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9 毫秒
1.
辽宁大伙房水库水质变化趋势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于1979-2003年调查了大伙房水库理化指标,对水质变化趋势进行了研究。入库和库区水体总氮、总磷含量多年平均分别为1.61mg·l-1和0.036mg·l-1;1.23mg·l-1和0.036mg·l-1,均超过国家地表入库Ⅲ和库区Ⅱ类水质标准。库区其他17项水化指标符合国家地表水库区Ⅱ类标准。大伙房水库水体只受到轻度污染,水质等级为近Ⅱ级,属浮游植物响应型中营养水体。  相似文献   

2.
对大伙房水库水质进行了动态研究。结果表明:入库和库区水体总氮、总磷含量多年平均分别超过国家地表水入库Ⅲ类和库区Ⅱ类水质标准。库区其他17项水化指标符合国家地表水库区Ⅱ类标准。大伙房水库水体只受到轻度污染,水质等级为近Ⅱ级,属浮游植物响应型中营养水体。  相似文献   

3.
对饮用水源盘溪大龙潭近两年常规监测资料及2019年2月开展的专项监测资料做了分析研究,结合现场调研,分析了大龙潭水质变化及基本原因。结果表明:大龙潭水库水质综合评价基本满足《GB/T14848-2017地下水质量标准》饮用水水质标准要求;总氮和总磷变化幅度均较大,参照《GB3838-200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总磷均优于Ⅱ类,总氮多为Ⅳ类以下;引起大龙潭水质变动的主要原因为地下水补给区面源污染,区域降水补给多寡和周边生态环境影响。  相似文献   

4.
为提高佛子岭水库水质监测质量,笔者于2009年1—12月,在对佛子岭水库进行水质理化监测的同时,开展水库浮游生物种类与数量调查。结果显示佛子岭水库生物多样性指数H值为2.22~3.37,综合污染指数K值为0.56~0.73,藻类叶绿素a含量为2.40~2.74μg/L,总磷含量为16.20~21.20μg/L;佛子岭水库水质等级为Ⅱ类,已受到轻一中度污染,属中营养型水体;研究表明水库水质理化监测与生物监测结果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5.
为了研究太原汾河景区的水质状况并为其水质保护和水华暴发预警及防治提供依据,2012年6月至10月,对该区域8个采样点的浮游藻类细胞密度、氨氮、总氮和总磷及它们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表明,多数样点总氮超标,总磷相对稳定,均不超标,氮磷比变化较明显,多数采样点以7月份的细胞密度较高,下游端较上游端浮游藻类生长旺盛,污染情况也较为严重。多数采样点浮游藻类细胞密度与总氮和氮磷比呈负相关,与总磷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6.
基于温岭市湖漫水库2011年~2017年水质监测数据,分析了库区水质变化情况,污染来源和环境容量。结果表明:该水库水质在2011年~2016年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Ⅱ类水质标准限值要求,2017年水质劣于Ⅱ类水标准限值,主要超标因子为高锰酸盐指数、总氮、总磷;入库污染源贡献情况为农业种植面源地表径流污染源居民生活源,入库污染源COD、总氮、总磷总量分别为161.55 t/a、82.3 t/a、5.56 t/a,而库区总氮和总磷环境容量估算值分别为74.41 t/a和5.25 t/a。为持续削减入库污染负荷并保障饮用水安全,从产业结构调整、污染防治、生态修复、环境监管能力建设等四个方面提出了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7.
评估了调水对大伙房水库水质、渔业生产、生物入侵的影响。结果表明:大伙房水库水质超过国家Ⅱ类水体标准的有总磷和总氮2项,分别超标24.3%和73.4%。桓仁水库水体中高锰酸盐指数和总氮分别超标2.4%和35.9%。说明桓仁水库上游存在农药、化肥等有机污染。桓仁水库水质好于大伙房水库。因此,调水后将降低目前大伙房水库总磷含量,改善水质。引水可能对大伙房水库渔业生产造成一些影响。采取科学措施可以防止大银鱼、池沼公鱼的生物入侵。  相似文献   

8.
以水稻为材料,研究了不同浓度的模拟N、P污水对幼苗过氧化物酶(POD,EC1.11.1.7)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oD,EC1.15.1.1)及其同工酶等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总氮浓度(Nr)为0─90mg/L和总磷浓度(P_T)为0─9mg/L范围内,POD与N、P浓度呈正相关,N_T超过90mg/L和P_T超过9mg/L这一阈值后呈下降趋势,NT在0─120mg/L和P_T在0─12mg/L范围内,SOD,丙二醛(MDA)与N、P浓度呈显著正相关;N、P能诱导产生新的同工酶带,苗高、可溶性蛋白分别与N、P浓度呈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9.
于1997年枯、丰、平水期对佛寺水库质、生物进行了调查,并对其水环境质量作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佛寺水库主要污染物为总磷,总磷污染主要来自雨节地表径流;浮游藻类数量与总磷含曦有显著的相关性,控制水质总磷含量即可抑制浮洲藻类的生长;佛寺水库已属于中营养~中富营养状态。  相似文献   

10.
为了揭示乌梁素海冰封期的浮游藻类分布特征及其与营养物质的关系以及水质状况,文章分析了浮游藻类群落结构以及与营养物质之间的关系,并且揭示营养物质在冰-水介质的分布规律,进而对冰封期水质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冰封期水体浮游藻类群落组成表现为绿藻-硅藻型,藻类数量的分布特征表现为:湖区中部>湖区进水口>湖区出水口。相关性分析显示总磷是影响冰封期乌梁素海浮游藻类的生长限制因子。营养物质总氮的垂向分布规律为:水体>冰体,冰-水界面冰>表层冰,总磷和总有机碳呈现不同规律;通过水质理化指标和藻类多样性指数综合评价得出结冰期湖泊处于中富营养状态。  相似文献   

