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尼洋河流域水资源十分丰富,水能蕴藏量巨大,生态环境良好。随着西藏经济的发展,必将出现大规模开发利用水资源的趋势,探讨流域水资源和环境的现状及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对尼洋河流域基础资料的收集与整理,分析尼洋河流域的特点与现存的问题,根据收集的水质监测资料,分析了流域污染源概况和构成,以未进行水环境功能区划为前提,选择模糊综合评价法对尼洋河流域水环境质量进行现状评价,并对超标断面进行了原因分析,通过对2012年尼洋河流域14个监测断面监测成果的评价,得出尼洋河流域水质现状良好的结论,为以后的水功能区划分、水质目标的确定以及水环境功能区划分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为研究郪江流域遂宁段水环境质量,对郪江干流和8条支流开展了现场调查和定期监测。采用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断面类别比例法和水环境质量指数对流域水质进行了综合分析。利用综合营养状态指数对水源地水体富营养化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郪江流域遂宁段水质不能够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Ⅲ类标准要求,水质为轻度污染,枯、平水期水质优于丰水期。支流水质较差,加重了干流水体负荷。流域部分饮用水源地为Ⅳ类水质,同时表现为轻度富营养化。研究成果为水质改善提供理论依据和水生态环境质量稳定达标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3.
流域农村养殖废物是区域水体的主要污染源,区域水体污染严重制约区域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本文针对农村养殖废物产生及污染水环境特点,结合我国流域水环境治理的具体实践,提出了资源化和生态控制养殖废物污染的工程措施及其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4.
排放口规范化达标的法律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以点源污染为特征的环境污染态势持续加剧,点源污染扩散并相互连接成片,出现区域化、流域化的新趋势,原有的主要以浓度达标为主的达标排放要求已不能满足防止和控制环境污染持续加剧的势头。为了使水环境状况达到既定的水体环境功能区的要求并逐步提高水环境状况,则需要对达标排放的要求扩展到浓度排放达标、总量排放达标、排放口数量和位置达标、排放口规范化达标。排放口数量和位置达标及排放口规范化达标可统一归结为排放口规范化达标。 一、排放口规范达标的概念及内容   排放口规范化达标是指污染源排放污染物的地点、排放…  相似文献   

5.
峨眉河乐山市中区段水环境污染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确保峨眉河乐山市中区段水环境质量满足社会经济的发展,在全面调查峨眉河流域污染现状的基础上,对该流域水环境进行系统的分析和评价,得出乐山市中区段水环境质量达到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Ⅱ类水质标准,流域的主要污染为城镇生活污染源。同时,计算出峨眉河的水环境容量,提出对污染源施行总量控制方案。并根据峨眉河流域污染源的实际情况,针对城镇生活污染源、工业污染源和面源的不同特点提出具体的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6.
根据沂沭河流域的水文特征和水质状况,建立了沂沭河流域河流水环境容量数学模型和计算方法,依据该流域水环境功能区划,计算出流域内各水功能区和各河流的环境容量及最大允许排污量,从而为沂沭河流域实施水污染物总量控制和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山东段水质达标提供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7.
乌鲁木齐地区水环境现状及达标对策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乌鲁木齐地处干旱缺水地区,加大对有限水资源的保护尤为重要。对乌鲁木齐地表水环境的现状进行了调查分析,并利用水环境质量预测模式对各功能水体进行水环境质量的预测,继而提出了鸟鲁木齐水环境按功能区的划分在2010年达标的方案和措施。  相似文献   

8.
辽宁省环保部门将对现行使用的“辽宁省主要水系地表水环境功能区划”进行全面修订。重新划定水环境功能区,意味着部分自然保护区、饮用水水源地等功能区的范围或类别将有所变化,这将直接改变部分水环境功能区现在执行的水质标准类别。  相似文献   

9.
科学划分控制单元是实现流域水环境精准、高效管理的重要基础。为满足新时期中国流域系统治理和“三水”统筹的新要求、新任务,设计建立了一种新的控制单元划分技术方法,将中国重点流域划分为3442个断面控制单元和822个流域控制单元。基于控制单元划分成果,进一步构建了包含流域—流域控制单元—断面控制单元—控制断面—水功能区5个层级逐步细化的流域空间管控体系。实际案例分析与论证表明,新的流域空间管控体系能有效促进流域水环境管理各项措施落地,可进一步推动流域治理科学化、精细化、差异化,并为“三水”统筹提供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10.
黑龙江流域(中国侧)生态功能区的划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划分生态功能区是保护和建设生态环境的需要。黑龙江是中俄界河,一条重要的国际河流,根据生态环境规划暂行规程,结合界河流域的自然地理、气候、植被、生态系统类型、生态服务功能及生态敏感性等,对黑龙江流域界河段进行了生态功能区的划分,并对划分的合理性及各功能区的保护与建设方向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拉萨河流域拉萨市段农业面源污染现状和成因进行分析,提出了改善拉萨河流域拉萨市段农业面源污染的对策。研究指出,化肥、农膜、农药的广泛使用,禽畜粪便的随意排放等是造成拉萨河流域拉萨市段农业面源污染的主要原因。针对这些问题,首先要加强流域人们环境意识,以可持续发展为前提,同时配合经济手段和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对策,有效控制拉萨河流域农业面源污染,为保护拉萨河流域水体资源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2.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防治湟水流域水污染,保护和改善生活环境与生态环境,保证水资源的有效利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和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条例。第二条本条例适用于湟水干流、支流及流域内水库、渠道等地表水体、地下水体的污染防治。第三条湟水流域水污染防治工作,贯彻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全面规划,分期治理,分级负责,分段管理。第四条省人民政府和湟水流域各级人民政府必须把水环境的保护和改善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及年度计划,建立目标责任制,采取有效措施搞好老污染源治理,严格控制新污染源的产生。第五条湟水流域的排污单位应按照谁污染谁治理的原则,制定治理措施,排放各种有害物质必须遵守有关规定和标准。第六条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义务保护水环境,有权对污染损害湟水流域水环境的行为进行监督、检举和控告。对检举、控告的单位和个人,不得打击报复。  相似文献   

