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1 毫秒
1.
<正> 恶臭,是一种发生源众多,污染面积广的公害,直接影响人体健康。近年来,已经引起国内外环境科技工作者的关注。我们参阅有关文献,对大气中的恶臭及其气相色谱测定法加以介绍。一、大气中的恶臭物质 Hoshika在10立方米不锈钢恶臭实验室,应用气相色谱技术,对大气中可能存在的四种硫化物,十种羰基化合物、一种芳香烃、七种醇、十一种酚,六种低级脂肪酸和七种吲哚进行了研究。星加安之等人在与  相似文献   

2.
有机硫恶臭物质采样和分析检测技术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王继宗  王立  胡玢 《环境科学》1993,14(5):27-31
本研究以二甲二硫醚和甲硫醇为代表对有机硫恶臭物质的采样浓缩,热解析和GC,GC/MS的色谱分离,定性鉴定和定量检测方法进行了实验技术研究。与此同时研制开发了恶臭污染监测的系列配套装置-采样管,微型采样泵,热解析色谱进行装置和标准气体物质发生装置。经筛选确认,国产GDXE105采样管可对DMDS和CH3SH实现直接常温采样浓缩,样品回收率分别为100%和60%。GC/FPD对二种硫化物的检出下限分别  相似文献   

3.
恶臭污染是大气、水、废弃物等物质中的异味通过空气介质作用于人的嗅觉思维而感知的一种感知(嗅觉)污染[1]。除硫化氢和氨外,这些恶臭物质大都为有机物,而且是挥发性有机物(VOCs)。本方案提供了一套通用的恶臭异味治理装置,针对恶臭异味的化学组分,从根本上治理恶臭废气污染。  相似文献   

4.
填埋场大气中化合物分析与恶臭指示物筛选   总被引:16,自引:8,他引:8  
填埋场恶臭已成为城市周边的重要污染源,在前期研究确定了填埋场内主要恶臭污染点基础上,为了进一步分析恶臭污染扩散过程的化学物质组成并寻找特异指示性化合物,利用GC-MS方法分析了填埋场作业面下风向不同扩散距离的大气恶臭污染物质谱,并对各监测点的物质谱的相似性进行比较. 结果表明,以单环芳烃、烷烃和卤代烃类为代表的19种物质为填埋场大气中的共有化合物;通过对各监测点样品物质谱的相似性分析,发现下风向化合物组成受填埋作业面化合物组成的明显影响,并确定以间二甲苯作为填埋场恶臭污染的标志化合物.  相似文献   

5.
恶臭的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恶臭作为一种扰民污染,其测定方法与常规的大气污染物相比,有其独特性。除采用分光光度法、色谱法等分析仪器进行恶臭物质的定性定量分析外,还需以人的鼻子为检测器对恶臭样品进行嗅觉测定,以评价恶臭对人的感官影响。本文比较全面地介绍了恶臭的测定方法和仪器,客观地评价各种测试技术。  相似文献   

6.
正恶臭污染作为一种大气污染物,以空气为传播介质、通过呼吸系统对人体产生影响,而且其具有自身的特殊性。恶臭污染具有以臭味作为主要污染特征的特殊性,即恶臭气体的臭阈浓度较低,处理后要求气体中的恶臭物质浓度更低甚至为零,这就使得恶臭污染的治理有别于一般空气污染的治理。  相似文献   

7.
通过布设合适的土壤采样点位。用被调查有机化工厂的原料、中间体和产品作标准物质。参照美国EPA542.2和8260B方法,利用吹扫捕吸~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采集的土壤样品中的挥发性有机污染物进行分析测试。用外标法定量,结果表明,该有机化工厂已经对周围环境造成一定程度的污染。  相似文献   

