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活性炭的吸附机理及其在水处理方面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包金梅  凌琪  李瑞 《四川环境》2011,30(1):97-100
本文从活性炭表面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介绍了活性炭吸附的一般机理。综述了活性炭在城市给水、工业废水及城市污水深度处理中的研究进展;混凝—活性炭吸附工艺在净水工程中的应用;臭氧—生物活性炭技术去除水中有机污染物的工艺;MBR/PAC组合工艺及工业上使用石灰石与活性炭联合去除污染物的技术;从活性炭吸附性能指标的选择、有机物分子量的分布、活性炭的改性等方面,提出了活性炭在水处理应用上的问题和展望。  相似文献   

2.
针对炼化企业循环排污水中有机污染物浓度不能满足脱盐处理工艺进水水质要求的问题,开展了臭氧氧化-活性炭吸附工艺去除循环排污水中有机污染物的研究。通过对两种处理工艺进行不同组合的实验结果得知:当反应时间控制在最佳值,臭氧氧化和活性炭吸附单独处理循环排污水时,COD去除率分别约为27%和20%,处理效率偏低;当两种工艺组合后,在臭氧浓度为12 mg/L、氧化时间20 min、吸附时间为10 min时,COD去除率则达到52%,组合工艺协同作用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3.
氧化-吸附法联合处理油田酸化废水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实验采用双氧水氧化与活性炭吸附联合作用的方法处理酸化废水,并确定最佳工艺条件。结果表明,该法能有效降低酸化废水中污染物含量,CODCr去除率可达82.8%。与先用双氧水氧化,然后用活性炭吸附分步法处理比较,该法操作简单,节省费用,而且可提高处理效果。  相似文献   

4.
针对兰州市柳沟河的水质特点,分析优化出活性炭吸附水中有机污染物的最佳工艺条件。采用正交试验法研究活性炭用量、吸附温度、吸附时间、振荡强度对吸附效果的影响,并确定最佳工艺条件为活性炭用量为0.3 g、吸附温度为35℃、吸附时间为1.5 h、振荡强度为100 r/min。优选出的最佳工艺条件可为污水处理厂、给水处理厂及各工矿企业处理各种水质中的有机污染物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5.
概述活性炭吸附工艺、臭氧氧化工艺以及臭氧-生物活性炭工艺的降解机理、发展及应用;分析臭氧-生物活性炭工艺在国内外应用的典型案例,以及介绍该工艺在污水处理、污水深度处理以及中水回用方面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6.
挥发性有机废气净化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20,自引:4,他引:16  
樊奇  羌宁 《四川环境》2005,24(4):40-44,49
本文对生物净化技术、等离子体净化技术、吸附和催化氧化技术在控制废气中挥发性有机物的研究进展及应用进行了综述。气体生物净化技术在VOCs混合物和改进设备工艺方面开展的研究工作较多,等离子体净化技术与催化技术的组合越来越受到关注。吸附和催化氧化方面则着重在吸附剂(活性炭和沸石)吸附性能的进一步研究和新型催化剂的研制。  相似文献   

7.
微波辐射棉秆制备优质活性炭研究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5  
研究了以棉秆废料为原料,采用微波辐射氯化锌法制备活性炭的可行性,探讨了微波功率、活化时间及氯化锌浓度对产品活性炭各项指标的影响。得到了微波辐射氯化锌法制备活性炭的最佳工艺:微波功率560W、活化时间6min、氯化锌浓度50%。用此工艺条件制得的活性炭碘吸附值:1030.2mg/g、亚甲基蓝脱色力180mL/g、得率36.82%。工艺所需活化时间为传统方法的1/36,产品活性炭吸附性能超过了国家一级标准。该工艺方法为农村棉秆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找到了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硫化物脱臭技术的现状,论述了生物脱臭技术及活性炭吸附技术的研究和进展。针对炼厂恶臭污染日益突出的特点,应用泥炭生物填料塔及活性炭吸附技术,对50μL/L以下的H2S脱除工艺进行了研究。生物脱臭法采用经过驯化后的泥炭生物填料塔,H2S脱除率可接近100%,负荷达到85gH2S-S/(m3干填料·h)以上;活性炭吸附法采用日本的两种活性炭(IVP和Centaur),吸附容量分别达到170g/L和80g/L以上。上述工艺均可应用于炼厂中低浓度硫化物恶臭污染的治理  相似文献   

9.
《中国环保产业》2004,(12):44-45
由河北中环环保设备有限公司开发的活性炭纤维有机废气吸附回收装置,可广泛应用于化工、石油化工、汽油装卸、印刷、涂装、橡胶加工、感光材料、塑胶、纤维、油漆制造等行业的有机废气回收、净化。主要技术内容一、基本原理该装置利用吸附、解吸性能优异的活性炭纤维作为吸附剂。有机废气经过预处理后进入吸附器,吸附器将有机废气吸附浓缩,再用水蒸汽将其脱附下来,经过冷凝将有机物回收再利用,从而达到节能降耗的目的。二、技术关键该设计选用活性炭纤维作为有机废气的吸附材料,吸附回收率可达92%~98%,其使用寿命是普通活性炭颗粒的3~4倍;…  相似文献   

