年之前实现CO2排放峰值,并且峰值排放量不超过90亿吨CO2.  相似文献   

10.
中国"十二五"绿色发展路线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俞海 《环境保护》2011,(1):10-13
2011年是中国第十二个经济社会发展五年计划的开端之年.未来5年仍然是中国发展的战略机遇期和黄金期,是实现国家转型、奠定未来发展轨迹的关键时期.未来5年中国走什么样的发展道路,关系到中国到本世纪中叶的宏伟蓝图和目标是否能够顺利实现,关系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可持续发展.从国际层面看,当前全球范围内关于"绿色经济"、"低碳经济"、"绿色增长"等概念的讨论和行动正在形成一种潮流.  相似文献   

11.
为分析气体燃料发动机的温室气体减排能力,应用生命周期分析方法计算了不同燃料的生命周期温室气体排放量,并据此计算了不同发动机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建立了气体燃料发动机“最大限度发展”和“不发展”两种情形.据此预测了2020年中国气体燃料发动机的温室气体减排效果,估算了2020年气体燃料发动机的耗气量占气体供应量的比重.结果显示,在最大限度发展情形下,气体燃料发动机将分别为城市公共交通、船舶动力和火力发电领域减少约7.47, 18.25, 450.1Mt CO2e的温室气体,减排量占全国减排目标的5.3%.气体燃料发动机将分别消耗15%的天然气、18.5%的煤层气和50%的垃圾填埋气供应量.考虑我国气体燃料资源结构情况及供应形势,推广气体燃料发动机是切实可行的.  相似文献   

12.
面对全球气候变暖,欧盟最早提出了低碳经济的概念,并且强调通过发展低碳经济实现温室气体排放量降低和经济持续增长的双重目标.虽然最近20年来,欧盟的温室气体排放量不断降低,但是其原因复杂,并非完全是发展低碳经济的结果.在2011年底召开的德班世界气候大会上,西方发达国家的减排承诺又一次让世人失望.那么,作为西方发达国家应对气候变化领头羊的欧盟,其积极倡导的低碳经济发展成效到底如何?  相似文献   

13.
寻找低碳时代的新机遇——评《企业低碳领导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欧美国家许多大型跨国公司已开始回应气候变化,推出低碳发展战略。英国电信计划到2020年实现80%的减排目标;美国耐克要在2015年之前实现碳中和。  相似文献   

14.
张帆  李佐军 《环境保护》2012,(11):39-42
应对气候变化、推进绿色低碳发展已成为当今世界的潮流.虽然作为发展中国家,我国暂不承担强制减排义务,但作为全球最大的二氧化碳排放国,我国已开始受到越来越大的国际减排压力.出于承担国际责任和实现自身可持续发展的考虑,我国政府于2009年提出了到2020年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要在2005年基础上下降40%~45%的目标.  相似文献   

15.
当前,中国正处于把握经济增长机遇和进行低碳转型的两难选择之中。必须既遵循经济社会发展与气候保护的一般规律,顺应发展低碳经济的潮流和趋势,同时还要根据中国的基本国情和国家利益,寻找一条协调长期与短期利益、权衡各类政策目标、谋求双赢的低碳发展路径。本文通过对低碳经济的路径的选择及任楼煤矿发展要求的分析,最终得出任楼煤矿发展低碳经济的必走节能减排之路。  相似文献   

16.
气候变暖是当前最受国际社会关注的全球环境问题。在应对气候变暖的问题上,英国可谓是世界上态度最积极、行动最领先的国家之一。继2008年发布《2008气候变化法案》成为全球第一个为温室气体减排目标立法的国家后,今年7月15日,英国政府又公布了《(英国低碳转型发展规划)白皮书》,使得英国成为全球第一个制定全国低碳发展战略规划的国家。英国“两低”(低碳经济、低碳社会)发展模式为我国“两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发展模式提供了很好的借鉴。  相似文献   

17.
气候变化与低碳城市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重大挑战,避免灾难性的气候变化,人们对低碳经济和低碳城市的关注与行动也日趋强烈.低碳城市建设已成为节能减排的关键环节,已成为世界各地城市发展建设共同追求的目标.  相似文献   

18.
发展低碳经济的浪潮已经席卷全世界。在中国政府宣布温室气体中期减排目标之后,中国的碳减排压力剧增。但是由于我国在技术领域处于弱势,一时之间难以跟上国际水平,所以如何实现中期减排目标还需要从多方面、依靠多种手段来实现。其中,管理减碳是一个效果显著的手段。  相似文献   

19.
如何激励和约束“低碳经济”主体的行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已经将"低碳经济"作为实现经济和社会转型发展的战略目标,并提出了减少碳排放的10年目标。但是,受"低碳"技术体系、环境资源市场机制、"低碳"制度、"低碳"金融以及"低碳"法律等方面存在的问题的影响,中国的地方政府、企业和公众等"低碳经济"主体尚未得到有效的激励和约束,他们在节能减排实践中还存在显著的行为选择偏差。根据不同主体的需求,制定相应的激励和约束措施,促进和规范各主体的"低碳经济"行为,可以有效提高国家达成"低碳经济"战略目标的效果。  相似文献   

20.
碳减排,还有哪些潜力可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9年11月26日,在哥本哈根气候变化大会前夕,中国政府高调宣布了温室气体中期减排目标,即到2020年中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即碳排放强度)比2005年下降40%~4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