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氟化钙晶核在处理低浓度含氟废水中的作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应用模拟试验方法,研究了低氟浓度条件下的氟化钙沉淀反应行为和晶核对氟化钙沉淀反应的作用。结果表明,低氟浓度条件下,诱导沉淀形成的晶核很难生成,致使氟化钙沉淀难以生成。加入氟化钙晶核可促进氟化钙沉淀生成,氟化钙晶核既可降 低沉淀反应启动钙浓度,在相同钙浓度条件下,又可使氟浓度降得更低;在处理低浓度含氟废水中,氟化钙晶核的适宜用量为0.5kg/t水。  相似文献   

2.
含氟废水处理中氟衰减的化学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模拟实验,研究人氟化钙沉淀反应的动力学以及同离子效应、温度和pH条件对反应速度和最终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沉淀反应中氟的衰减速度率符合三级反应动力学方程:钙离子浓度的增加降低了沉淀反应的活化能,使沉淀反应的“启动时间”、半衰期、五分之四衰期、十分之九衰期大大缩短,并使水中氟化物浓度降至3.00mg/L以下;温度对氟化钙沉淀反应速度的影响符合阿螺尼乌斯(Arrhening)经验公式;沉淀反应的最  相似文献   

3.
去除废水中的氟离子有两种方法:方法1是向废水中加消石灰,使其与氟反应,将氟离子以氟化钙的形式去除;方法2是向废水中加氯化钙和苛性钠,将氟离子以氟化钙的形式去除。但是,对于方法1来说,由于消石灰与氟之间的反应缓慢,因此,要想有效地去除废水中的氟离子,所用的消石灰量必须大于理论值。另外,由于CaF_2和未反应的Ca(OH)_2都变为污泥,因而污泥量大。並且处理  相似文献   

4.
为了解决矿井水吸附过滤除氟过程中产生的除氟再生废液二次污染和氟化钙回收利用等问题,该文提出了氟化钙诱导结晶流化床处理工艺,进行了静动态诱导结晶除氟试验,考察了初始氟浓度、石灰占总钙摩尔比、钙氟比、晶种粒径、pH值和反应时间等多种因素对除氟效果的影响,分析了氟化钙诱导结晶除氟机理。结果表明:在进水流量20 L/h,初始氟浓度500~1 500 mg/L条件下,当石灰占总钙摩尔比约为60%、钙氟比约为0.9,氟化钙晶种平均粒径约为100~130μm、pH值为8~9和反应时间约为1.0~1.2 h时,试验出水氟浓度约为12.5~15.0 mg/L,氟化钙泥渣含水率约为28%~31%,易于后续达标处理和回收利用。  相似文献   

5.
针对聚苯乙烯类塑料使用量大、难降解、不易回收等特点,开展了聚苯乙烯(PS)的水热降解实验,探讨了反应温度、反应时间以及物料比等因素对聚苯乙烯(PS)的液化效果的影响,发现在温度320~340℃,物料比15∶1~60∶1,反应时间45~90 min的条件范围内,聚苯乙烯(PS)的降解产物主要有甲苯、乙苯、苯乙烯、苯甲醇、苯乙酮、苯乙烯的二聚物、苯乙烯的多聚物以及甲烷、戊烷、氢气、乙烯、丙烯、丁烯等气体。液相降解产物的总产率随着反应温度的升高,反应物料比的减小以及反应时间的增加而升高;气相产物中甲烷的浓度随着物料比的减小呈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6.
氟化物对动植物染色体毒作用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应用BALB/C小鼠骨髓嗜染红细胞微核试验及蚕豆根尖微核试验对氟化物的可能染色体毒性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氟化钠(30mg/kgi·P)可诱发小鼠微核细胞率显著升高,氟化钠(10~400mg/:F_-)及氟化钙(100~400mg.LF_-)还可诱发蚕豆根尖微核细胞率明显升高,并呈一定剂量-反应和时间-反应关系。提示高浓度氟化物对动、植物染色体有明显毒性作用。  相似文献   

7.
集成电路企业在芯片制造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氟化钙污泥,如果处置不当会产生氟的二次污染。该研究根据氟化钙污泥成分和含量特点,将其与蛇纹石尾矿、高岭土尾矿和氧化铝混合制备建筑陶瓷材料,实现以废制宝,使其合理资源化。实验结果表明:通过对几个原料组成配方的研究,获得氟化钙污泥含量≤30%(质量分数,下同),蛇纹石尾矿10%,高岭土尾矿含量≥45%,再与一定质量分数的氧化铝一起焙烧可制备出符合国家标准的建筑陶瓷材料。根据加入氧化铝的比率不同可烧结形成瓷质砖、炻瓷砖、炻质砖和陶质砖4种陶瓷材料。  相似文献   

