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台湾台湾的经济正在迅速的发展.可是,近来对环境问题重视起来了,因为已经到了不可再置之不理的阶段.尤其由于工场排放的污水对水体污染和工场及汽车等污染大气的问题.水质污染虽然尚未发现镉、水银污染等事件,但有代表性的河流漂浮物淤积于  相似文献   

2.
1.前言日本有关水质保护法“公共用水水域水质保护法”(简称水质保护法)和”工厂、事业单位等排水规定法”(简称工排法)亦即水质二法,至今(1988年)已制定三十年了。在此期间在防治水污染方面作了大量工作,特别是在1970年堪称“公害国会”第64届临时国会上,通过了与大气、水、噪声等公害有关的14项法律,从而在法制方面确立了日本环境保护的体制。自此以后许多改善环境的对策、措施在全国范围迅速实施,使许多环境问题得到改善。当然还不能说  相似文献   

3.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带来了一系列的环境问题,其中,农村水环境的污染矛盾日益突出,制约了新农村的建设.针对乡村污染现状,本文综述了当前我国农村水体污染现状,分析了其主要原因,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并对未来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4.
本文研究了由于社会经济变革而发生的拉脱维亚环境水质的长期变化(内陆水域的化学成分、废水处理以及饮用水处理作法及质量).为了确定在最近进入表层水域的污染排放物,特别是营养负荷减少之后所发生的变化,还研究了水的成分,影响水化学的主要因素以及人为影响(废水负荷).1991年后(拉脱维亚于1991年重新独立),主要由于来自点源和非点源的营养物负荷的减少以及在环境保护领域的巨大努力,内陆水质开始改善.但是饮用水处理方面的情况则不同,因为在1980年到2000年整个阶段饮用水处理的习惯作法也发生了变化.更严格的饮用水水质标准以及有关配水网中水质变化的新见识使得有必要进一步改进公共供水并把这一特殊的水问题列为拉脱维亚最优先考虑的事项之一.  相似文献   

5.
本文研究了由于社会经济变革而发生的拉脱维亚环境水质的长期变化(内陆水域的化学成分、废水处理以及饮用水处理作法及质量).为了确定在最近进入表层水域的污染排放物,特别是营养负荷减少之后所发生的变化,还研究了水的成分,影响水化学的主要因素以及人为影响(废水负荷).1991年后(拉脱维亚于1991年重新独立),主要由于来自点源和非点源的营养物负荷的减少以及在环境保护领域的巨大努力,内陆水质开始改善.但是饮用水处理方面的情况则不同,因为在1980年到2000年整个阶段饮用水处理的习惯作法也发生了变化.更严格的饮用水水质标准以及有关配水网中水质变化的新见识使得有必要进一步改进公共供水并把这一特殊的水问题列为拉脱维亚最优先考虑的事项之一.  相似文献   

6.
为了解烟台港区水域环境质量,加强环境保护管理,我们对港区水域水质有关项目进行了监测。从1987年至今,共获数据190多个,初步了解了港区水域污染现状,为保护和改善港区水域环境质量提供了一定的科学依据。 一、烟台港区及陆域环境简介  相似文献   

7.
基于主成分分析法的黄河口及其邻近水域水质评价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于2013年6、7、10月在黄河口及邻近水域进行了3个航次的环境调查,获取了盐度、营养盐、COD及重金属等指标数据,利用主成分分析法(PCA)研究该海域的水质状况,并分析影响该海域水质的主要驱动因子.结果表明:应用主成分分析将14项调查指标转换提取为4种主成分,共解释了67.31%的结果.相关分析表明,影响该水域水质的主要驱动因子为氮营养盐、盐度、SiO32--Si和砷.主成分综合得分分析表明,黄河口及邻近水域2013年10月、7月、6月水质污染状况依次降低;空间上总体呈现出以黄河入海口为中心,向邻近海域递减,河口附近及南部水域污染较严重的格局.黄河径流污染物是主要污染源,应加强黄河口及其上游的水环境保护,从而改善黄河口及邻近水域水质状况.  相似文献   