8.
利用水泥窑协同处置污泥可同时实现污泥的无害化、减量化和资源化.水泥回转窑处置污泥时须先对污泥进行干化使其含水率达到要求.污泥受热干化时会释放恶臭物质,易引发恶臭污染,对周围环境和居民生活造成影响.以污泥直接干化产生的尾气为对象,基于目前国内外恶臭污染相关规定,综合考虑污泥直接干化产生的尾气中物质浓度、嗅阈值、阈限值、气味安全级别以及饱和蒸气压,通过指标权重评分方法筛选出污泥直接干化产生尾气中的主要恶臭污染物.以恶臭污染潜力为评价目标,风险指标和臭气排放强度为评价指标,通过韦伯-费希纳定律构建污泥直接干化产生尾气的恶臭污染潜力分级评价模型,形成适合污泥直接干化产生尾气的恶臭污染潜力分级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9.
恶臭是大气、水、废弃物等物质中的异味通过空气介质,作用于人的嗅觉思维而被感知的一种嗅觉污染。它不仅要靠分析仪器的分析数据,还要靠人们的感知思维来进行分析评价、判断。1炼油厂恶臭污染物来源炼油厂恶臭污染物主要有硫类、氨类、烃类、酚类等,其中最主要的恶臭物质是硫化氢,各种低分子(C1-C3)的硫醇、硫醚、二甲基二硫化物等,它们分布很广,几乎贯穿于整个炼油生产过程中,主  相似文献   

10.
恶臭是大气、水、废弃物等物质中的异味通过空气介质,作用于人的嗅觉思维而感知的一种感知(嗅觉)污染。它不能单靠分析数据,而还要靠人们的感知思维进行分析评价。(这一点与噪声大致相同)。  相似文献   

11.
郑邦录 《环境》2005,(Z1):205-206
恶臭是大气、水、土壤、废弃物等物质中的异味物质,通过空气介质作用于人的嗅觉器官感知而应起不愉快感觉并有害于人体健康的一类公害气态污染物质.通常所指的臭气,是指在化学反应过程中产生出来带有恶臭的气体.我国城市生活垃圾年清运量约为1.4亿吨,除了少部分焚烧、堆肥或回收利用外,其余70%以上被运送到填埋场进行处置.垃圾在填埋场的存放、装卸、平铺、压实等过程中,由于其中有机物的腐烂分解,不可避免将产生恶臭污染.  相似文献   

12.
国外恶臭污染研究早在五十年代初就已经开始了,到六十年代末,七十年代初对恶臭的分析测试以及嗅觉标准均已建立了,但最早可以追朔到三十年中期美国就已经提出了恶臭污染问题。而我国从环境保护的观点对恶臭污染的研究才刚刚起步。我国的恶臭污染研究及如何进行恶臭污染防治,才能更好地适应于四化建设,更快地赶上世界先进水平,笔者就此问题,提出一些争议。 1.首先要搞清我国的恶臭污染状况; 我国由于传统的耕作、积肥和施肥方式,造成农村及市郊的恶臭污染严重,特别是春,夏季污染尤为突出。近年来,由于农村的乡镇企业的迅速兴起,特别是小电镀、小造纸等都加剧了农村的恶臭污染。  相似文献   

13.
以甲醇为溶剂配制了用于测定大气中丙烯醛(丙烯醛-2,4-二硝基苯腙)的标准样品,通过气相色谱电子俘获检测器或液相色谱紫外检测器(波长360 nm)进行分析测试.采用重量法配制,经过均匀性、稳定性检验和多个高水平的实验室用气相色谱、液相色谱方法定值,数理统计检验,给出了标准样品的标准值和不确定度.该标准样品可应用于环境监测、污染控制、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仪器校准等.   相似文献   