13.
庞红璐  游薇  马旭 《四川环境》2023,(3):140-146
为改善濛阳河流域(成都段)水环境现状,提出合理有效的水环境治理措施,根据实测数据对流域水质现状进行分析,并参照《全国水环境容量核定技术指南》中规定的计算方法,对流域主要入河污染物的量进行计算。结果表明,濛阳河流域彭州出境断面水质不稳定达标,主要超标污染物为总磷,COD、氨氮不稳定达标。流域内COD、氨氮、总磷总入河量分别为805.41t/a、129.96t/a、31.17t/a。按污染源分类,生活污染源对COD、氨氮、总磷的贡献率最大,分别为60.60%、48.82%、43.27%,其次是农田面源。按区县分类,濛阳镇和九尺镇对流域污染负荷贡献较大。根据污染源解析结果,有针对性的提出污染治理对策,为濛阳河流域水环境治理提供依据和思路。  相似文献   

14.
依据广汉市2014年对沱江流域主要二级支流石亭江广汉段水环境枯水期、平水期、丰水期调查监测统计资料,采用单因子评价法分析与评价石亭江流域广汉段水质污染特征和现状。结果表明,沱江流域石亭江支流广汉段及其三级支流白鱼河所布设的背景断面、控制断面、削减断面中,所有断面总磷项目均存在严重超标现象,水质在Ⅳ~劣Ⅴ类范围,属于重度污染。该评价结果能为石亭江广汉段的水环境保护和科学治理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5.
本文采用美国环境保护署推荐的水环境健康风险评价模型,对新安江—钱塘江流域水体通过饮水途径导致的人体健康风险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水环境质量监测的11项污染物浓度均符合或优于地表水三类标准。对人体有健康风险的有毒污染物主要是化学致癌物Cr(Ⅵ);非致癌物中氨氮的健康风险最大;个人化学致癌物年总风险远大于非致癌物年总风险;2014年新安江—钱塘江流域的三都大桥断面、西区、闸口、七堡断面的水环境健康个人总年风险均超过国际辐射防护委员会推荐的标准,分别超标0.03、0.69、0.20、0.23倍,其主要原因是这些断面的Cr(Ⅵ)的风险略高。因此,加强对化学致癌物Cr(Ⅵ)的管控,是降低水环境健康风险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6.
国务院近日发布《关于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意见》,明确提出水资源开发利用控制、用水效率控制和水功能区限制纳污“三条红线”的主要目标,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与水资源水环境承载能力相适应。根据《意见》,将实施“四项制度”。一是用水总量控制。严格规划管理和水资源论证,严格控制流域和区域取用水总量,  相似文献   

17.
随着我国在水生态环境治理方面的大力投入,全国水环境质量得到整体性改善;但水生态环境保护不平衡、不协调、不充分的问题依然突出,部分流域依然存在水资源短缺、水环境污染、水生态退化问题。排污口是陆源污染物进入水环境的主要通道,通过对排污口及其污染特征的全面排查,可识别影响流域水污染现状的关键因素;经过监测和溯源,打通污染物从污染水体—涉污路径—排污单位监管链条,实现水污染物产排的闭环监管,推进流域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建设。本研究依据已开展的工作,梳理了排污口排查的主要流程、技术要点,并论述了排查结果的潜在应用,为深入推进水生态环境治理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18.
随着近年工业的发展,工业对电需求量急剧增加。永定县小水电站无节制开发,已对永定河水体造成一定的污染。监测结果表明,小水电站所在的河段水质比永定河其它断面污染严重,已经满足不了永定水环境功能区划的要求。  相似文献   

19.
国内外生态功能区划理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态功能区划是生态系统科学管理与持续利用的基础,通过区划能加深对生态系统的了解,有效减少管理的复杂性。对区域生态功能进行甄别,合理划分生态功能区,并按不同功能合理管理资源,已成为协调区域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的重要途径。通过分析生态功能区划的概念、内涵和方法的发展,比较国内外分区框架体系的差异和应用,对生态功能区划的未来发展进行初步探讨,提出今后需关注的三个方面:1系统开展流域水生态功能区划研究,促进水环境问题由水质管理向水生态管理转变;2加深对生态功能区划应用方面的研究;3对生态功能区划的使用者或潜在使用者进行额外教育,以一种高效的方法把区划结果用于生态系统管理、保护规划。  相似文献   

20.
南四湖流域水环境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目前水环境承载力概念及评价指标体系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构建了流域水环境承载力概念模型,根据评价指标筛选原则,建立了南四湖流域水环境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包括水环境承载能力、水环境压力、水环境承载状态和社会经济调控能力4部分,共有57个具体指标,从而为制定流域保护规划和管理政策提供技术支持,为寻求流域水环境承载力的提高途径和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