10.
物理吸附法处理制药废水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张满生  章劲松 《青海环境》1999,9(3):106-107
针对青海制药集团公司排放废水污染浓度大、水量小的特点,采用炉渣—活性炭吸附来处理制药废水,不但实用有效,而且投资小,工艺简单,操作简便。处理后废水COD 得到大幅度削减,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1.
针对镇江金山湖备用水源,考察混凝、预氧化、预氯化、粉末活性炭吸附以及与预氧/氯化联用工艺对天然原水三卤甲烷生成潜能(THMFP)和UV254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3种无机盐混凝剂中三氯化铁去除效果最好,且去除效果随投加量增大而提高;高锰酸钾预氧化在低投加量时可取得良好效果,增大投加量去除率降低;次氯酸钠预氯化会产生大量THMs,不宜单独使用;粉末活性炭吸附去除效果分别随时间和投加量增加而增大;预氧/氯化与粉末活性炭联用工艺去除率最高(60%),且活性炭吸附可大大减少预氯化产生的THMs。  相似文献   

12.
以污泥厂剩余活性污泥作为原料,采用KOH为活化剂制备污泥活性炭,探讨了活化温度及时间、热解温度、洗涤温度及方式在污泥活性炭制备过程中的最佳工艺条件。以品红吸附量及产率作为污泥活性炭的考察指标,采用单因素实验筛选出了制备污泥活性炭的最佳工艺条件,并对污泥活性炭脱硫剂的脱硫性能进行了实验研究。实验研究结果显示,烟气中O2、水蒸气含量的多少及脱硫温度的高低会影响污泥活性炭脱硫剂的脱硫性能。  相似文献   

13.
将某电镀废水原水按水质分类,分别进行沉淀、氧化等预处理,然后综合进行中和、生物接触氧化、沉淀等工艺,出水水质指标达到地方污水排放标准,对部分出水进行砂滤、活性炭吸附、膜过滤处理等深度处理后达到回用要求。结果表明,该方法对中小企业处理含氰及多种重金属的电镀废水是经济、可行的。  相似文献   

14.
我国大部分给水处理厂主要采用混凝-沉淀-过滤-消毒的常规处理工艺,该工艺对有机物、氨氮等去除效果有限,同时存在消毒副产物残留等问题。根据我国经济发展现状,分析了常规处理工艺的改进措施,包括对常规工艺进行强化,在常规处理工艺之前增加预吸附和预氧化,在常规处理工艺之后增加臭氧-生物活性炭吸附、膜处理等。这些措施在保留原处理工艺的基础上,通过调整操作条件或增加处理设施来改善出水水质,具有投资少、见效快的特点。  相似文献   

15.
以活性炭为吸附材料,用CS2洗脱,用气相色谱对漆包线生产工艺废气中的主要污染物进行了测定。并对不同吸附段的吸附量进行了比较,提出了一段活性炭吸附改进的快速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16.
重点描述了吸附-氮气脱附-超重力精馏工艺流程,指出吸附-氮气脱附-超重力精馏工艺的特点。通过与传统蒸气脱附工艺在回收率、经济效益和能耗等方面的比较,得出活性炭吸附-氮气脱附-超重力精馏在回收水溶性有机物方面的优势。  相似文献   

17.
我国大部分给水处理厂主要采用混凝-沉淀-过滤-消毒的常规处理工艺,该工艺对有机物、氨氮等去除效果有限,同时存在消毒副产物残留等问题。根据我国经济发展现状,分析了常规处理工艺的改进措施,包括对常规工艺进行强化,在常规处理工艺之前增加预吸附和预氧化,在常规处理工艺之后增加臭氧-生物活性炭吸附、膜处理等。这些措施在保留原处理工艺的基础上,通过调整操作条件或增加处理设施来改善出水水质,具有投资少、见效快的特点。  相似文献   

18.
本文研究了磁性活性炭对苯酚的吸附性能;探讨了Cd2+对苯酚在磁性活性炭上吸附的影响。目的是对磁性活性炭进行研究,以及为在实际废水中吸附处理苯酚提供参考。结果表明,磁性活性炭对苯酚的吸附过程符合拟二级动力学模型,R2为0.9935;与Freundlich吸附模型相比,Langmuir吸附模型能更好地描述磁性活性炭对苯酚的吸附行为;在不影响去除率的情况下,Cd2+的存在使苯酚吸附处理最佳浓度由30 mg/L增大至50 mg/L;同时,Cd2+对磁性活性炭和活性炭吸附苯酚分别具有促进和抑制作用。针对苯酚的吸附去除率,当无Cd2+时,磁性活性炭的比活性炭的低10.65%~20.2%;当有Cd2+时,磁性活性炭的比活性炭的高0.3%~7.71%。  相似文献   

19.
《中国环保产业》2005,(6):47-47
由福州嘉园环保工程有限公司开发的JY-C型有机废气净化处理技术,适用于治理含挥发性物质的有机废气。主要技术内容一、基本原理采用活性炭吸附-热力脱附-催化再生工艺原理,理论基础为活性炭吸附解析机理和气-固催化氧化反应机理。蜂窝活性炭对有机废气具有良好的吸附能力,在分子间力和未饱和化学键力的作用下,低  相似文献   

20.
烧结烟气脱硫净化工程的最适宜技术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冶金企业带式烧结机烟气净化工程所采用的技术路线进行了全面论述。根据烧结烟气有别于锅炉烟气的特点,强调贯彻"一机多效,协同减排"的原则,不可能照搬火电厂传统湿式脱硫和干式脱硝工艺,从当前的技术和经济发展水平出发,烧结烟气净化工程的最适用技术应当首选新型干法和半干法流程,如CFB(循环流化床法)、SDA(旋喷干燥法)和NID(新型一体化),此外,AC(活性炭/焦吸附法)和EBA(电子束-氨法)工艺也值得重视。对于大型带式烧结机,有必要采用烟气分割技术,有选择地实施部分烟气净化处理,既经济高效又可实现协同净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