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 毫秒
1.
本报告介绍DDT经金属对处理后降解产物的分析鉴定和有关反应机制的初步研究。 降解产物主要是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分析鉴定的。水溶液中的DDT用Cu-Zn金属对还原其降解产物经鉴定是DDD、DDMS、DDE_t,它们是DDT分子脱去烷基碳原子上不同数目的氯原子的产物。而在Cu-Fe金属对作用下,水溶液中的DDT的还原则是同时得到四种不同类型的产物。它们是DDT脱去烷基碳原子上的1个和3个氯原子的DDD和DDE_t;DDT脱氯、氧化产物DBP和DBH;DDT脱去HCI生成的DDE;两个DDT分子二聚脱氯的产物TTTB和TTDB。 实验证明金属对对DDT的作用是催化还原反应,金属对起着催化剂和还原剂双重作用。通过实验结果对DDT在金属对作用下的反应机制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2.
DDT是一种人工合成的长效有机氯杀虫剂,化学上属卤代烃类。由于它在农业和公共卫生方面的广泛应用,目前已成为海洋中普遍存在的环境污染物。十余年前即开始注意到它对海洋生态系统的有害影响,特别是在那些受污染严重的局部海区或近岸海区。因而DDT的环境化学行为已引起世界各国的普遍重视。  相似文献   

3.
以DDT为目标污染物,通过筛选获得了一株效果稳定的DDT降解菌,并对其进行形态学观察,生理生化特性及16S rRNA测序鉴定.经鉴定,该菌株属于甲基菌属(Methylovorus),命名为Methylovorus sp. XLL03.菌株在pH值为7,温度30℃,外加碳源浓度0.5%,初始DDT浓度20mg/L时生长量最大.在pH值为6,温度30℃下,外加碳源(葡萄糖)浓度0.1%,初始DDT浓度20mg/L时对DDT的降解率最大.在优化条件下,4d后菌株XLL03对DDT最高降解率可达50.4%.利用GC-MS对DDT的降解中间产物进行定性分析,初步推断在菌株XLL03中,DDT最初分别通过脱氯和脱氯化氢生成DDD和DDE,随后DDD和DDE进一步脱氯得到DDMU,最终DDMU开环后又经过一系列反应被彻底矿化.在DDT的代谢过程中,未发现代谢中间产物的积累,表明菌株XLL03在修复受DDT污染的水或土壤中具有一定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
对杭州某农药厂废弃场地土壤及纳污河道底泥中HCH和DDT含量分布状况进行了初步探讨.结果表明,土壤中HCH和DDT的含量随土壤深度而增加,呈现明显的垂直迁移特性.历史上的生产车间区域土壤HCH和DDT含量较高,为下一步场地详细调查监测的重要区域.该废弃场地α-HCH和γ-HCH的渗透能力较强,α-HCH发生了较大转化,且α-HCH转化能力比γ-HCH强,表层土中β-HCH残留比例较高;DDT及降解产物在0~20 cm表层土壤分布规律为ω(p,p'-DDT)>ω(p,p'-DDE)>ω(o,p'-DDT)>ω(p,p'-DDD),且P,P'-DDT比o,p'-DDT降解显著.该废弃场地100 cm以上土壤处于相对好氧环境,场地没有新的HCH和DDT输入源,但表层土中的DDT可能有新输入源.纳污河道底泥受到HCH和DDT的污染不严重,但排污口下游底泥中DDT对生物的潜在风险处于较高水平.  相似文献   

5.
刘翠英  徐向华  王壮  姚童言 《环境科学》2014,35(11):4298-4304
铁氧化物与电子供体基质交互作用对电子转移及具有脱氯功能的铁还原菌生长有重要影响,进而可能影响土壤中多氯代有机物的还原脱氯降解.本研究采用土壤厌氧培养实验,分析铁氧化物(针铁矿)和电子供体基质(正丁酸和乙醇)及其交互作用对红壤性水稻土中DDT脱氯的影响及其机制.结果表明,由于DDT脱氯降解,DDT及其降解产物与土壤形成结合态残留,厌氧培养6周后,土壤中DDT可提取态残留量仅为初始量的1.29%~2.01%.DDT厌氧脱氯降解的主要产物为DDD.在培养前期,加入正丁酸和乙醇使反应体系的pH降低Eh增加,进而不利于DDT还原脱氯降解.添加针铁矿或者同时添加针铁矿和电子供体基质均使反应体系的pH增加Eh降低,并且增加土壤中二价铁的量,从而促进DDT还原脱氯降解.正丁酸和铁氧化物对DDT还原脱氯无显著交互作用,而乙醇和铁氧化物对DDT还原脱氯具有拮抗作用.本研究结果对于制定DDT污染土壤的高效原位修复技术方案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陆架沉积环境中BHC、DDT的残留时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长江口东海陆架区所取四组岩芯柱样,应用BHC测年法的测年结果,以及对岩芯中痕量BHC、DDT的分析测定,绘制BHC、DDT在这些岩芯中的年代分布,探讨这些有机氯农药在大陆架区海洋沉积环境中的残留情况。结果表明在陆架沉积环境中,BHC、DDT相当稳定,其残留期超过40a。这与文献报导在陆地土壤中残留时间只有几年,甚至几个月的结果在时间尺度上有很大差距。表明陆架沉积物一旦受到BHC、DDT这类持久有机环境污染物的污染,它会多么持久地存在于海洋环境中,对海洋生态系统造成长期的危害。文中对BHC、DDT陆架海洋沉积环境中残留时间较长的原因作了初步讨论。  相似文献   