14.
大气扩散模型是进行恶臭污染管理的有效工具,它可以评估恶臭污染的影响范围和影响程度.然而,由于恶臭污染的特殊性,通常使用的大气扩散模型模拟结果是小时均值浓度,不能满足恶臭污染评估对瞬时最大值的需求,所以,需要引入峰/均值因子,将扩散模型计算结果从均值浓度(如1 h均值)转换到短时间峰值浓度(如1 s峰值).通过研究国内外峰/均值因子相关文献,以及国内外恶臭标准、评估技术中峰/均值因子的相关规定,对峰/均值因子的研究理论、影响因素和计算方法进行系统地分析、总结和评述.现阶段的研究表明,峰/均值因子受大气稳定度、距离、地形、污染源类型等多种因素的影响.然而,由于影响峰/均值因子的因素较多,大部分国家和地区只能在其恶臭环境影响评价导则中将峰/均值因子设置为一个或一组固定值,与实际情况不符,因此具有一定的局限性.结合我国的恶臭污染评价现状,建议将峰/均值因子理论引入我国,综合考虑我国的恶臭污染特点、气象特征、地形等,探讨建立适用于我国的不同地区不同污染源类型的峰/均值因子.峰/均值因子的研究可为我国恶臭污染的精准模拟、恶臭防护距离的制订、恶臭暴露-效应关系的研究提供基本理论与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5.
张莘民  姚超 《上海环境科学》1993,12(2):26-28,31
阐述了气相色谱法在我国大气有机物监测中所取得的成果。重点介绍了在监测大气中多环芳烃,氯化二苯并二(口恶)(口英)和氯化二苯并呋哺,碳氢化合物、苯系物、硝基苯、苯胺、恶臭、有机硫化物、农药、酚类、有机酸、肼和偏二甲肼、丙烯腈、卤代烃、多氯联苯等物质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6.
日本坏境厅大气保护局特殊公害课最近撰义论述了防治恶臭的现实意义和课题,现摘译如下:一、恶臭的严重状况.恶臭是以气体形态的化学物质污染大气.环境管理所谓的恶臭是指产生厌恶感、专门危害感觉器官、有损于生活环境的物质.恶臭的特点是嗅觉、比其它感觉对恶臭的敏感性高,个人和地区对恶臭的易感性显著不同.恶臭危害的基本诉标是对恶臭厌恶的讼诉件数.对恶臭的讼指件数1972年最高为21576件,1984年仍达13529件,占污染总讼诉件数的20%、仅次于噪声.恶臭的行业构成比,历年均以畜牧农业最高(占30%),其次为服务修理业.二、恶臭法规的现状.1971年颂布恶臭防治法,该法的主要体系:①规定"恶臭物质";②由各地方政府制定必须防止恶臭的地区和企事业排放恶臭物质的地区(即规定  相似文献   

17.
本文对国外恶臭污染现状及动向进行了描述,主要介绍美国、加拿大、丹麦、西德、南朝鲜等国恶臭产生的现况,是阵发性还是经常性,根据不同情况,制订不同的对策和标准.并提示了各种恶臭的标准值,对不同的恶臭分别采用焚烧法,碱洗净加酸洗净或碱洗净加化学氧化剂等.经过处理后可以有效地除去SO_2,H_2S,CH_2SH等.对改善恶臭污染有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采用装有GDX-102的采样管,直接常温吸附大气和石油化工排放废气中的苯系物,然后以加热解析──气相色谱法测定。以苯、甲苯、乙苯、对二甲苯、间二甲苯、邻二甲苯、苯乙烯等七种苯系物为研究对象,确定了采样──分析的最佳操作条件。本方法具有操作简单,能准确测定污染成分等优点,平均回收率可达81.5%,变异系数小于7.8%。在采集1L气体样品时,相应采样速度200mL/min,对七种苯系物的最低检测限可达ppb级。  相似文献   

19.
城市固体废物处理处置设施恶臭污染评估指标体系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基于恶臭物质的嗅阈值,建立了针对城市固体废物处理处置设施的恶臭污染评估指标体系,重点包括基于阈稀释倍数的理论臭气浓度及其计算方法,指标恶臭物质的筛选方法,以及反映嗅觉感受的臭气指数及其计算方法等.并通过生活垃圾填埋场和中转站恶臭物质监测结果,展示了该指标体系在固体废物处理设施恶臭污染评估中的应用,为恶臭污染的预测,模拟与评估提供了定量化的科学方法.  相似文献   

20.
描述了炼油企业储罐逸散废气恶臭污染常用处理技术,如吸附法、碱吸收法、氧化法等,进而介绍了中国石化抚顺石油化工研究院开发的新型技术——低温油品吸收法,可使储罐废气中硫化物排放减少到1mg/m3以下,烃类物质90%以上达到回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