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黄艺文  林露 《环境》2024,(2):55-58
<正>最近,一个好消息让湛江人为之振奋——2023年,湛江“气质”“水质”全省领“鲜”,生态环境保护多项工作迈入全省第一方阵!其中,环境空气质量综合指数为2.48,全省排名第二,总体较2022年改善3.5%;全年近岸海域优良水质面积比例为95.8%,全省排名第五,7个地表水国考断面水质优良率100%,水质改善幅度排名全省前列,创近年来最好水平。  相似文献   

2.
环境视点     
《环境》2015,(2)
追光逐影观鹭鸟
  摄影/陈星波
  秋冬时节,正是观赏鹭鸟迁徙过冬的最佳时期。近日,位于惠州市惠东县东南部的盐洲岛,又迎来了鹭鸟的“集体返乡”。傍晚时分,晚霞洒落在平静的海面上,时而展翅、时而静立的鹭鸟,给悠静的小岛增添了盎然的生机。  相似文献   

3.
《环境》2023,(2):36-38
<正>“抬头仰望是清新的蓝,环顾四周是怡人的绿。”这是退休后随女儿定居惠州的杨华元对这座城市的直观印象。与杨华元感受相匹配的,是一组散发着幸福味道的数字:2022年,东江干流惠州段水质稳定达Ⅱ类,11个国考断面水质优良比例100%,19个省考断面达标率100%(优良率94.7%),劣Ⅴ类比例为0;惠州市空气质量居全国168个重点城市第10位、全省第6位,空气质量和空气质量优良率排名均居于珠三角第1;全市受污染耕地的安全利用率100%。  相似文献   

4.
庞真胜 《环境》2006,(9):84-84
为了进一步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湛江市的“创模”工作,8)q28日,湛江市市委、市政府召集湛江市环保局、湛江市发改局等主要部门的领导,在湛江市环保局召开城市水环境整治座谈会。会议听取了湛江市环保局局长李丕学的环境保护工情况汇报,研究探讨湛江市城市水环境整治和湿地保护建设的目标、任务、政策和体制问题。  相似文献   

5.
陈晓铭  黄伟 《环境》2023,(2):39-41
<正>2022年是党的二十大召开之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一年。汕尾市深入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以整改突出生态环境问题为抓手,以压紧压实生态保护责任为依托,在2019年度、2020年度获得环境保护责任暨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考核优秀等级的基础上,持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交出了一份亮眼成绩单: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率达97%,PM2.5在全省率先达到世卫组织过渡期第三阶段目标值,地表水国考断面及县级以上饮用水源水质100%优良,  相似文献   

6.
正黄昏,阳光洒落在鹤地水库库面上——金光粼粼,几只鹭鸟在水面翱翔,远处是一座座绿色的山丘,山水相接,水天相连,偶尔还传来几声清脆的鸣叫。这时,渠首处的人开始多了起来,人们沿着河堤漫步,呼吸着水面吹来的清风,流连忘返。九洲江是粤桂两省(区)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水生态资源。鹤地水库在九洲江中游的湛江市廉江辖区截流而成,是湛江市最重要的饮用水源地,被誉为港城人的"大水缸",其水环境质量直接关系到湛江市人民群众的饮  相似文献   

7.
邓婷  范永敬 《环境》2024,(2):52-54
<正>冬日的韶州大地,天蓝、地绿、水清,处处绿意盎然、生机勃勃,这是韶关全面推动生态文明建设、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丰硕成果。数据显示,2023年韶关市区环境空气质量AQI优良率98.1%,全省排名并列第5;空气质量综合指数同比改善2.4%,改善幅度位居全省第7;臭氧年均浓度同比下降18.7%,改善幅度位居全省第1。23个地表水省考以上断面水质优良率为100%,县级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为100%,全市河流(省考以上断面)综合污染指数排名全省第2,  相似文献   

8.
江镕 《环境》2023,(9):29-32
<正>“种业是现代农业、渔业发展的基础,要把这项工作做精做好。要大力发展深海养殖装备和智慧渔业,推动海洋渔业向信息化、智能化、现代化转型升级。”——2023年4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广东考察时,专程来到位于湛江市国家863计划项目海水养殖种子工程南方基地进行视察强调。湛江市地处中国大陆最南端,海岸线约占全省海岸线的三分之一、全国的十分之一,全市共有大小岛屿102个,沿海滩涂面积48.9万公顷,海洋生物多样性丰富,地理区位优势显著。  相似文献   

