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8 毫秒
1.
环境标准样品是环境监测等环境分析过程中进行质量控制与质量保证的标准量具,为环境管理和决策提供重要技术支撑。本文通过比较美国、欧盟、日本以及我国环境标准样品体系的结构与发展,针对当前我国环境标准样品体系发展中存在环境标准样品体系不完善,种类和数量较少;环境标准样品研究基础薄弱,研制技术水平较低等问题,提出了加强顶层设计,增加科研、人才投入,以及强化国际交流合作等建议,从而推进我国环境标准样品体系的健全与完善。  相似文献   

2.
环境标准样品是进行环境污染物分析工作的标准和质量控制的重要手段。本研究通过比较国内外相关机构的有机环境标准体系,剖析了我国有机环境标准样品存在的环境标准样品体系缺乏统一的规划、官方机构和商业机构的职能错位等问题及其成因,并提出了促进我过环境样品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分析了涉重金属污染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在环境标准、环境风险、总量控制指标、评价方法等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针对问题成因提出对策:完善重金属防治环境标准,改革总量控制制度,科学规划重金属污染企业布局,建立重金属等特殊污染物排放环境影响评价体系,引入环境影响后评价体制。  相似文献   

4.
本介绍了环境标准样品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分析了环境标准样品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5.
我国重金属污染严重,研究制定严格的环境标准是从源头解决重金属污染的根本所在。本文在综合国内外重金属标准的制定情况基础上,研究提出:强化环境标准,确立保障人体健康的核心地位;要综合考虑重金属排放标准与环境质量标准的协同;强化重金属环境基准的研究,提高环境标准的可达性。  相似文献   

6.
关于环境无     
胥树凡 《环境》2002,(2):8-9
存在的问题受现实的技术和经济条件的制约和对环境标准工作认识深度的限制,以及标准工作的复杂性和紧迫性的影响,我国在环境标准工作上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为: 一是重环境标准的制定,在标准执行方面力度不足。目前我国环境标准已基本上覆盖了环境保护的各个方面,基本上能  相似文献   

7.
江苏省某城市由于规划发展的需要,陆续搬迁了一批高污染的化工企业。调查发现其中一家化工厂原厂址存在严重的重金属污染问题,现采集多个表层土壤样品,对样品中的多种重金属(Pb,Cu,Cr,Ni,Zn和Cd)的总量进行分析测试,发现搬迁区土壤重金属累积效应显著,除Zn和Ni外,其它重金属平均含量均超过其背景值,其中Cd的含量是其背景值的324倍,Pb是背景值的1.8倍。重金属的富集顺序为PbCrZnCdCuNi。  相似文献   

8.
环境标准样品是保证监测质量,数据可靠性的基础,如何对环境标准样品有效管理,已经成为目前许多环境监测实验室必须面对的课题,本文从所在实验室实际出发的,简要探讨标准样品在环境监测质量体系中的应用,及实验室标准样品的管理几个要点。  相似文献   

9.
《世界环境》2003,(4):93-93
国家环境保护局标准样品研究所(简称:标样所)为国家环境保护总局指定研究和制备国家环境标准样品的专业机构,负责完成国家环境标准(样品部分)的制修订项目计划任务,承担全国标准样品技术委员会环境标准品分技术委员会的技术管理工作。目前,标样所下设研究一室、研究二室和综合业务管理室;有一批多年从事环境标准样品研制和管理的专业技术。  相似文献   

10.
环境标准在中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存在的问题 受现实的技术和经济条件的制约和对环境标准工作认识深度的限制,以及标准工作的复杂性和紧迫性的影响,我国在环境标准工作上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为:  相似文献   

11.
文中利用市及旗县区监测站近几年监测数据对西辽河上游的污染程序进行了讨论 ,并进行了趋势分析 ,提出污染防治对策 ,旨在为辽河治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环境标准物质是以环境监测为用途,主要以环境基质为候选物,并对其中目标污染物进行定值的一类标准物质,海洋沉积物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标准物质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本文重点综述了海洋沉积物POPs环境标准物质的研制技术。主要对海洋沉积物POPs标准物质研制程序如候选物、分析与定值方法及加工检验等进行了分析及论述,并对海洋沉积物POPs标准物质研制技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3.
环境材料对污染土壤中Pb、Cd和As的吸附解吸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通过模拟实验考察了环境材料沸石(FS)和蛇纹石(SS)在不同pH值下对土壤Pb、Cd、As的吸附与解吸结果,探索环境材料对土壤重金属的固化效果。结果表明:对于Pb(Ⅱ)、Cd(Ⅱ)污染土壤,土壤吸附量随pH升高而增加;在酸性条件下,SS促进土壤对Pb(Ⅱ)的吸附;在碱性条件下,FS促进土壤对Cd(Ⅱ)的吸附;同时SS与FS使土壤对Pb(Ⅱ)和Cd(Ⅱ)的解吸量大幅度降低。SS促进土壤对AsO-2的吸附,但该吸附量与pH变化无关;SS对AsO-2的解吸量影响不大,且该解吸量随pH升高而升高。SEM分析可知,FS与SS吸附重金属后形态变化显著。可见所用的环境材料对重金属Pb、Cd、As有明显的固化作用。  相似文献   

