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应用吉林吉化阿特拉津生产厂采回污泥样品筛选出一株AT低温降解菌,进行了系列实验,通过对其革兰氏染色、生理生化特性测定初步鉴定为革兰氏阴性兼性厌氧球菌,经BIOLOG自动微生物分析系统鉴定,该菌很可能为一新菌种。并对其降解特性进行了研究,得出其最佳降解条件,最适pH为7.5~8.3,温度适应范围较广,4~30℃对AT均有较好的降解效果,3d降解率可达95%,可用于地下水及土壤中AT污染的修复。降解动力学实验表明,在农药污染质阿特拉津的低浓度体系中,AT菌降解阿特拉津的反应符合一级动力学模式,属于米氏方程曲线的第一阶段的情形,并拟合出关系式V=0.9895S。最后,检测其降解产物。  相似文献   

2.
Fenton试剂-超声波降解硝基苯产物的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用Fenton试剂—超声波振荡法对硝基苯水溶液进行降解处理,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分析降解的中间产物,用离子色谱法分析降解的最终产物。实验结果表明:硝基苯降解中间产物中含有间二硝基苯,邻、间、对硝基苯酚及苯酚;降解的最终产物主要为硝酸根,本文同时研究了中间产物在降解过程中浓度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3.
针对油井附近落地油污染地表土壤的问题,利用热蒸发色谱技术,对油污土壤中加入微生物对原油的降解特征进行了实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在油污土壤中加入微生物,对落地油有明显的降解作用,可以减轻石油生产过程中油污对土壤的破坏和对环境的污染。随着微生物降解作用的不断进行,土壤中污油的相对降解速度逐渐加快,相对降解率逐渐增加。生物处理法的过程较简单,处理费用低,处理效果好,一般不会产生二次污染。  相似文献   

4.
二噁英是一类剧毒的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和一级致癌物质。脱氯降解是降低二噁英毒性的有效途径之一。本文首先介绍了二噁英的种类、来源和危害,其次对二噁英的降解方法包括光降解、光-Fenton降解、生物降解、热降解、化学降解脱氯作了简要评述,比较了各种降解方法的优劣。  相似文献   

5.
通过初步有序组合方法将筛选得到的原油降解菌株A5、A6、YA5、YA6,十六烷降解菌株B3、YB3,萘降解菌株C3、YC3,石蜡降解菌株及表面活性剂菌株D4共9株优良菌株进行组合后分别做液态原油降解实验,排除拮抗效应,优化互生效应。结果发现:A5、YB3、YC3、D4配伍组合为最佳方案,此时的原油降解率达到58.6%,再通过正交法确定这四种菌株的配比,结果发现:当A5∶YB3∶YC3∶D4为0.5∶1∶0.1∶0.5时,对原油的降解效率最高为61.3%。  相似文献   

6.
聚丙烯酰胺降解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聚丙烯酰胺(PAM)的降解一直是人们研究的重点。文章综述了PAM的主要降解方式,包括化学降解、热降解、机械降解和生物降解,分析了PAM各种降解的可行性及降解产物,并探讨了丙烯酰胺在环境中的降解情况,为以后PAM的扩大应用及其污染治理提供了充分的参考和依据。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一种石油降解菌群的固定化方法,其中菌群包括假单胞菌、芽孢杆菌和微球菌。以硅藻土/活性炭作为降解菌群的固定化载体,对最佳固定化条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降解菌群的最佳固定化时间16h,温度37℃,硅藻土/活性炭加入量0.1g/mL,pH值7.5,120r/min振荡16h,降解菌群固定化率达97.1%。固定化菌群用于油基钻屑中油降解,降解14d,可使钻屑中TPH含量由30 000mg/kg降至10 450mg/kg,平均油去除率达65%。  相似文献   

