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河北环境科学》2004,12(1):J001-J001
国家环保总局2月3日发出《关于加强畜禽养殖业环境监管、严防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扩散的紧急通知》,要求加大畜禽养殖环境保护监管力度,严防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扩散,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  相似文献   

2.
《环境保护》2004,(2):11-11
国家环保总局2月3日发出《关于加强畜禽养殖业环境监管、严防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扩散的紧急通知》(以下简称《通知》),要求加大畜禽养殖环境保护监管力度,严防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扩散,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通知》强调,要加强源头控制,坚决切断污染源。要加强畜禽养殖场水环  相似文献   

3.
地球已经处于危险边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5年8月29日“卡特里娜”飓风袭击美国,造成1 200人死亡和创纪录的2000亿美元损失.2005年10月,禽流感疫情又一次在全球开始蔓延,截至12月5日已经在20多个国家出现疫情,确认133例人类感染禽流感,其中69人已经死亡.  相似文献   

4.
禽流感是一种古老的禽类疾病,1878年首次在世界上出现.自1997年科学家发现禽流感具备了感染人类的能力后,从2003年到2005年短短2年时间,全世界有64人因患禽流感而死亡.禽流感现在正借着鸟类的翅膀向世界的各个角落蔓延,它甚至还有可能变成一种人间传播的疾病,给人类的生存带来巨大的威胁.  相似文献   

5.
随着新冠肺炎疫情的出现,生物安全越来越受到国家的重视,加快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实验室建设成为现实需求。在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环境影响评价的过程中,基于有限的管理职责和欠缺的评价标准,有人认为"生物安全"不应纳入评价范围;但从评价针对性与现实需求层面,有人认为需要对"生物安全"进行评析。这两种截然相反的观点存在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将"生物安全"变通为"生物性污染"问题,可有效解决这种矛盾冲突。  相似文献   

6.
六十年代遍及世界的环境问题的运动,带来了这样一些后果,出现了一种提高环境质量的新的道德观,并使日本,北美、西北欧这些国家和地区,在提高环境质量方面取得了很大进展;对一些不富裕的国家来说,也取得了一定的、然而具有实际意义的成绩.由于环境问题是需要付出一定代价,因而环境问题的运动将会持续下去.我国处于经济振兴时期,财力有限,更要防止"不谨慎"或"太早"采用成本过高、和我国国情不相适应环境技术的倾向.我们所要采用的措施,以最小的代价取得清  相似文献   

7.
基于灰关联度的地质灾害易损性区划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质灾害易损性评价对于指导高易损地区人们的防灾救灾工作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河南省嵩县地区地质灾害为例,基于范数灰关联度方法对其易损性主要影响因子进行权重计算,得出各乡镇易损性指数;结合该地区地质灾害易发性对其结果进行调整,得出该地区易损性区划结果;指出研究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并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8.
文静 《环境》2009,(2):39-39
据媒体报道,今年1月1日至2月2日,全球共确诊人禽流感病例10例,其中8例分布于我国北京、山西、湖南等省,死亡5例。中国国家流感中心主任舒跃龙研究员推测,时值冬春交季,中国人禽流感散发病例仍将不断出现。  相似文献   

9.
1 概述 疟疾(malaria)是由疟原虫导致的一种寄生虫病,经按蚊传播,全球每年有3到5亿人感染,其中死亡约300万人,高居各类寄生虫病之首.疟疾一般发生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在非洲撒哈拉以南地区、南美部分地区和东南亚情况尤其严重.虽然在我国疟疾早已得到控制,但根据卫生部公布的资料,2000年以来,我国疟疾疫情出现回升,部分地区出现累发疫情.  相似文献   

10.
环境影响评价区域限批是指当某一地区出现超过国家重点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或未完成国家确定的环境质量目标的情况时,由省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作出暂停审批其新增重点污染物排放总量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行政措施.环评区域限批是一种抽象的行政行为,而非行政处罚.区域限批制度在于直接有效地治理“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的行业企业,同时也可以间接地打击“地方保护主义”,为转变地方政府“唯GDP至上”而忽视环境与资源保护的政绩观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环境污染已成为人们不容忽视的问题,它严重威胁着人类的身体健康.目前在我国一些城市,很多人由于环境污染问题感染疾病,甚至导致死亡,再加上一些地区受其地形条件的限制,使得一些污染大气很难散去,形式尤为严重.本文笔者主要从城市绿化的覆盖率、位置及生态效益三方面进行了详细地阐述,以供相关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12.
连续几年的禽流感,给养殖业和国家经济发展带来很大成本和风险。从生态学的角度看,禽流感是一个生态安全问题;从经济学的角度看,是一个生态经济问题;禽流感实际上是在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由生态和经济两大系统共同引发的安全问题。通过生态安全和生态经济的分析,禽流感要求人类在经济发展中考虑生态成本,改善养殖方式,提倡绿色产品,从生态投入和收益的角度来重新审视禽流感。符合生态安全的养殖方式才是最为经济的,对于人类来说,才是最为安全的。  相似文献   

