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为深入研究公务机运行的安全状态,提高公务航空安全管理水平,针对公务机的运行现状及特点,分析了影响公务机飞行安全的风险因素;围绕公务机的飞行管理、飞行保障、飞行环境和安全管理四个方面构建公务机飞行安全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利用模糊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综合考虑公务机运行环境的复杂性及飞行风险的动态性,构建了公务机飞行安全风险可拓优度评价模型,并运用该模型通过实例对公务机飞行安全风险进行综合评价,结果显示公务机飞行保障和安全管理的风险特征值分别为2.238 4和2.261 8,均高于综合风险值1.869 9,需对其进行改进。该评价结果可以反映公务机飞行安全风险水平,发现影响公务机飞行安全的风险点,为管理部门制定针对性的措施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2.
针对一个并联式涡轮基组合循环(Turbine Based Combined Cycle, TBCC)发动机排气系统的气动方案,对其在整个飞行包线范围内典型工作点上的流场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获得了飞行包线范围内排气系统相应的推力系数、升力、俯仰力矩随飞行马赫数的变化关系。计算结果显示,在整个飞行包线范围内,排气系统的轴向推力系数随着飞行马赫数先减小后增大,在跨声速飞行时降到最低 Ma=0.9,涡喷不加力时为0.562,加力时0.662),在设计点附近达到最大;升力和俯仰力矩性能在亚声速及跨声速飞行时较差,在超声速飞行时随着飞行马赫数增加逐渐好转。表明排气系统在跨声速飞行范围内工作时应采取措施以改善其性能。   相似文献   

3.
飞机飞行振动预计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介绍了飞机飞行振动的主要来源和特征,分析了传统预计方法的不足,针对飞机飞行振动与高度、马赫数和攻角等飞行参数呈非线性关系的特点,提出了基于BP神经网络的飞行振动预计新技术,建立了预计模型,通过8组建模样本训练网络,确定了预计模型中的各个参数值。预计结果和实测飞机飞行振动信号比较分析表明,该方法预计精度高,验证了BP神经网络预计飞机飞行振动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4.
高空飞行的环境影响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航空运输业的高速发展的同时,环境问题亦不容小觑。民航是我国重要的交通运输方式之一,但我国民航运输业对于高空飞行对环境的影响的研究却很少。航空器巡航阶段属于高空飞行,占整个飞行时间的80%,因飞行距离长,距离地面高,所带来的温室效应具有放大效果,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文章概述了高空飞行的危害,认为CO_2排放和凝结尾生成是大气温室效应的直接污染源,进而对国内外典型的高空飞行影响评估模型进行阐述,并分析研究了高空飞行的温室效应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5.
为提高飞行事故的预测精度,提出一种基于D-S证据理论的组合预测模型.该模型分别采用时间序列、BP神经网络和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对飞行事故率进行预测,通过对待测年份之前的飞行事故的预测误差分析,计算出相应的基本信任分配函数,并借助D-S证据理论对三种预测模型进行融合,将融合结果作为飞行事故率预测模型的权重,从而得出待测年份的飞行事故预测结果.以美国空军A类飞行事故数据对该组合模型进行验证,结果表明组合预测模型能够较准确地预测飞行事故率,且模型精度优于任何单一预测模型.  相似文献   