8.
根据乌鲁木齐市环境监测中心站2011年-2013年常规监测数据,运用单因子指数法、综合污染指数法和综合营养状态指数法分析了乌拉泊水库和柴窝堡湖的水质状况和污染因素,并提出了加强封闭式管理、规范标志建设、取缔周边违法建设项目、加强生态保护和修复,以及减轻有机污染、严控地下水超采和调整用水结构等保护和改善湖库水质的对策建议,为区域水体环境保护和水体污染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
城市小型河流水质直接净化的方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城市污水处理厂的规划和建设跟不上污水排放量的增长速度时,会使城市内或城市周围的河流受到污染,直接影响城市景观和市民的生活环境。因此,快速有效地直接改善河流的水质是改善环境的重要课题。从水体中去除污染物质,根据处理设施的设置方法不同有以下两种方法。一种是污染物发生源对策法,它是在污水流入公共水域以前,把水中污染物减少到公共水域可以承受的负荷范围以内,如集中城市污水进行处理的污水处理厂等。另一种方法是提高河流自净能力以减少水体污染负荷,即污染物直接净化法。本文就在日本已推广应用的几种河流污染物直接净…  相似文献   

10.
日本环境保护走的是典型的先污染后治理的路子,为此日本曾经付出沉重的代价.从1878年前后的尾铜山矿毒事件到20世纪50、60年代经济高速发展引起的公害问题逐渐跨区域化并呈现出复杂化、长期化的特征,严重阻碍了经济的正常运行和可持续发展,因此引起的社会矛盾和冲突也日益突出和尖锐.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2011年-2015年黑龙江嘉荫段地表水例行监测数据及水体污染特征、水域使用功能状况和历年水质变化趋势等情况的分析,结果表明,"十二五"期间,黑龙江嘉荫段水质污染以有机污染为主,影响河流的主要污染因子为高锰酸盐指数和化学需氧量,主要原因为有机污染物本底值高.水质变化趋势为高锰酸盐指数呈显著升高趋势,化学需氧量无显著变化,但水质类别仍为Ⅳ类水体,水体功能无明显变化.河流周边社会生活、工业生产及农业生产未对黑龙江嘉荫段水环境造成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2.
一、前言日本公害对策基本法已经制定了二十年了。过去由于经济的高速发展,带来了污染环境。其后由于全国上下的共同努力,日本的环境得到了相当的改善,治理后,大气中的二氧化硫(SO_2)和一氧化碳(CO)等的达标率在98~99%、基本上符合了环境标准的要求,可是氮氧化物和飘尘的达标率还是很低的。而水质污染状况虽比过去有所好转,但仍低于大气的治理水平,尤其是湖泊的净化就更加落后了。日本政府为了加强对公害防治的研究,仅一个工业技术研究院的研究经  相似文献   

13.
《沿海环境》2000,(9):18-18
日本正在为走向“循环型经济社会”做准备,使以“大量生产、大量消费 和大量废弃”为基本特征的现代经济社会,向以“最优生产、最优消费 和最少废弃”的可持续发展的“循环型经济社会”转变。 现代经济社会的经济开发与环境破坏同步进行的恶性循环,目前已经达到 极限的程度。环境保护问题已成为全球性的问题。1992年,联合国举行了环境与 发展大会,提出要解决环境保护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问题。日本在六、七十年代 经济高速增长时期,曾频频发生破坏环境的事件。日本吸取了这方面的教训,一 直重视环境保护问题。 近年来,日本相继制…  相似文献   

