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9 毫秒
1.
乙炔发生器是利用电石和水相互作用以制取乙炔的设备。由于电石属于遇水燃烧的一级危险品 ,乙炔又系易燃易爆气体 ,所以乙炔发生器也是具有燃烧爆炸危险的压力容器。因此 ,正确认识乙炔发生器着火爆炸的原因 ,及其安全使用要求至关重要。1乙炔发生器燃烧爆炸的原因造成乙炔发生器发生燃爆事故的原因较多。例如 :①结构设计不合理 ,冷却水不足或没有按时换水等造成电石过熟 ,罐体升温过高 ;②缺少必要的安全装置 (如安全阀、回火防止器等 )或安全装置失灵 ;③发生器罐体或胶管连接处漏气 ;④装料换料时遇明火 ,机件之间或机件与硅铁之间相互…  相似文献   

2.
环氧氯丙烷生产工艺中双氧水分解产生的氧气与含氯丙烯、环氧氯丙烷、甲醇的可燃气体混合存在燃爆危险,为预防燃爆发生,利用5L爆炸极限测试仪测定分离罐气相出口可燃气在不同氧气浓度条件下的爆炸极限,并以此绘制爆炸极限三元图,得到不同工况条件下"可燃气-氧气-氮气"混合体系的燃爆区域。结果表明:随着氧气浓度的升高,可燃气爆炸上限明显提高,但爆炸下限变化不明显;随温度上升,气相出口组分发生变化,LOC值逐渐降低;正常冷却条件下极限氧含量为12%,冷却效果差时为10%,冷却失效时为9.3%;设置氧浓度报警时参考最小LOC值,留出裕度空间,控制体系氧含量小于5%有助于预防燃爆发生。  相似文献   

3.
6爆炸极限6.1爆炸极限的定义和单位可燃物质(可燃气体、可燃蒸气和可燃粉尘)与空气(或氧气)在一定的浓度范围内均匀混合,形成预混气,遇到火源才会发生爆炸。这个浓度范围称为爆炸极限(或爆炸浓度极限)。可燃物质的爆炸极限受诸多因素的影响,如可燃气体的爆炸...  相似文献   

4.
化学爆炸 ,顾名思义是有两种及其以上物质混合 ,发生化学反应 ,产生新物质 ,同时伴有热和大量的气体产生 ,能造成严重后果的事件。目前在企业中所发生的化学爆炸事故 ,主要是可燃物料与空气混合达到一定的比例 ,形成爆炸性混合气体 ,遇火源发生急烈化学反应的现象。其后果根据物料的不同性质、所在部位和爆炸时的极限浓度不同而异 ,严重者可造成厂毁人亡的恶性事故。一般讲企业如下场所易有爆炸性混合气体形成。(1 )可燃气体物料密闭联动生产单元运行过程中 ,由于操作不当等原因造成系统出现负压 ,将空气抽入 ,在系统内或其局部形成爆炸性混…  相似文献   

5.
为预防酸性水储罐气相空间闪爆事故的发生,取样分析了某炼厂酸性水罐气相空间组成,根据气相组成配制了3种混合可燃气体,利用5 L爆炸极限测试仪测定了混合可燃气体在不同氧含量条件下的爆炸极限,根据爆炸极限数据计算出3种混合可燃气体的极限氧含量。结果表明:随着体系中氧含量增加,爆炸上限明显升高,爆炸下限无明显变化;烃类物质含量高时,混合可燃气体的爆炸上下限均降低,爆炸极限宽度变小;硫化氢和氢气含量高时,混合可燃气体爆炸上下限均升高,爆炸极限宽度变大;3种气相组成的极限氧含量分别为:8.1%、9.9%和10.3%,为防止罐顶气相组成发生闪爆,建议氧含量浓度控制在4%以内,当氧含量浓度到达5%时建议启动氮气联锁进行惰化和稀释。  相似文献   

6.
随着可燃性气体和石油类产品的使用的增加,各单位时常有爆炸、火灾和中毒等事故的发生,但有关粉尘爆炸的事故却很少传闻。可实际上在不引人注目的地方却颇有发生。应该特别注意的是看起来不像会发生爆炸的谷物和饲料的装卸,以及在加工木材的木屑处理方面也有潜在的危险。如据最近的统计,在日本发生的粉尘爆炸,到1975年止大约20年中有177件  相似文献   

7.
硝基清漆膜厚度对硝基清漆VOCs释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自制的小型环境测试舱,研究了硝基清漆膜厚度对挥发性有机物(VOCs)释放的影响.漆膜厚度分别为296,508,715,799,960μm,测试条件为:温度为25.0℃,相对湿度为23.9%,空气流量为0.75m3/h,空气流速为3.4cm/s,支持板为不锈钢盘.采用真空采样罐采集舱出口空气,用气相色谱(GC-FID)分析测试.确定了5种主要VOCs(甲基环乙烷、甲苯、乙苯、间/对二甲苯和邻二甲苯)的浓度,并以一阶衰减模型对浓度进行模拟计算得到释放速率.结果表明,漆膜厚度并不影响VOCs的峰值浓度和初始释放速率,但漆膜越厚,VOCs的浓度衰减越慢,衰减速率越小.  相似文献   

