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斜板式ABR水力特性及生活污水的处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六隔室斜板式厌氧折流反应器(ABR)对生活污水进行处理,考察了反应器水力特性、化学需氧量(COD)去除效果、挥发性脂肪酸(VFA)和反应器内污泥性状的变化,与传统ABR相比,斜板式ABR能够有效防止污泥流失,ABR对生活污水有良好的处理效果,耐冲击负荷强,COD去除率可以达到70%左右,VFA含量随着进水c0D的提高而增加,主要成分为乙酸,浓度沿流程降低,不同隔室污泥性状差异表明产酸发酵段由于污泥有机负荷较高,厌氧颗粒污泥会发生解体.  相似文献   

2.
固定化微生物厌氧膨胀床在污水处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介绍了固定化活性污泥小球的性质及其在厌氧膨胀床中处理高浓度有机污水的试验.结果表明,用琼脂包埋方法固定厌氧活性污泥细菌群,性质稳定.选交联剂戊二醛0.5%时,情况良好.pH6.0~8.0时,COD去除率均在75%以上.厌氧膨胀床进水COD为7300mg/L,回流比为24时,COD去除率达83.6%.此外,本文还探讨了在室温(20℃~25℃)条件下,水力停留时间、COD负荷和回流比对COD去除率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以活性艳红X-3B(RBR)为研究对象,分3个不同浓度组研究其在厌氧颗粒污泥作用下的降解性能,并采用生物降解动力学方程拟合其降解过程,同时利用GC-MS分析RBR的生物降解途径.试验结果表明,RBR在厌氧颗粒污泥中降解性能很好,去除率可达93.67%,且其降解过程符合二级反应动力学,其半衰期约为3.561 h.从GC-MS和UV-可见光谱的分析得出,RBR在厌氧颗粒污泥的作用下偶氮键断裂,且生成的芳香胺类化合物进一步降解为小分子的烃类、酚类、醇类和脂类化合物.  相似文献   

4.
厌氧-好氧一体式折流板反应器处理淀粉废水的启动运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厌氧-好氧一体式折流板反应器,处理马铃薯淀粉废水,以淀粉废水排放口底泥作为接种污泥,可以实现快速启动。启动过程的结果表明:在温度为2 5℃~35℃,总水力停留时间(HRT)为5 4h ,容积负荷从0 .5kg/ (m3 ·d)逐渐升高到3.0 8kg/ (m3 ·d)时,第11d就将反应器启动成功,前3级厌氧反应器总的去除率达到75 % ,厌氧-好氧一体式折流板反应器总的去除率达到96 %。而后逐渐提高容积负荷,当容积负荷为10 .0kg/ (m3 ·d)时,COD去除率最高为96 % ,出水水质达到或接近国家污水排放二级标准(GB 8978- 96 )。  相似文献   

5.
厌氧水解—高负荷生物滤池处理城镇污水的中试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厌氧水解 -高负荷生物滤池是一种利用附着在塑料模块填料上的微生物系统对城镇污水中的污染物质进行降解处理的绿色环保技术。厌氧水解池和高负荷生物滤池采用的塑料模块填料具有高空隙率、高附着面积、高布水性能和抗堵塞的优异性能 ,并无须回流。当厌氧水解池水力停留时间为 4h ,生物滤池水力负荷为 30m3/ (m2 ·d) ,该系统处理城镇污水的CODcr去除率达 75 % - 85 % ,BOD5去除率达 85 % - 95 % ,SS去除率达 85 % -95 % ,处理后出水的上述各项指标均可满足国家二级生物处理排放标准的要求。  相似文献   