14.
米糠油事件     
《世界环境》2012,(2):7-7
近代世界经济的发展史也是一部人类环境保护的教训史."黑色发展"模式对环境和健康造成了严重影响,导致发生了世界著名的"八大公害"污染事件,米糠油事件就是其中之一. 日本米糠油事件发生在1968年,又称多氯联苯事件,波及日本20多个府县.1968年3月,日本九州、四国等地有几十万只鸡突然死亡,主要症状是张嘴喘,头和腹部肿胀,而后死亡.  相似文献   

15.
松花江水体污染问题,是目前国家及有关部门重视和关注的环境问题.松花江肇源江段是松花江干流水质监测的前哨.结合肇源监测站多年对CODcr、NH3-N等几个主要污染指标的数据分析,从松花江水环境的污染特征、污染现状、主要污染来源等多方面,阐述了松花江肇源江段水质污染的原因及危害,并依据松花江水质污染的特征和现状,提出保护松花江特别是肇源江段的水质污染防治措施和对策,以确保松花江母亲河的清澈美丽,还子孙后代一掬清洁的生命之水.  相似文献   

16.
独木水库由于径流区内煤资源开发的无序性,水质受到一定程度的污染,水源地的环境保护面临严峻的形势.针对上述问题,从系统工程的角度,提出了保护和改善独木水库水质的环境保护对策.  相似文献   

17.
1.日本水质污染现状根据日本环境厅1989年末发表的1988年度公用水域水质测定的结果,日本水质污染的现实情况是镉、氰、汞等与人体健康有关的环境标准(保护人体健康的环境标准)的达标率大大提高,但BOD(生物耗氧量)、COD(化学耗氧量)等与生活环境有关的环境标准(保护生活环境的环境标准)的达标率依然未见明显提高,特别是湖泊、内湾、内海等封闭性水域及部分城市中的中、小河流,污染情况还相当严重(见图1、2)。还有三氯乙烷等对地下水的污染,有机锡化物对河口、内港等的污染,事故过程中流出的有害物质对公共水域的污染等多种污染问题。  相似文献   

18.
环境保护和建设状况不仅关系到人类的生存繁衍和身心健康,还关系到资源的综合利用、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乃至综合国力的提高.基于这一认识,永川市领导不仅大力支持环保部门的工作,而且把支持环保工作提到了可持续发展的高度来认识,以综合整治城区污染、开展生态旅游、发展生态农业为重点,着力实施九大环保工程,促进了永川经济、生态、社会的全面发展. 1 着重治理水域、大气、噪声污染,改善城区环境质量 永川市小安溪河严重污染的状况被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曝光后,永川市政府根据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小安溪河流域污染整治2000年达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3838-88)Ⅲ类水域标准》的要求和国务院《关于环境保护若干问题的决定》的精神,与沿河两岸9个乡镇、街道办事处,5个国有企业签订了《1996.5-1997.5小安溪河污染整治环境保护目标责任书》,并关停了40余家污染严重的“十五”小企业.小安溪河双石段河水开始变清,出现了有人在河里游泳、钓鱼以及白鹤在河里戏水的可喜景象,河水水质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19.
1.前言近年来,日本的水质污染状况,总的来看是逐步趋向于改善,特别是对人体健康有害的重金属污染,有了明显的改善。当前这些有害物质的排放,基本达到了环境标准。BOD、COD 等与保护生活环境有关的项目,虽然也有改善的趋势,但个别水域尚未达到环境标准。沿岸腹地有大量污染源的内海、内湾等封闭型水域,如东京湾、伊势湾、濑户内海等三个海域,1983年达到环境标准的分别为61%、  相似文献   

20.
随着六十年代经济的高度增长,日本的环境污染日趋严重,要求防止公害的社会呼声也随之高涨。自七十年代以来,防止公害的事业有了迅速发展,环境遭到严重污染的状况有所改善。以公共水域的水质为例,1970年测得影响人体健康的各项环境标准的不合格率为1.4%,而1982年下降到0.03%,BOD的合格率已达整个水域的67.5%(其中,海域的合格率81.3%,河流65.3%,湖泊41.7%)。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