8.
醋糟高效厌氧消化体系构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运用高固态厌氧消化模式,通过提高反应体系均质程度和沼液回流等手段,逐步提升物料负荷,对未经预处理的醋糟进行厌氧消化处理,成功构建了醋糟高效厌氧消化体系.结果表明,在反应体系物料负荷达到6.15 g·(L·d)~(-1)时表现出最佳的厌氧消化性能,单位干物料产沼气量为396 m L·g~(-1),单位干物料产甲烷量为211 m L·g~(-1).该物料负荷下半纤维素降解率达到63.66%,是醋糟厌氧消化性能提高的主要原因.纤维素、木质素的降解率分别为21.46%、24.43%,较低的降解效率主要是由于木质素中的苯环结构难以降解,并阻碍纤维素酶的水解作用,对纤维素降解产生屏蔽效应.  相似文献   

9.
前言处理含氟废水的基本方法是加入钙盐,生成难溶性氟化钙而除去氟。用该法处理到F8mg/L以下是困难的。因此,以前曾介绍过高价金属凝集法、石灰石软化法(氢氧化镁吸附法)等作为处理到3mg/L以下的深度处理法。本文又简单介绍了氟化钙晶析法、氧化镁系吸附剂吸附法、选择离子交换法之后,叙述了采用上述方法完全不能处理以  相似文献   

10.
针对精细化工生产中反应失控多发的问题,对南通某化工有限公司异构化反应开展热化学风险评估,确定反应工艺风险度等级,根据反应工艺危险度等级,设置相应的自动控制、安全仪表及物料释放收集系统,完善风险控制措施,从而提升反应的本质安全水平,有效防范事故发生。  相似文献   

11.
晶种法处理含氟废水与氟化钙沉淀砂状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晶种法对含氟废水进行了处理,考察了pH和Ca/F对出水F-浓度和CaF2沉降性能的影响,得到了含水率低、沉降性能好的砂状化CaF2颗粒.实验结果表明,晶种的加入对提高除氟效果、促进CaF2的砂状化有重要作用.当pH为中性偏酸性且0.5<Ca/F<1时,除氟效果较好且所得到的CaF2具有较好的沉降性能;当pH=5.5...  相似文献   

12.
研究了钙盐的投加量、pH值以及反应后的静置时间等因素在常温下对氢氧化钙和氯化钙两种钙盐用于处理某集成电路工业含氟废水的影响。结果表明,氢氧化钙在处理该废水过程中优于氯化钙;当达到理论投加量的200%时,pH=8.0左右,静置60m in后,处理初始氟浓度为500mg/L的集成电路工业废水,其出水可以达到污水排放一级标准。  相似文献   

13.
缺钙型羟基磷灰石对溶液中氟离子的吸附作用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李玲  朱志良  仇雁翎  张华  赵建夫 《环境科学》2010,31(6):1554-1559
利用一种含磷废水处理副产物--缺钙型羟基磷灰石(d-HAp)作为吸附剂,研究了其对氟离子的去除分离性能,探讨了溶液pH值、d-HAp投加量、共存钙镁离子及氯离子等因素对吸附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该缺钙型羟基磷灰石能够在较宽的pH范围(4~7)内有效吸附氟离子,并保持85%以上的去除率.高达200倍的Ca2+、Mg2+离子及Cl-离子的存在并未对氟离子的吸附产生明显影响,可适用于广大高氟水地区.该缺钙型羟基磷灰石对氟离子的吸附动力学符合Lagergren拟二级反应动力学方程,吸附速率快.吸附氟离子的过程可用Langmuir吸附等温模型描述,静态吸附容量可达26.11 mg·g-1.在实验条件下的吸附体系中,吸附机制主要为离子交换作用.  相似文献   

14.
土壤中不同粘粒矿物在高温下释放氟污染物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研究了蒙脱石、高岭石、水铝英石、蛭石和针铁矿在高温下释放氟污染物的特征.结果表明:高温下氟化物从这些矿物中的逸出率不仅随矿物种类而变化,而且与烧成温度、比表面积、矿物结构水含量的变化以及高温加热时间密切相关.蒙脱石的晶格瓦解温度比高岭石的滞后,可能是不同高温下蒙脱石氟化物逸出比高岭石滞后的原因之一.含钙化合物能降低氟从蒙脱石中的逸出率.以CaCO3处理蒙脱石为例,800℃时,氟化物逸出率比对照降低了59.6%,800℃时,5种含钙物质的固氟能力的大小顺序为:CaCO3>CaO>Ca3(PO4)2>Ca(OH)2>CaSO4.  相似文献   