7.
茶叶中六六六、DDT污染源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实验采用同位素示踪法和微量化学分析法对茶叶中残留的六六六和DDT的来源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土壤中少量六六六可通过根系进入叶片,两者浓度呈中度正相关(γ=+0.52),DDT呈弱相关(γ=+0.17),茶园用药构成茶叶污染的可能性很小,在茶园禁用六六六和DDT后,构成茶叶中残留的主要来源不是土壤和茶园用水,而主要是农田用药后六六六和DDT通过空气漂移所造成。人工模拟施药实验证实了上述假设,本文还提出了茶叶中六六六和DDT污染源的模式。  相似文献   

8.
天津地区土壤中DDT的残留分布研究   总被引:41,自引:4,他引:41  
采集了覆盖整个天津地区的188个土壤表层样品,并分析了样品中p,p′-DDE, p,p′-DDD, p,p′-DDT, o,p′-DDE, o,p′-DDD 和 o,p′-DDT等6种DDT代谢产物.结果表明p,p′-DDT 和 p,p′-DDE是表土中的主要污染物,其平均残留量分别为27 5和 18 8 ng@g -1.不同类型土壤∑DDT差异不显著.污灌区与非污灌区内的样品中 DDT及其代谢产物的差异不显著,但1970-1980年DDT施用量较高的地区如今土壤中的残留量均较高.土壤理化性质如pH以及TOC对DDTs的残留量有较显著的影响.禁用20年以来,DDT的总体残留量水平仍较高,是否依然有间或使用,有待探讨.  相似文献   

9.
从20世纪40年代起,人们开始大量生产和使用六六六。DDT等剧毒杀虫剂以提高粮食产量。当这些有毒的化学物质对环境造成的污染已是量尤为患时,美国海洋生物学家蕾切尔·卡逊(RachelCarson)经过4年时间,调查了使用化学杀虫剂对环境造成的危害后,  相似文献   

10.
乳腺癌发病率日益增高,在许多国家已超过子宫颈癌而占妇女恶性肿瘤的首位。新研究发现,日益泛滥的农药污染与乳腺癌密切相关。 美国学者沃尔夫博士分析了58名乳腺癌患者血清中DDT的代谢产物含量,并以年龄和月经情况相类似的未患乳腺癌妇女作对照,乳腺癌患者血清DDT  相似文献   

11.
滴滴涕在我国典型POPs污染场地中的空间分布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在多年生产滴滴涕(DDT)的企业厂区内及周围布设采样点,采取不同深度的土壤进行分析,研究了POPs污染场地中DDT的空间分布规律.结果表明,生产厂区污染严重,在土壤表层,生产车间周围DDT的含量高达104mg·kg-1以上,离车间边界300m远处仍能检测到DDT,污染扩散范围与风向呈现一定相关性;在土壤深层,浓度随深度增加迅速降低,含量梯度变化最大为0.2~3m,3m以下土壤中浓度较小,10m深处浓度最高不超过8.89mg·kg-1.DDT的降解产物DDD和DDE在各个采样点均能检出,其降解率与含水率没有相关性.不同类型土壤中DDT的降解率存在很大差异,降解程度为粉砂(或粉土)>黏土(或粉质黏土)>杂填土.深层土壤中降解为DDD较为明显.(DDD DDE)/DDT比值显示,土壤中DDT为新输入的.  相似文献   

12.
[据美刊《化学周报》第124卷第13期第23页报道]有关部门检查了十二个长期居住在亚特兰大Triana的居民,发现他们已摄入相当数量的DDT。这是奥林公司以1948年到1970年在此地经营一个美国军队的DDT制造厂所引起的DDT农药污染的结果。据亚特兰大联邦疾病控制中心报告,十一个样品中,平均含有  相似文献   

13.
一、人类对环境的冲击 1)农药从发明DDTN今仅仅三十年的时间,DDT及其它有机氯农药就已经变成一种全球性的环境问题。DDT及其具有相似结构的多氯联苯被人和动物摄取,从而积累在人体组织中,从一个浓集水平到另一个浓集水平,从生物学的观点可富集10×10~6倍,它对人体的毒性是人所共知的。由于DDT的使用,DDT和其代谢物发现有1×10~9公斤存在于海洋和陆地上。由于它的极难降解,这将是一个可怕的数字。人  相似文献   