8.
共基质条件下TNT降解菌的选育及其处理效果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选取SBR弹药销毁废水处理系统中的活性污泥作为菌源,在共基质条件下,经过驯化和筛选,分离出11株可降解TNT的单菌,从中选出生长速度较快的3株菌JT1,JT2,JT3进行了单菌及混菌降解能力测试,结果表明:混合菌JTH降解能力最强,其适宜环境条件为25℃~30℃,pH7.5~9.0,基质中添加2g/L葡萄糖可显著增强混菌JTH生长并可使24h内的TNT降解率达到96 1%;模拟废水的处理实验表明:混菌JTH对COD的去除率>80%,TNT降解率80%~90%;生物强化实验表明:以0.1的菌量污泥比在SBR系统中投加混合菌可使系统的出水COD稳定在100mg/L左右,出水TNT浓度<5mg/L。  相似文献   

9.
正诺维信生物是诺维信旗下从事微生物业务的专业公司。作为全球先进的环境微生物开发和制造商,诺维信生物公司致力于运用绿色清洁的生物技术解决环境中存在的问题。诺维信倡导的"生物增效技术"通过加入具有特定降解能力的生物菌群,增强污水处理系统自身的功能。该技术用于有机物降解、氨氮去除、快速启动、故障恢复、臭味控制、消除富营养化等,在炼油石化行业废水处理中应用广泛,能够提高污水处理设施的处理效率、降低处理成本,简化操作运行。2007年"生物增效技术"并被认定为《国家鼓励发展的环境保护技术》。  相似文献   

10.
选取聚丙烯工业吸油棉为固定化生物载体材料,通过开展材料改性及固定化工艺优化研究,制备出适用于溢油污染海岸线环境的固定化高效石油降解生物制剂。结果表明:优选0.2mol/L NaOH溶液作为固定化载体材料改性液,改性前后比表面积由33.120m~2/g增至189.621m~2/g,平均孔径由16.997nm增至36.810nm;明确最优固定化参数:固定化初始pH值7~8、固定化初始温度28~32℃、载体投加量2.00~2.50g/L;固定化高效石油降解生物制剂TPHs降解率均高于游离菌群和未改性载体材料,环境耐受性及原油降解效率显著提升。  相似文献   

11.
庞建峰  李建 《四川环境》2010,29(6):122-126
Fenton氧化法在处理难降解有机污染物时具有独特的优势,是一种很有应用前景的废水处理技术。在阐述传统Fenton氧化、光Fenton氧化、电Fenton氧化技术的基础上,介绍了三种氧化技术在难降解有机废水处理中的应用现状,并对其在废水处理中的优势、存在问题和研究方向作出了系统评述。  相似文献   

12.
石油污染土壤原位生物修复的强化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研究添加营养物质和高效降解石油微生物对油污土壤生物修复的作用,通过分层土柱的方法,连续监测了不同条件下不同土层的含水率、石油烃含量、细菌数量及脱氢酶活性。结果表明:添加营养物质同时接种高效微生物可使降解效果明显改善,降解率比在自然条件下提高近50%,而单纯添加营养物质不接种高效微生物可使降解率比在自然条件下提高约25%。降解初期,上层土壤降解效果较好,而到中后期,中下层降解效果好于上层。微生物数量和脱氢酶活性与石油降解率之间存在良好的相关性,脱氢酶活性比微生物数量更能反映修复过程中微生物的存活状态。添加营养物质和高效降解石油微生物对油污土壤原位生物修复具有强化作用。  相似文献   

13.
光催化氧化处理难降解污水的应用前景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随着工业的不断发展,环境污染日益严重,传统水处理工艺中的物理、生物方法不能满足水处理的需要。将光催化氧化法应用于气相和水相中一些难降解污染物的治理,研究结果表明,催化剂的选择、反应器的设计和对降解条件的优化是提高污染物光催化降解效率的关键因素。半导体光催化技术具有高稳定性、耐腐蚀、无毒的特点,在处理过程中不产生二次污染,有机污染物能被彻底无机化,因而这是一种洁净的处理技术。光催化技术为彻底解决水污染问题提供了新的手段,它在环境污染治理中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4.
桑皮纤维作为天然纤维的新品种,是"绿色纺织品"或"生态纺织品"的典型产品原料,研究桑皮纤维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际意义。探讨了桑皮胶质绿色降解方法,探寻出温度、时间、pH值、接种量等条件与残胶率的关系,再通过正交试验确定其最佳工艺条件为:温度37℃、时间22h、pH7.3、接种量12.5%,此时残胶率为13.4%。对胶质降解后的桑皮纤维进行长度、细度、断裂强度性能测试,其长度为35—45mm,细度为3.6—4.0dt,断裂强度为3.71—5.07cN/dt。  相似文献   