15.
通过试验研究了投加石灰法、投加氯化钙法、石灰-氯化钙联合法、石灰-盐酸联合法4种化学沉淀法对除氟吸附剂再生尾液的处理效果和影响因素。结果表明:静置沉淀90min后,使用投加石灰法处理pH值为12、含氟浓度为2 000mg/L的除氟吸附剂再生尾液,处理后残余氟离子浓度大于50mg/L,使用投加氯化钙法,处理后残余氟离子浓度小于20mg/L,使用石灰-氯化钙联合法和石灰-盐酸联合法,处理后残余氟离子浓度均小于10mg/L;4种方法的最佳搅拌强度为150r/min,最佳反应pH值为12左右,最佳静置时间为90min;其中,采用石灰-盐酸联合法处理pH值为12、含氟浓度为2 000mg/L的高氟再生尾液,在石灰投加量超过理论量60%(即为6.231 6g/L),加入65.4mL/L 2M的HCl时,出水可以达到国家污水排放一级标准,且pH值在7左右。  相似文献   

16.
采用雪硅钙石与氟化钙组合进行了处理低磷生活污水的实验研究,考察了反应时间、温度、进水pH值和振荡速度四种因素对该组合去除低磷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除磷的最佳反应时间、温度、进水pH值和振荡速度分别为4h、24.3℃、9和200r/min;总磷去除率均随四种因素的增加而增大,但增幅各不同。该组合能够稳定、高效、低耗的处理低磷污水,具有推广的价值。  相似文献   

17.
研究了pH值、氯化钙投加量、搅拌时间及沉淀时间等因素对酸性高浓度含氟废水处理效果的影响;提出了采用氢氧化钙清液加氯化钙作为新型沉淀剂处理酸性高浓度含氟废水的工艺参数:pH值在8.5-9.5,按照nCa/F=0.7加入5%CaCl2溶液,搅拌45min、沉降90min;采用此工艺参数处理氟离子浓度为2600mg/L、pH值为2.97的废水,能把废水氟离子的浓度降至20mg/L以下,达到国家二级排放标准;采用本工艺取代传统工艺的好处是:沉渣中氟化钙纯度高,有利于废水中氟的回收利用。  相似文献   

18.
活化铁锰结核的除氟性能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刘琼  郭华明 《环境科学》2009,30(8):2263-2270
通过批实验研究接触反应时间、温度、共存阴离子对除氟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接触反应时间为48 h时,吸附都将近平衡.温度越高,越有利于氟离子的吸附.Langmuir和Freundlich吸附等温模式都可以较好地描述氟离子的吸附特性.热力学分析发现活化铁锰结核对氟的吸附为自发的吸热反应.当其他阴离子存在时,会对吸附造成不利影响.柱实验结果表明,活化铁锰结核动态除氟效果很好,性能稳定,机械强度高,易洗脱再生,且洗脱再生后饱和吸附量明显增大.出水中铁、锰含量不超过我国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用Thomas模型分析,得到的平均饱和吸附量可达1.340 mg/g.X射线衍射和扫描电镜分析表明,经FeCl3活化的铁锰结核表面附着大量铁的氧化物或氢氧化物.这些铁的氢氧化物或氧化物对水中氟离子的去除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石煤暴露环境发氟分布规律及影响因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探明石煤暴露环境中发氟含量的分布规律及影响因子,结合病情调查,采集发样进行元素含量测定.结果表明,石煤暴露环境发氟含量个体差异显著,呈非正态分布,平均值为67.08±64.68μg/g,变异系数为96.42%;发氟含量同Ca、Mn、Se的含量呈显著正相关,同Ti含量呈显著负相关;因子分析显示发氟含量分布除受体内生化反应控制外,与表生地球化学环境、膳食结构以及饮用水的水质等因子也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0.
萤石选矿含氟废水处理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主要针对萤石选矿含氟废水的特点,比较了几种不同的沉淀剂和絮凝剂,筛选出氯化钙作为沉淀剂,PAC作为混凝剂,提出了氯化钙+PAC的处理工艺,并确定了该工艺药剂的最佳投药量与运行参数。试验结果表明,该工艺处理效果好,能把废水含氟量降到5 mg.L-1以下,达到国家一级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