8.
为降低煤化工项目煤粉尘火灾爆炸事故风险,研究了煤粉尘燃烧爆炸的影响因素,分析了煤化工项目煤的储存、输送、破碎、磨煤及粉煤储存等过程中相关场所、区域和设备设施煤粉尘火灾爆炸的风险,提出了煤化工项目可采取的煤粉尘火灾爆炸防治措施,以避免煤粉尘火灾爆炸事故发生.  相似文献   

9.
利用自制环境测试舱模拟室内环境,研究了对二氯苯(p-DCB)释放过程,确定释放速率及其影响因素.模拟结果表明,在不同环境参数(温度、空气流量/流速和相对湿度)条件下,p-DCB释放速率不同:温度升高,p-DCB释放速率增大;空气流速增加,p-DCB释放速率加快;相对湿度增大,释放速率同样有增大趋势,但是与温度和空气流速对p-DCB释放速率的影响相比较小.环境参数和p-DCB表面积一定,则p-DCB释放速率恒定,因此,可根据防虫防霉片剂使用量预测室内p-DCB浓度.预测值与文献实测值对比结果表明,模拟值与文献实测值基本上在同一数量级.  相似文献   

10.
1 基本情况 大庆石化总厂炼油厂成品车间40罐区内共有7个储罐,5个是10000m~3的外浮顶罐,2个是5000m~3的内浮顶罐,每日储存输送汽油量达37000多吨。由于汽油为易燃易爆油品,火灾爆炸事故成为该罐区的主要危险。 汽油泄漏后易引起火灾、爆炸,泄漏可能发生在罐体及管道上。由于加工制造、安装时的缺陷,材质的腐蚀,都会使设备出现裂缝,使汽油泄漏。 2 汽油火灾爆炸的故障树分析 汽油泄漏后,当汽油气体浓度达到1.4%~7.6%,遇到火源会发生燃爆事故。汽油燃爆故障树  相似文献   

11.
针对乙烯裂解装置污水会逸散出少量的VOCs气体,其苯系物及烯烃类物质含量高、恶臭明显、湿度大、浓度波动大,治理难度极大,所处环境为火灾爆炸危险区域且废气可能达到爆炸下限,安全控制措施要求高这一情况,建成了国内首套防爆型低温等离子体VOCs废气治理设施,在某石化公司防爆1区安全运行一年,实践证明:苯系物、烯烃、硫化物的去除效率可达98%以上,达到国标的各项要求,电气安全控制措施能够满足防爆1区。  相似文献   

12.
生物滤塔除臭技术在污水处理厂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陈杏 《环境科技》2009,22(1):43-45
生物滤塔除臭技术在污水处理厂中应用广泛。文章通过对实际案例运行情况的分析,研究了几个主要因素变化对除臭效率的影响。在温度为22℃,温度〉95%,pH值为6.6左右且进气流量及浓度稳定的情况下,生物滤塔的除臭效率可达96%以上,平均净化效率达85%以上,净化后的气体达到《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二级标准。  相似文献   

13.
生物甲烷抑制剂缓释扩散模型推导与优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以石蜡和松香为缓释基质,以碳化钙为生物甲烷抑制材料,对有效抑制组分——乙炔的扩散规律进行了研究.以T.Higuchi方程为基础,针对复杂基质的气体缓释进行了修正,得到缓释抑制剂的扩散机制模型,该模型可以有效预测乙炔的扩散系数De.同时考察了基质优化对扩散系数的影响,如果缓释基质的硬度不够,碳化钙与水反应产生的热量可导致缓释抑制剂内部膨胀从而影响缓释效果.当基质中松香的质量分数为20%,基质与碳化钙的质量比为1/1时,缓释基质的硬度和致密度提高,乙炔的扩散系数达到2.2849×10-8cm2/min(R2=0.9901),该缓释抑制剂可以有效地解决生活垃圾填埋场等人为源生物甲烷的减排问题.  相似文献   

14.
填料层湿分是生物法处理废气性能的一个主要影响因素,填料层湿分迁移的研究将为废气生物过滤系统工业放大装置的设计和运行提供依据.参考多孔介质体积平均模型和三参数模型,以流体质量和能量守恒方程为基础,建立了废气生物过滤填料层湿分迁移的数学模型,采用Galerkin有限元法,对模型进行了数值计算,并与实验数据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模型计算值与实测点湿度值吻合较好.气流特性与填料层湿分迁移的数值模拟显示,随着进气气速增大、相对湿度减小、进气浓度增加、温度升高,填料层的含湿量下降,且它们对湿分迁移的相对影响程度依次为:气速>温度>进气浓度>相对湿度.填料层湿分迁移速率与气速呈对数关系,与温度、进气浓度呈指数关系,与相对湿度呈负乘幂关系.  相似文献   

