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大气环境监测优化布点系统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大气环境监测优化布点系统于连生,李巍,房春生,段晓秋,李俊奇(吉林大学环境科学系,长春130023)在大气监测优化布点中采用的模糊数学方法,一般应用模糊矩阵幂乘的聚类法[1],该法的幂乘比较繁琐,分类不尽合理。本文采用模糊矩阵最大元法、Fisher法...  相似文献   

2.
用结构函数法进行大气优化布点初探方先平,黄恢柏(江西九江市环境监测站,332000)目前国内多数城市大气监测的点数选取大都采用按城市人口数量来确定监测点数及站间距离,带有一定的人为因素。由于大气环境的复杂性,决定了大气优化布点工作的艰巨性。本文尝试运...  相似文献   

3.
省控河流水质监测断面优化布设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提出一个适合省级管理的诸多河流的断面优化方法,它解决了纯粹数学方法或者简单人为判定的弊端,在两者结合上作出了成功的尝试,适用于优化布设省控河流水质监测断面。  相似文献   

4.
提出水质分段优化河流水质断面的原则和水质突变点确定的方法,将优化后省级尺度的监测断面直接用于地表水环境功能区达标监测,取得良好的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5.
大气环境监测优化布点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3,他引:9  
大气环境监测优化布点的研究许榕(江苏连云港市环境保护监测站,222001)目前用得较多的方法是将相关性好、测量均值较接近的点归为一类,然后挑出具有地理分布合理、采样方便的点。这种方法用于考查单一污染物是较合适的,而对于多元化的大气污染则欠妥。本文借助...  相似文献   

6.
液氯泄漏事件的环境安全防护距离与监测布点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大气湍流扩散模型为基础,结合大气环境基本资料和氯气的性质,提出了氯气泄漏突发事件的应急防护范围,为发生类似事件时的人群撤离范围和布点监测、监控范围,提出了一种思路,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7.
应用统计分析方法,对湖南省湘潭市2001年城区环境噪声网格布点及其监测结果总体进行了区域环境噪声监测点的最优集合,并通过网格布点法与优化布点法对该市2002年和2003年环境噪声监测结果进行了对比检验,结果表明,两种方法监测的等效声级和标准差平均值均<1dB(A),监测结果之间无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8.
在全省城市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网优化并运行六年的基础上 ,采用历史数据计算法对河南省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网进行了优化。通过优化方法和监测项目的探索 ,确定了省控站数目 ,特别是提出了系统、完整的优化指标 ,优化结果是令人满意的。  相似文献   

9.
河流最优测站距离的决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环境监测经历近十年的实践,现在应是到了总结经验,优化布点,以便建立符合中国国情的监测网络的时候了。为了更好地配合此项关系我国环境监测发展方向的基础性工作,本刊特开辟《优化布点》栏目,旨在开展学术争鸣,探讨优化布点的各种影响因素,以期在具体枝术上求得大体统一。欢迎广大读者就大气、水体等环境要素的监测网点布设问题展开讨论。  相似文献   

10.
我国尚未开展过区域性监测网的设计工作。国外,对空气监测网设计的密度及选点工作日益受到重视,但对于大区域的监测数据,一般时空相关性较差,而呈现的随机性较明显,另外,目前还没有恰当的中远距离的大气扩散模式。 本文针对国内外大气环境监测布点工作的情况和问题,通过对全国大气监测资料及社会经济、自然环境等情况进行综合分析,并考虑了监测数据的随机性质,进而采用超标率估计与控制浓度均值相结合的方法确定国控测站数目。经优化确定的国控测站为68个,统计分析表明,可以满足全国大气环境质量信息的要求,达到90%的概率保证。  相似文献   