15.
固定化微生物技术因处理效率高、抗冲击能力强、固液分离效果好、污泥产生量少等优点而广泛用于难降解有机废水的处理。文章简要介绍了固定化微生物技术的起源,发展过程,制备材料和方法,特点和优点;对其高效降解油田废水的机理进行了分析,综述了固定化微生物技术在高盐采油废水、稠油废水、舍聚废水、石油污染地表水等油田废水处理中的应用研究,对固定化微生物技术进一步提高油田废水降解效率的研究方向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6.
旨在从微生物降解的角度出发,解决苯酚大量应用带来的含酚废水对环境污染问题.采用富集培养、驯化筛选和平板划线等方法,从某化工厂废水中分离得到4株苯酚降解菌.利用4-氨基吡啉分光光度法测定其苯酚降解能力,筛选出降解率较高的菌株Y_1.经形态学观察、生理生化鉴定和16S rDNA序列分析,将该菌初步鉴定为苏云金芽孢杆菌(Ba...  相似文献   

17.
为对比勿色杆属菌种(Achromobater sp)SLTHX114株和黄色假单胞菌(Pseudomonas flavescens)SLTHX214株对原油降解特征的差异性,在40℃恒温有氧实验室条件下,使用两株原油降解菌对塔里木油田原油进行了生物降解模拟实验,分析了生物降解气组分、生物降解原油的族组分及生物标志化合物变化特征。实验结果表明,革兰氏阴性SLTHX214株对原油降解能力强于革兰氏阳性SLTHX114株,SLTHX114株对原油中的饱和烃具有明显的降解作用,而SLTHX214株更倾向于降解原油中的芳烃。对土壤石油污染修复和菌种选择具有一定的指示意义。  相似文献   

18.
从岳阳巴陵石化公司环己酮生产车间总出水口的污泥中筛选到一株环己酮降解菌株,菌号为JDM-3-12;该菌能以环己酮为唯一碳源且能忍受5000 mg/L的环己酮,当环己酮的质量浓度为2000 mg/L时,在温度为30℃,转速为150 r/m in,pH=7的条件下,72小时内该菌株对环己酮的降解率达到97.91%。通过形态观察、生理生化特征检测和基于16S rRNA基因序列的系统发育分析,初步鉴定其为赤红球菌(Rhodococcus ruber)中的一个菌株,该菌最适生长温度为35℃,最适生长pH 7。  相似文献   

19.
目前,处理高分子材料的一些传统方法,如焚烧法、掩埋法、熔融共混挤出法、回收利用等都存在一定的缺陷和局限性,给环境保护带来严重的困难。因此,开发环境可接受的降解性高分子材料是解决环境污染的重要途径。生物降解高分子是指通过自然界或添加的微生物的化学作用,将高分子物质分解成小分子化合物,再进入自然的循环过程。论述了生物降解高分子材料的研究现状,并对生物降解高分子材料的降解机理、影响因素及其在医学、农业、包装业和其他领域的潜在应用前景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0.
本研究从某农药厂污水处理池的活性污泥中分离得到1株能以乙羧氟草醚为唯一碳源生长的菌株。经生理生化鉴定和16SrRNA基因序列同源性分析,将此菌株初步鉴定为腐生葡萄球茵(Staphylococcussaprophyticus),并命名为YSC.1。对菌株YSC.1的生长特性研究表明:茵株的最佳生长温度和pH分别为30℃、7.0;NaCI浓度对菌株YSC-1生长有较大的影响。菌株在20℃-40℃之间均能降解乙羧氟草醚,在30%1、pH7.0的条件下对乙羧氟草醚的降解率最高;增加乙羧氟草醚的浓度会对菌株产生毒害作用,降低其降解率;提高接种量可以加快乙羧氟草醚的降解。在乙羧氟草醚终浓度为100mg/L的工业废水经7d处理后,乙羧氟草醚的去除率达91.62%,说明菌株YSC-1在废水处理中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