6.
猪场废水厌氧消化过程中的除磷效果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序批式半连续厌氧消化试验方法,研究猪场废水厌氧消化过程中磷的去除情况。结果表明,水力停留时间(HRT)为1、3、6和9 d的厌氧反应器平均除磷率分别为65.0%、81.1%、82.7%和83.0%,而COD平均去除率分别为54.5%、82.3%、87.0%和85.9%。厌氧反应器除磷能力随沼气产量的增加而增加,说明厌氧反应器中磷的去除与产甲烷过程密切相关。对厌氧消化前后的污泥进行浸提后发现,厌氧消化过程中,化学反应生成磷酸盐沉淀的除磷作用十分显著,污泥中正磷酸盐,与铁结合的磷化合物(Fe-RP),还原可溶性磷,与钙、镁离子结合的磷化合物(Ca-RP、Mg-RP)以及无机或有机聚合磷增加量分别为0.027 8~0.101 5、0.013 5~0.081 0、0.2165~0.430 5、23.4~54.8和7.2~21.5 mg.g-1;且总体而言,HRT越长,污泥中与不同金属结合的磷增加量就越大。从HRT、磷和有机物的去除效果以及沼气产气速率3个方面综合考虑,猪场废水厌氧消化反应器的HRT控制在3 d为宜。  相似文献   

7.
采用新型厌氧好氧一体化生物反应器对发酵废水进行了中试处理研究.试验结果表明,系统总有机负荷最高可达到8.88kg(COD)m-3d-1,系统去除率稳定在88.10%~96.88%,说明反应器处理效率高,抗冲击能力强.反应器结构合理,利于保持丰富、高活性的微生物,反应器厌氧区颗粒污泥TS高达83.9gL-1,VS/TS为56.9%~57.4%,比产甲烷活性为280~350mL(CH4)gvss-1d-1;好氧区固定化微生物TS高达64.03gL-1载体,VS/TS为94.02%~94.30%.反应器各功能区对废水的降解过程分析,说明反应器厌氧区和好氧区一体化结构合理,可将废水逐级降解,从而保证整个系统的处理效果.图8表4参11  相似文献   

8.
本试验利用未沉淀的生活污水(COD在432mg/L左右)在7℃~22℃温度下自接种启动容积为5L的升流式厌氧污泥层反应器.初始有机容积负荷为1.75kgCOD/m~3·d,水力停留时间为5.9h.运行57天时出现了颗粒污泥,此时污泥负荷为0.33kgCOD/kgVSS·d.106天后反应器达到稳定的处理效果.当温度在20℃左右,HRT为6h,COD去除率达81.2%,出水COD低于100mg/L.培养出的颗粒污泥呈黑色,粒径在0.5mm~3mm之间,比重为1.04, SVI在15左右,有较好的沉降性和产甲烷活性.污泥中产甲烷菌主要是素氏甲烷丝菌.  相似文献   

9.
尽管生物法已广泛用于表面活性剂废水的处理,但低温对微生物的代谢活性产生明显不利影响,导致出水难以稳定达标.对筛选到的十二烷基硫酸钠(SDS)降解菌的降解能力进行考察,并对不同调控策略作用下该菌株的低温降解活性进行评估.对筛选到的菌株进行16S rRNA基因序列测定与分析.该菌株在不同温度、pH、底物浓度、接种量下的降解能力以及不同调控策略(低温驯化、外源物质添加)下的低温降解活性均以化学需氧量(COD)的去除率间接表示.结果筛选到一株SDS降解菌,命名为SDS-2. 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表明该菌株属于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 sp.).该菌株的最佳生长条件为30℃、pH 9和120 mg/L氨浓度,而接种量对其降解活性无明显促进作用.当SDS初始浓度为2 500 mg/L时,该菌株对SDS的去除速率(以COD计)可达到355.3 mg L~(-1) h~(-1). 15℃下,长期驯化可使该菌株的降解活性达到30℃时的水平;10℃下,添加外源物质丁二酸钠和硝酸钾可使COD的去除率在48 h内分别提高25.3%和24.6%;外加蛋白胨和复合维生素可使COD的去除率在24 h内分别提高22.8%和11.7%.本研究筛选到的Pseudomonassp.SDS-2具有高的SDS降解活性,可为实际含SDS表面活性剂废水的处理提供微生物资源;同时,本研究中的调控策略亦可为SDS低温生物处理提供潜在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10.
味精浓废水生物处理优化工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阐述两相厌氧消化法与缺氧—厌氧消化法处理味精浓废水的比较试验.进水为6×10~4mg/L~8×10~4mg/L时,两相厌氧消化法COD去除率为78%,产气率为0.15m~3/kgCOD,CH_4含量为50%.缺氧—厌氧消化法COD去除率为82.2%,产气率为0.23m~3/kgCOD,CH.含量达65%.两种方法均可使出水pH值由3.2上升至7.0以上.氯离子和氨氮的去除不明显.综合上述结果与运行管理的稳定程度均是缺氧——厌氧消化法优于两相厌氧消化法.  相似文献   