11.
大气背景监测站多位于高山且相对清洁地区,在运行维护方面和城市点位有很大不同,低量程仪器和其他自动监测仪器在运行维护上也有所不同。国家大气背景监测福建武夷山站是国内14个大气背景监测站之一,该站于2011年3月4日运行,文章总结该站运行以来的维护经验,从运行条件、日常维护、简单故障判断、数据处理等几个方面详细叙述,给出维护经验和注意事项,以期为其他类似背景站的运行维护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针对变电站电磁环境自动监测站布点方案普遍存在的效率不高、科学性不足等问题,以某500 kV变电站电磁环境自动监测站选址为例,通过建模仿真得到该变电站工频电场和工频磁场的空间分布,并实测验证了仿真结果的准确性。通过统计该变电站工频电场和工频磁场的空间分布特征,提出了基于变电站空间场强分布特征的自动监测站布点方案,建议优先在场强中位数分界线附近区域布点,以更好地反映变电站电磁环境。研究结果可指导变电站电磁环境自动监测站选址,提高变电站电磁环境监测布点的科学性,提升监测效率。  相似文献   

13.
本文利用乌鲁木齐市大气环境质量历年监测统计资料,用主成份分析、模糊相似优先比法,对大气测点进行了优化研究,获得了代表乌鲁木齐市大气污染浓度水平和分布特征的优化测点。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无人机技术趋于成熟并逐步得到广泛应用,成为一种新的环境监测平台。与传统监测方法相比,无人机监测平台具有快速、灵活、清晰、直观等突出优势。基于以往工作基础,研究并提出一种适用于江苏省的生态环境无人机监测体系,同时进一步讨论无人机在水、气、生态环境监测领域的业务应用思路。  相似文献   

15.
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大气气溶胶中痕量金属元素的研究进展,介绍了痕量金属元素的地球化学行为,以及大气气溶胶中痕量金属的源解析方法、在环境中的循环与污染、生物有效性及对人体的健康效应。建议研发更可靠的分析方法或在线检测仪器,避免采样和样品前处理过程中痕量金属的污染和损失;建立监测网络,形成区域性的大气监测模式,更全面地分析污染来源;与监测超级站建设、空气污染流行病学设计和毒性机制研究相结合,建立更加完善的研究体系。  相似文献   

16.
当前全球大气环境问题趋于复杂化,区域性灰霾、酸雨和以臭氧、二次有机气溶胶生成为主的光化学污染问题成为大气环境保护领域关注的重点、热点问题。江苏省大气污染由过去单一的煤烟型污染逐步转变为多种污染物、多种作用机制同时存在且相互影响的复合型污染,成为影响广大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态文明发展的重要因素。笔者对欧美和中国关于大气超级站网设计和建设进行了简要评述和比较分析,提出适合江苏省环境监测体系现状的大气复合型超级站网建设、区域数据综合集成及应用发展等方面的建设理论。  相似文献   

17.
"十三五"期间,大气网格化监测快速发展,为环境精细化管理提供了技术支撑。由于其相对于国家环境空气质量自动监测标准站具有设备小型化、无站房、点站数量大、运维人员技术水平偏低、管理人员少等特点,难以应用已有标准站运行维护管理机制。该文以北京市大气PM_(2.5)网格化监测工作为例,回顾了我国在大气网格化监测领域开展的工作与现状,重点介绍运用质量管理思维建立的运行维护管理体系。根据目前我国大气污染防治形势,"十四五"期间大气网格化监测可以从提升设备性能、加强检定与质量控制等方面提升数据质量,通过多指标联合质控与审核等完善运维体系,运用大数据技术唤醒海量数据价值等方面持续开展研究,支撑O_3和PM_(2.5)协同控制。  相似文献   

18.
简要介绍了江苏省环境空气自动监测系统的发展现状,结合环境空气自动监测站日常工作中的质控措施,重点就子站运行、中心站数据处理、人员岗位、管理制度4个方面论述了环境空气自动监测系统的管理和质量保证。  相似文献   

19.
根据选择大气环境背景点的基本原则和武夷山的地理特点,通过详细分析考察处于武夷山的五个背景点的基础条件状况、大气环境因子的浓度等情况,经过反复认证、实地踏勘,最后将监测地面站的位置选择在武夷山自然保护区边界的笔架山摩天岭,并于2001年底基本建成投入试运行。  相似文献   

20.
奎屯市大气降水现状分析及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奎屯市大气降水状况及主要污染物,奎屯市监测站于2002年对大气降水进行了为期一年的酸雨监测。本文根据监测结果,介绍了奎屯市酸雨现状,对其成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防治酸雨污染的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