15.
本文在对某钢厂转炉煤气储存系统危险有害因素分析的基础上,应用道化学火灾爆炸危险指数法对其火灾爆炸危险性进行了定量计算和安全评价,结果表明通过切实可行的安全措施进行补偿,系统固有危险程度由"很大"变为"较轻",同时对煤气柜爆炸进行了事故模拟分析,从而为预防和控制煤气事故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6.
针对气敏传感器的信号响应受气体湿度影响较大的问题,开发了一套用于快速检测和实时监测土壤中挥发性氯代烃污染的电子鼻的预处理装置.优选了干燥剂的材质,评价了最适干燥剂的除湿性能和对氯代烃化合物的吸附情况;把预处理装置与电子鼻联用,通过与气相色谱(GC)检测结果的比较,评价了其用于土壤通风净化过程监测的适用情况.结果表明:①以无水氯化钙和卤代烃分离管搭配组合的干燥装置效果最佳,湿度去除率达99%以上,电子鼻各传感器的基线值与对照组接近;②上述干燥剂连续通入湿度为75%的空气,90 min内湿度几乎可完全去除,120 min内湿度去除率保持在95%以上,对传感器的基线影响较小.③预处理装置未造成检测气体的吸附损耗,通入干燥预处理装置前后的挥发性氯代烃气体浓度差异只有3%~5%;④在土壤通风脱附过程的检测中,通气湿度98%以上的情况下,预处理装置在120 min内对湿度去除率达99%以上;电子鼻与GC对四氯乙烯污染物的检测结果线性拟合判定系数R2〉0.99(n=18),表明配以干燥预处理装置的电子鼻能够较好地适用于土壤修复过程监测.  相似文献   

17.
空气负离子与温湿度的关系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研究了在自然条件下温度、湿度和温湿度同时改变时空气负离子浓度的变化规律。实验表明,湿度对负离子浓度有明显作用,随湿度逐渐升高(相对湿度10%~80%),负离子浓度从200个 cm3升至8000个 cm3以上,负离子浓度上升的幅度随湿度增加逐渐增大;负离子浓度也随温度升高而升高(在5~40℃之间);温湿度同时变化时,负离子浓度变化率增大。   相似文献   

18.
封套封存环境温湿度变化规律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选取一种CPE改性PVC封套,对其在典型地区环境下的内部环境温湿度变化规律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该封套可以满足弹药等装备物资防潮封存需要,由于封存空间相对密闭,环境温度变化对封存环境相对湿度影响较大,温湿度交变效应是装备封存中必须考虑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9.
气象条件对环境空气质量影响的研究是科学制订大气环境污染防控方案、及时发布重污染天气应急预警的基础.利用兰州市西固区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点2015年主要污染物小时浓度监测值,分析了污染物浓度的季节性变化和日变化特征,结合同期观测的气温、风速、相对湿度和降水量等气象资料,探讨了气象要素对污染物浓度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①除O3外,其他污染物质量浓度呈"冬高夏低""早晚高下午低"的变化特点,这与表征污染物扩散能力的边界层参数变化特征一致. ②ρ(O3)春季为71.42 μg/m3,夏季为62.74 μg/m3,春季高于夏季的主要原因是春季O3的前体物NOx质量浓度高于夏季且春季扩散条件弱于夏季. ③除O3外,其他污染物质量浓度与气温、风速呈负相关. ④当相对湿度 < 40%时,污染物质量浓度与相对湿度呈正相关;当相对湿度>80%时,污染物质量浓度与相对湿度呈负相关;降雨对不同污染物的清除效果不同.研究显示,河谷地形气温和风速是影响污染物扩散的重要气象因子.   相似文献   

20.
运用FLUENT建立空冷塔模型进行数值模拟,研究不同出口温度、环境温度和侧风速度下空冷塔与大气环境之间的传热.结果表明:不同出口温度及环境温度对空冷塔与大气环境间的换热有显著影响.其中,当出口温度升高到328K时,空冷塔近地面层空气温度上升6.22K,而其相对湿度由47.7%降至31.78%,空气干燥程度增大;随着环境温度与排气温度间温差增大,换热效果更为显著,表现为冬季空气干燥程度变化最大,春秋次之,夏季最小.不同环境风速对空冷塔与大气环境间换热区域影响显著,其中,当侧风风速为7m/s时,热交换影响区域可达11.17km,且空冷塔近处相对湿度由47.7%降至39.47%.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