6.
对飞机实际的飞行时间判断正确与否将直接影响到对飞机损伤量的计算。对两种飞行时间确定方法进行了对比,分析表明,通过发动机转速同时结合地速为判断准则,可以更为准确地从飞行参数数据中提取飞行时间。评估了8种机型损伤量的计算结果,对比表明,对于经常使用加力状态起飞的飞机或起降性能一般的飞机来说,飞行时间上的变化会对损伤量的计算值产生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7.
目的 为电子吊舱热管理系统设计提供实测数据支撑.方法 在电子吊舱内部不同位置部署高精度温度传感器,并配套具有统一时标的参数采集设备,采集不同季节、不同飞行工况下电子吊舱内部的温度数据,获取舱内温度环境参数.结果 当飞行工况稳定时,电子吊舱内部环境温度的稳定时间约为1200 s,稳定值与当地大气总温的差别小于3℃.在不同飞行工况下稳定飞行时,舱内温度高于当地大气静温.以高空(11 km)飞行工况为例,当地大气静温为?50~?60℃,由于舱体蒙皮受气动加热影响,舱内环境温度仍维持在?40℃以上.结论 飞行工况不同,吊舱内部环境温度有显著差别,随飞行工况变化,吊舱内部环境温度的变化相对滞后,其响应速度与材料导热能力正相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飞行过载状态下的橡胶减振器动态性能。方法通过对试验件施加不同大小力来模拟过载情况,测量试验件减振前后的加速度响应。结果对加速度响应进行分析,发现橡胶减振器主减振方向上的减振效率随飞行过载增大而减小,减振器的刚度反而增大。在正交于主减振方向上,其减振器减振效率和刚度,基本不随飞行过载环境而变化。结论飞行过载影响橡胶减振器在过载方向上的动态性能,因此在橡胶减振器选型时,应考虑到飞行过载环境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导弹飞行振动环境地面模拟试验方法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分析了导弹飞行环境的载荷特征和环境条件,指出了目前常用的试验方法在某些情况下存在的不足。简要介绍了振动-噪声复合试验方法及柔性悬挂-多点激励试验方法,并分析了其优、缺点。振动-噪声复合试验方法可更有效地模拟飞行过程中的宽频带振动环境,多点激励试验方法可对飞行过程中的面载荷进行有效模拟,采用柔性悬挂可模拟飞行过程中的自由边界。这些试验方法与传统试验方法相互补充,可更精确地模拟导弹飞行振动环境。  相似文献   

10.
目的提高再入体实验室模拟再入飞行振动环境的等效性,确保地面环境试验结果的可靠性。方法首先分析再入飞行过程中受脉动压力等因素影响诱发的振动环境载荷特征。其次,基于飞行实测数据,分析再入飞行振动响应的空间分布规律和频域能量分布特征。最后,将飞行试验实测数据与传统实验室振动模拟试验结果进行对比,从载荷传递规律、空间分布规律、频谱特征等方面对主要关注区域"天地"响应存在的差异进行探讨,研究实验室等效模拟再入飞行振动环境的因素。结果针对特定的再入体结构,设置有限等效响应目标点,通过对试验系统动态特性分析、夹具优化设计、试验控制方式、振动台激振模式等多方面综合研究,可以提升再入飞行振动环境模拟等效性。结论提出了以"天地一致性"为目标的工程可行措施和实验室振动试验等效原则,为再入飞行振动环境的实验室等效模拟提供了支撑。  相似文献   

11.
张江涛 《装备环境工程》2014,11(4):54-57,92
目的制定合理的方法以考核外挂设备适应多型直升机的挂飞振动寿命。方法根据直升机外挂设备挂飞振动环境的特点和相关标准所规定,提出将各型直升机的正弦频点叠加至同一随机谱型中,并结合现有振动控制仪能力,提出宽带随机叠加正弦扫频的综合振动频谱考核方法。结果综合控制谱覆盖所有相关直升机引起的随机振动环境和正弦振动环境,组织1次试验即可满足所有载机的挂飞寿命考核要求。结论综合振动频谱的考核方法解决了直升机外挂设备适应挂装多型直升机的挂飞耐久寿命考核问题。  相似文献   