11.
厌氧颗粒污泥降解五氯酚活性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分批培养条件下,对取自处理含氯酚有机废水厌氧反应器的颗粒污泥降解五氯酚(PCP)的活性作了初步研究.结果发现,反应器下层污泥降解PCP活性较高,污泥浓度影响比PCP降解速率;表观PCP降解过程可用一级反应动力学表征,外加碳源特别是丁酸、葡萄糖对PCP厌氧降解有明显的强化作用;外加碳源与PCP浓度均影响PCP的降解速率.  相似文献   

12.
三种工业废水颗粒污泥的化学及微生物学组成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对UASB反应器中处理酒精废醪、木材纤维板热压废水及石灰法造纸黑液颗粒污泥的化学及微生物组成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无机元素在颗粒污泥中的沉积与废水组成及运行条件密切相关;接种污泥中加入少量的颗粒污泥可作为新生颗粒污泥的生长核心;胞外多聚物有利于颗粒污泥的形成与稳定,其产量与颗粒污泥的生物量有关,其分布有一定的区域性;颗粒污泥的微生物组成与废水水质、运行温度及颗粒污泥所处的生理阶段等因素密切相关;丝状细菌,特别是索氏甲烷丝菌类似菌在颗粒污泥中起着重要作用;污泥颗粒化过程中各类生理菌群的增殖次序与其在厌氧消化过程中的功能次序一致。当发酵细菌、产氢产乙酸菌、同型产乙酸菌和产甲烷菌在每mL颗粒污泥中分别达到107-10、105-7、106-8和105-6个时,可构成一个较稳定的厌氧微生态系统。  相似文献   

13.
厌氧除磷是一种高效、节能、低耗的方法。获取经济、方便、高效的种泥是实现该方法的前提,种泥中产生磷化氢功能菌株的组成及特性是提高处理效能和开发新工艺的基础,目前此研究未见有关报道。本研究依据厌氧除磷理论,利用厌氧培养反应瓶、筛选培养基和微生物筛选、分离、鉴定的方法。以A2/O厌氧池、污泥浓缩池污泥、养殖场新鲜猪粪、鸡粪、牛粪及鸭粪为研究种泥,通过跟踪厌氧培养过程培养液中总磷的去除率和吸收液中磷化氢的生成量筛选出最佳种泥,并对最佳种泥的菌株进行筛选、分离和鉴定。结果表明,6种泥中鸡粪的厌氧除磷能力最强,鸭粪能力最弱,浓缩池中的污泥和猪粪次之,牛粪及厌氧池污泥有一定的作用。本试验条件下鸡粪是厌氧除磷的最佳种泥。经过3个周期的厌氧培养,6种泥培养液总磷的去除率和吸收液中磷化氢的含量随培养时间增长都有不同程度增加。鸡粪的最佳培养时间为5d。鸡粪培养液经21d培养后分离到1株芽孢杆菌属、1株假单胞菌属及2株肠杆菌科,明确了2株肠杆菌科中1株为埃希氏菌属另1株为柠檬酸杆菌属。  相似文献   