14.
工程材料LCA中环境效益的分析与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述了材料环境效益性的目标因素,详细分析产品材料在LCA中的环境效应性、能量消耗性和经济回收性;通过LCI分析建立环境效应、能量度量、经济度量的决策模型和数学模型实现材料环境效益性的目标;先整体定性分析LCA工艺,再定量计算环境效益的三属性值,建立目标函数、分层优化算法确定影响因子和相应的权重系数之间的关系以及对产品材料的环境效益性的影响,最后以家用小型风扇回收处理中各种材料环境效益性为例进行具体分析和决策,进一步明确和决策优化出环境效益性好的工程材料。  相似文献   

15.
环境监测实验室标准物质的管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环境监测实验室中为达到长期的质量保证,标准物质被y-泛用于测量仪器的校正、测量方法的评价或为材料赋值。标准物质的正确使用和规范管理对保证分析结果的准确性、溯源性有重要意义。本文阐述了实验室应如何正确管理与使用标准物质,探讨了标准物质的期间核查方法。  相似文献   

16.
评价一个建筑的环境性能的好坏,必须充分考虑它的生命周期中的每一个阶段。建立了建筑物的生命周期清单分析模型,并对某钢结构建筑和某混凝土建筑的生命周期清单分析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单从结构的生命周期清单分析结果,钢结构建筑相对于混凝土结构建筑有着较大的优越性,单位面积的建材生命周期环境排放仅为混凝土结构建筑的1/2左右,但是结构在建筑的整个生命周期里面只不到10%的比例,比例最大的是建筑使用阶段,影响建筑使用阶段空调能耗的主要因素是外围护结构的材料和形式,因此优化外围护结构的热工性能是当前我国建筑节能最主要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在环境样品的理化分析过程中,一切测量结果都不可避免地带来一定的不确定度,有很多因素都会影响到监测的最终结果,如:基准物质的称量、纯度、所用玻璃器皿、取样体积、实验温度等等。以测定水中硒的含量为例,分析和评价影响水中硒的测量的不确定度,建立数学模型,对在分析过程中产生的不确定度进行识别和计算,从而对原子荧光法测量硒的不确定度分析评定。掌握水中硒测量不确定度评定方法,能帮助分析人员确定测定结果的可靠程度,确保测定结果的准确、可靠。  相似文献   

18.
详细描述了影响军用物资集装箱运输的主要环境条件,即机械、气候、化学和生物等因素.同时,就这些环境条件对军用物资的影响进行了细致的分析,如振动冲击会使物资破损和失效;高温会引起食品变质,弹药等危险品爆炸;化学气体会腐蚀物资;微生物会导致物资电解与老化等.为避免这些不利影响,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为安全开展集装箱运输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燃煤灰渣建材利用是解决粉煤灰问题的一个重要途径,而燃煤灰渣对煤中伴生的天然放射性物质的富集使得在对粉煤灰渣进行建材利用时要特别注意其放射性对人类和环境产生的辐射影响。本文依据国家相关标准对燃煤灰渣建材利用产生的辐射影响评价方法作一些探讨,并参考现有的数据对燃煤灰渣建材利用的辐射影响进行了初步评价。研究认为,以现有的灰渣建材利用水平,其产生的辐射影响几乎可以忽略。  相似文献   

20.
材料表面生物膜形成对环境与人类生产的影响纷繁复杂,关于环境功能材料与微生物之间的界面作用关系尚无系统阐述。介绍了材料表面生物膜的形成过程,重点解析了材料表面疏水性、形态特征、表面电荷、磁性、物质释放与电子传递等物理化学性质对生物膜形成的调控机制;综述了材料对生物膜微生物群落结构与代谢功能的影响,并且论证了不同环境功能材料与生物膜在水处理系统、废气生物处理和土壤生态修复领域协同降解污染物的潜在机制和应用情况;最后展望了材料与微生物相互作用的未来研究方向。拟为环境功能材料表面生物膜的形成与控制调控,充分发挥两者协同作用以及定向指导材料合成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