9.
文章分析了“十三五”期间滇池流域24条主要入滇河道水质和主要污染物超标指标的变化趋势,以及牛栏江-滇池生态补水工程对盘龙江水质影响。结果表明,“十三五”期间滇池流域主要24条入滇河道水质总体呈好转趋势,劣Ⅴ类水质断面明显下降,由70.8%下降为8.3%;优良水质(Ⅰ-Ⅲ类)断面占比逐年上升,由0%上升为41.7%。滇池流域整体水质状况由重度污染转为轻度污染,主要污染物断面超标率逐年下降,CODCr、总磷、溶解氧三项指标超标率分别下降了83.3%、45.8%、33.3%,LAS已不再是污染因子;但氨氮、总磷、CODMn等仍是入滇河道水质提升的主要限制因子。盘龙江水质逐年向好,牛栏江-滇池生态补水工程是盘龙水质改善的影响因子,但不是决定因子,相应的合流制溢流污染控制、完善优化排水系统、防洪调蓄、河道管理能力提升是水质向好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0.
6月5日,由湛江市环保局、共青团市委、市教育局、市少工委共同组织开展的湛江市青少年环境保护“六个一”环境宣传教育活动总结表彰会,把湛江市2002年环境保护宣传月活动推向高潮。  相似文献   

11.
黄丹雯 《环境》2023,(12):26-27
<正>“现在,监测岗位的责任分工更明确了,各项工作分配到岗到人,每年年底还有量化考核,监测水平整体都有了提升。”说起垂改后的感受,湛江市生态环境局遂溪分局的监测人员不由得感叹道。人员管理“一盘棋”、干部队伍专业化、交流轮岗促活力,湛江市生态环境系统高标准完成垂改任务,健全高效协调的运行机制,为本市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有力保障。  相似文献   

12.
毛梓乙  罗洁琼 《环境》2022,(3):64-66
<正>初春三月,花开红树乱莺啼,草长平湖白鹭飞。田野、树林、池塘层层叠叠,在波光粼粼和绿树环绕之间,些许白色的“精灵”闪现目中,它们左顾右盼,小心翼翼地走出树荫,然后伴着一阵啼鸣振翅高飞,这是任珠海市红旗镇三板村“鹭鸟天下”人工湿地“做客”的白鹭们。不远处的树林旁,“鸟叔”静静地坐任草地上,看着白鹭们自由自任地翱翔,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相似文献   

13.
钟伟青 《环境》2004,(2):8-9
在广州最南端的南沙新垦十九涌一带,有一块面积约900公顷的湿地,近年来不仅每年吸引几千只红嘴鸥、鹭鸟、野鸭等候鸟光临,而且已有数十只珍贵的鹭鸟长年留在此地。在许多天然湿地都已经消失的珠三角,这块广州仅存的天然湿地显得尤为珍贵。  相似文献   

14.
海河是中国华北地区最大的水系,承载着京津冀城市群经济社会的发展.为总结海河水生态环境的变化趋势,梳理海河水污染防治与保护的经验,采用文献调研等方法系统整理分析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海河流域旱涝灾害、水污染事件以及治理和管理措施,将海河治理分为4个阶段:第一阶段(1949—1971年)旱涝灾害频繁发生,遵循“上蓄、中疏、下排、适当滞”思路,进行抗旱防洪等水利工程建设;第二阶段(1972—1995年)流域经济快速发展,水质急剧恶化,以提升防洪标准和强力治理污染源为思路,进行旱涝灾害和水体污染的共同治理;第三阶段(1996—2005年)水体污染趋势得到遏制,以“关、停、并、转”为主要手段进行污染物的源头削减;第四阶段(2006年至今)海河被列入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简称“水专项”)重点示范流域,在“控源减排、减负修复、综合调控”思路指导下,以水专项科技成果为支持,推动流域水体污染的系统治理.与20世纪90年代相比,2019年海河水质明显改善,GB 3838—200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Ⅰ~Ⅲ类水质断面比例从1998年的25.3%升至2019年的51.9%,劣Ⅴ类水质断面比例从59.6%降至7.5%.但是海河水污染形势仍然严峻,依然存在水资源短缺、水污染压力大、水生态受损等问题,海河治理应遵循流域水质目标管理的思路,统筹好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保障海河生态基流,改善水环境质量,恢复和维护健康河流生态系统功能.   相似文献   