14.
本文于1994年11月用气相色谱法研究了旱季珠江口区环境中BHC和DDT的含量与分布。结果表明,表层海水BHC含量为0.187μg/L,DDT为0.080μg/L;底层海水BHC为0.117μg/L,DDT为0.506μg/L。沉积物BHC为11.15×10-9(干),DDT为33.46×10-9(干)。海水中的盐度、DO、C  相似文献   

15.
用Agilent 6890N型气相色谱仪,HP-1701型毛细管气相色谱柱(30 m×0.32 mm×0.25μm)63Ni放射源-μECD检测器测定了搁浅于广东红海湾的银杏齿喙鲸(Mesoplodon ginkgodens)组织中的∑DDT,包括其代谢物pp′-DDE、pp′-DDD和异构体op-DDT、pp′-DDT,并分析了∑DDT在组织中的含量水平、组成特征及污染来源。结果表明,银杏齿喙鲸鲸脂中的∑DDT含量最高,为177.1×10-9(湿重,下同),在肺中含量最低为15.2×10-9。∑DDT含量在鲸体各组织中的顺序为鲸脂肝脏胃心脏肾脏肌肉胰肺。在各组织中(pp′-DDE+pp′-DDD)/∑DDT的比值均值为0.39,表明可能有新的污染源注入此鲸所栖息的海域环境。与国外其他海域鲸类的鲸脂中∑DDT含量相比,本次测定的鲸脂中∑DDT含量相对较低。  相似文献   

16.
烟台市土壤有机氯农药分布及迁移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山东省烟台市生态地球化学资料的系统整理,研究土壤持久性有机污染现状与分布迁移规律。结果表明,小麦和水样中没有检出HCH、DDT及衍生物,相对1980年降幅最大,说明在小麦种植区较好地执行了禁用HCH、DDT的政策;土壤中仍检出有HCH、DDT及衍生物,DDT及其衍生物检出样品占样品总数的34.59%,HCH及其异构体检出占土壤样品总数的0.015%;表层土壤中HCH残留量由70年代的0.282μg/g降至0.151μg/g,相差近2倍;DDT由0.3872μg/g降至0.346μg/g。DDT残留物主要集中在表层土壤中,20~40cm的土层中残留量已明显降低,40~60cm的土层中残留量未检出,揭示了有机氯农药的水溶性很差,容易被土壤颗粒所吸附,在土壤环境中的移动性很弱,因而难以向深层土壤迁移的规律。同时表层土壤中约有612km2控制面积内(p,p′-DDE+p,p′-DDD)/p,p′-DDT的比值小于1,说明可能存在新的DDT污染源输入,土壤持久性有机污染成为烟台生态环境质量问题之一,为土地污染防治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7.
由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环境化学专业委员会和中国科学院环境化学研究所联合主持的“有机污染物的分析、环境行为和污染控制”学术讨论会,于1985年11月22日至27日在杭州召开。与会人员一百一十多人,七十多个单位,交流论文84篇。与会代表来自中国科学院,教育部、国务院部委环保所,省市环保所,监测站等单位,国家海洋局海洋环保所也参加了该学术讨论会。 大会由科学院环境化学研究所所长刘静宜研究员主持。大会回顾了几年来有机污染物分析,研究的发展过程。总结了过去几年中科研工作的经验、教训和存在问题,指出了今后应重点发展的研究领域。大会认为,环境有机物的分析与研究是从单一化合物开始。如六六六,DDT和其他简单化合物,现在已分析研究了复杂的有机化合物和有机化合物的混合物近百种,如:城市废水和石油废水等。初期用光学方法,现在气相色谱一质谱联用装置(约  相似文献   

18.
《环境》2014,(7)
正为了更好地保护广东海洋生态,"南海海区中国用于防污漆生产的滴滴涕替代项目"运用创新技术,不仅有效地减少了DDT对海洋生态的污染,也提高了我省沿海渔民环保意识,共同防治DDT对环境和人类健康的危害。据介绍,该项目启用的新生产间鼓励使用环保型涂料,打造无毒无害的施工环境,减少对环境和施工人员的影响,施工过程鼓励使用钢砂、钢丸等密度及  相似文献   

19.
本文讨论了宇宙环境中的化学概况,特别是宇航环境化学和宇航适应问题。  相似文献   

20.
好消息     
《世界环境》2009,(3):6-6
5月4日至8日,在瑞士日内瓦举行的《关于持久性有机物的斯德哥尔摩公约》部长级会议上,包括林丹、六六六在内的九种仍然广泛应用于各种杀虫剂和阻燃剂的化学品被列为“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将被禁止生产。会议的另一个重要议题是关注如何支持发展中国家清除DDT,并且评估那些需要使用DDT来杀灭可以引起致命疟疾害虫的国家是否能够继续使用这一致命的化学品,并寻求形成一个商业计划来推广为对人类健康和环境更为安全的DDT替代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