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对医用氧舱一个年度检验周期中发现问题的分析,提出了落实各项安全管理制度、加强相关人员技能培训、改革医用氧舱管理体制、加大行政部门监管力度及提高检验人员业务水平等方面的安全管理建议,并针对《压力容器定期检验规则》中值得商榷的检验要点提出了意见。  相似文献   

2.
首钢京唐公司运用安全评价检查的工作方式来提升安全检查工作质量,通过融合企业安全标准化规范(以下简称"安全标准化")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以下简称"安全管理体系")的相关要求,细化和量化检查条款内容,使日常安全检查工作更客观更细致。通过评价检查工作的开展,使安全标准化和安全管理体系更好地落实在日常管理工作之中,改变了传统安全检查工作随意性大针对性不强的弊端,充分掌握基层部门安全管理运行的情况和存在的问题,便于修正安全管理工作开展过程中的偏差,让顶层设计的思路能够更好地贯彻到作业区乃至班组、岗位。与此同时,通过检查发现问题的分析和研究,也能够为高层决策提供丰富的资源材料,并将开展落实的情况直观地反馈给决策层,使管理更明晰、更科学。安全评价检查是京唐公司始终坚持专业管理"严、细、实、狠"作风的一项具体工作任务,是管理创新中尝试的一种有效工作方式。  相似文献   

3.
医用氧舱作为一种特殊的载人压力容器,与其他压力容器相比,具有其自身的特殊性,比如:一般压力容器基本上不涉及电器方面的要求,但医用氧舱对电器系统的设置提出了很多要求;又比如:医用氧舱内的氧浓度一般都高于空气中的氧浓度。如果病人进舱带了容易产生静电的物品就容易出事故。因而医用氧舱的安全监察和检验也就与一般压力容器不同.医用氧舱的检验不仅是对舱体的检验.更重要的是要对医用氧舱进行全方位、全过程、全系统的检查。所以医用氧舱的安全监察和检验工作,除应遵循一般压力容器的常用规范、标准外,还应满足医用氧舱的专业标准、规范及相关配套标准和技术要求。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对河南部分地区医用空气加压氧舱安装、管理、使用状况的调查,深入研究分析了医用空气舱在安装、调试、验收、使用、维护、管理等环节存在的问题,剖析了原因,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措施。  相似文献   

5.
正近年来,相关部门"多次检查均未发现问题"在事故通报和调查处理中被屡屡提及,有的甚至是检查组前脚刚走,被检查企业后脚就发生事故,检查未发现问题的相关人员尤其是职能部门的执法人员大都因此受到责任追究。在不少人看来,检查就应该发现问题,多次检查就应该发现更多问题。对于安全生产工作来说,如果多次检查未发现问题进而导致事故发生,检查人员被追究责任也无可厚非。作为一名在一线从事执法工作十几年的安监老兵,想就这个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6.
正企业或项目在HSE管理中经常遇到HSE要求缺乏针对性、HSE要求和HSE实践脱节、HSE要求及实践跟生产作业需求脱节、HSE管理体系相关工作和日常HSE管理之间的"两张皮"、职能部门和HSE部门之间的"两张皮"、HSE问题和HSE行动之间的"两张皮"等状况。这些状况极大地阻碍了HSE风险的有效管控,笔者认为,其根源主要在于HSE管理缺乏系统性和整体性。HSE管理是一个复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压力管道相关规范和日常工作实际为基础,对压力管道定义进行剖析,着重从使用单位角度上讨论了压力管道施工、检验和使用管理环节需要了解和注意的问题.通过本文对压力管道各管理环节的阐述,表明了压力管道管理的重要性,它需要各岗位人员意识到压力管道管理方面所承担的责任,需要各部门各岗位通力合作,通过过程管理实现本质安全.  相似文献   

8.
分包商的HSSE管理已逐渐成为海外地震作业HSSE的重要组成部分。简要阐述了中石油东方物探公司国际业务在海外发展过程中分包商HSSE管理现状、项目运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加强分包商管理的措施和建议。分包商的管理根据分包方式不同实行同等标准各自管理和将分包商纳入项目进行统一的整体HSSE管理。分析了中石油东方物探公司分包商HSSE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严把"入口关"、明确合同责任、对分包商进行培训、加强分包商运作的监督及审计和对分包商进行阶段性评估的措施,逐步加强对分包商的HSSE管理。  相似文献   

9.
安全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各部门、岗位人员的密切配合协作,齐抓共管.在日常安全管理中,不少单位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七重七轻"的现象,不仅容易产生麻痹大意的思想,而且使安全管理出现漏洞,不利于安全生产.  相似文献   

10.
安全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各部门、岗位人员的密切配合协作,齐抓共管。在日常安全管理中,不少单位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七重七轻"的现象,不仅容易产生麻痹大意的思想,而且使安全管理出现漏洞,不利于安全生产。  相似文献   