13.
近期,一本《淮河流域水环境与消化道肿瘤死亡图集》(以下简称"图集")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图集是"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的研究成果,图集显示,专家团队通过对淮河多年水环境监测数据的分析发现,由于企业排放的污水进入淮河河道,污水中的汞、铅、镉等各种化学元素长期渗入地下,造成沿岸地区人民的癌症高发和高死亡率.严重污染地区和新出现的几种消化道肿瘤高发区的分布高度重合:污染最严重、持续时间最长的地区,恰恰是消化道肿瘤死亡率上升幅度最高的地区,其上升幅度是全国相应肿瘤死亡平均上升幅度的数倍.  相似文献   

14.
为了研究珠三角地区细粒子气溶胶的环境效应,使用粤港地区长期气象资料和珠三角大气成分站网高分辨率资料,结合卫星遥感AOD结果,分析了珠三角地区由于细粒子(PM2.5)污染导致能见度下降与形成灰霾天气的长期变化趋势.结果表明,近年来珠江三角洲地区的气溶胶污染日趋严重,气溶胶云一年四季都可以出现,且长期稳定存在,重污染区位于珠江口以西的珠江三角洲西侧.灰霾天气主要出现在10月至次年4月.灰霾导致能见度恶化.自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该地区的能见度急剧恶化,灰霾天气显著增加,其中有3次大的波动,分别代表珠江三角洲经济发展相伴随的粗颗粒气溶胶污染、硫酸盐+粗颗粒气溶胶污染、光化学过程的细粒子+硫酸盐和粗颗粒气溶胶的复合污染时期.雾和轻雾造成的低能见度的长期变化趋势,没有由于人类活动影响或经济发展影响带来趋势性变化,其波动主要反映了气候波动固有的年际和年代际变化.珠江三角洲能见度的恶化主要与细粒子关系比较大,PM10有一半年份的年均值超过国家二级标准的年均值限值(70μg·m-3),而PM2.5年均值全部年份都超过国家二级标准的年均值限值(35μg·m-3),尤其是有些年份的年均值浓度超过标准限值的2倍,细粒子浓度甚高.另外,近年PM2.5占PM10的比重非常高,可达51%~79%,黑碳气溶胶浓度非常高,月均值达到5.0~9.1μg·m-3.和20余年前的资料相比较,细粒子在气溶胶中的比重有明显增加.因而在目前粤港地区的气溶胶污染中,主要是细粒子的污染,尤其是黑碳气溶胶污染严重.  相似文献   

15.
谭晓东  侯炜 《环境》2004,(3):30-31
首次暴发 1878年,禽流感在意大利的首次暴发使人们开始认识这种极具杀伤力的传染病。此后,禽流感病毒在近两个世纪中,不断地侵袭着整个世界。特别是从上世纪90年代后期起,禽流感在欧亚大陆的暴发日趋频繁。这种病毒的肆虐不但给许多国家的家禽养殖业带采了沉重打击,同时也向全人类的健康提出了新的严峻挑战。  相似文献   

16.
张郁晖 《环境》2005,(12):26-28
秋天,禽流感迅猛来袭 秋天,在人们心目中一直是一个美好的季节.但2005年的秋天却笼罩着阴影.因为禽流感像几年前的萨斯一样风卷而来.  相似文献   

17.
李海波 《环境》2004,(4):30
春节前后,有两条新闻让全世界的人为之关注:一是美国的两辆火星车先后登陆火星,二是肆虐亚洲的禽流感. 火星车和禽流感,科技和病毒,这两者看似绝不相干,却代表着两个极端.一方面,科技让人类飞天遨游太空的梦想成为现实,让人们切实看到了科技的威力;另一方面,虽然人类发现禽流感病毒已有100多年的历史了,却一直未能攻克它.禽流感病毒还在每时每刻地发生变异,让科学家们束手无策.科技能让人类登上火星,但科技却对小小的禽流感病毒无可奈何,让人们也领教了病毒的可怕.  相似文献   

18.
珠江三角洲地区土壤重金属污染控制与修复研究的若干思考   总被引:38,自引:1,他引:37  
土壤重金属污染是珠江三角洲地区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之一,直接影响到区域生态系统稳定和食品安全,关系到经济尤其是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和人体健康,因而引起广泛的社会关注.对珠江三角洲地区土壤重金属污染现状和主要特征进行了分析,结合国内外土壤重金属污染研究动态,同时考虑国家需求和地区经济发展需要,提出今后热带亚热带地区土壤重金属污染研究的重点,以及对土壤污染综合治理的一些见解.  相似文献   

19.
三江平原农业开发建设繁荣了地区经济,每年向国家提供大量的商品粮,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但不合理开发建设也带来一些环境问题,影响了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农业开发建设应本着合理规划,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20.
土壤是构成生态系统的基本要素之一,是国家最重要的自然资源,也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由于种种原因,一些地区的土壤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对生态环境、食品安全和农业可持续发展构成威胁,土壤污染的总体形势相当严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