12.
直升机在海洋气候环境下的腐蚀防护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针对海洋气候环境特点,分析了直升机执行海上飞行任务易遭受的腐蚀问题,给出了直升机在海洋盐雾大气环境下几种比较典型的腐蚀形态,针对腐蚀防护工作开展现状,给出了腐蚀防护研究总体思路,为相关单位开展陆军直升机海上飞行腐蚀防护研究提供了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13.
根据直升机及直升机型号的特点,结合直升机环境工程及传统研制、设计经验,提出了直升机及直升机型号研制中贯彻GJB 4239的具体实施程序和方法,试图将GJB 4239的通用要求转化为直升机和直升机型号系统、部件/设备环境适应性分析、设计、试验及管理具体实用,易于操作的工程技术要求,并提出直升机研制中环境试验与评估的实施要求和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获得尾部结构的疲劳寿命和检查周期,满足民用直升机适航验证要求,保证飞机的飞行安全,开展复合材料尾部结构疲劳及缺陷容限试验技术研究。方法 介绍了尾部结构疲劳及缺陷容限试验专用试验台、气动冲击设备、柔性自动特征扫描成像无损检测系统等的设计及研制,采用研制的成套试验装置,实现尾部结构试验件连接约束和载荷边界的全面真实模拟、复杂载荷谱的精确控制、冲击损伤缺陷预制及缺陷自动识别与检测。结果 经试验验证,载荷误差小于2%,冲击能量误差小于2%,缺陷检测误差小于1 mm,各项指标都满足项目研究目标和技术指标要求。结论 研究成果在民用直升机研制中得到了成功应用,可为后续其他直升机尾部结构疲劳及缺陷容限疲劳试验提供良好的借鉴,具有重要的工程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浅析直升机的外场腐蚀防护   总被引:6,自引:6,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为加强和改进直升机腐蚀防护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通过X1和X2系列直升机的典型腐蚀案例,对直升机腐蚀原因及危害性进行分析。结果由于使用环境恶劣等原因,现役X1和X2系列直升机普遍存在腐蚀问题,已成为严重影响直升机使用维护、经济修理和飞行安全的关键因素。结论从外场防腐改进、腐蚀检测、定期冲洗去除直升机表面腐蚀性污染物、防腐涂层的保护和修复、先进的防腐技术的应用、单机腐蚀监控等方面提出了直升机外场腐蚀防护的措施。  相似文献   

16.
东南沿海环境因素对直升机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东南沿海地区的高温、高湿等恶劣的自然环境条件,对在东南沿海的直升机正常使用构成了严峻的威胁。分析了东南沿海地区的气候特点和环境气候因素对直升机造成的影响,总结规律并提出防护建议以提高直升机东南沿海环境适应性。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一架直升机在执行森林灭火任务时坠毁的事故经过和调查过程,并进行了原因分析,认为导致事故发生的罪魁祸首是火场上空的高温烟火.在此基础上论述了高温烟火对直升机的危害,提出了直升机在火场环境中的飞行防护对策.  相似文献   

18.
针对电传直升机结构动力学稳定性和飞行品质相关试飞科目的需求,首次设计了采用基于PowerPC和国产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ACoreOS架构的直升机颤振试飞激励系统。针对直升机复杂传动关系,采用多通道耦合激励输出技术和可靠的多种保安监控策略,实现了高精度、高可靠性的激励输出。通过仿真测试及设备实际工程应用,验证了该直升机颤振试飞激励系统设计的有效性和设备的适用性。为有效降低试飞风险,提高试飞效率,缩短试飞周期,提供强有力的支持保障。  相似文献   

19.
阐述了民用飞机机载设备振动环境的特点和振动试验分类,归纳和汇总了DO 160F/G中的各类民用飞机机载设备的振动试验要求,包括振动谱、振动量值和试验持续时间等,并进行了分析和说明,以便于查阅和使用。最后对民用飞机机载设备振动试验方法的应用进行了概括,介绍了民用固定翼飞机的机载设备振动试验要求,按设备在机上的区域不同进行分类,详细地对比说明各个位置上设备的振动试验要求;介绍了民用直升机的机载设备振动试验要求。  相似文献   

20.
目的对某海外海洋平台的直升机甲板上空直升机起降存在的风险进行分析。方法对比分析国内外的标准规范,确定以CAP437为直升机起降的量化衡量指标,在此基础上利用数值模拟软件对影响直升机起降的两个主要因素,温度场和湍流场进行模拟分析。结果无论是温升,还是湍流强度都不会对直升机的起降造成影响。结论该海外海洋平台上直升机甲板的不可用概率为0。同时确认此平台柴油应急机的烟气排放,及空调冷凝单元气体排放位置设置合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