14.
水葫芦不同部位的厌氧消化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水葫芦整株、茎和根分别进行批式中温厌氧消化实验,分析发酵过程中pH值,VFA,TOC,TS,VS和固形物的元素及其红外光谱特征.结果表明:在TS负荷为2.0%的条件下,水葫芦整株具有很好的产气特性,TS产气量和VS产气量分别为173.80 ml·g~(-1)和262.40 ml·g~(-1)VS,茎和根的TS产气量仅为整株的84.23%和36.03%,VS产气量仅为整株的79.13%和42.05%;整株的甲烷含量、生物转化率和固形物中H的分解率均较茎和根高;TS和VS分解率均以茎最高,整株次之,根最低;发酵过程中各处理的pH值,VFA,TOC以及固形物中的C,N的分解率差异不大.固形物的红外光谱表明,水葫芦整株直接厌氧发酵更有利于碳水化合物的分解,发酵后根产生最多的碳酸盐类物质,这与根的物质组成有关.因此,将水葫芦整株直接厌氧发酵是完全可行的,且较茎和根具有更好的发酵效果.  相似文献   

15.
综述了缺氧嗜甲烷古菌的分布、生态位、形态与代谢特征的新发现,并讨论了其与产甲烷菌的关系.在无氧条件下,缺氧嗜甲烷古菌与硫酸盐还原菌互养,氧化甲烷气体以阻止其进入大气.缺氧嗜甲烷古菌主要分布于深海甲烷渗漏区和冷泉区域,在其他多种缺氧环境中也能发现,由于还未获得纯培养,对这类微生物的生态位知之甚少.其细胞呈球状、杆状,有时聚集成球状集合体或连接形成丝状体.缺氧甲烷氧化可能经过"反甲烷合成"、"甲基合成"等路径.嗜甲烷古菌与产甲烷菌有着较近的亲缘关系,并且存在许多相似点.图1表1参37  相似文献   

16.
A mixed microbial population in digested sewage culture under strict anaerobic conditions degraded TNT (2,4,6‐trinitrotoluene) effectively. An initial concentration of 110 mg/L of TNT was reduced to a non‐detectable amount (> 99% removal) in 6 days of incubation. Red color due to the electron charge of NO2 groups becomes colorless after 6 days of incubation, while the autoclave control remained red in color. Further stepwise deamination and subsequent mineralization by ring cleavage occurred by mixed nitroreductase which is available from many of the denitrifying bacteria predominantly in sewage culture.  相似文献   

17.
微波碱解处理剩余污泥的厌氧消化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微波碱解预处理(microwave/NaOH pretreatment,MNP)剩余污泥在高温和中温条件下厌氧消化的性能,采用半连续完全混合式反应器分别研究了MNP处理后的剩余污泥在高温厌氧消化工艺(thermophilic anaerobic di-gestion process,TADP)和中温厌氧消化工艺...  相似文献   

18.
沼气发酵在复合农业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沼气发酵系统是复合农业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和能量转化的枢纽。它以农业有机废弃物为原料,经厌氧消化,生产出高效、洁净、多用途的燃料、饲料和肥料。本文论说了开展沼气发酵对保护农村生态环境。促进生态农业发展所具有的重要意义,提出了目前我国沼气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和今后应采取的措施。  相似文献   

19.
化学前处理——改善城市污水污泥厌氧消化处理的有效途径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城市污水污泥在厌氧消化时,时间长,且产气量较低,利用化学试剂NaoH或Ca(OH2)对污泥进行前处理,可以促进污泥水解,使之易于消化,从而提高污泥的消化效率,本文介绍了化学前处理方法的基本原理,分析了化学前处理对产气率、甲烷产率、pH值,基质去除率等方面的有益影响以及化学药剂的投加量。  相似文献   

20.
温度对城市生活垃圾厌氧消化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8,他引:10  
在TS的质量分数为15.5%的半干式条件下,通过对城市生活垃圾厌氧消化进行批量实验,研究了温度对厌氧消化过程的影响,探讨了不同消化温度对产气量、发酵启动时间以及温度从55℃突降到20℃时对厌氧反应器产气量的影响等办面的问题。实验结果表明,城市生活垃圾厌氧消化的较佳温度为55℃,消化时间短,产气率高,启动时间较快,沼气中的甲烷的平均体积分数为66.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