11.
目前全国既有住宅加装电梯工作还存在诸多问题,本文通过收集分析法规、文献资料、实地调研、交流研讨、召开专家咨询会等方式对既有住宅加装电梯工作在各个环节上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并对加装电梯设计、地基、井道、应急救援、使用管理等方面提出安全要求建议,为监察管理、检验检测、安装使用等相关部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正对于很多"首训"成果检验来说,将考核"合格"视为相关人员在相应方面"合格",确实较为直观、便捷,但这样的方法,并非百分之百正确。以笔者从事多年安全教育培训的经验来看,培训的考试合格,并不代表相关人员能把所学知识、经验充分运用到日常工作中。对此,笔者认为,企业需要在强化安全知识、法律法规、规程措施等培训考核的同时,强化日常安全监管和以现场为主的培训和考核管理,让相  相似文献   

13.
结合埋地天然气钢质管道全面检验工作,从宏观检查、防腐层状况检验和阴极保护有效性检验等3个方面对埋地天然气钢质管道运行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巡线范围和频率不符合要求、第三方破坏造成管体或防腐层损伤、阴极保护管理人员专业水平不足等问题是燃气公司在管理中存在的共性问题。结合实际检验案例对常见问题进行原因和危害性分析,建议从安装阶段加强管道防腐层质量,并从运行阶段针对常见问题提出切实有效的改进措施,应当规划好改造维修工程,为管道使用单位等相关单位提供参考,共同提高质量安全,确保管道安全运行。  相似文献   

14.
<正>本刊讯2014年10月1日起,交通运输部海事局发布《重点跟踪航运公司安全监督管理规定》实施,明确对在我国注册的航运公司中存在6类重点问题,实行重点跟踪监督管理,其所管理的所有船舶均列为重点跟踪船舶。按照规定,存在以下6种情形之一的即为重点跟踪对象:航运公司无故拒绝接受海事管理机构日常监督检查,或者无正当理由对海事管理机构督促整改的事项在规定时间内未进行整改的;所管理船舶发生死亡(失踪)5人及以上水上交通事故,经调查发现公司安全管理存在严重问题的;  相似文献   

15.
针对近年来基层特种设备监察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本文系统介绍了通过信息化技术手段优化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工作,详细阐述了特种设备智慧监察系统的设计思路及其具体功能,特别是实现了特种设备日常监管过程中现场检查环节的无纸化,以便各级特种设备监察部门加强对基层特种设备监管行为的管理与监督,提升基层监管效能,助力落实特种设备主体责任。  相似文献   

16.
医用氧舱检验工作是一项社会责任极大的检验任务,直接关系氧舱的安全使用,本文从实际检验出发,总结出氧舱检验过程中经常出现的问题并分析其发生原因,以服务医用氧舱检验工作,为解决此类问题提供一定帮助。  相似文献   

17.
对管内56个餐车班组2018—2019年食品安全状况进行调查与分析,结果显示贮存运输、设施设备、后厨卫生3个方面的问题较为突出,提示卫生监督部门应重点加强普速列车餐车的专业指导及监督检查。从规范餐车食品经营、强化岗前食品安全知识培训、严格餐车外包经营资格准入及加强餐车食品安全日常管理等方面提出加强普速旅客列车餐车食品经营安全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应急管理日常机构既负责政府应急管理的日常事务,又负责政府应急响应中的具体协调。当前,我国各级政府的应急办存在着权力过小、层级过低、能力有限、和其他机构职权冲突等问题,将其简单扩充、升级又会导致新问题,需要加以改革。在应急管理日常机构的各种代表性设置模式中,美国的FEMA值得借鉴。我国政府应当组建一个综合性的应急管理部门,整合部分职能单一的应急机构,并对其他履行应急管理职能的部门行使协调权,同时承担政府应急办公机构的职能。  相似文献   

19.
以某机场公司为研究对象,采用资料调研、现场踏勘、人员访谈等方法,分析了该公司在消防安全管理体系架构、制度完整性、工作机制、职责分工、运作模式、专业能力等方面存在的实际问题及薄弱环节,采用层次分析法对该公司火灾风险进行了整体评估,主要包括消防安全管理制度、消防设施维护管理、隐患检查整改机制、应急管理制度、宣传教育、消防培训及电器、燃气、消防器材的安全管理等方面,该公司火灾风险评估值为69.28,整体火灾风险属于第Ⅲ级,为中风险。在消防安全管理制度方面,对该公司提出了两项可供参考的方案:方案一,在消防安全组织结构上,进一步明确"统筹管理"和"归口管理"的职责;方案二,由质量安全部负责公司总体消防管理,属地部门负责各自管辖建筑物及设施的消防管理,消防支队和相关消防服务商为属地部门提供消防业务服务。在火灾危险源控制方面,提出了具有针对性的消防安全管理对策及建议。  相似文献   

20.
医用氧舱形成的压氧环境,可以治疗多种疾病,对急性CO中毒、减压病、空气栓塞和与缺氧有关的急性或慢性、局部或全身的疾病有特殊疗效。我国医用氧舱发展迅猛,但由于认识不足、管理不善等问题。不少医院在使用中有一些误区,导致医用氧舱存在较严重的隐患,在以后的维修改造中也给使用单位增加了较多的费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