15.
傅锦洪 《环境》2023,(2):51-53
<正>栉风沐雨笃不怠,接续奋斗扬新帆。惠风和畅,走在茂名城区,竞相绽放的鲜花,笔直繁茂的行道树,满眼皆绿,步步皆景,整个城市洋溢着舒爽的气息,让人心旷神怡,这是茂名人共建共享的生态福祉。近年来,茂名市把生态保护工作放在优先位置,取得了可见可感的成效:成功创建国家森林城市,主城区基本实现“300米见绿、500米见园”;市区空气质量优良率排名全省第二;全市16个国、省考断面水质全部达标;  相似文献   

16.
正鹭鸟在宽阔的河面上下翻飞,十几条拳头粗的鱼在旗岭水闸前欢快上溯,水质清澈微呈碧绿色……这是记者在东莞石马河旗岭国考断面附近看到的喜人景象。石马河流域综合整治现场指挥部指挥陶谨拿出随身的平板电脑,打开实时监测软件,显示7月13日12时,石马河旗岭国考断面氨氮为0.318毫克/升,总磷为0.199毫克/升,分别达到Ⅱ、Ⅲ类水标准。7月中旬,广东省生态环境厅发布上半年水质状况排名,石马河水质改善幅度全省第一。而就在去年,石马河水质还让人头疼不已,旗岭国考断面难除劣Ⅴ类水也为广东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增加不确定性。  相似文献   

17.
《环境工作通讯》2008,(2):52-53
位于中国大陆最南端的湛江市,以其丰富的海产资源和优美的生态环境闻名遐迩。湛江是我国最早的14个沿海开放城市之一,在“工业立市,以港兴市”策略的指导下,湛江市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就,先后被评为国家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园林城市。近年来,湛江市十分注重环境保护工作,城市环境质量明显改善。据国家城市综合整治定量考核结果显示,“十五”以来,湛江市的环境质量一直居于全国113个环保重点城市的前列。  相似文献   

18.
《环境》2021,(1)
正蓝天白云、阳光明媚,我们迎来了美好的一天,迎来了崭新的2021年!坚韧不拔铸就辉煌。2020年岁末,历经三年奋斗,广东污染防治攻坚战取得决定性成就,全省生态环境质量显著改善。全省空气质量优良率达到95.5%,全省PM2.5平均浓度降至22微克/立方米,创2013年有监测数据以来历史最好成绩。9个劣V类国考断面全部清零,71个国考断面水质优良率达85.9%,均达到国家考核要求。东江、西江、北江、韩江等大江大河水质保持优良,茅洲河、练江、广佛跨界河等昔日重污染流域水质大幅改善。  相似文献   

19.
张晓芒 《环境》2023,(4):43-45
<正>一块巨大的屏幕矗立在大厅中央,红红绿绿的图案和数字在屏幕上闪耀跳动着,工作人员正聚精会神地盯着屏幕,当一些环境质量数据触及警戒线时,系统会自动提示有关部门启动相关应对措施……“一屏读懂、一键反应”,这正是湛江市生态环境数据中心的日常工作场景。近年来,湛江紧紧抓住“全力建设省域副中心城市、加快打造现代化沿海经济带重要发展极”的难逢机遇,致力于实现城市“工业化、生态化、数字化融合发展”,  相似文献   

20.
正今年第一季度,惠州东江干流和增江水质优,西枝江水质良好,达到功能水质目标;市区环境空气优良天数78天,空气优良率88.6%,保持在全国重点城市前十,珠三角城市群前列。这是一个绿富双赢的目标——惠州发展"尽快进入珠三角第二梯队","生态建设率先进入全省第一梯队"。这是一份具体而详实的工作要点——39个领域、100项任务,件件落实到各个科室。近日,惠州市环境保护局局长黄水祥接受本刊记者专访,围绕惠州市新的发展目标和今年环保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