11.
根据2012年水质监测资料对大伙房水库水质进行了现状评价及分析,结果表明:水库库区各项指标的年均值均符合地表水Ⅱ类标准,总氮单独评价为劣V类,是目前水库库区的首要污染物。从污染物变化趋势来看,2008—2011年总氮浓度呈上升趋势,2012年有所下降;总磷浓度除2010年受洪水的影响突然增高外,其他年份基本持平。  相似文献   

12.
辽宁大伙房水库浮游植物演替生态环境特征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大伙房水库共检出藻类8门,174种,经34年演替,由60年代的河流型藻类硅藻为主(占45%)演变为80-90年代蓝,绿藻为主(占55.4%),种类由20属增加到40 ̄60属,生物量由不足4万个/升增到500多万/个。藻类优势种多年平均占总数的40.3%,浮游植物叶绿素(含量在3.6 ̄5.4mg/m^3。生态学综合评价结果大伙房水库只受到轻度污染,水质等级为二级,属中一富营养型水体。  相似文献   

13.
在对阳宗海湖心浮游藻类进行19次定性、定量采样的基础上,分析了藻类组成及优势种,共观察到藻类8门67属;研究了藻细胞密度的变化及其与总磷、总氮、叶绿素a的关系,探索了阳宗海湖心全年的优势种——蓝藻细胞密度与TN/TP的变化。  相似文献   

14.
滇中三大湖泊氮、磷水质变化趋势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师莉莉  杨晓红 《环境科学导刊》2007,26(B06):67-69,73
通过对滇中抚仙湖、星云湖和杞麓湖1988~2005年总氮、总磷浓度的变化研究,发现抚仙湖全湖总氮平均浓度为0.179mg/L,总磷平均浓度为0.009mg/L;星云湖总氮为0.926mg/L,总磷0.075mg/L;杞麓湖总氮为2.446mg/L,总磷0.055mg/L。抚仙湖水质明显优于星云湖和杞麓湖,星云湖次之,杞麓湖水质呈逐年恶化趋势。  相似文献   

15.
基于逐步聚类分析的水库浮游藻类生长预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常淳  冯平  孙冬梅  张凯 《中国环境科学》2015,35(9):2805-2812
采用逐步聚类分析方法预测水库浮游藻类的生长情况,以于桥水库为例,选取了1999~2006年7个水质和气象因子的56组数据建立逐步聚类分析模型,其结果用于预测2007~2010年的叶绿素a含量.结果表明,实测值与预测值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相关系数R达到0.94,线性相关性较好.预测值的平均绝对误差为-0.0007,平均相对误差为21.66%.逐步聚类分析法可以快速准确的对水库的叶绿素a含量进行有效预测.对逐步聚类分析模型的敏感度分析表明,影响于桥水库藻类生长的主要因素是水体的pH值、溶解氧以及总磷,因此控制这3个因素是预防藻类爆发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6.
以高校典型人工景观湿地及景观水体为研究对象,根据GB3838—200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及GBl2941—91《景观娱乐用水水质标准》进行单因子水质现状评价。评价结果表明:人工景观湿地水质劣于国家《景观娱乐用水水质标准》C类。从总磷(0.73mg/L)、氨氮(1.38mg/L)、叶绿素-a(0.085mg/L)说明水体属于中一富营养化程度,肉眼可见水体藻类大量繁殖,水体长期呈现深绿色及深棕色,感观较差。景观水体的水质整体较好,可达到GB3838—200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Ⅳ类,但不能达到景观娱乐用水水质标准C类。针对这两种功能的景观水体污染现状提出治理建议。  相似文献   

17.
王俊毅 《环保科技》2021,27(2):22-25,52
为了解近年来山美水库富营养化程度的变化趋势,基于2016—2019年山美水库进口、出口的总氮和总磷监测结果,分析了其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1)时间分布特征:山美水库近年来有富营养化趋势,2016-2019年进、出口总磷浓度在Ⅰ、Ⅱ类标准范围,总体呈上升趋势;2016-2018年进、出口总氮浓度呈上升趋势,2019年...  相似文献   

18.
在2010年至2012年进行的上海某水源地水质监测资料的基础上,着重分析了该水源地2011年1月至10月总磷、总氮等多个分析因子的季节变化规律及点位分布状况,得出该水源地水库水体总磷及溶解氧浓度均符合国家相关标准,但总氮超过相应类别的标准;水体中的总磷、总氮、水温、光照条件、叶绿素a、溶解氧、透明度等是影响水体富营养化的重要环境因子;水源地的水质在温度低于20℃的春、秋、冬三季藻类爆发的可能性较低,但温度较高的夏季,具有藻类爆发的可能性等结论。从而反映了该水源地的富营养化现状及对市民饮用水影响的重大意义,并提出了防治建议。  相似文献   

19.
辽宁省大中型水库富营养化现状分析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辽宁省65座大中型水库富营养化现状评价结果表明,辽宁省有44.6%的大中型水库处于富营养状态;分别有10.0%、49.2%的水库总氮和总磷超过Ⅲ类标准,总体上饮用水源水库富营养状态好于水产养殖、农业灌溉用水等功能的水库营养状态。根据实际情况。提出了防治水库富营养化的对策。  相似文献   

20.
三峡库区总磷污染现状及防治措施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根据2002年实测水质资料,对三峡库区总磷污染现状进行了评价:三峡库区总磷浓度基本上能满足Ⅲ类水质标准,多数断面总磷浓度能满足Ⅱ类水质标准,嘉陵江、乌江总磷浓度普遍低于长江。并对总磷负荷来源进行了分析,提出了相应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